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大学语文之父”徐中玉凌晨在沪去世 享年105岁
稿源: 新民晚报、东方网   2019-06-25 09:57:51报料热线:81850000
timg (16).jpg

  (资料图)

  中国文学评论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先生今天凌晨3:35逝世,享年105岁。

  徐 中玉,191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语文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名誉主任。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 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研究古代文论,194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国文学部。历任中山、山东、同济、复旦、沪江诸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抗战时期出版编著五种,后著有《鲁迅遗产探索》、《古代文艺创作论》、《激流中的探索》、《徐中玉自选集》、《美国印象》等,主编文学研究丛书七套、大学教材《大学语文》五种及《大学写作》、《古代文学作品选》等。

  1952 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历任系主任、名誉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 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和《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艺理论研究》主编等。2014年12月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 奖”。

timg (17).jpg

  (资料图)

  徐 中玉一直躬行于大学语文教育领域,是该领域的灵魂人物,他也总是被和《大学语文》教材联系在一起。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的徐中玉 和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等共同倡议,恢复开设因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而中断的大学语文课程,发起组织部分全国高校专家、学者,一起来共同编写新的 《大学语文》教材。

  1981年,教材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为新中国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出版后,一直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修订,过三至五年便会推出新的修订版。近40年,仅全日制本科《大学语文》教材,累计发行3000多万册。

  徐 中玉认为,语文本身传承着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第11版《大学语文》的序言中,他写道:“从语文的‘人文性’角度考虑,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 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涵养性情;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考虑,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旨在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以后, 使语文的学习不致中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徐中玉的署名文章《我为何倡导“大学语文”》中,他曾回忆:“大学语文” 这门公共课,曾经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开设,是各类非中文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而后中断近30年。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我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 教授联合发起倡议,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时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匮乏、文化素养缺失的问题,恢 复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是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的。我与匡亚明、苏步青等人,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30多年的实践证明,大学 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是正确的。

503d269759ee3d6d2774c1200bfb6a274d4ade99.jpeg

  就语文学习问题,记者曾与大师有过对话。

  问:如何理解语文教材及语文学习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答:加强语文教材和语文学习的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忘记语文的工具性。按教材来说,分为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诗歌的阅读与欣赏、小说的阅读与欣赏等四项,希望对学生的阅读欣赏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我觉得,语文教材及教师的提示,不求面面俱到,而以把握要点为主,以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为目的。学生们也尽可各抒己见,对课文加以讨论。所出的思考与练习题,也要力求从实际出发,期望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问:许多同学都迫切想知道,如何通过学语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答: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毫无秘诀”,只有指引、鼓励同学们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只读不练不想不实践,是进步不了的。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指导写作的书刊,其中提出了不少条条框框,似乎很全面,但却缺少生气,没有血肉,非亲自摸索、体验得来。这使我想起了读过的中外作家、学者亲自写出的学习与写作经验,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他们或说理或抒情或描写,各种写作知识都有。他们的文章不仅使我在学习写作上,更在思想上、生活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不比那些条条框框、缺乏感悟力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吗?(王蔚)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大学语文之父”徐中玉凌晨在沪去世 享年105岁

稿源: 新民晚报、东方网 2019-06-25 09:57:51

timg (16).jpg

  (资料图)

  中国文学评论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先生今天凌晨3:35逝世,享年105岁。

  徐 中玉,191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语文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名誉主任。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 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研究古代文论,194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国文学部。历任中山、山东、同济、复旦、沪江诸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抗战时期出版编著五种,后著有《鲁迅遗产探索》、《古代文艺创作论》、《激流中的探索》、《徐中玉自选集》、《美国印象》等,主编文学研究丛书七套、大学教材《大学语文》五种及《大学写作》、《古代文学作品选》等。

  1952 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历任系主任、名誉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 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和《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艺理论研究》主编等。2014年12月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 奖”。

timg (17).jpg

  (资料图)

  徐 中玉一直躬行于大学语文教育领域,是该领域的灵魂人物,他也总是被和《大学语文》教材联系在一起。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的徐中玉 和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等共同倡议,恢复开设因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而中断的大学语文课程,发起组织部分全国高校专家、学者,一起来共同编写新的 《大学语文》教材。

  1981年,教材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为新中国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出版后,一直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修订,过三至五年便会推出新的修订版。近40年,仅全日制本科《大学语文》教材,累计发行3000多万册。

  徐 中玉认为,语文本身传承着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第11版《大学语文》的序言中,他写道:“从语文的‘人文性’角度考虑,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 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涵养性情;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考虑,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旨在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以后, 使语文的学习不致中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徐中玉的署名文章《我为何倡导“大学语文”》中,他曾回忆:“大学语文” 这门公共课,曾经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开设,是各类非中文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而后中断近30年。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我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 教授联合发起倡议,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时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匮乏、文化素养缺失的问题,恢 复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是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的。我与匡亚明、苏步青等人,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30多年的实践证明,大学 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是正确的。

503d269759ee3d6d2774c1200bfb6a274d4ade99.jpeg

  就语文学习问题,记者曾与大师有过对话。

  问:如何理解语文教材及语文学习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答:加强语文教材和语文学习的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忘记语文的工具性。按教材来说,分为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诗歌的阅读与欣赏、小说的阅读与欣赏等四项,希望对学生的阅读欣赏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我觉得,语文教材及教师的提示,不求面面俱到,而以把握要点为主,以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为目的。学生们也尽可各抒己见,对课文加以讨论。所出的思考与练习题,也要力求从实际出发,期望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问:许多同学都迫切想知道,如何通过学语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答: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毫无秘诀”,只有指引、鼓励同学们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只读不练不想不实践,是进步不了的。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指导写作的书刊,其中提出了不少条条框框,似乎很全面,但却缺少生气,没有血肉,非亲自摸索、体验得来。这使我想起了读过的中外作家、学者亲自写出的学习与写作经验,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他们或说理或抒情或描写,各种写作知识都有。他们的文章不仅使我在学习写作上,更在思想上、生活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不比那些条条框框、缺乏感悟力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吗?(王蔚)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