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偏远小岛站上世界舞台 八旬老人俞世祥见证梅山发展史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2-26 07:52:00报料热线:81850000

  俞世祥讲述梅山盐场的故事。(厉晓杭摄)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宁波日报报网策划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从不同视角聚焦甬城70年沧桑巨变,聆听城乡群众愿景心声,记录四明大地强劲脉动,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澎湃动力。报道的第一阶段“与共和国同成长”系列,将以口述历史的形式,把普通人的个人经历或者家庭回忆融于时代变迁,反映各个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敬请关注。

  人物名片:俞世祥,1935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仑区梅山街道梅中村外岙社村民,1953年入伍参加抗美援朝(预备兵),立过三等功,曾担任梅山公社盐场、梅山七星涂盐场场长。

  我生于梅山、长于梅山,工作也在梅山,对梅山岛有着深深的爱、厚厚的情。我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老了也舍不得离开。梅山如今的辉煌,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梅山人的艰苦奋斗——是他们筑塘围垦把滩涂变成了开发建设热土;更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好政策——是政策引领这个偏远落后的小岛站上了世界的舞台。

  土地改革一波三折,劳动人民翻身了

  梅山岛在穿山半岛以南,离大陆只有500米。岛上居民,多是北仑柴桥、大碶和原鄞县等地迁入的。因为地方偏僻,交通不便,一直非常落后。

  1949年8月25日,梅山岛解放了,当时隶属于镇海县。之后的近三年时间,岛上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我那时候还年轻,也参与其中。当时,土改形势非常严峻,岛上出现了暗杀组织,破坏土改工作。

  在土改工作队的带领下,1951年,镇压反革命运动迅速开展,一些恶霸地主、反革命分子、惯匪落网。在土改中,全岛1400户无地少地户分到了1万亩土地,劳动人民终于翻身了。我家也分到了地,种上了地瓜和棉花。土地分配后,政府给家家户户颁发了镇海县人民政府印制的土地证。

  轰轰烈烈建盐场,敢与大海作斗争

  我记得1958年3月,宁波决定建设梅山盐场,5000多名青年响应号召来到梅山,我和大家一样,想着大干一场。

  建盐场首先要围海塘,当时完全靠人工。里圈地势高的海塘,可以筑得低一点,大家铲泥叠土,外圈地势低的海塘,为防止潮水“吃”泥倒塌,就要从山上运碎石,人工挑去筑塘口。

  当时,盐场建设所需要的木料、石料,都要从岛对岸的春晓、上阳搬来。工作强度很大,但谁都没喊累。我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克服了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困难,与潮汐争时间。大家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只用了72天时间就完成了原定期3年的筑塘任务,次年盐场建成投产。

  1961年,我响应国家号召转业支农,在担任生产队队长期间积极组建青年突击队,帮助困难群众脱贫。1966年,梅山盐产业扩张,我先后到梅山公社盐场、梅山七星涂盐场担任场长、书记,这一干就是25年。

  在梅山盐场党委书记张永祥的带领下,梅山盐场改进晒盐技术,产量大增。我记得1960年盐场产盐4400多吨,到了2004年,产盐2.2万吨。

  新时代催生新机遇,昔日滩涂成开发开放前沿

  200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梅山保税港区。梅山开发建设的速度,那真是跟“高铁”一样快,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说喝水问题,海岛缺水,解放初期,大家只能喝地下水,水质很差。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乡领导倡导建造“向天水库”,在雨季用水泵把河水翻到山塘水库。每个村都建设了简易自来水厂,初步解决了喝水问题。再后来,随着梅山开发建设,宁海白溪水库的优质自来水被引到岛上,我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喝上这么好的水!

  1990年,我退休后,看到梅山不断变化,尤其是这几年变化特别快。以前,梅山是一个没电、没水、没码头的孤岛,现在一幢幢高楼起来了,一个个码头很有气势,大轮船来来往往非常繁忙。学校、医院、文化广场,都建起来了。宁波大学也在梅山建了新校区,人气真是越来越旺。

  我们老百姓有了社保或劳保,村里还分红。家门口物流、汽配企业这么多,就算文化程度不高,岛上的村民也能找个月薪三四千元的工作,自己创业的也不少。

  谁能相信,以前的滩涂和盐场,现在竟然成了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前沿。我们真要感谢共产党,感谢艰苦奋斗的建设者,祖国母亲越来越强大,让百姓真正过上了好日子。

