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为啥韩国人老来宁海拜一块碑 国宝档案解密诸多秘闻
稿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6-03-11 06:55:42 报料热线:81850000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

  和宁波又有什么关系

  宁波造船的历史很悠久,隋唐时,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宁波造船业越来越发达;到了宋代,宁波造船技术已经居全国之首。

  至于民间传说就更多了。相传,南宋建炎三年十一月,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赶逃到明州,也就是现在的宁波,有大臣提议乘舟船继续南行。然而,逃亡的大队人马需要的船只数量惊人,宋高宗心灰意冷,觉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没想到,十天后,大臣来报,已经筹得舟船千艘。宋高宗大喜过望,得以继续南行。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宁波地区造船业的兴盛。

  不过在央视的《国宝档案》里讲的却是历史上有确实记载的宁波宝船。

  第一艘是在宋朝宣和五年,宋徽宗下令建造两艘巨大的“万斛神舟”和六艘“客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使高丽,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里的“万斛神舟”和六艘“客舟”,就是由宁波制造的。

  大臣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有详细的描述:“万斛神舟”巍峨如山岳一般漂浮在海面上。其中两艘“万斛神舟”船体巨大,长约100多米,载重约300多吨。

  到了明朝,大家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但是一定有不少人不知道郑和下西洋的船有许多就是在宁波制造的。

  按照宋代船师留下的经验,海上航行的船只底部都是尖的,船体从上到下呈V形,V形船能够减少水下阻力,遇到风浪颠簸时,使船横向移动大幅减小,在风高浪急的海面能破浪前行。但是,尖尖的船底如何保证大船能够平稳的穿越大西洋呢?

  宁波的工匠们反复试验,先在船底加了一根长长的龙骨,贯穿整个船身,就像船的“脊椎骨”;然后,在船体左右两侧,再加设两根和龙骨类似的粗壮的木头,这样船体结构就形成了稳定的立体倒三角形,增强船的强度和稳定性,船只可以更好地对抗风浪的冲击。

  这种尖头尖底的船被称为“浙船”,成为郑和船队很重要的一部分。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在宁波等沿海地区,人们更是把郑和奉为神明。记者 竺佳

编辑: 郭静

为啥韩国人老来宁海拜一块碑 国宝档案解密诸多秘闻

稿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6-03-11 06:55:42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

  和宁波又有什么关系

  宁波造船的历史很悠久,隋唐时,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宁波造船业越来越发达;到了宋代,宁波造船技术已经居全国之首。

  至于民间传说就更多了。相传,南宋建炎三年十一月,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赶逃到明州,也就是现在的宁波,有大臣提议乘舟船继续南行。然而,逃亡的大队人马需要的船只数量惊人,宋高宗心灰意冷,觉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没想到,十天后,大臣来报,已经筹得舟船千艘。宋高宗大喜过望,得以继续南行。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宁波地区造船业的兴盛。

  不过在央视的《国宝档案》里讲的却是历史上有确实记载的宁波宝船。

  第一艘是在宋朝宣和五年,宋徽宗下令建造两艘巨大的“万斛神舟”和六艘“客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使高丽,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里的“万斛神舟”和六艘“客舟”,就是由宁波制造的。

  大臣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有详细的描述:“万斛神舟”巍峨如山岳一般漂浮在海面上。其中两艘“万斛神舟”船体巨大,长约100多米,载重约300多吨。

  到了明朝,大家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但是一定有不少人不知道郑和下西洋的船有许多就是在宁波制造的。

  按照宋代船师留下的经验,海上航行的船只底部都是尖的,船体从上到下呈V形,V形船能够减少水下阻力,遇到风浪颠簸时,使船横向移动大幅减小,在风高浪急的海面能破浪前行。但是,尖尖的船底如何保证大船能够平稳的穿越大西洋呢?

  宁波的工匠们反复试验,先在船底加了一根长长的龙骨,贯穿整个船身,就像船的“脊椎骨”;然后,在船体左右两侧,再加设两根和龙骨类似的粗壮的木头,这样船体结构就形成了稳定的立体倒三角形,增强船的强度和稳定性,船只可以更好地对抗风浪的冲击。

  这种尖头尖底的船被称为“浙船”,成为郑和船队很重要的一部分。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在宁波等沿海地区,人们更是把郑和奉为神明。记者 竺佳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