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吴耕民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1-17 14:55:02 报料热线:81850000

吴耕民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慈溪市周巷镇东溜场村,一幢坐北朝南的三开间普通小院里,走出了一个蜚声中外的著名园艺学家、园艺教育家、中国近代园艺事业的奠基人———吴耕民。吴耕民早年编写的《蔬菜园艺学》是我国最早的园艺教科书。1956年,吴耕民被评为一级教授,1957年当选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6年任第四届全国园艺学会名誉理事长。

□孙群豪

故园农桑

吴耕民出生于1896年,原名吴润苍。吴家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依靠制酒出售和种植棉花为生。其父操持家业,识字不多,却善于钻研,长于制酒技术,力气很大,是干活的好手。母亲勤劳贤惠,每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家境在乡里也算是温饱无忧,一家人过着踏实温馨的日子。

东溜场村这一块土地原来是晒海盐的海涂,“东溜场”这一地名也与晒海盐有关。后来围塘洗盐,产业调整,改种了棉花。棉花是东溜场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采棉则是村里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劳动。每到采棉季节,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棉海上荡漾着村民们的欢笑声。虽说活计辛苦,人们却跟过节一样充满着喜庆。五岁的小润苍也高高兴兴地加入采棉花的大队伍中。每天清晨,天刚刚放亮,小润苍就把一个小肚大小的竹编棉篓挂到腰上,跟着大人们一起下棉田。大家每人在一条畦沟上站好,采摘左右两边能够采得到的棉花,放入篓里,等走到地头就集中倒进一个大箩筐,然后继续采。这种劳动看起来似乎并不难,可是夏日炎炎,整天顶着毒日头劳动,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尤其是脚下的土地,被大太阳一晒,全都往外喷吐热气,站在田畦里,人就像是在蒸笼里的包子,闷热难当。

小润苍年幼,又怕热,就脱了衣服劳动,没过几天,人就晒得乌黑油亮的。大人们看了都发笑,打趣叫他“乌金子”。小润苍呢,也以当上了“乌金子”为荣,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劳动更积极了。祖母为了鼓励“乌金子”,就把他采摘的棉花单独放一箩,等晚上收工回来,就把这箩棉花过秤,每斤棉花发给一枚铜钱的奖励。小润苍拿到铜钱以后,就去换一种俗称“金顶子”的钱(即白铜所制的钱),然后用绳子穿好,放进箱子里。几年下来,小润苍清点采棉得来的“奖金”,居然有三千个“金顶子”。这笔钱小润苍一直存到15岁,那年他进了绍兴府中学堂读书,才把它拿出来,陆续贴补生活费用。

晚年的吴耕民曾这样感叹:童年时的田间劳动,“培养了我的劳动习惯,诱发了我对农业的浓厚兴趣”。

师从鲁迅

下农田、干农活是农人的本分,但小润苍的父母亲不愿意让儿子跟他们一样,目不识丁、脸朝黄土背朝天过一辈子,而是指望有一天他能断文识字,长成栋梁之才。因此,小润苍6岁时,父亲领着他走进了蒙馆。

小润苍懵懵懂懂,也不知为何读书,只是熟记了先生让他必须记住的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隐约觉得读书必是一件好事。

小润苍8岁的时候,家里特意为他聘请了一位塾师,给他教授《四书》。10岁时,他又来到离家大约10里的崇本学堂,入寄宿制学校。这里的老师都是秀才,国学基础扎实,思想观念也相对开放,这与慈溪地处东南沿海、向来开风气之先的氛围有关。所以,除了传统的经学教学,孩子们的课本中还有《论说入门》等内容和国文、地理、历史、格致(包括化学物理的常识课)等课程。他的学习劲头越来越大,书本赋予了他大自然之外的别样的乐趣。

对小润苍而言,真正的启蒙是在中学完成的。1910年阴历正月,14岁的吴润苍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被绍兴府中学堂录取。绍兴府中学堂是浙江省内按照近代教育思想办学的著名学校之一,其前身是绍郡中西学堂,为徐树兰1897年所创。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曾在此任总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近代著名革命家徐锡麟曾于1901年在此执教。

