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首页精彩图片
“美丽北仑”上演端午“诗画光影大片”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6-06 10:30: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网络中国节 2019端午

  中国宁波网记者 林旻 通讯员 虞海波 陈红

  “笑望海光月,轻扣板桥霜。微风摇曳竹影,我的梦里水乡。”

  6月5日晚,一场以端午为名的“诗画光影大片”在北仑新碶街道的中河断桥上美丽绽放。大型音诗画《屈原颂》、柔术《出水芙蓉》、民乐演奏《战马奔腾》、舞蹈《梦嫁》等节目陆续上演,四里八乡的群众如潮水般涌向这里,赏美景、观演出、看灯秀,相聚美丽北仑,一起感受“最美风情桥”畔的好风光。

  北仑断桥,再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中河河畔有一个贝碶村,去年的端午晚会,不少村民足不出户,以VIP视角观看了整场演出。

  “从今年的元宵开始,在断桥上搞晚会就是村里的大事。热热闹闹,跟过年一样。今年我们村里还组织了40多个志愿者。”下午五点多,贝碶村村民袁信良从家里散步到了中河边,和一些村民一起,等待晚会的开场。

  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袁信良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桥都如数家珍。“我们这个村很有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村里的这座贝碶桥,也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吹雨打。”30年前,袁信良还参与了贝碶桥的维修工程,对这桥的感情就更深了。

  一弯清水,一座古桥。8公里长的中河静静从北仑穿过,历经岁月却容颜不改。

  几十年来,袁信良眼看着中河水质和两岸环境的改变,“那真的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村人洗澡、洗衣服、饮用水全部来自中河。“黄河被称为中国人的母亲河,而阿拉贝碶人的母亲河就是这条中河!我们站在河埠头上,就能看到中河清澈见底,小鱼儿游来游去。”

  作为北仑城区较老的内河,中河流经工业区、商圈、居民区、城中村、农村、农田、企事业单位,任何一处的污染源“漏网”,都会把“美丽中河”打回“原形”。袁信良回忆,上世纪末,由于生产、生活用水等流入中河,河面渐渐变窄、水质越来越浑浊,中河和老百姓的生活也渐行渐远。

  “这些年,政府组织开展五水共治行动,现在的中河又回到了小时候的样子。”也正是这样的改变,让袁信良一直离不开贝碶村。

  上世纪90年代末,北仑海之滨公园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当时设计的人工岛未建设完工,变成了一座“断桥”。断桥和贝碶桥遥相呼应,倒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去年端午,新碶街道突破以往的群文思路,创新布局,以天为幕、以桥为台、以城为景,在中河海之滨公园举办了一场灯光秀,端出了一道光影盛宴,北仑“断桥”一夜成名,成为网红打卡地。

  今年元宵节,“断桥”上的点灯祈福仪式别具一格,上千盏红灯笼照亮天空,景灯互映、灯景交融,呈现出流光溢彩、绚烂如画的效果,“断桥”被人们誉为“最美风情桥”。

  而昨晚的端午活动,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断桥”的认知:如诗如画的全透明亲水舞台,更加绚丽梦幻的灯光秀,音诗画、歌伴舞、板凳龙、莲花灯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

  这样“大手笔”的“水上舞台+灯光秀+文艺演出”的立体式呈现,让“断桥”再一次华丽升级。

  “‘断桥’成为网红,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是载体,古今交相辉映、刚柔和谐共鸣,但更归功于河道水质提标和周边环境的提升。”新碶街道文化站副站长韩文珍说,近年来中河水质变清了、环境变好了,他们才不断尝试在这里开展群文活动,深入挖掘“断桥”文化品牌。

  中河“断桥”的蜕变,不仅是传统民俗与现代群文的一次碰撞,更是“美丽北仑”建设最好的注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仑区紧紧围绕“打造现代化临港智创之城、建设国际化滨海秀美之城”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努力建设“美丽河湖”,大力开展“两整两提”,全面推进“清洁家园”,努力打造“美丽北仑”,提升北仑城市魅力。

  “我们计划在不破坏中河‘断桥’古风古韵的基础上,对古桥进行修复,对水质进行再提标,对沿河房屋的立面进行改造提升,并增设观赏类设施,力争把中河打造得更美,呈现出江南水乡的诗画意境。”新碶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让中河越来越美,新的提升治理方案正在谋划出台。

  (网友“刘金弟”摄)

  正在变化将不止是一座“断桥”、一条中河。当下的北仑,正在以精谨细腻的手笔,生动描绘现代化临港智创之城、国际化滨海秀美之城的壮美画卷。

  日前,《关于建设“美丽北仑”的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北仑区将以实施十大工程为重点,排出了七十个重点项目,大力推进“生态之美”“品质之美”“人文之美”“风尚之美”四方面工作,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城乡环境更美、生活品质更优、文化底蕴更深、文明程度更高,切实提升北仑全域形象和品位,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美丽北仑”上演端午“诗画光影大片”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6-06 10:30: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林旻 通讯员 虞海波 陈红

