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开益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孙吉晶摄)
记者 孙吉晶
宁海县委报道组陈云松
通讯员卓佳洋
【人物名片】
朱开益,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45年出生,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出版了《江南民间木雕艺术图集》《意写宁海》《髟墙无语》等画册。
我常以中国画写意的形式,描绘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并把它画成画,诸如城市一角、古村院落、山海秀色。这些年来,宁波和宁海发展日新月异,我每天笔耕不辍,把城乡发展印迹“搬入”画中。
画图不做“背时人”
1971年,我被分配到宁海县文化馆,从事群众美术、书法方面的工作。刚到宁海的时候,我被这里的秀美风光深深吸引。那时基础设施建设还没跟上,县城还未通自来水,石蛋铺成的街道上畜禽粪便随处可见,按现在的标准来说,就是“脏乱差”。
我老家在余姚。以前,从宁海去余姚,走甬临线再到宁波转乘,路面铺的是沙石,车子跑起来一路尘土飞扬,一趟下来“满头白发”,时间近一天。如今,有了高铁、高速公路,去余姚一个小时就到了。有感于此,2015年的时候,我画了一幅《交通枢纽》。
我从潘天寿的美术论文集《听天阁谈艺录》中感悟到,画者要沉下心来,感受生活。画要有新意,就不能违背时代潮流。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下乡配合工作队开展工作,和农民同吃同住,一起劳作。因此,一直在走,一直在画,跑遍了宁海的乡镇村落,看到感兴趣的事物,就在速写本上记录下来,回家再慢慢揣摩,进行创作。
来到宁海近50年,画了多少自己数不过来,大多数画作是农村题材,来源于基层,每幅画都有一个故事,不知不觉积累了许多关于农村发展变迁的素材。在一幅名为《闲置》的画里,我画了山民家中的一根屋柱,屋柱上悬挂着一把柴刀。柴刀曾是山乡村民必备的农具之一。现在村里家家户户用上了液化气,方便节能。村民不用上山砍柴了,柴刀挂起来了,山林得到了保护,林木郁郁葱葱。桑洲是我常去的一个地方,这些年大变样了。我画了一幅《农家后门口》,描绘的是桑洲南岭村一民宿的后门,废弃的石磨、石槽、旧瓦罐被利用起来,种上了花草,配上古色古香的民宿,颇有野趣。
文化事业迎来新时代
因美术人才的缺失,1980年,宁海县文化馆办起了较为正规的美术培训班。那时大家生活条件不好,馆里还给农村来的学生发放补贴。我负责辅导素描、色彩,吸引了许多绘画爱好者来学习。经过培训,很多人考上了专业的美术院校,其中就有葛晓弘、华海镜、王琛、陈龙等一批现在较为知名的画家。当时时兴农民画,辅导学生的农民画作品还获得了省市大奖。
宁海是潘天寿的故乡,喜欢画画、有一定基础的人不在少数。随着美术培训和教育的正规化,一批又一批的书画人才得以成长。但在那个时候,学校专业美术教师是空白,我和美术教研员吴昌卿经常商量,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让每所中小学校都有美术教师。2006年,宁海开始在潘天寿小学、潘天寿中学、宁海知恩中学开设美术特色班。第二年又成立潘天寿艺术幼儿园,打造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一条龙的美术特色教育体系。这些年,宁海美术教育成绩斐然,每年有10来名学生进入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高等院校深造。
在文化界耕耘多年,我始终关注宁海文化事业发展。退休前,我当过一届宁海县人大代表和两届宁海县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些建议提案。我欣喜地看到,宁海大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群众文化日益繁荣,获得了“中国婚嫁文化之乡”“全国古戏台文化之乡”“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中华诗词之乡”等国字号荣誉。目前,县内有1个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国家一级文化馆,还有潘天寿故居等3家国有主题性博物馆和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东方艺术博物馆等8家非国有博物馆。乡镇街道建起了文化礼堂、图书分馆、流动图书站、农家书屋。城市文化综合体——潘天寿艺术中心、文化中心也于去年10月开工,不久将建成投入使用。日久他乡即故乡,作为生活在宁海近50年的一位画家,我为宁海的今天感到自豪。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