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老字号在传承、创新上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宁波怎么破?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4-25 06:53:18报料热线:81850000

  南塘老街的董生阳门店。(徐展新摄)

  老字号,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北京稻香村的一盘糕点,天津狗不理的一笼包子,上海老庙的一件金饰,都凝聚着几代匠人的心血,见证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代变迁。

  宁波也是一片养育老字号品牌的好土壤。然而,生于斯、长于斯,又在消费行业工作多年的施民伟却有个疑惑:宁波的老字号为什么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有些品牌存活下来,有些却消失了,谁来帮助它们?

  去年12月,宁波市老字号协会成立,施民伟当选为协会秘书长。今年4月,5家宁波企业接过了“浙江老字号”的牌匾。这些迹象表明,宁波老字号的品牌保护和开发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

  高兴之余,施民伟也感觉到肩上日益沉重的担子——和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相比,宁波老字号企业传承、创新的进度落后,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集合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每一个消费者的力量,共同破解。

  频受冲击

  “金字招牌”遭遇传承之难

  按照规定,“中华老字号”和“浙江老字号”的经营时间都要达到或超过50年。在漫长的时光中,老字号企业需要频繁经受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城市改造、道路建设、经济波动等。

  作为宁波餐饮业老字号的代表,状元楼和东福园就曾因频繁迁址而遭受冲击,品牌的影响力受损。幸运的是,它们都在2008年前后获得“重生”,如今依旧活跃在宁波人的视线里。

  董生阳的发展道路就更加坎坷了。它成立于1931年,有过辉煌的岁月,却不得不在1941年、1956年、1993年三次停业,最后一次停业持续了整整21年,直到2014年才“重见天日”。“这段时间,董生阳的品牌还被其他企业注册了,经过反复磋商谈判,才回到我们手里。”企业法人代表余兵说。

  这折射出很多宁波老字号存在的共同问题。它们有着珍贵的资源,却没有学会保存利用的方法,导致商标被占用、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无形中损害了品牌的形象。

  曾经的宁波年糕产业就因此陷入发展瓶颈。小作坊的生产工艺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致使年糕质量参差不齐。作坊经营者不愿意分享资源打造一个完整的“宁波年糕”品牌,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更是坦承“很困惑”。

  同为外宣招牌的宁波汤圆也是如此。在缸鸭狗重振品牌、快速崛起前,非宁波企业生产的“宁式汤圆”一度抢占市场,迷惑了外地消费者,也挤压了宁波汤圆品牌的成长空间。

  因此,为了老字号的生存与发展,行业协会的成立迫在眉睫。“过去10年,商务部门至少6次提出成立协会的初步方案,可见诉求强烈。”宁波市老字号协会会长张空告诉记者,从去年6月召集6家发起单位开始,他们对宁波注册30年以上的企业进行调查摸底,走访数十家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反复劝说、引导,最终聚齐了52家会员单位,投票决定东福园为会长单位。

  协会的成立,让急需援手的老字号企业找到了依靠。除了已获得中华老字号和浙江老字号荣誉的企业,还有一些基本符合年限要求的“准老字号”加入进来。其中,宁波水表在入会5个月后领到了浙江老字号的牌子,1978年开始有活动踪迹的陆龙兄弟也接受邀请加入协会,弥补了水产领域老字号的空白。

  当然,这项工作依旧任重道远。“粗略估计,宁波有超过1000家符合条件的老字号企业,绝大部分处于相对艰难的发展阶段,甚至遭到了忽视。譬如,河姆渡文化发源地余姚还没有一家获得认证的老字号企业,需要我们加大力度挖掘。”张空说。

  不进则退

  老字号当创新求突破

  在宁波的老字号名单里,有几家企业的名字尤为“闪耀”。

  专注于传统蔺草编制的黄古林,经受住全行业“毁苗求生”的风暴逆势奋起,通过电商销售实现了40%的年营业额增速,销售总额超过2亿元。

  2016年至2018年,汤圆品牌缸鸭狗全渠道销售额增加了9倍,其中增幅最快的单一渠道来自“新零售”的代表盒马鲜生。北至辽宁大连,南至海南海口,主动联系缸鸭狗要求供货的商家络绎不绝。

