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李家坑村
栖霞坑村
宁波传统民居多建于哪个时期?古人的高墙窄巷、天井合院的设计,仅仅是为了美观吗?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向往乡村生活,传统新民居的设计如何符合现代居住需求?
昨天,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经过细致调研,市规划局和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出具了一份《宁波新传统民居设计图集》,向公众揭晓上述答案。
婉约旖秀、粗狂大气、温婉静谧
哪个才是宁波传统民居的代表特征?
据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介绍,宁波地区现存的传统民居多建于清代、民国时期,颇具地区独特个性和丰富内涵。因此,此次传统民居的调研是以晚清、民国时期建筑元素为主,适用于市域传统村落风貌协调区的农民自建用房。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蓉说:“我们通过对宁波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要素进行解读和梳理,并将其依据现代功能及技术在现代民居中进行演绎和传承,目的是做宁波特色的现代民居,为传统村落风貌协调区的自建房屋提供设计参考。”
宁波的传统民居,或婉约旖秀,如古镇慈城;或粗狂大气,如象山东门村;或温婉静谧,如栖霞坑村。那么,哪个才是宁波传统民居的代表特征?或者,宁波传统民居有哪些特征呢?专家从历史、文化、环境、结构、审美等方面,对传统民居特征进行了解读。
专家分析说,宁波传统民居拥有千年文明,缘水而建聚族而居,宁波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现今浙东的行政辖区在明代基本定型,并成为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环境上,宁波气候温润,地域多元江南水乡;审美上,宁波传统民居古朴典雅,体现在粉墙黛瓦,青砖瓦爿,处处体现着一种古朴美。“宁波地区民居常用石灰、蛎灰等材料粉刷墙面作为保温用,因此形成了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景色。”
结构上的特征为高墙窄巷,“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通过高大的山墙隔断,在顶层加筑马头墙,防止火灾时火势蔓延,起到减灾防害的作用。”陈蓉说。
空间上多为天井合院,布局紧凑、内敛私密。“传统民居密度普遍较高,进深大且相互距离较近,天井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解决室内采光。同时,天井与建筑内部空间结合,形成局部空气循环,可提高民居的通风条件。”陈蓉说。
另外,雕梁檐柱花窗格扇,体现了宁波传统民居的匠心独具。
传统民居部分功能已不能满足现代居住需求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民居的部分功能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的居住需求。
“最为直观的,是交通工具的变化。古代,交通工具落后,村庄选择在交通便利区域甚为重要。例如,陆路交通能直通大道或与大道相连,村落依水而建,河流中停泊有水上交通工具船只。”陈蓉说,“现代的需求,更关注的是,街巷能否满足通车需求,村居也要满足停车需求,民居内有条件的可设置车库,方便停车。”
同时,现代人更加注重公共空间和交往活动,是否有邻里中心和便利设施,公园环境、教育环境也成了选择生活空间的核心要素。同时,人们的社会化结构状态从大家庭体系向小家庭体系演变,更加注重居住空间的私密性、个性化。
当然,专家称,传统民居还有很多内涵可以继承,如“书乡风雅、港村石韵”的低调内敛、张弛有度的意象,在细节上,还可以继承墙门窄巷、四水归堂、粉墙瓦爿等传统民居特色。
宁波新传统民居该如何设计?
那么,专家眼中的新传统民居有哪些特征?专家认为,新传统民居在风貌意向上,可以体现“书乡风雅、港村石韵”的风貌,因为书和港是宁波的两大重要城市符号,也可以作为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特征反映在民居设计中。
村落形态上,可以因地就势,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合理利用地形及环境特点,体现不同地域的民居特征,同时新建民居建筑可延续原有村落肌理。
院落格局上,可以继承传统民居的内井外院、前庭后院的格局。传统民居以“高墙窄巷、四水归堂”为基本特点,平面相对复杂,通常有门厅、正厅、偏房、牌楼门、正厅、后厅等组合形式,讲究中轴的序列感,突出主体建筑的地位。现代民居建筑平面可以相对简洁,功能空间紧凑,建筑内部功能空间不追求序列感和中轴对称,按生活起居需求布置,空间序列构成仅以前后院和主体建筑为主。
功能空间上,传统民居三面房屋一面墙或四面房屋围成一个庭院,中间留出天井,面积较大的庭院作为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现代民居受面积及功能需求的影响,天井面积较小,以采光通风为主要功能。
结合宁波城市文化内涵,宁波现代民居仍可以延续传统民居的内涵特征,但在建筑细部方面表现为简洁实用,更加体现新时代的功能需求,针对具有宁波地域特色的建筑要素予以传承发扬。
同时,《宁波新传统民居设计图集》上还以90、125和140平方米的建筑宅基地为例,对不同地域的宁波新传统民居进行了图例设计示范。
宁波晚报记者周科娜 通讯员陈丹(市规划局供图)
原标题:宁波传统民居设计有了“新标准”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