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即将投用 只见车辆不闻臭味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11-07 06:46:19 报料热线:81850000

  “不要建在我家门口!”这应该是所有人在面对垃圾处置相关基础设施时的第一反应。“世界银行和宁波合作的垃圾分类项目,不仅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更多的是理念的蜕变。”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余宁说。

  据了解,作为国家第一批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宁波市固废处置中心园区位于海曙区洞桥镇宣裴村,总占地365亩,内有宁波市厨余垃圾处理厂、宁波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和海曙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三个PPP项目组成。

  应对“垃圾围城”之困

  筹建垃圾焚烧处理项目

  有人就有生活垃圾。垃圾人人嫌,但垃圾又是一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宁波市生活垃圾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从2009年日均2100吨上升到2015年日均5000吨。

  然而,随着城市化提速,宁波市生活垃圾快速增长,就拿鄞州生活垃圾填埋场来说,2006年投入使用,当初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800吨,而现在实际处理量为1500吨。按目前的日处理量,设计使用年限已经从原来的20年下降到了14年。如果填埋量继续增加,使用年限还将缩短。

  破解“垃圾围城”之困,宁波市开始着手筹建垃圾焚烧处理项目。经反复论证,最终选择了PPP模式,于2015年1月19日签署BOT特许经营协议,成立项目公司正式开始运作,2016年1月现场施工开始,2017年6月投产发电。

  如今,海曙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作为宁波市中心城区3座焚烧发电厂之一,以处置生活垃圾分类中的其他垃圾为主,该项目为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标杆工程,树立了生活垃圾发电洁净焚烧的新典范。

  前期阶段做到“不欠群众账”

  成功破解“邻避效应”

  与一般工程项目不同,垃圾焚烧处理项目的环境敏感性十分突出,需要妥善应对“邻避效应”。

  为取得周边群众支持,宁波市在项目选址和环评论证阶段做到“不欠群众账”,成功破解了此类工程建设中经常发生的“邻避困境”。

  项目推进中,针对干部群众存在的“要不要建、为什么建”等问题,通过召开镇村干部会议、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党员及村民代表外出考察等形式,加深对垃圾焚烧项目的直观了解,并就建设标准、征迁安置、环境保护等问题与群众沟通。

  拆迁过程中采用“阳光征迁”模式,对群众提出的安置地块与承包地距离较远、生产生活不便等问题,通过对红线外的土地实施自愿流转,稳妥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针对项目落地后利益保障问题,也专门召开会议予以明确。在20天签约期内,151户拆迁户中有145户签约,签约率达96%。

  不会给周边居民带来困扰

  还能锦上添花

  近日,记者来到海曙区生活垃圾焚烧厂,只见厂区干净整洁、鸟语花香,闻不到臭味。只有不时闯入眼帘的垃圾运输车,才让人意识到正置身垃圾焚烧发电厂。

  厂区负责人介绍,每天凌晨,海曙区和鄞州区等地的垃圾运输车将生活垃圾送到这里,倒入密闭的垃圾仓,这些垃圾在仓内沉淀5至7天后,经发酵去水提高热量,再由巨大的抓手抓起,投放进燃烧炉内,焚烧中产生的高温,经由余热锅炉回收热量产生蒸汽,带动汽轮机组发电。除少数电量自用,多数电量输入华东电网供给千家万户,“每焚烧1吨垃圾,可发电470千瓦时。”

  “我们采用的是烟气净化系统采用‘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高速旋转喷雾脱酸(添加Ca(OH)2)+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吸附+布袋除尘器+SGH+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湿法脱酸+GGH(烟气再加热)’组合工艺,比同类其他焚烧设施多两道工序,烟气排放标准严于欧盟2010标准,是国内首个投入运行的超低排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该负责人自豪地回应了记者提出的“是否污染环境”的问题,并表示垃圾焚烧厂不仅不会给周边居民带来困扰,还能锦上添花,这里不仅设有生活垃圾博物馆,同时还是市民环保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工业旅游基地、党建教育基地。内部的体育馆(羽毛球、台球、乒乓球以及健身器械)、室外篮球场和室外网球场,都对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现在,宁波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被评为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省、市、区三级重点工程,荣获2017年中国循环经济最佳实践奖、被列为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宁波市市民科普教育基地、党建教育基地等。项目前期的“邻避”变“邻利”工作经验被浙江省政府作为示范案例全省推广。

  通讯员范弈齐 记者陈嫣然

原标题:宁波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即将投用 厂区干净整洁,只见车辆不闻臭味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即将投用 只见车辆不闻臭味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11-07 06:46:19