  这些老字号企业的成功秘诀无外乎“创新”二字。对于立足传统手艺的老字号而言,创新尤为艰难,却也尤为重要。

  在施民伟看来,宁波的老字号经营现状分三类:黄古林和缸鸭狗代表着一批逐渐走出困境、找到正确发展模式的老字号,它们可以担纲行业龙头的角色,不再被传统束缚,反而能转化为创新的动能;第二类老字号占了绝大多数,它们有一定的基础,但始终原地踏步,想要“坚守传统”,却忘了“不进则退”;第三类老字号则处于“金字塔”的底层,已进入随波逐流、自生自灭的阶段,挽救工作异常艰难。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后两类企业。时代发展的洪流滚滚向前,一旦错过了,就再也来不及了。”施民伟说。

  宁波市老字号协会成立、发展的这几个月,老字号企业“掌门人”排斥、拒绝、放弃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认为入会需要付出共享信息和缴纳会费的代价,与其“抱团”,不如“安安稳稳地自己发展”。

  在发动老字号企业参加各类展会的过程中,因展位租金、押金而选择退出的企业也不少见,这让商务部门和行业协会倍感艰难。

  老字号企业对这些善意的举动说“不”,原因何在?业内人士分析,部分老字号企业的负责人年龄偏大、思想偏保守,缺乏创新意识,需要引导和培训。还有些老字号企业将品牌移交给其他企业或职业经理人,经营的重心从“品牌保护”倾斜到“业绩提升”。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需要做的,是不断优化平台、提升服务,快速准确地传达行业信息、政策文件,搭好政企对接的桥梁,组织专业培训,提供更多参展参评的机会,帮助犹豫不决的老字号提振信心。“只要‘抱团’的老字号足够多,且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会产生磁吸效应。”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携手共进

  打造有影响力的“城市品牌”

  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知名度的竞争。老字号能打响城市知名度,“城市品牌”能提升老字号影响力,两者如何共进?宁波的老字号能否出现高知名度的、独一无二的“城市品牌”?

  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尤其艰难。首先,宁波还没有云南白药、贵州茅台、北京同仁堂这样体量庞大的上市企业,在全国和国际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其次,行业协会组建不久,关于老字号的立法工作和地方老字号的认定工作均未完善,这个成员众多、结构复杂的队伍还没有纳入完善的管理体系。

  同处东南沿海的厦门,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目标。

  2016年12月,《厦门老字号保护发展办法》对外公布,2017年5月1日起实施,意味着厦门成为全国第一个为老字号保护与发展立法的城市。

  与此同时,由10名人大代表、法制专家和社会学家组成的专家代表团根据厦门实际,从传统文化、技术、老品牌现状等方面综合考虑,反复论证、商讨,将厦门老字号的经营年限标准下降到30年。

  “这都是值得宁波借鉴的。加强立法、做好本地认证,可以找到更多老字号的‘民间遗珠’,并为他们撑起保护伞。”张空表示,营造重视老字号、保护老字号的氛围,才能激发老字号主动创新的动力。

  此外,宁波的老字号企业大多没有搭上“文化+创意”的列车。前段时间的宁波文博会,各个国家、各座城市的文创产品“争奇斗艳”,唯独少了宁波老字号的影子。故宫博物院“珠玉在前”,刚刚卸任院长的单霁翔又受聘成为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顾问、“创意宁波2020”建设计划顾问,宁波的文创产业迎来了发展的良机,老字号不该错过,也不能错过。

  值得肯定的是,宁波已经迈出了前进的脚步。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传统商贸提档升级,新增中华老字号3家。市商务局制定的批发零售业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进入新阶段,老字号的传承和创新逐渐结出硕果。

  状元楼的技艺研发中心、黄古林的品牌研发工作室、四明大药房的创新工作室、董生阳的糕点文化研究院,都已列入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或付诸实施。近段时间,宁波市老字号协会也开始研究组织老字号伴手礼评选赛事,希望以文化创意为老字号赋能,让它们的产品摆脱“老旧无趣”的刻板印象。“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老字号坦坦荡荡地‘登上大雅之堂’,为城市知名度的提升贡献力量。”张空说。

  记者徐展新实习生吴雨萱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老字号在传承、创新上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宁波怎么破?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4-25 06:53:18

  南塘老街的董生阳门店。(徐展新摄)

  老字号,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北京稻香村的一盘糕点,天津狗不理的一笼包子,上海老庙的一件金饰,都凝聚着几代匠人的心血,见证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代变迁。

  宁波也是一片养育老字号品牌的好土壤。然而,生于斯、长于斯,又在消费行业工作多年的施民伟却有个疑惑:宁波的老字号为什么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有些品牌存活下来,有些却消失了,谁来帮助它们?

