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9 08:01
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清网行动”,规范订餐平台和网络餐饮单位的经营行为。
从打电话到安装手机app,动动手指下单,外卖订餐早已搭上互联网快车。3月初,饿了么网络订餐平台的乱象被央视曝光,拉开了全国上下网络订餐突击检查的序幕。宁波的网络订餐现状如何?网络订餐监管难点在哪?有关部门又采取了哪些举措来破解监管难?网络订餐今后的出路在何方?为此,记者展开了深入调查。
网络订餐平台鱼龙混杂
在会计师事务所上班的小李忙起来经常误了饭点,以前总是电话叫外卖,现在他通过网络订餐平台来解决吃饭问题。与前者相比,外卖O2O平台不仅食物种类多,优惠力度大,通常送餐速度也比电话外卖快得多。“只要用手机轻点,喜欢的美食就送上门。网络支付还能省去现金找零的麻烦。”经常叫外卖的写字楼白领小王也觉得,通过网络平台叫外卖更方便。
巨大的需求引来各路资本逐鹿网络订餐市场。据了解,这一市场最初呈群雄割据之势,有“饿了么”、美团、大众点评、百度外卖、外卖超人、口碑外卖、订餐小秘书、零号线等8家主流平台,它们的合作对象以中低端的中小餐饮商户为主。在平台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受利益驱使,大量黑作坊、黑外卖、无证无牌经营者也乘虚而入。
由此,风生水起的网络订餐平台成为鱼龙混杂之地。一位市场监管人员将入驻网络订餐平台的小餐饮店分成四类:第一类是以提供堂食为主、以网络订餐为补充的传统餐饮店;第二类是专门提供网络订餐,只有厨房和打包间的餐饮店;第三类是打“擦边球”、超许可证范围经营的餐饮店;第四类是假冒无证的餐饮店。
网络订餐平台外卖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往往出现在后三类小餐饮店。某区曾做过一次暗访,从各大网络订餐平台上搜索月销售额排前4名的餐饮店下单,然后跟随外卖员逐一找到餐饮店所在的地址。暗访发现,一家日销量上千份的餐饮店把原来的餐厅擅自改装为粗加工间和打包间,满地狼藉,里面的厨房只有十来平方米,明显与它的供餐量不相适应。一家口口声声是“良心便当”的餐饮店藏身在一间小小的矮平房里,夫妻两个炒菜、装盒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放在网上公示的卫生许可证明显造假,连地址也是虚假的!另两家专打“擦边球”,卖蛋糕的送起了快餐,只能做热菜的卖起了凉菜、糕点之类,属于超范围经营。
有法可依仍面临监管难
跟很多新生事物一样,法规往往滞后出现。
去年10月食品安全法出台后,网络订餐总算有法可依了。食安法第62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我省也出台相应规定,明确网络订餐平台有连带赔偿责任。
然而现实很骨感。一位市场监督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连续5次约谈订餐平台时,有两大平台5次来开会的人都不同。这些网络订餐平台驻宁波办事处的人员流动实在太频繁了,市场监督部门不得不一次次对其重新普法,对入网餐饮店标准审核流程的把关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宁波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关注网络订餐,约谈第三方平台,要求他们开展网上资质审查,开展网下多次清查。然而,由于这些平台的总部设在北京、上海等地,对宁波的餐饮监管不太重视,证照网上公示进度较慢。
一位基层市场监督所所长告诉记者,由于网络订餐平台注册地在外地,在宁波只有一个办事处或联络点,没有主体法人资格,只能抄告到注册地所在的市场监管部门,由后者协同执法,宁波不能直接执法和处罚。由于相关抄送量巨大,对平台的对应处罚较慢。宁波能做的,是把区域内的线下实体店网络订餐行为规范起来。
其次,由于网络订餐信息量实在太庞大,监管精力远远跟不上。据介绍,宁波有网上订餐企业18844家,由各县(市)区分区域进行属地监管。这些餐饮店如果每年检查一次,也得耗去基层市场监管所六成多的精力。
此外,网络订餐平台的法律意识淡薄,在入网量考核+提成的经济手段刺激下,各平台加速扩张,对自身肩负的监管主体责任没有履行到位。采访中,记者见到数份不同平台与入网餐饮店签订的合同文本,尽管各家格式有所不同,但主要涉及的还是商业利益,对平台的监管主体责任、商家的食品安全状况甚少涉及,有的干脆只字未提!
“这需要网络订餐平台总部重视,提升平台准入门槛,这才是监管的关键所在。”一位市场监督局负责人如是说。
此外,网络外卖的配送也是监管的灰色地带。外卖配送时限、配送餐饮的范围,还有外卖配送人员的健康证颁发等需要规范。
编辑: 孙研
- 兵哥哥玩浪漫快递100发弹壳当礼物 女孩受惊报警
- 杭州西湖景区鲁迅雕像被人泼漆引民愤
- 敬老院一老人涉嫌打死86岁同屋
- 男子违规停车被贴 狂追600米掌掴交警
- 1年过去赈灾款迟迟没发 办事处:不知道
- 俄拜科努尔发射场将首次发射“质子-M”号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