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9年登顶12座8000米以上高峰登山达人昨"环骑中国"路过宁波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12-14 07:57:00 报料热线:81850000

  在国内户外爱好者中,登上十座八千米以上山峰的只有四人,张梁、罗静、静雪和刘永忠。昨天,他们四个其中之一,登上过12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刘永忠骑行来到了宁波。这次他是因为另一个计划——自行车环中国行。记者得知他的到来,特地前往采访。刘永忠说距离他登山的终极目标还剩下两座山峰,一座是在中国、尼泊尔交界处的洛子峰,排名世界第四高;一座是在中国的希夏邦马峰,世界第十四高山峰。“会在明年四五月份登洛子峰,九十月份上希夏邦马峰。”刘永忠说。

  他有超牛的标签

  登顶12座8000米以上高峰

  十一月底,刘永忠和三位户外爱好者组成一支自行车队,从深圳出发一路北上,准备“环骑中国”。此次骑行段位“深圳——杭州”,昨天他途经宁波,与宁波市多位登山爱好者小聚。

  刘永忠说:“我原本计划的是骑行到杭州跑马拉松,因为有事没赶上杭马,不过还是把‘环骑中国’的第一站放在了杭州。刚好一路过来见见‘山友’。”

  刘永忠口中的“车友”、“山友”是指一起骑行、登山的朋友,而他的骑行和登山,可不是绕西湖骑行,爬北高峰、蛤蟆峰,而是骑行川藏线、攀登几千米的高峰。宁波李惠利医院副院长李宏,也是刘永忠的“山友”。2011年,年近五十的李宏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我国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医生。

  刘永忠出生于深圳龙岗平湖,自幼酷爱地理。初二那年,他手绘了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世界地图。那时,一个愿望被他深埋心底:游遍全国。

  1992年,刘永忠从深圳市卫生防疫站辞职,下海创业。2002年,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他开始将自己儿时的梦想付诸行动。“2002年开始,我就开着车在中国自驾,用五六年时间,跑完了全国。”之后的一段时间,刘永忠说生活好像突然失去了方向,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直到迷上登山。九年时间,他登顶12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这位1968年出生,五十岁的大叔,有个超牛的标签。

  他有伤心的回忆

  登安纳普尔纳峰两名队友遇难

  刘永忠攀登生涯里,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第二次攀登安纳普尔纳峰。“出发之前简单地写了遗嘱,把事情交代一下。”刘永忠说,这不是他第一次登这座山峰,之前经历的恶劣天气,让他此次出行更有心理准备。

  2014年4月底,刘永忠、张梁和一名挪威登山队员组成的国际登山队在向安纳普尔纳峰冲刺时,由于当时出现了天气恶化的情况,大家在未到达8000米时就放弃了冲顶的计划。

  为了完成登顶安纳普尔纳峰的心愿,第二年他做好准备再次出发。他们一行13人(含6名当地夏尔巴向导)3月初就到达海拔4200米的登山大本营,由于比上年第一次攀登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大本营周围白雪茫茫,气温较低。

  3月24日凌晨,刘永忠和队友从7000米的四号营地出发冲顶。“我真的怕了,怕突然死亡,就这样站着,站着,一直站着。”刘永忠登顶后,在下撤的过程中迷路了,漆黑一片,天气稍有变化,大家随时都有失去生命的可能。

  “下撤途中遇到困难和危险,因为都是陡峭的亮冰,大家都面临迷路、滑坠、冻伤甚至死亡。凌晨2时我们迷路了,全体队员和向导只好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原地等待。当时担心会冻伤和睡着失温,大家相互鼓劲不敢睡着,并通过卫星电话向加德满都登山公司要求派直升机来救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幻觉、短暂失忆,刘永忠觉得当时都已经糊涂了。

  “天亮后,大家继续一路艰难下撤,途中,一名芬兰登山家和一名夏尔巴向导滑坠不幸遇难。其他队员安全下撤到四号营地,但还有四位队员有不同程度的手脚和面部冻伤。”

  他有些个人建议

  绝不推荐高海拔攀登

  2009年,刘永忠第一次挑战8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玛峰。在上山前,他被检查出血压偏高,一度低压100,高压150。

  “因为山在那里。”这是很多登山者不断攀登的信念格言。在刘永忠看来,也代表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以及不断探寻生命的无限可能。

  即使有高血压,刘永忠也没有放弃登珠穆朗玛峰的念头,“当时询问了医生,给我推荐了降压药,感觉好多了,还是想着上去。如果上山过程中出了问题,就认命。”

  很少有人第一次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就选择险峻的珠峰,更没有人发现高血压后,吃着药还要极限挑战。现在回忆起这些,刘永忠有点像说别人的事情,云淡风轻,“体能好,速度也快、背负能力大,常常走在队伍前面。”

  不过,作为一名户外推广者,刘永忠鼓励大家户外活动,但高海拔攀登他绝不推荐。“我不赞成大家去攀雪山,因为雪崩、塌方等危险状况无法预知和判断。我几乎不会主动叫别人和我一起爬山。”刘永忠说,缺氧、高反的环境下,登山者心理容易变形,甚至性格也会发生变化,特殊情况更需心态沉稳来应对。

  其他的户外活动,刘永忠会积极组织大家一起参与。他会拉上别人一块骑自行车、跑步,努力让更多人感受运动带来的积极和正能量。他明年的计划除了挑战两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继续他的“环骑中国”计划。“明年的路线是杭州到北京、北京到哈尔滨、哈尔滨到呼和浩特。骑行一段结束之后,自行车就放在那里。下个阶段开始了,再从放车子的地方开始。” 现代金报记者邹鑫文/摄

