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全程42个小时 从宁波搭着“绿皮火车”去远方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1-19 07:34:50报料热线:81850000

绿皮火车及车上的乘客

  旅行,究竟应该快些,还是慢些?这是个颇有哲学意味的话题。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半天之内,可以让我们在中国任意两地间自由切换,不用一天,飞机就能到达地球任何一个角落。

  然而在这样出行如此发达的时代,在铁路线上,还有一批这样的普速列车,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习惯把它称为“绿皮火车”或“慢车”。

  宁波始发的K76次就是这样一列“绿皮火车”,从宁波出发后,这趟车要经过杭州、上海、南京、济南、天津、山海关、沈阳,最终到达吉林省会长春,中间要停整整40站,全程42小时13分钟,旅客在火车上要整整经历两个晚上,这也是铁路宁波站目前图定全程运行时间最长的列车。

  宁波直飞长春的航班,不过两个多小时。宁波到沈阳北的高铁,全程也只要10个小时。相对于飞机和高铁,K76次自然是不折不扣的“慢车”。

  但就是这样一趟车,该车次节前春运的车票早已售罄,甚至连站票都一票难求。那么,人们选择这趟列车的理由是什么?

  记者踏上K76次,在这趟旅途中寻找答案。

  慢车有慢车的人情味

  相对于大家熟悉的高铁,普速列车除了座席,有更多的卧铺,包括三层的硬卧和包厢的软卧。当然,可以开火的餐车也是必要的,毕竟要在车上经历三天两夜,相对冷链和提供加热快餐为主的动车,这让慢车显得更具烟火气。这一天,从宁波上车的旅客不算太多,直到开车时,硬座还有许多空座。

  在宁波读大学的孟凡强、孟凡轩是一对来自沈阳的双胞胎,记者在候车大厅遇到他们,旋即和小哥俩聊起来。对18岁而且第一次出远门的他们来说,离家半年,思念随着春节的临近,变得愈发强烈。

  “从来没有到这么南边过,确实有很多不习惯。吃的东西、风土习惯,和北边差太多。”哥哥凡强说完低头一笑。

  车票是兄弟俩去年12月就买好的,硬卧中铺,全价449.5元,35个小时的路程他们得在车上过两个晚上。“为什么不坐飞机回去?”“我们还是学生,一千多元的机票还是有点贵,在车上熬两天也没什么。”面对记者的问题,弟弟回答。

  不过,慢车有慢车的人情味。兄弟俩在10号车厢找到自己的床铺,发现车厢里竟全是东北老乡。

  落座没多久,下铺的一位老先生就开始跟他们唠上了。老先生往返于南北做些小生意,跟宁波打了近十年的交道,年轻人的不习惯他了然于胸。“宁波菜多是清蒸,吃起来太寡淡,真不如北方菜够味。不过宁波人比我们勤快,那些大老板身家几个亿的都还在拼命工作,搁在我们那早不干了。”老先生的话引得兄弟俩一阵点头。从饮食习惯、到地方发展,再聊到如何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价格买到回家的票,周遭人陆续加入这场讨论。健谈的弟弟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抛去普通话,用乡音参与,而哥哥眼中的乡愁也早已散去。

  35个小时,是绿皮火车的节奏,是漫漫归乡路,亦是衔接他乡故乡的过渡。

  远方是魂牵梦萦的故乡

  餐车上,有位男孩独自一人坐在后排,正默默吃着一碗热腾腾的盖浇饭,这份饭上,有土豆排骨和番茄炒蛋两种浇头,看上去简单而丰盛。男孩叫张玉麒,今年20岁。“45元一份,还带个汤,挺好的。”男孩一面吃着饭,一面玩着手机,漫不经心地和记者聊着天。

