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一学校对新生做调查 仅两成学生遇到烦恼会和父母倾诉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10-15 06:39:00 报料热线:81850000

  遇到烦恼,你会和父母倾诉吗?

  平时,你会和父母聊天吗?聊什么?

  你和自己的父母有代沟吗?

  上月开学,宁波大红鹰学院在大一新生当中做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有41.18%的人认为和父母有代沟,仅21.01%的人选择遇到烦恼会和父母倾诉。

  这一结果让老师们坐不住了……

  一项调查

  仅两成大一新生遇到烦恼会和父母倾诉

  宁波大红鹰学院在部分新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受访的219名学生中有41.18%的人认为和父母有代沟,仅有21.01%的人选择遇到烦恼会和父母倾诉。而在“父母打电话主要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上,72.27%的人选择了“嘘寒问暖,了解我的生活”。

  有学生直言不讳,每次和父母聊天,总是没说两句都把天给聊死了,所以还不如不聊。

  “感觉父母不理解我,没说几句话,我就憋出了内伤。一次两次这样,现在我都不想说话了。”一位女生这样说。

  “在父母眼里,我总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觉得我幼稚、无知,却总有自己的主见。”李昌洲同学说,似乎从青春期开始他跟父母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与李昌洲的情形差不多,数字媒体专业的陶华秀与父母坐下来聊天,有点说不上来的害怕。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与父母意见相左,她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父母更想让她填报“适合将来发展更有前途”的专业,这让她觉得父母根本不理解她,双方一度陷入冷战。

  秘书专业的柴晶晶想毕业后往教师方向发展,父母却给她当头浇了一瓢冷水,他们认为教师这个职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大,并不是很赞同。

  把父母当朋友的受访者

  仅占25.21%

  调查中也发现,会把父母当成朋友的受访者仅占25.21%,而最容易与父母产生意见不合的方面是“学习”、“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和“人生规划”。

  有教师指出,身处移动互联时代,2000年左右出生的孩子形成的价值观更为多元化。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个人意识,而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他们不喜欢被压制,而希望像朋友一样,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

  “今年的这届学生基本上都是99年,00年出生的,从调查看,他们习惯通过电话或聊天软件与父母沟通,交流的大部分内容也局限于生活层面,走心的很少。”宁波大红鹰学院学生处副处长熊红斌常年从事学生工作,他总结说。

  一道作业

  与父母做一次深聊

  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待

  为了帮助学生消除与家长之间的隔阂,此前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孙惠敏给5000余名新生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趁放假回家或以电话等方式与父母做一次深聊,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待,以更好地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

  “让他们坐下来跟父母好好聊一聊自己第一次远离父母的生活学习很有必要。”熊红斌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四年该怎么过,应该将社会的需求、个人爱好和父母期待结合起来。大学是人生的新起点,也是他们成就事业的基础阶段,如何让他们尽快明确角色与责任,完美开启大学生活,这是学校打造“铸梦计划”的初衷。

  敞开了各自心扉后明白

  “在父母眼里并没那么差劲”

  坐下来聊天的时候,李昌洲发现,场面显得有些局促和尴尬。“说来好笑,近二十年的父子情,却不知道如何开始聊天。”

  那一天,李昌洲和父亲足足聊了三个多小时,他们从待人处事聊到学业规划,父子俩甚至第一次聊了恋爱择偶方面的话题。“我发现,原来我在他眼里并没有那么差劲,他对我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也在默默关注着我的一切。”李昌洲觉得他和父亲的代沟都是因为没有充分交流造成的,“经过这次聊天,我爸也愿意去尝试接受新的事物,我想我们两个的关系以后会更加‘兄弟’。”

  “我主动提出要和爸妈聊天,他们竟然有点吃惊,我突然觉得是有多久没跟他们好好聊天了啊。”工创专业的陈烨婷虽然对自己的未来有一肚子“宏大”计划,但父母对她的要求却是“找个安稳的工作,平平安安就行”。陈烨婷对此的看法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柴晶晶为了争取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拿出了早就写好的学涯规划书,看到她对大学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规划,父母有些小惊讶,但还是告诫她有想法是好事,重要的是把想法变成现实。“不过我爸妈最后说会支持我,我跑偏了会引导和帮助我,还说希望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柴晶晶说敞开了各自的心扉后,感觉她与父母的关系又进了一层。

  一点欣慰

  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

  开始愿意寻求平衡点

  据悉,和父母来一次交心谈话,也是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生铸梦计划”中“寻梦”部分的其中一个内容。这次活动,最终的目的是让父母也成为大学生学涯规划的指引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引导学生实现价值、学业、能力和生活的目标。

  做完校长布置的作业,陶华秀回到学校后一直在反思。她告诉记者,父母给她讲述了年轻时候的经历和一些人生经验,以前她总觉得父母所谓的“为你好”是不尊重她个人的想法和观点,而这次父母的现身说法却让她感受到了父母的不易和对她的爱。

  当然也有没达成协议的。

  陈烨婷最终也没能说服父母接受她的想法。父母希望她“抛弃华而不实的想法,脚踏实地,平平淡淡才是真”。而她喜欢有竞争和挑战的生活,希望自己能独一无二。昨天,她告诉记者,她已经把和父母之间的问题归结为“两代人生活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思维方式”。不过她也表示,以后会多和父母沟通,找到两代人观念之间的平衡点。

  “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通过这次与父母的深谈学会了换位思考,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亲子关系也有所改善。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导师,也应该是他们的终身导师。”宁波大红鹰学院校长助理何秋叶告诉记者。这样的结果,对于学校来说,也甚是欣喜。

  通讯员王轶群 郑金悦 记者章萍

原标题:仅两成学生遇到烦恼会和父母倾诉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一学校对新生做调查 仅两成学生遇到烦恼会和父母倾诉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10-15 06:39:00

  遇到烦恼,你会和父母倾诉吗?

