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家委会上的竞选刷屏朋友圈 真相是……
稿源: 浙江新闻   2017-11-05 08:38:00 报料热线:81850000

  这两天,有网友上传了几张上海某小学家长在微信群里的聊天记录截图,家长在群里发布个人资料,参与竞选家委会成员,网友看后都被吓到了:

  网友热评

  Sea_seaQ:看的我鸡皮疙瘩一阵一阵的……

  天雷归来:大家好我是家里蹲大学博士后!

  最後还是起了床:知道为什么迟迟当不上家长了!

  哆可麓:让我一个大专生情何以堪……

  -买定离手:你们先聊,我走了……

  尊师龟仙人:会不会冒出一个说我初中没毕业,家里煤矿十几个。

  据说有个家长"亮出真实身份"后直接退群了,因为看到一批家委会候选家长的惊人简历后,她表示自己虽然不竞选家委会,但也不希望自己孩子因此受到不公平待遇。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中小学,家委会竞选异化成一些家长的"名利秀",并非耸人听闻,甚至从中小学向幼儿园蔓延。

  一幼儿园家长表示,孩子班级选家委会成员,就有家长放出"大招",称自己是特斯拉牌汽车车友会的核心成员,可以网罗众多特斯拉车主,开着车队,送全班孩子春秋游。"在这种资源面前,感觉自己无力竞选。"这位家长说。

  除了比车的,还有比房的,有的家长宣称可以接纳数十名孩子来"轰趴";也有比职业的,称可以带全班免费参观某博物馆、某动物园等。

  除了比资源,还有的拼"圈子"。某小学家委会竞选,就有一家长说:"我和孩子爸爸都是某中学校友,是学习委员和体育委员,很高兴在这里找到那么多校友……"

  一些家长坦言,每次竞选家委会,感觉就是在拼爹拼妈,好好的竞选变味儿为"资源秀""关系秀"。

  有学校老师对记者坦言,选取家委会成员并非是看家长是否是"高富帅",关键是看有没有服务学校和班级的态度,以及资源。

  而一家长告诉记者,在一些学校,有些家长会以校友名义成立一个小群,互相交流学校家委会工作的经验,如同"传帮带"。还有这种情况:上了父母当年毕业的学校,父母又从校友那里接过家委会的职务接力棒。"这让非本校毕业的家长感觉有些疏远。"该家长说。

  家长们,你们怎么看?

  家委付出多,孩子获照顾?

  "老实说,当家委确实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做事,家委不是一个荣誉摆设,确实是一个需要身心付出的岗位。"陈女士在某重点小学当了六年家委,现在孩子读初一了,她说,自己总算从家委的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了。

  "每年都有几个关键节点需要家委去筹备,教师节、元旦、中秋国庆、假期旅行,此外还有偶尔的大型班级活动。每到这些时候,家委的事情就特别多了。"陈女士称,自己是公司的财务总监,因此在家委会里负责班级的财务。家委会不是一般家长认为的"收钱会",每一笔钱的支出都有明确的账目,有很多学习用品是需要统一购置的。

  如果家长当了委员,自家孩子是不是会特别受到老师照顾?陈女士坦言,这个问题就是见仁见智了。有不少家长是怀着跟老师、校长套近乎的心理来当这个家委的,自己也不例外。

  陈女士说,家委会里有一些"潜规则",比如老师有什么事情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家委会,如果遇到一些学生的选拔活动时,一般由家委会先"瓜分"一遍,剩下的才到班级里。有时甚至名额都在家委会里"消化"了。

  "不过,老实说,即使是选拔优秀学生,不少家委的孩子都是尖子生,我们当时的家委会主任就给孩子请了两名家教,隔天一对一进行辅导,他的孩子无论是才艺还是学习,在班上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每次有什么活动,他孩子都是不二人选。"陈女士称,能主动承担家委任务的家长,都对孩子学习有很高的期望,因此虽然看上去孩子似乎占了"家委"的便宜,但实际上大多数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家委会仅有章程就够了?