  “笑望海光月,轻扣板桥霜。微风摇曳竹影,我的梦里水乡。”

  6月5日晚,一场以端午为名的“诗画光影大片”在北仑新碶街道的中河断桥上美丽绽放。大型音诗画《屈原颂》、柔术《出水芙蓉》、民乐演奏《战马奔腾》、舞蹈《梦嫁》等节目陆续上演,四里八乡的群众如潮水般涌向这里,赏美景、观演出、看灯秀,相聚美丽北仑,一起感受“最美风情桥”畔的好风光。

  北仑断桥,再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中河河畔有一个贝碶村,去年的端午晚会,不少村民足不出户,以VIP视角观看了整场演出。

  “从今年的元宵开始,在断桥上搞晚会就是村里的大事。热热闹闹,跟过年一样。今年我们村里还组织了40多个志愿者。”下午五点多,贝碶村村民袁信良从家里散步到了中河边,和一些村民一起,等待晚会的开场。

  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袁信良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桥都如数家珍。“我们这个村很有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村里的这座贝碶桥,也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吹雨打。”30年前,袁信良还参与了贝碶桥的维修工程,对这桥的感情就更深了。

  一弯清水,一座古桥。8公里长的中河静静从北仑穿过,历经岁月却容颜不改。

  几十年来,袁信良眼看着中河水质和两岸环境的改变,“那真的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村人洗澡、洗衣服、饮用水全部来自中河。“黄河被称为中国人的母亲河,而阿拉贝碶人的母亲河就是这条中河!我们站在河埠头上,就能看到中河清澈见底,小鱼儿游来游去。”

  作为北仑城区较老的内河,中河流经工业区、商圈、居民区、城中村、农村、农田、企事业单位,任何一处的污染源“漏网”,都会把“美丽中河”打回“原形”。袁信良回忆,上世纪末,由于生产、生活用水等流入中河,河面渐渐变窄、水质越来越浑浊,中河和老百姓的生活也渐行渐远。

  “这些年,政府组织开展五水共治行动,现在的中河又回到了小时候的样子。”也正是这样的改变,让袁信良一直离不开贝碶村。

  上世纪90年代末,北仑海之滨公园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当时设计的人工岛未建设完工,变成了一座“断桥”。断桥和贝碶桥遥相呼应,倒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去年端午,新碶街道突破以往的群文思路,创新布局,以天为幕、以桥为台、以城为景,在中河海之滨公园举办了一场灯光秀,端出了一道光影盛宴,北仑“断桥”一夜成名,成为网红打卡地。

  今年元宵节,“断桥”上的点灯祈福仪式别具一格,上千盏红灯笼照亮天空,景灯互映、灯景交融,呈现出流光溢彩、绚烂如画的效果,“断桥”被人们誉为“最美风情桥”。

  而昨晚的端午活动,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断桥”的认知:如诗如画的全透明亲水舞台,更加绚丽梦幻的灯光秀,音诗画、歌伴舞、板凳龙、莲花灯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

  这样“大手笔”的“水上舞台+灯光秀+文艺演出”的立体式呈现,让“断桥”再一次华丽升级。

  “‘断桥’成为网红,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是载体,古今交相辉映、刚柔和谐共鸣,但更归功于河道水质提标和周边环境的提升。”新碶街道文化站副站长韩文珍说,近年来中河水质变清了、环境变好了,他们才不断尝试在这里开展群文活动,深入挖掘“断桥”文化品牌。

  中河“断桥”的蜕变,不仅是传统民俗与现代群文的一次碰撞,更是“美丽北仑”建设最好的注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仑区紧紧围绕“打造现代化临港智创之城、建设国际化滨海秀美之城”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努力建设“美丽河湖”,大力开展“两整两提”,全面推进“清洁家园”,努力打造“美丽北仑”,提升北仑城市魅力。

  “我们计划在不破坏中河‘断桥’古风古韵的基础上,对古桥进行修复,对水质进行再提标,对沿河房屋的立面进行改造提升,并增设观赏类设施,力争把中河打造得更美,呈现出江南水乡的诗画意境。”新碶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让中河越来越美,新的提升治理方案正在谋划出台。

  (网友“刘金弟”摄)

  正在变化将不止是一座“断桥”、一条中河。当下的北仑,正在以精谨细腻的手笔,生动描绘现代化临港智创之城、国际化滨海秀美之城的壮美画卷。

  日前,《关于建设“美丽北仑”的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北仑区将以实施十大工程为重点,排出了七十个重点项目,大力推进“生态之美”“品质之美”“人文之美”“风尚之美”四方面工作,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城乡环境更美、生活品质更优、文化底蕴更深、文明程度更高,切实提升北仑全域形象和品位,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