  “我是黑龙江人,现在在台州椒江做美发师。中午才从台州坐动车来宁波,就是为了赶这趟车。先在长春亲戚家住一段时间,过年前再回老家。”男孩用筷子扒着饭。

  “我买到的是无座票,才三百元,这趟车我常坐,挺方便的。”男孩从口袋里掏出车票。在餐车吃个饭,也是想在这里坐一会。

  “到长春不是有飞机吗?”我问他。

  “我查过,要一千六百多元,舍不得买。”男孩吐了吐舌头。选择这趟车的硬座或者无座,就是因为实惠。

  没有座位,那晚上在哪里过夜?对于这个问题,男孩有些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人多,就在车厢间的过道里随便找个地方,不过他似乎很有经验:第一个晚上可以这样对付过去,第二个晚上,列车到了关(山海关)外,外面零下十来度,有时候你可以看到冰凌子就直接挂在窗外,冻死人,要找个暖和点儿地方,比如盥洗台或厕所边上。“不过,只要充电宝有电,一切都不是问题!”男孩说着乐。

  说到开春以后的打算,男孩坦言还没想好,但总要出来,毕竟还年轻,想去闯一闯。

  “我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有点想妈妈。”此刻,男孩不再盯着手机,而是久久地凝视,即将入夜的窗外。

  “窗外的风景,慢一点才看得清”

  在硬座车厢里,记者见到了成都姑娘李茜。和很多为了经济实惠而选择绿皮车的旅客不同,她单纯就是冲着这种慢悠悠的感觉。因为在她的家乡,人家都是以这样的节奏生活的。

  24岁的李茜,去年才毕业。因为读了电子商务,所以只身一人离开家乡到电商发达的杭州实习。“我小姨在宁波生活,所以从宁波回来的时候我都会坐这趟车。”李茜说。在四川,有很多这样的慢车往返在各地之间,比起风驰而过的高铁动车,从小就坐绿皮车出门的她更习惯于每小时五六十公里的速度。

  两个小时四十分钟的旅程看起来需要消耗太多时光,却正中蜀人不紧不慢的下怀:听歌、看书、小憩,望望窗外的风景——慢有慢的过法。

  “宁波到杭州的高铁只要一个小时,快得连路边的风景是什么样的都看不清,太无趣了,而慢车就不会。”路过乡间,每垄田多大,田里种了什么,有没有调皮的鸦雀钻在田里偷食,山间的竹林里又有些什么,深深浅浅的翠色有几种……这些都是坐快车看不到的风景。

  驶出宁波,从余姚到绍兴,一路上列车缓缓穿行在丘陵、田野与水网之间。李茜说这番景象和家乡的差不多,“在浙江生活,感觉什么节奏都很快,大家都是踩着点急匆匆去完成每一件事。交通工具效率高是好事,但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慢慢去消磨才有意思。”

  一趟温暖人心的“公益列车”

  宁波火车站如今每天开行的列车数量超过100对,绝大多数是高铁动车,只有在一些长途方向,比如到成都、重庆、贵阳、武昌、昆明、兰州、长春、南宁、西安、郑州、济南、广州、合肥、阜阳、亳州等方向,保留了这种普速列车,而这些方向,主要就是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出行的热门方向。一到春运,这些地方的火车票就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由于普速列车车票价格比较低廉,春运时也不加价,虽然速度慢一点,但因为沿途停靠一些小站,依然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首选。

  比如这趟K76次列车,它属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长春客运段,所以列车上的列车员、服务员厨师、乘警以东北人居多。在车厢的过道上,一名列车员和记者聊起了自己的工作,从东北出来两晚,紧接着回去又是两晚,等于出一趟车,要连着四个晚上在车上度过。不过这位列车员的一番话让我颇为感慨:“在如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其实就是一趟公益列车。”硬座302.5元的票价,已经好多年都没有变过,铁路更看重的是这趟列车的社会效益。

  他说,尤其在年终岁末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就愈发能感悟这趟车的意义所在,就是要把在外辛苦打拼了一年的老乡接回家。