  记者厉晓杭 北仑区委报道组支鸣飞 通讯员沈琼云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偏远小岛站上世界舞台 八旬老人俞世祥见证梅山发展史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2-26 07:52:00

  俞世祥讲述梅山盐场的故事。(厉晓杭摄)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宁波日报报网策划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从不同视角聚焦甬城70年沧桑巨变,聆听城乡群众愿景心声,记录四明大地强劲脉动,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澎湃动力。报道的第一阶段“与共和国同成长”系列,将以口述历史的形式,把普通人的个人经历或者家庭回忆融于时代变迁,反映各个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敬请关注。

  人物名片:俞世祥,1935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仑区梅山街道梅中村外岙社村民,1953年入伍参加抗美援朝(预备兵),立过三等功,曾担任梅山公社盐场、梅山七星涂盐场场长。

  我生于梅山、长于梅山,工作也在梅山,对梅山岛有着深深的爱、厚厚的情。我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老了也舍不得离开。梅山如今的辉煌,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梅山人的艰苦奋斗——是他们筑塘围垦把滩涂变成了开发建设热土;更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好政策——是政策引领这个偏远落后的小岛站上了世界的舞台。

  土地改革一波三折,劳动人民翻身了

  梅山岛在穿山半岛以南,离大陆只有500米。岛上居民,多是北仑柴桥、大碶和原鄞县等地迁入的。因为地方偏僻,交通不便,一直非常落后。

  1949年8月25日,梅山岛解放了,当时隶属于镇海县。之后的近三年时间,岛上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我那时候还年轻,也参与其中。当时,土改形势非常严峻,岛上出现了暗杀组织,破坏土改工作。

  在土改工作队的带领下,1951年,镇压反革命运动迅速开展,一些恶霸地主、反革命分子、惯匪落网。在土改中,全岛1400户无地少地户分到了1万亩土地,劳动人民终于翻身了。我家也分到了地,种上了地瓜和棉花。土地分配后,政府给家家户户颁发了镇海县人民政府印制的土地证。

  轰轰烈烈建盐场,敢与大海作斗争

  我记得1958年3月,宁波决定建设梅山盐场,5000多名青年响应号召来到梅山,我和大家一样,想着大干一场。

  建盐场首先要围海塘,当时完全靠人工。里圈地势高的海塘,可以筑得低一点,大家铲泥叠土,外圈地势低的海塘,为防止潮水“吃”泥倒塌,就要从山上运碎石,人工挑去筑塘口。

  当时,盐场建设所需要的木料、石料,都要从岛对岸的春晓、上阳搬来。工作强度很大,但谁都没喊累。我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克服了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困难,与潮汐争时间。大家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只用了72天时间就完成了原定期3年的筑塘任务,次年盐场建成投产。

  1961年,我响应国家号召转业支农,在担任生产队队长期间积极组建青年突击队,帮助困难群众脱贫。1966年,梅山盐产业扩张,我先后到梅山公社盐场、梅山七星涂盐场担任场长、书记,这一干就是25年。

  在梅山盐场党委书记张永祥的带领下,梅山盐场改进晒盐技术,产量大增。我记得1960年盐场产盐4400多吨,到了2004年,产盐2.2万吨。

  新时代催生新机遇,昔日滩涂成开发开放前沿

  200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梅山保税港区。梅山开发建设的速度,那真是跟“高铁”一样快,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说喝水问题,海岛缺水,解放初期,大家只能喝地下水,水质很差。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乡领导倡导建造“向天水库”,在雨季用水泵把河水翻到山塘水库。每个村都建设了简易自来水厂,初步解决了喝水问题。再后来,随着梅山开发建设,宁海白溪水库的优质自来水被引到岛上,我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喝上这么好的水!

  1990年,我退休后,看到梅山不断变化,尤其是这几年变化特别快。以前,梅山是一个没电、没水、没码头的孤岛,现在一幢幢高楼起来了,一个个码头很有气势,大轮船来来往往非常繁忙。学校、医院、文化广场,都建起来了。宁波大学也在梅山建了新校区,人气真是越来越旺。

  我们老百姓有了社保或劳保,村里还分红。家门口物流、汽配企业这么多,就算文化程度不高,岛上的村民也能找个月薪三四千元的工作,自己创业的也不少。

  谁能相信,以前的滩涂和盐场,现在竟然成了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前沿。我们真要感谢共产党,感谢艰苦奋斗的建设者,祖国母亲越来越强大,让百姓真正过上了好日子。

  记者厉晓杭 北仑区委报道组支鸣飞 通讯员沈琼云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