  平时,你会和父母聊天吗?聊什么?

  你和自己的父母有代沟吗?

  上月开学,宁波大红鹰学院在大一新生当中做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有41.18%的人认为和父母有代沟,仅21.01%的人选择遇到烦恼会和父母倾诉。

  这一结果让老师们坐不住了……

  一项调查

  仅两成大一新生遇到烦恼会和父母倾诉

  宁波大红鹰学院在部分新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受访的219名学生中有41.18%的人认为和父母有代沟,仅有21.01%的人选择遇到烦恼会和父母倾诉。而在“父母打电话主要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上,72.27%的人选择了“嘘寒问暖,了解我的生活”。

  有学生直言不讳,每次和父母聊天,总是没说两句都把天给聊死了,所以还不如不聊。

  “感觉父母不理解我,没说几句话,我就憋出了内伤。一次两次这样,现在我都不想说话了。”一位女生这样说。

  “在父母眼里,我总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觉得我幼稚、无知,却总有自己的主见。”李昌洲同学说,似乎从青春期开始他跟父母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与李昌洲的情形差不多,数字媒体专业的陶华秀与父母坐下来聊天,有点说不上来的害怕。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与父母意见相左,她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父母更想让她填报“适合将来发展更有前途”的专业,这让她觉得父母根本不理解她,双方一度陷入冷战。

  秘书专业的柴晶晶想毕业后往教师方向发展,父母却给她当头浇了一瓢冷水,他们认为教师这个职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大,并不是很赞同。

  把父母当朋友的受访者

  仅占25.21%

  调查中也发现,会把父母当成朋友的受访者仅占25.21%,而最容易与父母产生意见不合的方面是“学习”、“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和“人生规划”。

  有教师指出,身处移动互联时代,2000年左右出生的孩子形成的价值观更为多元化。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个人意识,而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他们不喜欢被压制,而希望像朋友一样,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

  “今年的这届学生基本上都是99年,00年出生的,从调查看,他们习惯通过电话或聊天软件与父母沟通,交流的大部分内容也局限于生活层面,走心的很少。”宁波大红鹰学院学生处副处长熊红斌常年从事学生工作,他总结说。

  一道作业

  与父母做一次深聊

  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待

  为了帮助学生消除与家长之间的隔阂,此前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孙惠敏给5000余名新生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趁放假回家或以电话等方式与父母做一次深聊,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待,以更好地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

  “让他们坐下来跟父母好好聊一聊自己第一次远离父母的生活学习很有必要。”熊红斌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四年该怎么过,应该将社会的需求、个人爱好和父母期待结合起来。大学是人生的新起点,也是他们成就事业的基础阶段,如何让他们尽快明确角色与责任,完美开启大学生活,这是学校打造“铸梦计划”的初衷。

  敞开了各自心扉后明白

  “在父母眼里并没那么差劲”

  坐下来聊天的时候,李昌洲发现,场面显得有些局促和尴尬。“说来好笑,近二十年的父子情,却不知道如何开始聊天。”

  那一天,李昌洲和父亲足足聊了三个多小时,他们从待人处事聊到学业规划,父子俩甚至第一次聊了恋爱择偶方面的话题。“我发现,原来我在他眼里并没有那么差劲,他对我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也在默默关注着我的一切。”李昌洲觉得他和父亲的代沟都是因为没有充分交流造成的,“经过这次聊天,我爸也愿意去尝试接受新的事物,我想我们两个的关系以后会更加‘兄弟’。”

  “我主动提出要和爸妈聊天,他们竟然有点吃惊,我突然觉得是有多久没跟他们好好聊天了啊。”工创专业的陈烨婷虽然对自己的未来有一肚子“宏大”计划,但父母对她的要求却是“找个安稳的工作,平平安安就行”。陈烨婷对此的看法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柴晶晶为了争取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拿出了早就写好的学涯规划书,看到她对大学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规划,父母有些小惊讶,但还是告诫她有想法是好事,重要的是把想法变成现实。“不过我爸妈最后说会支持我,我跑偏了会引导和帮助我,还说希望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柴晶晶说敞开了各自的心扉后,感觉她与父母的关系又进了一层。

  一点欣慰

  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

  开始愿意寻求平衡点

  据悉,和父母来一次交心谈话,也是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生铸梦计划”中“寻梦”部分的其中一个内容。这次活动,最终的目的是让父母也成为大学生学涯规划的指引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引导学生实现价值、学业、能力和生活的目标。

  做完校长布置的作业,陶华秀回到学校后一直在反思。她告诉记者,父母给她讲述了年轻时候的经历和一些人生经验,以前她总觉得父母所谓的“为你好”是不尊重她个人的想法和观点,而这次父母的现身说法却让她感受到了父母的不易和对她的爱。

  当然也有没达成协议的。

  陈烨婷最终也没能说服父母接受她的想法。父母希望她“抛弃华而不实的想法,脚踏实地,平平淡淡才是真”。而她喜欢有竞争和挑战的生活,希望自己能独一无二。昨天,她告诉记者,她已经把和父母之间的问题归结为“两代人生活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思维方式”。不过她也表示,以后会多和父母沟通,找到两代人观念之间的平衡点。

  “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通过这次与父母的深谈学会了换位思考,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亲子关系也有所改善。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导师,也应该是他们的终身导师。”宁波大红鹰学院校长助理何秋叶告诉记者。这样的结果,对于学校来说,也甚是欣喜。

  通讯员王轶群 郑金悦 记者章萍

原标题:仅两成学生遇到烦恼会和父母倾诉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