  也许,这就是“慢车”存在的意义吧。

  宁波晚报记者 范洪 黎莉 文/摄

编辑: 陈晓怡

全程42个小时 从宁波搭着“绿皮火车”去远方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1-19 07:34:50

绿皮火车及车上的乘客

  旅行,究竟应该快些,还是慢些?这是个颇有哲学意味的话题。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半天之内,可以让我们在中国任意两地间自由切换,不用一天,飞机就能到达地球任何一个角落。

  然而在这样出行如此发达的时代,在铁路线上,还有一批这样的普速列车,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习惯把它称为“绿皮火车”或“慢车”。

  宁波始发的K76次就是这样一列“绿皮火车”,从宁波出发后,这趟车要经过杭州、上海、南京、济南、天津、山海关、沈阳,最终到达吉林省会长春,中间要停整整40站,全程42小时13分钟,旅客在火车上要整整经历两个晚上,这也是铁路宁波站目前图定全程运行时间最长的列车。

  宁波直飞长春的航班,不过两个多小时。宁波到沈阳北的高铁,全程也只要10个小时。相对于飞机和高铁,K76次自然是不折不扣的“慢车”。

  但就是这样一趟车,该车次节前春运的车票早已售罄,甚至连站票都一票难求。那么,人们选择这趟列车的理由是什么?

  记者踏上K76次,在这趟旅途中寻找答案。

  慢车有慢车的人情味

  相对于大家熟悉的高铁,普速列车除了座席,有更多的卧铺,包括三层的硬卧和包厢的软卧。当然,可以开火的餐车也是必要的,毕竟要在车上经历三天两夜,相对冷链和提供加热快餐为主的动车,这让慢车显得更具烟火气。这一天,从宁波上车的旅客不算太多,直到开车时,硬座还有许多空座。

  在宁波读大学的孟凡强、孟凡轩是一对来自沈阳的双胞胎,记者在候车大厅遇到他们,旋即和小哥俩聊起来。对18岁而且第一次出远门的他们来说,离家半年,思念随着春节的临近,变得愈发强烈。

  “从来没有到这么南边过,确实有很多不习惯。吃的东西、风土习惯,和北边差太多。”哥哥凡强说完低头一笑。

  车票是兄弟俩去年12月就买好的,硬卧中铺,全价449.5元,35个小时的路程他们得在车上过两个晚上。“为什么不坐飞机回去?”“我们还是学生,一千多元的机票还是有点贵,在车上熬两天也没什么。”面对记者的问题,弟弟回答。

  不过,慢车有慢车的人情味。兄弟俩在10号车厢找到自己的床铺,发现车厢里竟全是东北老乡。

  落座没多久,下铺的一位老先生就开始跟他们唠上了。老先生往返于南北做些小生意,跟宁波打了近十年的交道,年轻人的不习惯他了然于胸。“宁波菜多是清蒸,吃起来太寡淡,真不如北方菜够味。不过宁波人比我们勤快,那些大老板身家几个亿的都还在拼命工作,搁在我们那早不干了。”老先生的话引得兄弟俩一阵点头。从饮食习惯、到地方发展,再聊到如何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价格买到回家的票,周遭人陆续加入这场讨论。健谈的弟弟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抛去普通话,用乡音参与,而哥哥眼中的乡愁也早已散去。

  35个小时,是绿皮火车的节奏,是漫漫归乡路,亦是衔接他乡故乡的过渡。

  远方是魂牵梦萦的故乡

  餐车上,有位男孩独自一人坐在后排,正默默吃着一碗热腾腾的盖浇饭,这份饭上,有土豆排骨和番茄炒蛋两种浇头,看上去简单而丰盛。男孩叫张玉麒,今年20岁。“45元一份,还带个汤,挺好的。”男孩一面吃着饭,一面玩着手机,漫不经心地和记者聊着天。

