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沈孙晖通讯员张瑶瑶)落日余晖下,象山墙头镇洋北村的渔民们单膝跪在木海马上,另一条腿蹬泥涂,快速驰骋在广袤的滩涂中劳作……他们膝下的木海马大多出自同村村民俞文军之手。
作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海马制作技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俞文军与木海马打了40多年交道。在其匠心独运下,一把把精巧的木海马被制作而成。前不久,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纪录片《传承》摄制组来到当地,进行了专题拍摄。
俞文军今年63岁,身材精瘦,皮肤黝黑,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沟沟壑壑的皱纹中透着丝丝亲切。他父亲原来是村里的教书先生,认为出生于“书香之家”的儿子肚里也得有点墨水。但俞文军却“弃文从武”,念及父亲养家辛苦,年轻时便跟着生产队干农活以补贴家用。后来生产队解散了,他想着要有一门谋生的手艺,便拜了村里一位老木匠为师,学习木工及木海马制作技艺。
进山伐木、锯木、晾干、改进、动工到最后完工,木海马的制作过程倾注了俞文军这批老一辈匠人的认真与热情。年轻时,他天刚亮便带着干粮和水,徒步两公里山路搜寻合适的木材,伐木修整后再扛着重约100公斤的木材走回家。“一般木海马的底板以楝树为原材料,两边的侧板用樟木,把手多用杉木。”俞文军介绍,楝木和樟木不易变形、韧性好,木海马的底部常接触滩涂的泥巴和海水,好的材料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而杉木密度小、质量轻,做把手可减轻木海马的重量,使其更加轻便,便于渔民滑行。
木材积攒到一定数量,俞文军就开着拖拉机去木材厂将木材剖成1.5厘米至2厘米厚的木板,放在自家院子里整齐码好,并压上石块。“历经一夏的风吹雨淋,木头没了脾气,才可以用来制作木海马和其他木制品。”他说,这是木材原料的传统处理方式,自然风干后不易发霉,便可以画样锯木,动工制作。
木海马虽然体积小、结构简单,但蕴含着物理学、工程学的知识。因木海马前段和尾部均有不同弧度的翘起,俞文军在对好底板和侧板的尺寸后,用热水在底板上一边浇一边沿弧度钉死,以防止底板崩裂。“制作木海马难度最大的部分,是把手与底座连接处。”他说,这个部分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且榫眼上小下大,并有一定角度倾斜,把手相应地由上而下均匀加粗,从榫眼倾斜穿过,松紧恰当,才可以不使用钉子而紧密连接。膝盖跪卧处为了减少摩擦,早期以草团作为垫子,后期多改用海绵。
为了让渔民们使用木海马时最大程度节省力气,获得最快的滑行速度,且使用舒适,俞文军对木海马底部翘起的弧度、把手的准确位置及倾斜程度、膝盖位置等进行了多次改良。他亲自下滩涂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成年男子、妇女、青少年、小孩等不同身形的木海马尺寸。
据悉,生意好时俞文军一年能卖出三四十把木海马,每把木海马均需要一天工期。但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有一些老人赶小海才使用木海马。木海马逐步缺少销路,更不用说有人想学习制作了。”俞文军说,他40多年来一直记得拜师第一天师父的教诲:一定要把木海马做好,既然拿起就不能扔下!
随着年岁渐长,俞文军十分担心这门传统手艺会失传。他曾带过3个徒弟,目前两个已经改行,只有一个还偶尔做做。“我没想过发什么大财,只想踏实做好每一把木海马,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如今,俞文军常做些小型木海马作为工艺品,免费赠予亲戚朋友尤其是小朋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了解喜爱木海马,传承象山传统渔文化。
原标题: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