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起,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的相关规定正式生效,世界卫生组织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从201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测试版中,将“游戏障碍”首次列入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至今,游戏成瘾在精神疾病领域真正有了专门的归类。
“将游戏成瘾正式归为精神疾病范畴,对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有很大帮助。”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省中医药研究院神志病研究所副所长刘兰英说,单独归类后,对游戏成瘾的发病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上周一的门诊病人中,有5个孩子存在网络成瘾的情况。”刘兰英说。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心理治疗师胡健波的儿童青少年咨询门诊中,同样存在类似情况。
“来咨询的青少年里,有10%至20%的人与游戏问题有关。”胡健波说,青少年游戏成瘾往往与在家庭中不受关注,在现实中缺乏朋友,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被认同感等因素密切相关。他们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找到了情感补偿,就会进一步强化该行为,用另一种方式找到自我实现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上半年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4.42亿,占整体网民的57.2%,较去年增长2457万人。胡健波告诉记者,相关调查发现,网络成瘾人群在亚洲国家和12至20岁的男性青少年中分布最广。在15到19岁的青少年中,男性游戏障碍的发病率为8.4%,女性则为4.5%。
那么,在世卫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的相关规定生效后,是否意味着所有喜欢玩游戏的人都有存在精神疾病的可能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作为精神疾病的“游戏成瘾”有其明确具体的诊断标准,且应由专业精神科医师对案例进行鉴别诊断。家长们千万不要自作主张拿自己的孩子对号入座。实际上,玩游戏的人群当中,概率上只有极少数会发展到游戏障碍所定义的程度。”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副教授张萌说。
对此,刘兰英与张萌持相同的观点。“不是所有喜欢玩游戏的行为都是成瘾。对‘游戏成瘾’的鉴别诊断需要抱着谨慎的态度,不可将其泛化。”刘兰英说,像职业玩家,他们虽然会花很多时间在游戏上,但他们不一定是游戏成瘾,具体诊断需要综合多方因素。
在刘兰英平时接诊的病例中,很多看似游戏成瘾的患者其实是由其他心理障碍引起的。“社交恐惧、适应障碍以及抑郁等情绪障碍是最常见的情况。在鉴别诊断时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疗效。”
记者看到,在游戏成瘾的诊断要点中,主要包括“过去12个月内持续的失控性游戏行为(包括网络游戏、离线游戏及其他未特定游戏)”“游戏优先于其他一切活动,甚至成为日常生活的主题”“尽管导致不良后果仍然继续玩游戏的行为”等标准。
“游戏成瘾者不仅仅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他们忽略了现实生活,让游戏完全支配了生活。”胡健波说。
在胡健波看来,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其对于人的心理状态、压力释放等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小学阶段的孩子也会玩游戏,它对于智力开发、培养注意力和反应能力等有很好的作用。但当玩游戏时,已无法实现自我控制,就需要引起重视。
“请时常检视自己‘我是个容易成瘾的人吗?’如果答案是‘yes’,就要常常提醒自己避免沉迷为好。”张萌说,研究发现,在成瘾的危险性上,人群之中存在个体差异。同样的打游戏模式,有的人不太会成瘾,但有的人就会。所以,要尽量避免“别人这样玩游戏了,没有什么问题;我也这样玩玩应该也不会有问题”的侥幸心理,在游戏面前保持理性心理。
其实,游戏成瘾可防可治,该如何科学、规范地治疗游戏成瘾呢?
“很多游戏成瘾的人背后往往有着多重心理因素作用,如果仅仅简单地采取控制游戏时间,甚至杜绝其玩游戏的方式,反而容易恶化其病情,加剧心理问题。”胡健波说。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主任盘圣明说,目前,临床上多采取家庭干预、药物治疗和物理结合的方式对网瘾少年进行综合治疗。但药物治疗只能减轻部分病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是家长的陪伴。要让孩子发现生活中更美好、更有意义的东西。”盘圣明说,比如,家长可以陪着孩子多做一些现实游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网络世界的虚拟游戏。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朋友少,家长可以为他搭建交友的平台。让孩子有更多与现实沟通的渠道等,都是较为理想的家庭干预手段。
原标题:游戏障碍列入精神疾病 专家支招青少年如何走出游戏误区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