  在不少家委眼里,家委会是一个很严密的组织,必须具备纪律性和觉悟性。因此,有家委会订立了严格的章程。如越秀区署前路小学某班级就有一个完善的家委会工作职责。其中分为校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两部分。工作职责包括促进学校与社区、家庭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反映广大家长要求,让学校及时了解家长心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适时的评价与反馈等。

  此外,还有一个工作的实施细则,各项费用列得很细致,比如家委会统一购买物品的费用计算,如家委会购买的物品含教辅材料及其他,网上购买的费用包含实际邮费和单品总费用,市内购买的费用包含单品总费用和一次路费补贴10元。

  尽管对家委会本身有着极高的期待,但在现实中,有调查发现,不少家委是有心无力。"其实说到章程,我们成立之初就应学校要求制定起来了,但在操作中,往往很难实现,想法是美好的,但单管好一个班的活动就够累的了,别提跟社区搞什么联谊了。"有家委如是说。

  平等沟通?看上去很美

  家委会成立的初衷是很好的,然而在现实中,家长和孩子能否通过家委会实现与学校的平等沟通呢?

  "我觉得不太可能!你看看现在进入家委会的家长是什么人就知道了。家委会成员大多是干部家属、公司老板以及尖子生的家长。他们只会给学校唱赞歌,不可能实现监督功能。"家长李女士表示,"代表的选取要公正公平,家委会必须要代表不同的阶层和不同的文化层次,要有好学生的家长代表,也要有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家长代表,要让每一方的人都有说话的权利。这样才能充分反映出家长的需求,和全体家长的呼声。"

  同时,也有家长表示,家委会还是有比没有好,家委会绝对不会只是摆设,只是所起作用大小各个学校并不一样。来自海珠区某小学的家长卢女士说,小孩读到四年级的时候换了一个班主任,对学生非常严格,体现在布置作业上既多又难,有部分家长觉得辅导孩子作业都吃不消,于是通过家委会,把家长的心声反映出来,希望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适当调整一下,让孩子有个过渡。老师后来通过跟一些家长聊天调查,发现作业确实对于班上学生水平来说是多了,于是开始严格控制作业量,让问题得到了解决。

  教育专家们,您怎么看?

  一些教育专家分析,家委会的异化,是不正常的家校关系的体现。而这类不正常的关系,一种极端是家校之间缺乏互动,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生活漠不关心,另一种极端,则是家长的过度关心。

  有的家长则期望一旦选上,可以为孩子的在校表现加分,或让孩子得到老师的"特殊关照"。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遵民认为,家委会选举的异化是家长对孩子的升学焦虑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之一。从买学区房到校外培训,再到深夜辅导,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直接参与度越来越大,有的家长甚至成了"第二任课老师"和"助教",自然也不愿放弃家委会这样的平台。

  教育研究人士熊丙奇说,设立家委会是学校推进现代治理的举措之一,就是要厘清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社会机构的权责边界,家委会是代表受教育者,维护受教育者的权利。

  "从这个角度上看,无论是拼资源、拼人脉来服务学校,还是异化成‘校友会’,都是对家委会的错误理解和实践。"熊丙奇说。

  "家校互动不能是越俎代庖。"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专家、特级教师傅禄建说,家校互动应是家长和学校各自扮演好角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而非干涉、影响学校教育。家长必须有清楚认识,学校也必须做好本职工作。

  有专家表示,我国中小学的家委会组成比较适合代表制,应切忌成为学校的附庸和畸形延伸。

  上海市特级校长盛裴说,学校教育以共性为主,家庭教育则应以个性化培养为重,家长需要关注和配合学校教育,绝不能混淆责任,当然也不能过度监督。

  吴遵民表示,一方面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规律,另一方面,升学焦虑引发的各种问题,学校、教育部门等也要重视。

  (本文综合新华社、南方都市报、升学宝等。)

原标题:家委会上的竞选刷屏朋友圈,真相是……

编辑: 孙研纠错:171964650@qq.com

家委会上的竞选刷屏朋友圈 真相是……

稿源: 浙江新闻 2017-11-05 08:38:00

  这两天,有网友上传了几张上海某小学家长在微信群里的聊天记录截图,家长在群里发布个人资料,参与竞选家委会成员,网友看后都被吓到了:

  网友热评

  Sea_seaQ:看的我鸡皮疙瘩一阵一阵的……

  天雷归来:大家好我是家里蹲大学博士后!