  “我是黑龙江人,现在在台州椒江做美发师。中午才从台州坐动车来宁波,就是为了赶这趟车。先在长春亲戚家住一段时间,过年前再回老家。”男孩用筷子扒着饭。

  “我买到的是无座票,才三百元,这趟车我常坐,挺方便的。”男孩从口袋里掏出车票。在餐车吃个饭,也是想在这里坐一会。

  “到长春不是有飞机吗?”我问他。

  “我查过,要一千六百多元,舍不得买。”男孩吐了吐舌头。选择这趟车的硬座或者无座,就是因为实惠。

  没有座位,那晚上在哪里过夜?对于这个问题,男孩有些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人多,就在车厢间的过道里随便找个地方,不过他似乎很有经验:第一个晚上可以这样对付过去,第二个晚上,列车到了关(山海关)外,外面零下十来度,有时候你可以看到冰凌子就直接挂在窗外,冻死人,要找个暖和点儿地方,比如盥洗台或厕所边上。“不过,只要充电宝有电,一切都不是问题!”男孩说着乐。

  说到开春以后的打算,男孩坦言还没想好,但总要出来,毕竟还年轻,想去闯一闯。

  “我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有点想妈妈。”此刻,男孩不再盯着手机,而是久久地凝视,即将入夜的窗外。

  “窗外的风景,慢一点才看得清”

  在硬座车厢里,记者见到了成都姑娘李茜。和很多为了经济实惠而选择绿皮车的旅客不同,她单纯就是冲着这种慢悠悠的感觉。因为在她的家乡,人家都是以这样的节奏生活的。

  24岁的李茜,去年才毕业。因为读了电子商务,所以只身一人离开家乡到电商发达的杭州实习。“我小姨在宁波生活,所以从宁波回来的时候我都会坐这趟车。”李茜说。在四川,有很多这样的慢车往返在各地之间,比起风驰而过的高铁动车,从小就坐绿皮车出门的她更习惯于每小时五六十公里的速度。

  两个小时四十分钟的旅程看起来需要消耗太多时光,却正中蜀人不紧不慢的下怀:听歌、看书、小憩,望望窗外的风景——慢有慢的过法。

  “宁波到杭州的高铁只要一个小时,快得连路边的风景是什么样的都看不清,太无趣了,而慢车就不会。”路过乡间,每垄田多大,田里种了什么,有没有调皮的鸦雀钻在田里偷食,山间的竹林里又有些什么,深深浅浅的翠色有几种……这些都是坐快车看不到的风景。

  驶出宁波,从余姚到绍兴,一路上列车缓缓穿行在丘陵、田野与水网之间。李茜说这番景象和家乡的差不多,“在浙江生活,感觉什么节奏都很快,大家都是踩着点急匆匆去完成每一件事。交通工具效率高是好事,但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慢慢去消磨才有意思。”

  一趟温暖人心的“公益列车”

  宁波火车站如今每天开行的列车数量超过100对,绝大多数是高铁动车,只有在一些长途方向,比如到成都、重庆、贵阳、武昌、昆明、兰州、长春、南宁、西安、郑州、济南、广州、合肥、阜阳、亳州等方向,保留了这种普速列车,而这些方向,主要就是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出行的热门方向。一到春运,这些地方的火车票就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由于普速列车车票价格比较低廉,春运时也不加价,虽然速度慢一点,但因为沿途停靠一些小站,依然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首选。

  比如这趟K76次列车,它属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长春客运段,所以列车上的列车员、服务员厨师、乘警以东北人居多。在车厢的过道上,一名列车员和记者聊起了自己的工作,从东北出来两晚,紧接着回去又是两晚,等于出一趟车,要连着四个晚上在车上度过。不过这位列车员的一番话让我颇为感慨:“在如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其实就是一趟公益列车。”硬座302.5元的票价,已经好多年都没有变过,铁路更看重的是这趟列车的社会效益。

  他说,尤其在年终岁末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就愈发能感悟这趟车的意义所在,就是要把在外辛苦打拼了一年的老乡接回家。

  也许,这就是“慢车”存在的意义吧。

  宁波晚报记者 范洪 黎莉 文/摄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