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站在大人的肩上表演“造趺”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昨天上午,宁波市第五届“阿拉非遗汇”主题活动暨象山县首届海洋渔文化保护节,在象山人民广场正式开幕,为期两天。该活动是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指导下,由宁波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2013年起创新打造的一项品牌活动,至今连续举办了五届,已在全省打响了品牌。开幕式上,第五批进入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登台亮相。另外还有多个主题活动同时在现场举行。
记者郑乔文/摄
非遗汇上,传承中也有寓教于乐
本届非遗汇上,有多项活动在开幕式后正式推出。其中包括“乡村振兴,非遗先行”专题展;“温故致新”现代生活专题展;
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东亚文化之都”图文展等多个主题活动。整个活动将在象山人民广场持续到今晚,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热闹的传统文化盛宴。
在象山海洋渔文化主题馆内,象山当地渔文化历史的介绍,一些与象山民俗相关的市级非遗项目现场展示,也吸引了很多游客的关注。
另外,馆内还有宁波市文化遗产创意衍生品展,以“温故致新”为主题,现场展示我市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强化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商贸、媒介的融合,内容包括非遗衍生品展、文物类文创产品展示等。
馆外热闹的小吃街,让不少人大饱口福,人们最爱谈论的,就是这些传统小吃带来的“小时候的味道”。
活动现场,还推出“非遗千人大课堂”——这个环节最受小朋友的欢迎。各县(市)区在现场组织20个手工艺类项目、1000位学员分4个场次开课,让市民以体验的方式,感知非遗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互动体验带动项目DIY材料包销售。
宁波市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公布
宁波市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名单等正式发布。其中,共有63项新增项目,分为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大类。另有13项扩展项目,以及新增18位代表性传承人。澥浦民间绘画、象山鱼拓、彰髹漆艺、拉丝玉雕等以精美的传统美术类制品为成品的非遗项目,都是首次进入市级名录。
本次活动,同时也是象山县首届海洋渔文化保护节的开幕。在象山海洋渔文化主题馆内,象山竹编、鱼拓等非遗项目均有展示。
其中一个展位,不少孩子都曾参加过,那就是象山鱼拓。一般的传拓是指用纸和墨将器物和碑刻上的花纹、文字拓印在纸上,鱼拓则是利用鱼类身上的天然纹理来制作拓印作品,颇有渔港特色。
现场,象山鱼拓传承人卢圣贵正在“料理”一条海鲈鱼:先把鱼固定,然后用干布细细地将鱼身的水吸干,接着用调好的颜料往鱼身上涂抹,依然还原鱼身天然的渐变效果,最后用宣纸完成拓印的步骤,点睛,即完成一幅栩栩如生的鱼拓作品。
卢圣贵向记者介绍说:“实际上什么鱼都可以,这个东西在象山已经流传几百年了。”过去象山渔民家里年节时不贴窗花、不贴对子,而是用墨鱼汁涂在鱼身上,用纸拓印好再张贴起来,寓意年年有余。
“这是老底子的传承啦,到我这里也把它创新了一下,过去用墨鱼汁的时候,拓出来的图案都是黑白的。我用现代颜料,按照鱼身的渐变上色,这样拓出来的图案就非常鲜活。”卢圣贵说,“实际我们搞创作的时候,比这个步骤还多一些,要麻烦一些。”据他介绍,象山渔文化书画院单独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设的鱼拓课程,每年总计参与人数能达到5000人。这两天在现场,象山鱼拓也参与到“非遗千人大课堂”的行列当中。
“造趺”表演
“造趺”表演,观众连连叫好
开幕式的表演当中,有一项演出让观众连连叫好——来自北仑的“造趺”,本是传统庙会上的重要节目,采用儿童站在成人肩膀上进行“唱念做打”的戏曲表演形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表演过程中,孩子们踩在大人肩上,跟随戏曲的内容,表情、肢体都十分到位,行头也十分讲究。造是指人物脸谱,趺的意思是脚夫,上面的孩子叫做“天盘”,下面的成人脚夫叫做“地伴”。
新进入第五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俞世华老人告诉记者,登台表演的正是流传于北仑区梅山一带的“外岙造趺”,孩子们表演的是宋朝皇帝赵匡胤的故事,还有一些本地传统桥段。俞世华今年已76岁,他说:“我们家六代人都是表演造趺的,宋朝的一本书叫《武林旧事》,里面就提到过当时的宁波有这么一个项目,当时叫‘肉傀’,就是造趺的前身。清道光年间以后,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表演方式。”每逢4年一次的太平庙会,造趺的表演就会登场。为什么要两人叠起来表演呢?“庙会很热闹,人很多,后面的人往往看不到前面,所以就有了两个人上下叠在一起的表演。”
古时造趺表演中,小朋友是坐在大人肩上的,后来改成站立。不过,肯参加的孩子现在也越来越不好找,这项传统曲艺项目一度面临失传。“以前都是要9岁10岁左右的,毕竟除了表演,还有唱词,我当年练到14岁呐。现在孩子上学以后,就没有时间了。所以,现在表演的基本是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也想让孩子多表现,小朋友自己也觉得有趣。”
除了宁波本地的一些非遗曲艺、音乐表演,来自韩国济州的一支街舞节目也登台亮相。该舞蹈根据当地世界文化遗产“海女文化”编排,两名打击乐手和四名B-boy(男地板舞者)用现代的舞蹈,展示了海女劳作等过程。与此同时,东亚文都城市韩国济州、日本奈良和清州带来各自富有特色的图片展览,辅以大屏幕专题片的形式,展示这3个东亚文都的文化遗产项目。
原标题:曾面临失传的“造趺”又“站”起来了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