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图书免费借阅 报刊"自购自付" 八旬老人坚守公益书店20年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4-20 10:10:48报料热线:81850000

  孙梅生老人和他的书店。

  中国宁波网讯 鄞州曙光巷的一头,在餐馆和小吃店的夹缝中,有一家不起眼的小书店,静静地开在街头。这家书店由86岁的退伍老兵孙梅生老人独自经营了20多年,目前老人自己承担所有的费用,而图书则是免费借阅的。老人给它起名“常青书店”。前些日子,记者来到店里,听老人讲述书店的变迁和过去的岁月。

  这家书店夹在两个餐馆之间,乍一看,会以为是餐馆的一部分,其实,书店由两间车库改造而成。

  孙梅生说,他今年86岁,是江苏宜兴人,1951年抗美援朝时参军,是华东海军第一批老战士,曾参加过解放东矶列岛、一江山岛战役和金马海战,立过多次三等功,退休前为师级干部。

  说起开书店的渊源,孙梅生说:“当兵的时候一直专注于研究军事理论,平时自己也会写一些有关军事方面的文章,退休后发现我们宁波没有专门的军事书籍图书馆。我就和战友商量,两人合开了一家书店,最早的名字叫‘海潮书店’。”

  据老人讲,书店原先在海军出版社旁边,书籍大多为军事方面的,由海军出版社免费提供了几万册图书,填补宁波军事题材书店的空白,海军出版社每月为书店补贴一部分费用。

  在1997年,老人开始自己承包单干。因为原店面的租金贵,就搬迁到了现在的位置,店名也改为“常青书店”,当时,每天到他店里买书、买报、租书的有上百人。

  “2002年前,海军学校和宁波三中还没有搬迁,到店里借书的学生很多,我进了一万两千册金庸和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平均每个月还能赚一千元钱。”孙老先生说,“2002年后,周围的学校都搬走了,电脑也普及了,到店里来借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我就决定免费借阅,而订购的一些期刊报纸,由读者自购自付。现在基本每天亏损30元到50元。”

  孙梅生说,书店更多意义上是他感情的寄托,“不怕亏钱,我的退休金完全够生活了,就是找个事情做。”

  在记者和老人聊天时,店里陆陆续续来了几位熟客。听孙梅生给他们介绍“记者正在采访”时,他们一致夸奖老人“文章写得很好,很热心”。孙梅生说:“很多书客都与我聊时事,甚至还有人向我寻求心理咨询,老书客、老战友把这里当成了茶馆,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

  现在,老人每天都要在这里工作12个小时,门口摆放的期刊旁边有一个储钱罐,偶尔有光临的顾客看到“自购自付”的牌子后,会扔一两个硬币进去,顺手拿走一份报纸。

  由于没钱装修,现在的“常青书店”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书籍摆放杂乱无章,和周围的环境不合拍。

  时隔20年后,当初和孙梅生合开书店的老战友再次来拜访时,看到眼前的情景,回去后向他的老下属感慨,“快90岁的老人了,自己出钱运转小书店,能坚持这么多年真的不容易,店面实在太破了,要是能重新装修一下该多好。”

  孙梅生战友的这番话被他的老下属张怀军记在心里,张怀军自此之后便张罗装修的事,要自己出钱给老人装修,“一方面我也是退伍海军,另一方面是想支持老人的这种精神。”

  让张怀军意外的是,一家设计师事务所的张修强设计师为书店设计时,听说这是一位86岁老人开的公益书店,而且是张怀军自己出钱为他装修,张修强很感动,决定免费设计。“最近两天设计图发给我了,预算大概3万多元,由我和另外的几个朋友共同出钱。如不出意外,这两天就可以动工。”宁波晚报记者张明强文/摄

原标题:八旬老人坚守公益书店二十年

编辑: 杜寅

图书免费借阅 报刊"自购自付" 八旬老人坚守公益书店20年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4-20 10:10:48

  孙梅生老人和他的书店。

  中国宁波网讯 鄞州曙光巷的一头,在餐馆和小吃店的夹缝中,有一家不起眼的小书店,静静地开在街头。这家书店由86岁的退伍老兵孙梅生老人独自经营了20多年,目前老人自己承担所有的费用,而图书则是免费借阅的。老人给它起名“常青书店”。前些日子,记者来到店里,听老人讲述书店的变迁和过去的岁月。

  这家书店夹在两个餐馆之间,乍一看,会以为是餐馆的一部分,其实,书店由两间车库改造而成。

  孙梅生说,他今年86岁,是江苏宜兴人,1951年抗美援朝时参军,是华东海军第一批老战士,曾参加过解放东矶列岛、一江山岛战役和金马海战,立过多次三等功,退休前为师级干部。

  说起开书店的渊源,孙梅生说:“当兵的时候一直专注于研究军事理论,平时自己也会写一些有关军事方面的文章,退休后发现我们宁波没有专门的军事书籍图书馆。我就和战友商量,两人合开了一家书店,最早的名字叫‘海潮书店’。”

  据老人讲,书店原先在海军出版社旁边,书籍大多为军事方面的,由海军出版社免费提供了几万册图书,填补宁波军事题材书店的空白,海军出版社每月为书店补贴一部分费用。

  在1997年,老人开始自己承包单干。因为原店面的租金贵,就搬迁到了现在的位置,店名也改为“常青书店”,当时,每天到他店里买书、买报、租书的有上百人。

  “2002年前,海军学校和宁波三中还没有搬迁,到店里借书的学生很多,我进了一万两千册金庸和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平均每个月还能赚一千元钱。”孙老先生说,“2002年后,周围的学校都搬走了,电脑也普及了,到店里来借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我就决定免费借阅,而订购的一些期刊报纸,由读者自购自付。现在基本每天亏损30元到50元。”

  孙梅生说,书店更多意义上是他感情的寄托,“不怕亏钱,我的退休金完全够生活了,就是找个事情做。”

  在记者和老人聊天时,店里陆陆续续来了几位熟客。听孙梅生给他们介绍“记者正在采访”时,他们一致夸奖老人“文章写得很好,很热心”。孙梅生说:“很多书客都与我聊时事,甚至还有人向我寻求心理咨询,老书客、老战友把这里当成了茶馆,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

  现在,老人每天都要在这里工作12个小时,门口摆放的期刊旁边有一个储钱罐,偶尔有光临的顾客看到“自购自付”的牌子后,会扔一两个硬币进去,顺手拿走一份报纸。

  由于没钱装修,现在的“常青书店”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书籍摆放杂乱无章,和周围的环境不合拍。

  时隔20年后,当初和孙梅生合开书店的老战友再次来拜访时,看到眼前的情景,回去后向他的老下属感慨,“快90岁的老人了,自己出钱运转小书店,能坚持这么多年真的不容易,店面实在太破了,要是能重新装修一下该多好。”

  孙梅生战友的这番话被他的老下属张怀军记在心里,张怀军自此之后便张罗装修的事,要自己出钱给老人装修,“一方面我也是退伍海军,另一方面是想支持老人的这种精神。”

  让张怀军意外的是,一家设计师事务所的张修强设计师为书店设计时,听说这是一位86岁老人开的公益书店,而且是张怀军自己出钱为他装修,张修强很感动,决定免费设计。“最近两天设计图发给我了,预算大概3万多元,由我和另外的几个朋友共同出钱。如不出意外,这两天就可以动工。”宁波晚报记者张明强文/摄

原标题:八旬老人坚守公益书店二十年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