原标题:9年登顶12座8000米以上高峰登山达人昨“环骑中国”路过宁波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9年登顶12座8000米以上高峰登山达人昨"环骑中国"路过宁波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12-14 07:57:00

  在国内户外爱好者中,登上十座八千米以上山峰的只有四人,张梁、罗静、静雪和刘永忠。昨天,他们四个其中之一,登上过12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刘永忠骑行来到了宁波。这次他是因为另一个计划——自行车环中国行。记者得知他的到来,特地前往采访。刘永忠说距离他登山的终极目标还剩下两座山峰,一座是在中国、尼泊尔交界处的洛子峰,排名世界第四高;一座是在中国的希夏邦马峰,世界第十四高山峰。“会在明年四五月份登洛子峰,九十月份上希夏邦马峰。”刘永忠说。

  他有超牛的标签

  登顶12座8000米以上高峰

  十一月底,刘永忠和三位户外爱好者组成一支自行车队,从深圳出发一路北上,准备“环骑中国”。此次骑行段位“深圳——杭州”,昨天他途经宁波,与宁波市多位登山爱好者小聚。

  刘永忠说:“我原本计划的是骑行到杭州跑马拉松,因为有事没赶上杭马,不过还是把‘环骑中国’的第一站放在了杭州。刚好一路过来见见‘山友’。”

  刘永忠口中的“车友”、“山友”是指一起骑行、登山的朋友,而他的骑行和登山,可不是绕西湖骑行,爬北高峰、蛤蟆峰,而是骑行川藏线、攀登几千米的高峰。宁波李惠利医院副院长李宏,也是刘永忠的“山友”。2011年,年近五十的李宏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我国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医生。

  刘永忠出生于深圳龙岗平湖,自幼酷爱地理。初二那年,他手绘了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世界地图。那时,一个愿望被他深埋心底:游遍全国。

  1992年,刘永忠从深圳市卫生防疫站辞职,下海创业。2002年,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他开始将自己儿时的梦想付诸行动。“2002年开始,我就开着车在中国自驾,用五六年时间,跑完了全国。”之后的一段时间,刘永忠说生活好像突然失去了方向,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直到迷上登山。九年时间,他登顶12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这位1968年出生,五十岁的大叔,有个超牛的标签。

  他有伤心的回忆

  登安纳普尔纳峰两名队友遇难

  刘永忠攀登生涯里,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第二次攀登安纳普尔纳峰。“出发之前简单地写了遗嘱,把事情交代一下。”刘永忠说,这不是他第一次登这座山峰,之前经历的恶劣天气,让他此次出行更有心理准备。

  2014年4月底,刘永忠、张梁和一名挪威登山队员组成的国际登山队在向安纳普尔纳峰冲刺时,由于当时出现了天气恶化的情况,大家在未到达8000米时就放弃了冲顶的计划。

  为了完成登顶安纳普尔纳峰的心愿,第二年他做好准备再次出发。他们一行13人(含6名当地夏尔巴向导)3月初就到达海拔4200米的登山大本营,由于比上年第一次攀登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大本营周围白雪茫茫,气温较低。

  3月24日凌晨,刘永忠和队友从7000米的四号营地出发冲顶。“我真的怕了,怕突然死亡,就这样站着,站着,一直站着。”刘永忠登顶后,在下撤的过程中迷路了,漆黑一片,天气稍有变化,大家随时都有失去生命的可能。

  “下撤途中遇到困难和危险,因为都是陡峭的亮冰,大家都面临迷路、滑坠、冻伤甚至死亡。凌晨2时我们迷路了,全体队员和向导只好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原地等待。当时担心会冻伤和睡着失温,大家相互鼓劲不敢睡着,并通过卫星电话向加德满都登山公司要求派直升机来救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幻觉、短暂失忆,刘永忠觉得当时都已经糊涂了。

  “天亮后,大家继续一路艰难下撤,途中,一名芬兰登山家和一名夏尔巴向导滑坠不幸遇难。其他队员安全下撤到四号营地,但还有四位队员有不同程度的手脚和面部冻伤。”

  他有些个人建议

  绝不推荐高海拔攀登

  2009年,刘永忠第一次挑战8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玛峰。在上山前,他被检查出血压偏高,一度低压100,高压150。

  “因为山在那里。”这是很多登山者不断攀登的信念格言。在刘永忠看来,也代表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以及不断探寻生命的无限可能。

  即使有高血压,刘永忠也没有放弃登珠穆朗玛峰的念头,“当时询问了医生,给我推荐了降压药,感觉好多了,还是想着上去。如果上山过程中出了问题,就认命。”

  很少有人第一次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就选择险峻的珠峰,更没有人发现高血压后,吃着药还要极限挑战。现在回忆起这些,刘永忠有点像说别人的事情,云淡风轻,“体能好,速度也快、背负能力大,常常走在队伍前面。”

  不过,作为一名户外推广者,刘永忠鼓励大家户外活动,但高海拔攀登他绝不推荐。“我不赞成大家去攀雪山,因为雪崩、塌方等危险状况无法预知和判断。我几乎不会主动叫别人和我一起爬山。”刘永忠说,缺氧、高反的环境下,登山者心理容易变形,甚至性格也会发生变化,特殊情况更需心态沉稳来应对。

  其他的户外活动,刘永忠会积极组织大家一起参与。他会拉上别人一块骑自行车、跑步,努力让更多人感受运动带来的积极和正能量。他明年的计划除了挑战两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继续他的“环骑中国”计划。“明年的路线是杭州到北京、北京到哈尔滨、哈尔滨到呼和浩特。骑行一段结束之后,自行车就放在那里。下个阶段开始了,再从放车子的地方开始。” 现代金报记者邹鑫文/摄

原标题:9年登顶12座8000米以上高峰登山达人昨“环骑中国”路过宁波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