绍兴府中学堂的课程设置比较科学,让学生们颇感兴趣,但最让学生们喜欢的还是上鲁迅先生的课。

小润苍刚入校时,鲁迅先生还没有来这里任教。到了这年的下半年,即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鲁迅先生来了,担任学监,并教授两门功课,一门是植物学,另一门是生理卫生。鲁迅先生上的植物课生动易懂,各种枯燥的植物知识在他那里都变成了故事般的精彩。由于鲁迅先生学过医,所教授的生理卫生课也十分出彩,学生们非常愿意听。鲁迅的国文功底非常好,他编的讲义琅琅可诵。鲁迅在《越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犀利无比,同学们私底下都觉得他非常了得,小润苍对此更是无比钦服。对于鲁迅先生的课,他百听不厌,过耳不忘。从这时起,他的心里暗暗地萌生了学农业的愿望。

课外,鲁迅先生常带着学生们远足或旅行。鲁迅先生远足的时候总是背着一只从日本带回来的绿色洋铁小箱子和一把日式的杨桑剪,沿路看到一些感兴趣的植物,他就用杨桑剪剪了,放进箱子里。每当别人在议论鲁迅先生的洋服和大礼帽的时候,小润苍却盯着那只洋铁箱子看个不停。不错,在鲁迅先生之前,他们从未见过有人背着这样的箱子收集植物的,这真是一件很新鲜的事。可能是药箱吧?因为鲁迅先生是学医的,八成是采了植物做草药的……小润苍一路走,一路想,实在不能明白那玩意儿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索性跑去问鲁迅先生。先生很幽默地回答说:“葫芦里卖药,小孩子不懂的。告诉你吧,这是做植物标本用的。”

鲁迅先生带学生们出行的次数很多,兰亭、快阁、宋六陵、柯桥七星岩、禹陵……几乎跑遍了绍兴城四周,苍润于是时常能见到那只吸引他的绿色洋铁标本箱。

在跟着鲁迅先生各次出行中,对小润苍影响最大的,是到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南京之行虽然只有一个星期,但小润苍和同学们参观了展览,坐了火车、轮船,看到了电灯,增加了不少知识,开阔了眼界,也开阔了思维。对于南京此行,吴耕民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由衷地说:“那次参观远至南京,我正如一只井底之蛙,忽然一跳出井,自绍而杭而嘉兴,再自嘉兴到苏州,乘车直达南京,都是异乡异地,未曾到过之处……尤以劝业会集各地和海外物产精华于一地,供我们参观学习,眼界大开,思想豁然开朗……”

85岁时,当吴耕民教授回忆起鲁迅先生时,他深情地说:“我和先生相处虽短,但惠及一生。追本溯源,之所以选择农业园艺,是因为先生教授我博物时,十分有吸引力,使我对生物发生了浓厚兴趣,之后又觉得先生以教学为业,诲人不倦,乐在其中,所以我自25岁迄今终身从事教学。甚至,我能延寿至今,身体尚健,亦与先生在生理课教学时,教我们细嚼慢咽,勿贪食,勿吸烟喝酒,勿赌博熬夜,并要我们多做运动有关。因先生学过医,我对其谆谆教诲深信不疑,故终身奉行,得益匪浅。”事实上,吴耕民教授一生为学严谨,注重实践,也与求学时深得鲁迅先生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求学农业

1913年的冬天,吴耕民因英文考试风波离开了绍兴府中学堂。在家乡休整了一段时间之后,小润苍怀抱“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苦读精神,来到上海专门补习英语,同时寻找新的机会。深受童年生活经历和鲁迅先生教诲的影响,小润苍对农业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铁了心要以农学为将来的人生志业。次年夏天,恰逢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招生,小润苍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招生广告,顿时喜出望外,立即着手应考。皇天不负有心人,小润苍的考试成绩名冠榜首,如愿被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录取。