  最後还是起了床:知道为什么迟迟当不上家长了!

  哆可麓:让我一个大专生情何以堪……

  -买定离手:你们先聊,我走了……

  尊师龟仙人:会不会冒出一个说我初中没毕业,家里煤矿十几个。

  据说有个家长"亮出真实身份"后直接退群了,因为看到一批家委会候选家长的惊人简历后,她表示自己虽然不竞选家委会,但也不希望自己孩子因此受到不公平待遇。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中小学,家委会竞选异化成一些家长的"名利秀",并非耸人听闻,甚至从中小学向幼儿园蔓延。

  一幼儿园家长表示,孩子班级选家委会成员,就有家长放出"大招",称自己是特斯拉牌汽车车友会的核心成员,可以网罗众多特斯拉车主,开着车队,送全班孩子春秋游。"在这种资源面前,感觉自己无力竞选。"这位家长说。

  除了比车的,还有比房的,有的家长宣称可以接纳数十名孩子来"轰趴";也有比职业的,称可以带全班免费参观某博物馆、某动物园等。

  除了比资源,还有的拼"圈子"。某小学家委会竞选,就有一家长说:"我和孩子爸爸都是某中学校友,是学习委员和体育委员,很高兴在这里找到那么多校友……"

  一些家长坦言,每次竞选家委会,感觉就是在拼爹拼妈,好好的竞选变味儿为"资源秀""关系秀"。

  有学校老师对记者坦言,选取家委会成员并非是看家长是否是"高富帅",关键是看有没有服务学校和班级的态度,以及资源。

  而一家长告诉记者,在一些学校,有些家长会以校友名义成立一个小群,互相交流学校家委会工作的经验,如同"传帮带"。还有这种情况:上了父母当年毕业的学校,父母又从校友那里接过家委会的职务接力棒。"这让非本校毕业的家长感觉有些疏远。"该家长说。

  家长们,你们怎么看?

  家委付出多,孩子获照顾?

  "老实说,当家委确实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做事,家委不是一个荣誉摆设,确实是一个需要身心付出的岗位。"陈女士在某重点小学当了六年家委,现在孩子读初一了,她说,自己总算从家委的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了。

  "每年都有几个关键节点需要家委去筹备,教师节、元旦、中秋国庆、假期旅行,此外还有偶尔的大型班级活动。每到这些时候,家委的事情就特别多了。"陈女士称,自己是公司的财务总监,因此在家委会里负责班级的财务。家委会不是一般家长认为的"收钱会",每一笔钱的支出都有明确的账目,有很多学习用品是需要统一购置的。

  如果家长当了委员,自家孩子是不是会特别受到老师照顾?陈女士坦言,这个问题就是见仁见智了。有不少家长是怀着跟老师、校长套近乎的心理来当这个家委的,自己也不例外。

  陈女士说,家委会里有一些"潜规则",比如老师有什么事情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家委会,如果遇到一些学生的选拔活动时,一般由家委会先"瓜分"一遍,剩下的才到班级里。有时甚至名额都在家委会里"消化"了。

  "不过,老实说,即使是选拔优秀学生,不少家委的孩子都是尖子生,我们当时的家委会主任就给孩子请了两名家教,隔天一对一进行辅导,他的孩子无论是才艺还是学习,在班上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每次有什么活动,他孩子都是不二人选。"陈女士称,能主动承担家委任务的家长,都对孩子学习有很高的期望,因此虽然看上去孩子似乎占了"家委"的便宜,但实际上大多数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家委会仅有章程就够了?

