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宁波一老交警写了4本"警察的故事" 愿多一点理解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3-11 07:28:27 报料热线:81850000

  陆明光(右)在向小学生赠送自己的作品———《平安梦》。(资料图片)记者王鹏摄

  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的“笔杆子”陆明光,在年前写完了他的第四本书———长篇纪实文学《女片儿警》。

  这位从业30多年的老警察,为了写作,常常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已是北大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在读研究生、宁波作协会员的女儿看来,父亲的创作热情远远高于自己,日复一日的夜晚,一个人在书房里,盯着电脑一个一个敲字。

  4本书的主题只有一个———警察的故事。

  一开始是为了歌颂这个群体中的先进,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初衷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陆明光说,他想通过这么一个或者一群人,反映警察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

  “具体了解什么呢?”我们问他。

  “怎么说呢?就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好人。”他摸摸头,一笑,“虽然有时候困难很多,但是,我们在尽力把事情做好。”

  曾经的来来往往,好像都在自己的掌控间

  春节7天,陆明光在街上执了两天勤,其余5天,猫在家里看书写稿。

  朋友约他出去聚会,电话里开玩笑:“春节总不用去贴罚单了吧?”他呵呵一笑。

  常被这样调侃,他也习惯了,但心里还是有几分别扭。

  30多年前陆明光进入这个队伍的时候,感觉“那是一份多么光荣的工作啊”。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机动车还是稀缺物种,宁波中心城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遍布大街小巷的监控摄像头还没有出现,陆明光的工作就是在西郊路(现在的中山西路)长春路路口的西门岗上,控制信号灯。

  没错,那时的红绿灯是人工控制的,主要路口一般配两名交警,一人站在道路上维持交通秩序,一人站在高高的岗亭上,根据路口的流量,用一只饭盒大小的控制盒来操控信号灯。

  “那感觉……”他眼睛微微向斜上方望去,得意一笑,“就好像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视野之内的来来往往,都在自己的掌控间。”

  由于机动车很少,那时陆明光每天处理最多的“事故”,通常是自行车之间的摩擦。

  他记得有这么一个雨天,两辆自行车碰到一块儿,骑车的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吵了起来,一群人围在那儿,竟然还引起了拥堵。

  他一去,两人就不吵了,都说让警察评理。他把两人叫到路边,一番教育,围观群众都给他鼓掌,说警察讲的就是有道理,最后两人平心静气地修车去了。

  再后来,早晚高峰值勤的时候,他常看到那两人一起骑车出双入对,他感觉,自己大概促成了一桩好事。几年后,有一次他在民光电影院偶遇这对年轻人,果然,两人已经结婚,还有了自己的孩子。

  人来人往的路口,大大小小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马路上,有问题的地方就有交警,他们解决纠纷、拾金不昧、助老扶幼……

  那个时候的孩子们还喜欢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马上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陆明光说,孩子们真的会交过来,而且是带着一脸的崇拜和信任。

  陆明光从小喜欢写作,作为有心人,他把马路上的故事写下来,投给报社,让同行们成为许多“正能量”新闻的主角。

  回过头来想,那大概是职业生涯中最快乐的时光。

  警察抓的是坏人,交警罚的却常是好人

  上世纪90年代初,陆明光调到车管所工作。当时到车管所上牌的汽车很少,通常都是摩托车,而且每天都排着长队。

  几年之后,中心城区“禁摩”。1996年,陆明光调回市交警支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人以几何速度猛增。进入新世纪后,私家车如潮水般涌入普通家庭,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拥堵和事故也成倍增长。

  早晚高峰,加上恶劣天气,只消一场事故或一个不恰当的红灯,车流就会由缓慢前行变为蠕动,甚至完全停了下来。虽然大街小巷有了随处可见的电控信号灯和监控探头,但交警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

  2004年,随着交通法的实施,处理交通违法成为交警的重要工作之一,俗称“开罚单”。据统计,我市交警部门一年要处理数百万起的交通违法行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相当于每个宁波人都让交警罚了个遍。

  “警察抓的是坏人,可是我们交警罚的却经常是好人。”陆明光在他的第一本新书《一路上有你》中写道。

  陆明光的同事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两难:医院门口的路道上,一溜全是违停的车辆,罚单贴还是不贴?有好几次,他看到被贴了牌的车主跳着骂交警:“你们有没有同情心啊,你们家没有老人孩子啊,你们家人不生病啊?”