当时的中国,全国高等农林院校仅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一所,成立也不过一年。小润苍属于北京农专向社会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农专的上一届学生还是从京师大学堂农科中转入的。这个学校的首任校长为日本农科留学生路孝植。农专共设农林两科,小润苍学的是农科。

当年新学兴起之际,国内大多数知识分子选择了政法、经济、理工类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农业往往被轻视了。小润苍却坚定地走上了农业学习和研究之路,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为了激励自己学农的决心,也表明自己信念的坚定,入学之后,小润苍干脆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耕民”,而把原名“润苍”作为号。“苍”是“苍生”,即人民的意思,与名字“耕”字相结合,就是“耕润苍”。可见,19岁的他已经清晰地意识到,农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学农就是为了能让人民有饭吃;而有饭吃,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滋润。他将这一信条写进自己的名字里,也将这一信念刻入脑海,化为他毕生学习研究和工作的动力。

有了坚定的信念,吴耕民的学习更为刻苦。北京农专设立的关于农业的课程样样俱全,吴耕民所学的范围极其广泛。不论是哪门功课,他都认认真真地学,仔仔细细地记。据吴耕民回忆,他在求学阶段,每天的所有活动都按一定的作息时间进行,尽可能做到“早不晏起,夜不迟睡”,即规定自己每天早上5时(夏)或6时(冬)起身,晚上10时上床就寝。早上起身洗了脸后,就拿一本教科书到操场进行体育活动或散步,趁间隙阅读教科书。晚上睡在床上后,还把白天所学的英文单词或其他所学知识再回忆一遍,就静静入睡了。不仅如此,有事出门坐车或乘船的时候,也被他视为学习的好机会。出门在外的他总是随带一些书本,只要一有时间空隙,就埋首在书本里。

在北京农专学习的三年时间,为吴耕民日后在农业科研上的大显身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孙群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著有《兰藤随笔》、《大爱无悔》、《陈之佛传》、《园艺大师吴耕民》、《孙群豪书法篆刻集》等作品。

编辑: 陈燕

吴耕民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1-17 14:55:02

吴耕民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慈溪市周巷镇东溜场村,一幢坐北朝南的三开间普通小院里,走出了一个蜚声中外的著名园艺学家、园艺教育家、中国近代园艺事业的奠基人———吴耕民。吴耕民早年编写的《蔬菜园艺学》是我国最早的园艺教科书。1956年,吴耕民被评为一级教授,1957年当选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6年任第四届全国园艺学会名誉理事长。

□孙群豪

故园农桑

吴耕民出生于1896年,原名吴润苍。吴家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依靠制酒出售和种植棉花为生。其父操持家业,识字不多,却善于钻研,长于制酒技术,力气很大,是干活的好手。母亲勤劳贤惠,每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家境在乡里也算是温饱无忧,一家人过着踏实温馨的日子。

东溜场村这一块土地原来是晒海盐的海涂,“东溜场”这一地名也与晒海盐有关。后来围塘洗盐,产业调整,改种了棉花。棉花是东溜场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采棉则是村里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劳动。每到采棉季节,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棉海上荡漾着村民们的欢笑声。虽说活计辛苦,人们却跟过节一样充满着喜庆。五岁的小润苍也高高兴兴地加入采棉花的大队伍中。每天清晨,天刚刚放亮,小润苍就把一个小肚大小的竹编棉篓挂到腰上,跟着大人们一起下棉田。大家每人在一条畦沟上站好,采摘左右两边能够采得到的棉花,放入篓里,等走到地头就集中倒进一个大箩筐,然后继续采。这种劳动看起来似乎并不难,可是夏日炎炎,整天顶着毒日头劳动,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尤其是脚下的土地,被大太阳一晒,全都往外喷吐热气,站在田畦里,人就像是在蒸笼里的包子,闷热难当。