  在不少家委眼里,家委会是一个很严密的组织,必须具备纪律性和觉悟性。因此,有家委会订立了严格的章程。如越秀区署前路小学某班级就有一个完善的家委会工作职责。其中分为校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两部分。工作职责包括促进学校与社区、家庭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反映广大家长要求,让学校及时了解家长心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适时的评价与反馈等。

  此外,还有一个工作的实施细则,各项费用列得很细致,比如家委会统一购买物品的费用计算,如家委会购买的物品含教辅材料及其他,网上购买的费用包含实际邮费和单品总费用,市内购买的费用包含单品总费用和一次路费补贴10元。

  尽管对家委会本身有着极高的期待,但在现实中,有调查发现,不少家委是有心无力。"其实说到章程,我们成立之初就应学校要求制定起来了,但在操作中,往往很难实现,想法是美好的,但单管好一个班的活动就够累的了,别提跟社区搞什么联谊了。"有家委如是说。

  平等沟通?看上去很美

  家委会成立的初衷是很好的,然而在现实中,家长和孩子能否通过家委会实现与学校的平等沟通呢?

  "我觉得不太可能!你看看现在进入家委会的家长是什么人就知道了。家委会成员大多是干部家属、公司老板以及尖子生的家长。他们只会给学校唱赞歌,不可能实现监督功能。"家长李女士表示,"代表的选取要公正公平,家委会必须要代表不同的阶层和不同的文化层次,要有好学生的家长代表,也要有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家长代表,要让每一方的人都有说话的权利。这样才能充分反映出家长的需求,和全体家长的呼声。"

  同时,也有家长表示,家委会还是有比没有好,家委会绝对不会只是摆设,只是所起作用大小各个学校并不一样。来自海珠区某小学的家长卢女士说,小孩读到四年级的时候换了一个班主任,对学生非常严格,体现在布置作业上既多又难,有部分家长觉得辅导孩子作业都吃不消,于是通过家委会,把家长的心声反映出来,希望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适当调整一下,让孩子有个过渡。老师后来通过跟一些家长聊天调查,发现作业确实对于班上学生水平来说是多了,于是开始严格控制作业量,让问题得到了解决。

  教育专家们,您怎么看?

  一些教育专家分析,家委会的异化,是不正常的家校关系的体现。而这类不正常的关系,一种极端是家校之间缺乏互动,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生活漠不关心,另一种极端,则是家长的过度关心。

  有的家长则期望一旦选上,可以为孩子的在校表现加分,或让孩子得到老师的"特殊关照"。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遵民认为,家委会选举的异化是家长对孩子的升学焦虑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之一。从买学区房到校外培训,再到深夜辅导,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直接参与度越来越大,有的家长甚至成了"第二任课老师"和"助教",自然也不愿放弃家委会这样的平台。

  教育研究人士熊丙奇说,设立家委会是学校推进现代治理的举措之一,就是要厘清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社会机构的权责边界,家委会是代表受教育者,维护受教育者的权利。

  "从这个角度上看,无论是拼资源、拼人脉来服务学校,还是异化成‘校友会’,都是对家委会的错误理解和实践。"熊丙奇说。

  "家校互动不能是越俎代庖。"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专家、特级教师傅禄建说,家校互动应是家长和学校各自扮演好角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而非干涉、影响学校教育。家长必须有清楚认识,学校也必须做好本职工作。

  有专家表示,我国中小学的家委会组成比较适合代表制,应切忌成为学校的附庸和畸形延伸。

  上海市特级校长盛裴说,学校教育以共性为主,家庭教育则应以个性化培养为重,家长需要关注和配合学校教育,绝不能混淆责任,当然也不能过度监督。

  吴遵民表示,一方面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规律,另一方面,升学焦虑引发的各种问题,学校、教育部门等也要重视。

  (本文综合新华社、南方都市报、升学宝等。)

原标题:家委会上的竞选刷屏朋友圈,真相是……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