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宁波多家医院实行急诊分诊 但分流非急诊患者效果一般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10-13 07:36:00报料热线:81850000

鄞州二院急诊科的预检分诊台,护士为患者量体温。通讯员 李晟 摄

  “急诊不急”是不少大医院急诊科常常面临的尴尬。记者昨日获悉,从10月7日开始,鄞州二院开始实行急诊预检分诊,市民看急诊按照“急重优先”的原则处理。在此之前宁波已有多家大型医院也推出了此项措施。记者了解到,急诊预检分诊制度推出以来,对保证急重患者优先处置效果明显,但距离分流非急诊患者的目标还很远。急诊科人士呼吁,普通的开药或换药等需求应在普通门诊解决。

  多家医院急诊科设立预检分诊台

  看急诊顺序不再凭先来后到

  昨天上午,记者在鄞州二院急诊科看到,在急诊科接待处设立了一个分诊台,有两位护士专门对要求看急诊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急诊预检分诊有一套科学的系统,根据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情况,以及病人的意识状态、对疼痛的反应等情况,作出最终的评定。

  “以前除了濒危患者外,其他急诊患者都是按先来后到看病,现在我们的看病顺序按照轻重程度来。”鄞州二院急诊科护士长马素敏介绍,所有急诊患者将被分为四级,一级是濒危患者,二级是危重患者,三级是急症患者,四级是非急症患者。一级患者优先抢救,二级患者要求在十分钟内处理,三四级的患者即使挂号时间再早,也要等一二级患者处理好了才能轮到看病。

  目前鄞州二院负责分诊的护士除了经过专门培训,还有十几年的急诊科工作经验。为了防止第一次预检分级后患者的情况有变化,医院专门派两位护士定期巡视,及时观察候诊患者的情况。

  据了解,目前包括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和鄞州人民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都先后推出了急诊分诊制度。

  宁波市第二医院急诊科的年急诊量超过10万人次,该院的急诊分诊工作从今年1月开始。“我们根据患者的情况,把急诊患者分为五级,分区域诊治。”市二院急诊科护士长陆萍介绍,一级患者病情危重、危及生命,要进入复苏室(A区)立即进行处理。二级患者有潜在生命危险,三级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但有可能病情转差,这两类患者则要进入抢救室(B区)接受治疗。四级、五级患者为次紧急、非紧急患者,前往急诊内外科诊间(C区)处理。

  六成左右患者不需要看急诊

  其中换药开药的病人占了两成

  多家大型医院的急诊科先后推出分诊制度,主要是为了缓解“急诊不急”的难题。

  在鄞州二院,急诊患者有明显的“潮汐现象”,每天的下午五六点普通门诊结束以后一直到晚上十点,是急诊患者就诊的高峰期。但其实很多患者不都是重病,不少人是因为白天没空、或不愿意来医院,就拖到晚上看急诊。马素敏介绍,每天300个左右的急诊号,最多的时候,简单要求配药的急诊患者能占到10%左右。

  鄞州二院急诊科主任阮琳表示,本该看门诊的病人抢占急诊资源,一方面是因为分级医疗制度还不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点不能提供24小时的服务,病人一有病痛就往大医院急诊科跑;另一方面,市民的就医观念上还是把急诊当成门诊的延续和补充,使得一部分白天没空看病的人,为了图方便晚上来急诊。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大型医院也很常见。据了解,2015年,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量达到了15万人次,其中,发烧,腹泻等并不需要看急诊的病例,超过了60%。

  市二院急诊科护士长陆萍介绍,由于没有夜间普通门诊,急诊科实际上承担了相当部分普通门诊的职责,从日常就诊情况看,在挂急诊的患者中有开药、换药等需求的患者就占两成左右。

  “我做过统计,我们急诊科每个月的就诊人数在1.3-1.4万人次,但真正进抢救室的危重患者只有几百人次。”鄞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邱巧静介绍,大量“不危不急”的患者扎堆,影响了急救效率。

  马素敏介绍,推出急诊分诊的目的,是让“不急”的病人延长排队时间,让危重的急症病人优先处置,或者把一些非急症患者引导至门诊。

  分级处置的效果达到了

  但分流非急诊患者效果一般

  急诊预检分诊的目的,不仅是为确定病人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还包括分流患者,使患者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但记者从各家医院了解到,目前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在保证急重患者优先处置上效果明显,但距离分流非急诊患者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宁波市第一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自从今年4月实行门诊预检分诊以来,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效率明显提高,但急诊患者总数量和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实现急诊分诊后,“急诊不急”的情况能缓解吗?患者理解吗?“大部分患者都理解支持。看到急需抢救的患者,都知道要优先,但遇到同样是不危及生命的情况,患者就不容易理解了。”马素敏说,同样两个摔伤的患者,一个在头部,头破血流,一个只是足踝扭伤,后者就会觉得同样是摔伤,凭什么自己要等,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做更多解释工作。

  “像白天其他专科门诊开设的时候,有些分诊后只有五级的患者也会挂急诊号来看,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只有劝说。”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陆萍说,为了做好解释工作,每位急诊患者的分诊单上都会预估可能等待时间,比如五级的患者可能等待2个小时。对这种情况大部分患者都理解,但少部分患者还是不理解,觉得大家都是生病,为什么自己要等这么长的时间。因此,急诊分诊工作要想实现更大的作用,还依赖于市民就医理念的转变。

  “要想提高急诊分诊的效率,还需要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鄞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邱巧静表示,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患者提出,为什么自己要等待这么长的时间。希望有更多市民理解急诊的分诊目的,像开药、换药这种非急诊的需求,完全可以在普通门诊就诊。