  “不要建在我家门口!”这应该是所有人在面对垃圾处置相关基础设施时的第一反应。“世界银行和宁波合作的垃圾分类项目,不仅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更多的是理念的蜕变。”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余宁说。

  据了解,作为国家第一批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宁波市固废处置中心园区位于海曙区洞桥镇宣裴村,总占地365亩,内有宁波市厨余垃圾处理厂、宁波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和海曙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三个PPP项目组成。

  应对“垃圾围城”之困

  筹建垃圾焚烧处理项目

  有人就有生活垃圾。垃圾人人嫌,但垃圾又是一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宁波市生活垃圾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从2009年日均2100吨上升到2015年日均5000吨。

  然而,随着城市化提速,宁波市生活垃圾快速增长,就拿鄞州生活垃圾填埋场来说,2006年投入使用,当初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800吨,而现在实际处理量为1500吨。按目前的日处理量,设计使用年限已经从原来的20年下降到了14年。如果填埋量继续增加,使用年限还将缩短。

  破解“垃圾围城”之困,宁波市开始着手筹建垃圾焚烧处理项目。经反复论证,最终选择了PPP模式,于2015年1月19日签署BOT特许经营协议,成立项目公司正式开始运作,2016年1月现场施工开始,2017年6月投产发电。

  如今,海曙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作为宁波市中心城区3座焚烧发电厂之一,以处置生活垃圾分类中的其他垃圾为主,该项目为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标杆工程,树立了生活垃圾发电洁净焚烧的新典范。

  前期阶段做到“不欠群众账”

  成功破解“邻避效应”

  与一般工程项目不同,垃圾焚烧处理项目的环境敏感性十分突出,需要妥善应对“邻避效应”。

  为取得周边群众支持,宁波市在项目选址和环评论证阶段做到“不欠群众账”,成功破解了此类工程建设中经常发生的“邻避困境”。

  项目推进中,针对干部群众存在的“要不要建、为什么建”等问题,通过召开镇村干部会议、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党员及村民代表外出考察等形式,加深对垃圾焚烧项目的直观了解,并就建设标准、征迁安置、环境保护等问题与群众沟通。

  拆迁过程中采用“阳光征迁”模式,对群众提出的安置地块与承包地距离较远、生产生活不便等问题,通过对红线外的土地实施自愿流转,稳妥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针对项目落地后利益保障问题,也专门召开会议予以明确。在20天签约期内,151户拆迁户中有145户签约,签约率达96%。

  不会给周边居民带来困扰

  还能锦上添花

  近日,记者来到海曙区生活垃圾焚烧厂,只见厂区干净整洁、鸟语花香,闻不到臭味。只有不时闯入眼帘的垃圾运输车,才让人意识到正置身垃圾焚烧发电厂。

  厂区负责人介绍,每天凌晨,海曙区和鄞州区等地的垃圾运输车将生活垃圾送到这里,倒入密闭的垃圾仓,这些垃圾在仓内沉淀5至7天后,经发酵去水提高热量,再由巨大的抓手抓起,投放进燃烧炉内,焚烧中产生的高温,经由余热锅炉回收热量产生蒸汽,带动汽轮机组发电。除少数电量自用,多数电量输入华东电网供给千家万户,“每焚烧1吨垃圾,可发电470千瓦时。”

  “我们采用的是烟气净化系统采用‘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高速旋转喷雾脱酸(添加Ca(OH)2)+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吸附+布袋除尘器+SGH+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湿法脱酸+GGH(烟气再加热)’组合工艺,比同类其他焚烧设施多两道工序,烟气排放标准严于欧盟2010标准,是国内首个投入运行的超低排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该负责人自豪地回应了记者提出的“是否污染环境”的问题,并表示垃圾焚烧厂不仅不会给周边居民带来困扰,还能锦上添花,这里不仅设有生活垃圾博物馆,同时还是市民环保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工业旅游基地、党建教育基地。内部的体育馆(羽毛球、台球、乒乓球以及健身器械)、室外篮球场和室外网球场,都对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现在,宁波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被评为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省、市、区三级重点工程,荣获2017年中国循环经济最佳实践奖、被列为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宁波市市民科普教育基地、党建教育基地等。项目前期的“邻避”变“邻利”工作经验被浙江省政府作为示范案例全省推广。

  通讯员范弈齐 记者陈嫣然

原标题:宁波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即将投用 厂区干净整洁,只见车辆不闻臭味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