  去年12月,宁波市老字号协会成立,施民伟当选为协会秘书长。今年4月,5家宁波企业接过了“浙江老字号”的牌匾。这些迹象表明,宁波老字号的品牌保护和开发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

  高兴之余,施民伟也感觉到肩上日益沉重的担子——和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相比,宁波老字号企业传承、创新的进度落后,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集合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每一个消费者的力量,共同破解。

  频受冲击

  “金字招牌”遭遇传承之难

  按照规定,“中华老字号”和“浙江老字号”的经营时间都要达到或超过50年。在漫长的时光中,老字号企业需要频繁经受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城市改造、道路建设、经济波动等。

  作为宁波餐饮业老字号的代表,状元楼和东福园就曾因频繁迁址而遭受冲击,品牌的影响力受损。幸运的是,它们都在2008年前后获得“重生”,如今依旧活跃在宁波人的视线里。

  董生阳的发展道路就更加坎坷了。它成立于1931年,有过辉煌的岁月,却不得不在1941年、1956年、1993年三次停业,最后一次停业持续了整整21年,直到2014年才“重见天日”。“这段时间,董生阳的品牌还被其他企业注册了,经过反复磋商谈判,才回到我们手里。”企业法人代表余兵说。

  这折射出很多宁波老字号存在的共同问题。它们有着珍贵的资源,却没有学会保存利用的方法,导致商标被占用、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无形中损害了品牌的形象。

  曾经的宁波年糕产业就因此陷入发展瓶颈。小作坊的生产工艺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致使年糕质量参差不齐。作坊经营者不愿意分享资源打造一个完整的“宁波年糕”品牌,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更是坦承“很困惑”。

  同为外宣招牌的宁波汤圆也是如此。在缸鸭狗重振品牌、快速崛起前,非宁波企业生产的“宁式汤圆”一度抢占市场,迷惑了外地消费者,也挤压了宁波汤圆品牌的成长空间。

  因此,为了老字号的生存与发展,行业协会的成立迫在眉睫。“过去10年,商务部门至少6次提出成立协会的初步方案,可见诉求强烈。”宁波市老字号协会会长张空告诉记者,从去年6月召集6家发起单位开始,他们对宁波注册30年以上的企业进行调查摸底,走访数十家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反复劝说、引导,最终聚齐了52家会员单位,投票决定东福园为会长单位。

  协会的成立,让急需援手的老字号企业找到了依靠。除了已获得中华老字号和浙江老字号荣誉的企业,还有一些基本符合年限要求的“准老字号”加入进来。其中,宁波水表在入会5个月后领到了浙江老字号的牌子,1978年开始有活动踪迹的陆龙兄弟也接受邀请加入协会,弥补了水产领域老字号的空白。

  当然,这项工作依旧任重道远。“粗略估计,宁波有超过1000家符合条件的老字号企业,绝大部分处于相对艰难的发展阶段,甚至遭到了忽视。譬如,河姆渡文化发源地余姚还没有一家获得认证的老字号企业,需要我们加大力度挖掘。”张空说。

  不进则退

  老字号当创新求突破

  在宁波的老字号名单里,有几家企业的名字尤为“闪耀”。

  专注于传统蔺草编制的黄古林,经受住全行业“毁苗求生”的风暴逆势奋起,通过电商销售实现了40%的年营业额增速,销售总额超过2亿元。

  2016年至2018年,汤圆品牌缸鸭狗全渠道销售额增加了9倍,其中增幅最快的单一渠道来自“新零售”的代表盒马鲜生。北至辽宁大连,南至海南海口,主动联系缸鸭狗要求供货的商家络绎不绝。