  □宁波晚报记者孙美星 通讯员谢美君郑轲

编辑: 孙研

宁波多家医院实行急诊分诊 但分流非急诊患者效果一般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10-13 07:36:00

鄞州二院急诊科的预检分诊台,护士为患者量体温。通讯员 李晟 摄

  “急诊不急”是不少大医院急诊科常常面临的尴尬。记者昨日获悉,从10月7日开始,鄞州二院开始实行急诊预检分诊,市民看急诊按照“急重优先”的原则处理。在此之前宁波已有多家大型医院也推出了此项措施。记者了解到,急诊预检分诊制度推出以来,对保证急重患者优先处置效果明显,但距离分流非急诊患者的目标还很远。急诊科人士呼吁,普通的开药或换药等需求应在普通门诊解决。

  多家医院急诊科设立预检分诊台

  看急诊顺序不再凭先来后到

  昨天上午,记者在鄞州二院急诊科看到,在急诊科接待处设立了一个分诊台,有两位护士专门对要求看急诊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急诊预检分诊有一套科学的系统,根据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情况,以及病人的意识状态、对疼痛的反应等情况,作出最终的评定。

  “以前除了濒危患者外,其他急诊患者都是按先来后到看病,现在我们的看病顺序按照轻重程度来。”鄞州二院急诊科护士长马素敏介绍,所有急诊患者将被分为四级,一级是濒危患者,二级是危重患者,三级是急症患者,四级是非急症患者。一级患者优先抢救,二级患者要求在十分钟内处理,三四级的患者即使挂号时间再早,也要等一二级患者处理好了才能轮到看病。

  目前鄞州二院负责分诊的护士除了经过专门培训,还有十几年的急诊科工作经验。为了防止第一次预检分级后患者的情况有变化,医院专门派两位护士定期巡视,及时观察候诊患者的情况。

  据了解,目前包括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和鄞州人民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都先后推出了急诊分诊制度。

  宁波市第二医院急诊科的年急诊量超过10万人次,该院的急诊分诊工作从今年1月开始。“我们根据患者的情况,把急诊患者分为五级,分区域诊治。”市二院急诊科护士长陆萍介绍,一级患者病情危重、危及生命,要进入复苏室(A区)立即进行处理。二级患者有潜在生命危险,三级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但有可能病情转差,这两类患者则要进入抢救室(B区)接受治疗。四级、五级患者为次紧急、非紧急患者,前往急诊内外科诊间(C区)处理。

  六成左右患者不需要看急诊

  其中换药开药的病人占了两成

  多家大型医院的急诊科先后推出分诊制度,主要是为了缓解“急诊不急”的难题。

  在鄞州二院,急诊患者有明显的“潮汐现象”,每天的下午五六点普通门诊结束以后一直到晚上十点,是急诊患者就诊的高峰期。但其实很多患者不都是重病,不少人是因为白天没空、或不愿意来医院,就拖到晚上看急诊。马素敏介绍,每天300个左右的急诊号,最多的时候,简单要求配药的急诊患者能占到10%左右。

  鄞州二院急诊科主任阮琳表示,本该看门诊的病人抢占急诊资源,一方面是因为分级医疗制度还不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点不能提供24小时的服务,病人一有病痛就往大医院急诊科跑;另一方面,市民的就医观念上还是把急诊当成门诊的延续和补充,使得一部分白天没空看病的人,为了图方便晚上来急诊。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大型医院也很常见。据了解,2015年,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量达到了15万人次,其中,发烧,腹泻等并不需要看急诊的病例,超过了60%。

  市二院急诊科护士长陆萍介绍,由于没有夜间普通门诊,急诊科实际上承担了相当部分普通门诊的职责,从日常就诊情况看,在挂急诊的患者中有开药、换药等需求的患者就占两成左右。

  “我做过统计,我们急诊科每个月的就诊人数在1.3-1.4万人次,但真正进抢救室的危重患者只有几百人次。”鄞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邱巧静介绍,大量“不危不急”的患者扎堆,影响了急救效率。

  马素敏介绍,推出急诊分诊的目的,是让“不急”的病人延长排队时间,让危重的急症病人优先处置,或者把一些非急症患者引导至门诊。

  分级处置的效果达到了

  但分流非急诊患者效果一般

  急诊预检分诊的目的,不仅是为确定病人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还包括分流患者,使患者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但记者从各家医院了解到,目前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在保证急重患者优先处置上效果明显,但距离分流非急诊患者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宁波市第一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自从今年4月实行门诊预检分诊以来,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效率明显提高,但急诊患者总数量和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实现急诊分诊后,“急诊不急”的情况能缓解吗?患者理解吗?“大部分患者都理解支持。看到急需抢救的患者,都知道要优先,但遇到同样是不危及生命的情况,患者就不容易理解了。”马素敏说,同样两个摔伤的患者,一个在头部,头破血流,一个只是足踝扭伤,后者就会觉得同样是摔伤,凭什么自己要等,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做更多解释工作。

  “像白天其他专科门诊开设的时候,有些分诊后只有五级的患者也会挂急诊号来看,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只有劝说。”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陆萍说,为了做好解释工作,每位急诊患者的分诊单上都会预估可能等待时间,比如五级的患者可能等待2个小时。对这种情况大部分患者都理解,但少部分患者还是不理解,觉得大家都是生病,为什么自己要等这么长的时间。因此,急诊分诊工作要想实现更大的作用,还依赖于市民就医理念的转变。

  “要想提高急诊分诊的效率,还需要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鄞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邱巧静表示,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患者提出,为什么自己要等待这么长的时间。希望有更多市民理解急诊的分诊目的,像开药、换药这种非急诊的需求,完全可以在普通门诊就诊。

  □宁波晚报记者孙美星 通讯员谢美君郑轲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