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担,挈只篮。”今日重阳,不知各家的儿女们是否已经备下这只已经消失不见的“饼盆篮”?
重阳,也被称为“老人节”,最重要的节俗就是尊老敬老。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形成“赐杖养老”的制度,凡符合一定年龄条件和爵位的老人,可以得到由皇帝赐予的鸠杖。
所谓鸠杖,就是将手杖的扶手做成一只斑鸠鸟的形状。在古人的认知中,“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凡持有鸠杖的老人在社会上可享有优待和照顾。而那些愿意奉养持有鸠杖老人的人,则可以得到特殊扶持。
而在民间,尊老敬老有更接地气的方式,比如在我们宁波,重阳就有“重阳担,挈只篮”的习俗。
重阳节要“挈”的是饼盆篮,红色的,一层一层垒起来。以前不少人家都有,如今已很少见。
按旧俗,饼盆篮里要放的东西有:钱、酒、重阳糕和水果。
其中,钱要拿红纸包起来,最好凑个整数,又或者最后一位数是九,寓意“长长久久”。
酒一定要是白酒或黄酒。在宁波话里,白酒被称为“烧酒”,黄酒被称为“老酒”。在过去的人们看来,“烧”与“笑”、“少”谐音,“笑一笑,十年少”;“老”又寓意老当益壮,讨个好彩头。
当然,更应景一些,像桂花酒、菊花酒、五加皮也都是“拿得出手”的。
重阳糕更是必不可少。传统的重阳糕很简单,用面粉揉制而成,撒上白糖或者黄糖,又或者撒些腌制好的糖桂花,调成浆糊状,然后在蒸笼上蒸熟即可。
重阳糕最大的特点就是软糯、清甜,很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食用。
在宁波的有些地方,像镇海,女儿还会在饼盆篮里放上一块土布或者衣服。在过去,土布或者衣服都是要女儿亲自动手做的,虽然样子看起来不咋地,但父母穿在身上暖和舒服。
“重阳担,挈只篮”的做法,跟宁波人过端午节毛脚女婿挑端午担的习俗十分相似。由此看来,阿拉宁波人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还是蛮好的。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想吃点啥,穿点啥,随时都可以得到满足,“挈只篮”的习俗也已经走入历史。不过,“挈只篮”背后的那份孝心,可不能忘。宁波晚报记者石承承
原标题:重阳担 挈只篮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