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宁波出台金融支持工业经济“二十条”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10-12 07:27: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中国制造2025 宁波先行探索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张正伟 见习记者郦丹滢 通讯员王齐维)围绕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需求,加大金融支持战略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力度,力争三年内实现工业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超过30%……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与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等九部门联合出台金融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支持我市工业经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

  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不仅有利于推动“宁波制造”转型升级,也是金融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从增强总量保障能力、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六个方面出发,出台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二十条”措施。

  未来几年,我市金融业将重点支持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产业;绿色石化、清洁能源、汽车、时尚纺织服装、家用电器五大优势产业;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市加快构建“3511”新型产业体系。同时有扶有控、区别对待,对产能严重过剩、长期亏损、失去偿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压缩并有序退出相关贷款。

  我市将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力争年内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质押融资额度突破10亿元。发挥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功能,推动国有企业、政府采购主体通过平台确认应付账款,力争年度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超过200亿元。加快建设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探索完善资源要素使用权交易机制,推广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质押贷款。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发挥市、县两级科技信贷风险池作用,力争全市科技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部企业贷款增速。

  金融如何为工业经济“输血”?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联合九部门共同发布了金融业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提高金融保障能力、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助力这场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革新———金融如何为工业经济“输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实体经济的骨架和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是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战场。宁波此次出台如此重量级的金融支持工业经济实施意见,既是赶上了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场“东风”,也是响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有关金融助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要求。

  我市金融系统将开展金融支持“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建设系列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依托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助推“宁波制造”华丽转身,促进金融业提质增效。

  往哪输?

  “突出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重点支持三大战略产业、五大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

  根据《“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纲要》和《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宁波制造的未来将以智能经济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同时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产业。在接下来三年,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石墨烯等八大细分行业将成为我市“3511”产业的主力军。

  作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利益共同体,我市金融部门将严格对照“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新要求,加强金融支持的服务力度,重点支持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产业,绿色石化、清洁能源、汽车、时尚纺织服装和家用电器等五大优势产业,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一批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金融服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加大对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制造业+互联网”等重点转型升级工程项目的支持力度。

  今年,我市金融机构以强化金融支撑为己任,拓渠道、降成本,精准帮扶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市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保障能力稳步提高。截至8月底,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653.8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3637.9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的31.9%。

  输多少?

  “切实加大有效信贷投入,保持工业贷款增长在合理区间,与工业经济贡献相匹配,稳步提高中长期贷款在工业贷款中的占比,力争三年内工业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30%以上。”

  我市金融机构将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实施宏观审慎评估,建立工业贷款稳定增长机制;工业贷款增长情况将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相结合,从而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投入。

  同时,金融机构将对工业企业贷款有扶有控,区别对待,细化授信准入和用信管理政策,对有色金属、光伏、船舶等行业中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对于产能严重过剩,在行业中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新增产能项目不给予新增授信支持;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坚决压缩并有序退出相关贷款。

  此外,我市金融机构还将积极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审慎稳妥的前提下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提高工业领域资金配置率。支持符合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发行小微金融债、绿色金融债、二级资本债等,增强资金实力、补充资本来源,提高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近三年,全市发行小微金融债200亿元,全部用于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发行二级资本债、次级债138.5亿元,提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怎么输?

  “用好和创新金融工具,突破工业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大金融对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支持力度,推动工业去产能、去库存、调结构、增效益。”

  根据出台的实施意见,我市金融机构接下来将积极为工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落实推进上市和新三板扶持政策,制定促进宁波股权交易中心发展和企业挂牌融资政策,引导各类优秀后备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利用永续票据、可转换债等股债结合的品种增加工业企业中长期资本性资金来源;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各类产业基金,支持宁波重大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优势产业提升。

  我市金融机构将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为工业企业融资服务。大力发展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进和完善应收账款质押和转让、特许经营权等登记服务;探索完善土地等资源要素使用权交易机制;推进国家科技金融试点工作,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支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也被列入帮助企业“减负”的议程。我市各级金融机构将帮助工业企业“走出去”,通过保险创新开发专利保险、科技保险等专属产品;完善不动产融资,推进工业企业兼并重组;扩大政府应急转贷资金规模,达到经济强市(区)10亿元、其他县(市)区5亿元的规模。

  此外,我市银行金融机构还将在考虑当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困难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编辑: 孙研