  这些老字号企业的成功秘诀无外乎“创新”二字。对于立足传统手艺的老字号而言,创新尤为艰难,却也尤为重要。

  在施民伟看来,宁波的老字号经营现状分三类:黄古林和缸鸭狗代表着一批逐渐走出困境、找到正确发展模式的老字号,它们可以担纲行业龙头的角色,不再被传统束缚,反而能转化为创新的动能;第二类老字号占了绝大多数,它们有一定的基础,但始终原地踏步,想要“坚守传统”,却忘了“不进则退”;第三类老字号则处于“金字塔”的底层,已进入随波逐流、自生自灭的阶段,挽救工作异常艰难。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后两类企业。时代发展的洪流滚滚向前,一旦错过了,就再也来不及了。”施民伟说。

  宁波市老字号协会成立、发展的这几个月,老字号企业“掌门人”排斥、拒绝、放弃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认为入会需要付出共享信息和缴纳会费的代价,与其“抱团”,不如“安安稳稳地自己发展”。

  在发动老字号企业参加各类展会的过程中,因展位租金、押金而选择退出的企业也不少见,这让商务部门和行业协会倍感艰难。

  老字号企业对这些善意的举动说“不”,原因何在?业内人士分析,部分老字号企业的负责人年龄偏大、思想偏保守,缺乏创新意识,需要引导和培训。还有些老字号企业将品牌移交给其他企业或职业经理人,经营的重心从“品牌保护”倾斜到“业绩提升”。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需要做的,是不断优化平台、提升服务,快速准确地传达行业信息、政策文件,搭好政企对接的桥梁,组织专业培训,提供更多参展参评的机会,帮助犹豫不决的老字号提振信心。“只要‘抱团’的老字号足够多,且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会产生磁吸效应。”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携手共进

  打造有影响力的“城市品牌”

  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知名度的竞争。老字号能打响城市知名度,“城市品牌”能提升老字号影响力,两者如何共进?宁波的老字号能否出现高知名度的、独一无二的“城市品牌”?

  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尤其艰难。首先,宁波还没有云南白药、贵州茅台、北京同仁堂这样体量庞大的上市企业,在全国和国际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其次,行业协会组建不久,关于老字号的立法工作和地方老字号的认定工作均未完善,这个成员众多、结构复杂的队伍还没有纳入完善的管理体系。

  同处东南沿海的厦门,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目标。

  2016年12月,《厦门老字号保护发展办法》对外公布,2017年5月1日起实施,意味着厦门成为全国第一个为老字号保护与发展立法的城市。

  与此同时,由10名人大代表、法制专家和社会学家组成的专家代表团根据厦门实际,从传统文化、技术、老品牌现状等方面综合考虑,反复论证、商讨,将厦门老字号的经营年限标准下降到30年。

  “这都是值得宁波借鉴的。加强立法、做好本地认证,可以找到更多老字号的‘民间遗珠’,并为他们撑起保护伞。”张空表示,营造重视老字号、保护老字号的氛围,才能激发老字号主动创新的动力。

  此外,宁波的老字号企业大多没有搭上“文化+创意”的列车。前段时间的宁波文博会,各个国家、各座城市的文创产品“争奇斗艳”,唯独少了宁波老字号的影子。故宫博物院“珠玉在前”,刚刚卸任院长的单霁翔又受聘成为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顾问、“创意宁波2020”建设计划顾问,宁波的文创产业迎来了发展的良机,老字号不该错过,也不能错过。

  值得肯定的是,宁波已经迈出了前进的脚步。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传统商贸提档升级,新增中华老字号3家。市商务局制定的批发零售业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进入新阶段,老字号的传承和创新逐渐结出硕果。

  状元楼的技艺研发中心、黄古林的品牌研发工作室、四明大药房的创新工作室、董生阳的糕点文化研究院,都已列入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或付诸实施。近段时间,宁波市老字号协会也开始研究组织老字号伴手礼评选赛事,希望以文化创意为老字号赋能,让它们的产品摆脱“老旧无趣”的刻板印象。“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老字号坦坦荡荡地‘登上大雅之堂’,为城市知名度的提升贡献力量。”张空说。

  记者徐展新实习生吴雨萱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