  

 [1] [2] 下一页

编辑: 郭静

宁波一老交警写了4本"警察的故事" 愿多一点理解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3-11 07:28:27

  陆明光(右)在向小学生赠送自己的作品———《平安梦》。(资料图片)记者王鹏摄

  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的“笔杆子”陆明光,在年前写完了他的第四本书———长篇纪实文学《女片儿警》。

  这位从业30多年的老警察,为了写作,常常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已是北大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在读研究生、宁波作协会员的女儿看来,父亲的创作热情远远高于自己,日复一日的夜晚,一个人在书房里,盯着电脑一个一个敲字。

  4本书的主题只有一个———警察的故事。

  一开始是为了歌颂这个群体中的先进,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初衷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陆明光说,他想通过这么一个或者一群人,反映警察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

  “具体了解什么呢?”我们问他。

  “怎么说呢?就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好人。”他摸摸头,一笑,“虽然有时候困难很多,但是,我们在尽力把事情做好。”

  曾经的来来往往,好像都在自己的掌控间

  春节7天,陆明光在街上执了两天勤,其余5天,猫在家里看书写稿。

  朋友约他出去聚会,电话里开玩笑:“春节总不用去贴罚单了吧?”他呵呵一笑。

  常被这样调侃,他也习惯了,但心里还是有几分别扭。

  30多年前陆明光进入这个队伍的时候,感觉“那是一份多么光荣的工作啊”。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机动车还是稀缺物种,宁波中心城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遍布大街小巷的监控摄像头还没有出现,陆明光的工作就是在西郊路(现在的中山西路)长春路路口的西门岗上,控制信号灯。

  没错,那时的红绿灯是人工控制的,主要路口一般配两名交警,一人站在道路上维持交通秩序,一人站在高高的岗亭上,根据路口的流量,用一只饭盒大小的控制盒来操控信号灯。

  “那感觉……”他眼睛微微向斜上方望去,得意一笑,“就好像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视野之内的来来往往,都在自己的掌控间。”

  由于机动车很少,那时陆明光每天处理最多的“事故”,通常是自行车之间的摩擦。

  他记得有这么一个雨天,两辆自行车碰到一块儿,骑车的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吵了起来,一群人围在那儿,竟然还引起了拥堵。

  他一去,两人就不吵了,都说让警察评理。他把两人叫到路边,一番教育,围观群众都给他鼓掌,说警察讲的就是有道理,最后两人平心静气地修车去了。

  再后来,早晚高峰值勤的时候,他常看到那两人一起骑车出双入对,他感觉,自己大概促成了一桩好事。几年后,有一次他在民光电影院偶遇这对年轻人,果然,两人已经结婚,还有了自己的孩子。

  人来人往的路口,大大小小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马路上,有问题的地方就有交警,他们解决纠纷、拾金不昧、助老扶幼……

  那个时候的孩子们还喜欢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马上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陆明光说,孩子们真的会交过来,而且是带着一脸的崇拜和信任。

  陆明光从小喜欢写作,作为有心人,他把马路上的故事写下来,投给报社,让同行们成为许多“正能量”新闻的主角。

  回过头来想,那大概是职业生涯中最快乐的时光。

  警察抓的是坏人,交警罚的却常是好人

  上世纪90年代初,陆明光调到车管所工作。当时到车管所上牌的汽车很少,通常都是摩托车,而且每天都排着长队。

  几年之后,中心城区“禁摩”。1996年,陆明光调回市交警支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人以几何速度猛增。进入新世纪后,私家车如潮水般涌入普通家庭,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拥堵和事故也成倍增长。

  早晚高峰,加上恶劣天气,只消一场事故或一个不恰当的红灯,车流就会由缓慢前行变为蠕动,甚至完全停了下来。虽然大街小巷有了随处可见的电控信号灯和监控探头,但交警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

  2004年,随着交通法的实施,处理交通违法成为交警的重要工作之一,俗称“开罚单”。据统计,我市交警部门一年要处理数百万起的交通违法行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相当于每个宁波人都让交警罚了个遍。

  “警察抓的是坏人,可是我们交警罚的却经常是好人。”陆明光在他的第一本新书《一路上有你》中写道。

  陆明光的同事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两难:医院门口的路道上,一溜全是违停的车辆,罚单贴还是不贴?有好几次,他看到被贴了牌的车主跳着骂交警:“你们有没有同情心啊,你们家没有老人孩子啊,你们家人不生病啊?”

  

 [1] [2] 下一页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