宁波出台金融支持工业经济“二十条”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10-12 07:27:00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张正伟 见习记者郦丹滢 通讯员王齐维)围绕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需求,加大金融支持战略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力度,力争三年内实现工业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超过30%……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与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等九部门联合出台金融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支持我市工业经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

  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不仅有利于推动“宁波制造”转型升级,也是金融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从增强总量保障能力、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六个方面出发,出台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二十条”措施。

  未来几年,我市金融业将重点支持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产业;绿色石化、清洁能源、汽车、时尚纺织服装、家用电器五大优势产业;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市加快构建“3511”新型产业体系。同时有扶有控、区别对待,对产能严重过剩、长期亏损、失去偿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压缩并有序退出相关贷款。

  我市将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力争年内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质押融资额度突破10亿元。发挥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功能,推动国有企业、政府采购主体通过平台确认应付账款,力争年度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超过200亿元。加快建设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探索完善资源要素使用权交易机制,推广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质押贷款。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发挥市、县两级科技信贷风险池作用,力争全市科技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部企业贷款增速。

  金融如何为工业经济“输血”?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联合九部门共同发布了金融业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提高金融保障能力、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助力这场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革新———金融如何为工业经济“输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实体经济的骨架和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是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战场。宁波此次出台如此重量级的金融支持工业经济实施意见,既是赶上了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场“东风”,也是响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有关金融助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要求。

  我市金融系统将开展金融支持“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建设系列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依托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助推“宁波制造”华丽转身,促进金融业提质增效。

  往哪输?

  “突出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重点支持三大战略产业、五大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

  根据《“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纲要》和《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宁波制造的未来将以智能经济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同时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产业。在接下来三年,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石墨烯等八大细分行业将成为我市“3511”产业的主力军。

  作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利益共同体,我市金融部门将严格对照“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新要求,加强金融支持的服务力度,重点支持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产业,绿色石化、清洁能源、汽车、时尚纺织服装和家用电器等五大优势产业,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一批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金融服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加大对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制造业+互联网”等重点转型升级工程项目的支持力度。

  今年,我市金融机构以强化金融支撑为己任,拓渠道、降成本,精准帮扶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市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保障能力稳步提高。截至8月底,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653.8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3637.9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的31.9%。

  输多少?

  “切实加大有效信贷投入,保持工业贷款增长在合理区间,与工业经济贡献相匹配,稳步提高中长期贷款在工业贷款中的占比,力争三年内工业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30%以上。”

  我市金融机构将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实施宏观审慎评估,建立工业贷款稳定增长机制;工业贷款增长情况将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相结合,从而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投入。

  同时,金融机构将对工业企业贷款有扶有控,区别对待,细化授信准入和用信管理政策,对有色金属、光伏、船舶等行业中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对于产能严重过剩,在行业中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新增产能项目不给予新增授信支持;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坚决压缩并有序退出相关贷款。

  此外,我市金融机构还将积极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审慎稳妥的前提下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提高工业领域资金配置率。支持符合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发行小微金融债、绿色金融债、二级资本债等,增强资金实力、补充资本来源,提高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近三年,全市发行小微金融债200亿元,全部用于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发行二级资本债、次级债138.5亿元,提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怎么输?

  “用好和创新金融工具,突破工业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大金融对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支持力度,推动工业去产能、去库存、调结构、增效益。”

  根据出台的实施意见,我市金融机构接下来将积极为工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落实推进上市和新三板扶持政策,制定促进宁波股权交易中心发展和企业挂牌融资政策,引导各类优秀后备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利用永续票据、可转换债等股债结合的品种增加工业企业中长期资本性资金来源;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各类产业基金,支持宁波重大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优势产业提升。

  我市金融机构将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为工业企业融资服务。大力发展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进和完善应收账款质押和转让、特许经营权等登记服务;探索完善土地等资源要素使用权交易机制;推进国家科技金融试点工作,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支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也被列入帮助企业“减负”的议程。我市各级金融机构将帮助工业企业“走出去”,通过保险创新开发专利保险、科技保险等专属产品;完善不动产融资,推进工业企业兼并重组;扩大政府应急转贷资金规模,达到经济强市(区)10亿元、其他县(市)区5亿元的规模。

  此外,我市银行金融机构还将在考虑当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困难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