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9 08:16
最早研究宁波话的
是一百多年前几位旅甬老外
爱(AE)、盆(Beng)、潮(Dziao)、烟(In)、是(Z)……
100多年,外国人就是这样学习宁波话的。当时,旅居宁波的外国人因沟通需要,系统研究宁波话,记录、整理了一批宁波方言。他们也是最早研究宁波话的人。
《宁波方言字语汇解》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宁波方言工具书,出版于1876年,英汉对照,由美国旅甬传教士睦礼逊主编。全书近560页,分为单字读音表、词典正文、全球地名的宁波读音三大部分。
睦礼逊在前言里说,很多人第一次到宁波时都很尴尬,因为没有一本字典或教材教他们说宁波话。为了方便在宁波的生活,向更多的宁波人传教,他到了宁波后就开始准备,期间收集各类词汇一共花了16年。参与此书编写的另一位传教士那尔敦,在书出版前就过世了。
第一部分单字读音表,是用宁波方言罗马字标音,拼音设计方案参考了《宁波土话初学》及上海话方案,他的方案后来被穆麟德在《宁波方言音节》、《宁波方言便览》所沿用。
《宁波方言字语汇解》正文收录了100多年前宁波方言大量词汇、短句,有些词语现在还在使用。比如名词“眠床、字眼、事体”,形容词“劳碌、着力、辛苦”,动词有“存款、调觉、做生活”等。
宁波话支脉“燕话”
源于明观海卫抗倭历程
燕话,又称卫里话,是明代福建云军在抗倭过程中,与观海卫地方语言融合演变的结果。使用者主要分布在观海卫镇西北角卫西村一带,目前仅有不足千人使用。
为何叫燕话?研究者认为,燕话在外乡人听来,很像燕子的叫声叽叽喳喳,只闻其声,不知其意,由此得名。
观海卫建置之初,驻军大多来自余姚一带。余姚同慈溪相邻,很多士兵常私自回家。朝廷看到这个问题,便从福建调兵前来守护,并在当地定居,繁衍后代。燕话这种独特的语言,就是守军带来的福建话同当地方言融合的产物。
卫军在城内驻军扎营,燕话便成了城内的“官方语言”,占据主导地位。百姓要想进城办事,首先得过语言关,因此当时就有“不懂燕话难进城”之说。
随着倭寇的平息,卫所日渐削弱,城池的戒备也逐渐废除,四方乡民陆续进城谋生,集市逐渐形成。到这个时候,城内的士兵才发现,他们以前所说的燕话已不再主流和官方,必须得学会城外话方能适应环境。卫城的西、北二门近海,对外接触较少,燕话的使用时间更长,而东、南二门紧邻城外乡村,对外接触频繁,集市形成较早,那里的燕话更早一些就失去了主导地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懂燕话的观海卫人,大多聚集在老城的西面和北面,也就是现在的卫西村和卫北村一带的原因。记者 应磊 通讯员 朱尹莹 周浩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