小润苍年幼,又怕热,就脱了衣服劳动,没过几天,人就晒得乌黑油亮的。大人们看了都发笑,打趣叫他“乌金子”。小润苍呢,也以当上了“乌金子”为荣,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劳动更积极了。祖母为了鼓励“乌金子”,就把他采摘的棉花单独放一箩,等晚上收工回来,就把这箩棉花过秤,每斤棉花发给一枚铜钱的奖励。小润苍拿到铜钱以后,就去换一种俗称“金顶子”的钱(即白铜所制的钱),然后用绳子穿好,放进箱子里。几年下来,小润苍清点采棉得来的“奖金”,居然有三千个“金顶子”。这笔钱小润苍一直存到15岁,那年他进了绍兴府中学堂读书,才把它拿出来,陆续贴补生活费用。

晚年的吴耕民曾这样感叹:童年时的田间劳动,“培养了我的劳动习惯,诱发了我对农业的浓厚兴趣”。

师从鲁迅

下农田、干农活是农人的本分,但小润苍的父母亲不愿意让儿子跟他们一样,目不识丁、脸朝黄土背朝天过一辈子,而是指望有一天他能断文识字,长成栋梁之才。因此,小润苍6岁时,父亲领着他走进了蒙馆。

小润苍懵懵懂懂,也不知为何读书,只是熟记了先生让他必须记住的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隐约觉得读书必是一件好事。

小润苍8岁的时候,家里特意为他聘请了一位塾师,给他教授《四书》。10岁时,他又来到离家大约10里的崇本学堂,入寄宿制学校。这里的老师都是秀才,国学基础扎实,思想观念也相对开放,这与慈溪地处东南沿海、向来开风气之先的氛围有关。所以,除了传统的经学教学,孩子们的课本中还有《论说入门》等内容和国文、地理、历史、格致(包括化学物理的常识课)等课程。他的学习劲头越来越大,书本赋予了他大自然之外的别样的乐趣。

对小润苍而言,真正的启蒙是在中学完成的。1910年阴历正月,14岁的吴润苍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被绍兴府中学堂录取。绍兴府中学堂是浙江省内按照近代教育思想办学的著名学校之一,其前身是绍郡中西学堂,为徐树兰1897年所创。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曾在此任总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近代著名革命家徐锡麟曾于1901年在此执教。

绍兴府中学堂的课程设置比较科学,让学生们颇感兴趣,但最让学生们喜欢的还是上鲁迅先生的课。

小润苍刚入校时,鲁迅先生还没有来这里任教。到了这年的下半年,即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鲁迅先生来了,担任学监,并教授两门功课,一门是植物学,另一门是生理卫生。鲁迅先生上的植物课生动易懂,各种枯燥的植物知识在他那里都变成了故事般的精彩。由于鲁迅先生学过医,所教授的生理卫生课也十分出彩,学生们非常愿意听。鲁迅的国文功底非常好,他编的讲义琅琅可诵。鲁迅在《越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犀利无比,同学们私底下都觉得他非常了得,小润苍对此更是无比钦服。对于鲁迅先生的课,他百听不厌,过耳不忘。从这时起,他的心里暗暗地萌生了学农业的愿望。

课外,鲁迅先生常带着学生们远足或旅行。鲁迅先生远足的时候总是背着一只从日本带回来的绿色洋铁小箱子和一把日式的杨桑剪,沿路看到一些感兴趣的植物,他就用杨桑剪剪了,放进箱子里。每当别人在议论鲁迅先生的洋服和大礼帽的时候,小润苍却盯着那只洋铁箱子看个不停。不错,在鲁迅先生之前,他们从未见过有人背着这样的箱子收集植物的,这真是一件很新鲜的事。可能是药箱吧?因为鲁迅先生是学医的,八成是采了植物做草药的……小润苍一路走,一路想,实在不能明白那玩意儿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索性跑去问鲁迅先生。先生很幽默地回答说:“葫芦里卖药,小孩子不懂的。告诉你吧,这是做植物标本用的。”

鲁迅先生带学生们出行的次数很多,兰亭、快阁、宋六陵、柯桥七星岩、禹陵……几乎跑遍了绍兴城四周,苍润于是时常能见到那只吸引他的绿色洋铁标本箱。

在跟着鲁迅先生各次出行中,对小润苍影响最大的,是到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南京之行虽然只有一个星期,但小润苍和同学们参观了展览,坐了火车、轮船,看到了电灯,增加了不少知识,开阔了眼界,也开阔了思维。对于南京此行,吴耕民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由衷地说:“那次参观远至南京,我正如一只井底之蛙,忽然一跳出井,自绍而杭而嘉兴,再自嘉兴到苏州,乘车直达南京,都是异乡异地,未曾到过之处……尤以劝业会集各地和海外物产精华于一地,供我们参观学习,眼界大开,思想豁然开朗……”

85岁时,当吴耕民教授回忆起鲁迅先生时,他深情地说:“我和先生相处虽短,但惠及一生。追本溯源,之所以选择农业园艺,是因为先生教授我博物时,十分有吸引力,使我对生物发生了浓厚兴趣,之后又觉得先生以教学为业,诲人不倦,乐在其中,所以我自25岁迄今终身从事教学。甚至,我能延寿至今,身体尚健,亦与先生在生理课教学时,教我们细嚼慢咽,勿贪食,勿吸烟喝酒,勿赌博熬夜,并要我们多做运动有关。因先生学过医,我对其谆谆教诲深信不疑,故终身奉行,得益匪浅。”事实上,吴耕民教授一生为学严谨,注重实践,也与求学时深得鲁迅先生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求学农业

1913年的冬天,吴耕民因英文考试风波离开了绍兴府中学堂。在家乡休整了一段时间之后,小润苍怀抱“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苦读精神,来到上海专门补习英语,同时寻找新的机会。深受童年生活经历和鲁迅先生教诲的影响,小润苍对农业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铁了心要以农学为将来的人生志业。次年夏天,恰逢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招生,小润苍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招生广告,顿时喜出望外,立即着手应考。皇天不负有心人,小润苍的考试成绩名冠榜首,如愿被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录取。

当时的中国,全国高等农林院校仅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一所,成立也不过一年。小润苍属于北京农专向社会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农专的上一届学生还是从京师大学堂农科中转入的。这个学校的首任校长为日本农科留学生路孝植。农专共设农林两科,小润苍学的是农科。

当年新学兴起之际,国内大多数知识分子选择了政法、经济、理工类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农业往往被轻视了。小润苍却坚定地走上了农业学习和研究之路,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为了激励自己学农的决心,也表明自己信念的坚定,入学之后,小润苍干脆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耕民”,而把原名“润苍”作为号。“苍”是“苍生”,即人民的意思,与名字“耕”字相结合,就是“耕润苍”。可见,19岁的他已经清晰地意识到,农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学农就是为了能让人民有饭吃;而有饭吃,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滋润。他将这一信条写进自己的名字里,也将这一信念刻入脑海,化为他毕生学习研究和工作的动力。

有了坚定的信念,吴耕民的学习更为刻苦。北京农专设立的关于农业的课程样样俱全,吴耕民所学的范围极其广泛。不论是哪门功课,他都认认真真地学,仔仔细细地记。据吴耕民回忆,他在求学阶段,每天的所有活动都按一定的作息时间进行,尽可能做到“早不晏起,夜不迟睡”,即规定自己每天早上5时(夏)或6时(冬)起身,晚上10时上床就寝。早上起身洗了脸后,就拿一本教科书到操场进行体育活动或散步,趁间隙阅读教科书。晚上睡在床上后,还把白天所学的英文单词或其他所学知识再回忆一遍,就静静入睡了。不仅如此,有事出门坐车或乘船的时候,也被他视为学习的好机会。出门在外的他总是随带一些书本,只要一有时间空隙,就埋首在书本里。

在北京农专学习的三年时间,为吴耕民日后在农业科研上的大显身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孙群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著有《兰藤随笔》、《大爱无悔》、《陈之佛传》、《园艺大师吴耕民》、《孙群豪书法篆刻集》等作品。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