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3万份契约文书!慈溪80后小伙收藏的契约样式之多全国罕见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8-22 07:14:19报料热线:81850000

  卢炯在整理自己的收藏品。

  慈溪80后小伙卢炯收藏了明代以来各类契约文书原件3万多份,出自全国30多个省市,时间跨度五六百年,涉及典当、分家产、买卖、婚书等等,样式之多,门类之全,在全国范围内也属罕见。记者了解到,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慈溪市档案馆9月份将把新中国成立前后这个时间段的百余幅契约文书整理出来,做个“红色契约文书”展。

  1950年辽西省政府颁发的房产执照

  正中间是毛主席头像

  记者在慈溪市档案馆看到了这些契约文书原件,纸张大小不一,时间大多处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印有大大小小的红章。

  记者随机抽取了几张细看,一份是晋冀鲁豫边区行署编印的契纸,写明东河县三区司岗村业户司安山向司效周买地,记录了面积、钱款、税率等。契纸上印明“民间买典田房一律照章投税领取正式契纸以保其田房所有权业经各县遵办在案兹据”。

  另一份是辽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房产执照,正中间是毛主席头像,四周印有厂房、庄稼等图案,颁发时间为1950年5月。

  “这些契约文书反映了当时的税收政策和政治经济环境,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慈溪市地域文化研究专家方印华说。

  几千年流传下来没有大变

  类似格式内容民间仍在流行

  百余幅有“红色印记”的契约文书只是卢炯藏品中的一小部分。记者跟随卢炯去了他的家,看到了更多更早的藏品。卢炯告诉记者,他家珍藏的最早的契约文书是明崇祯十一年二月的一张卖契,一个叫张文轩的人将一处山地变卖了二两五钱。

  现在的房产买卖有户型图,过去的房产地契如何精确表达方位呢?

  “这些契约中没有图示,用文字也能表达得非常清楚,不会混乱。”方印华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卖祖屋,房子以东西院墙为界,或者以“滴水”“瓦片”为界。“下雨屋檐滴下的水,以滴水为界,非常清楚。”方印华说,从这点看古人很有智慧。“另外,买卖房产田地,写契约时除了买卖双方,还会叫来见证人或者周边邻里,签字画押,保证合同效力。”

  记者粗略看了下,这种格式内容的契约文书,在当下的民间依然沿用。类似于我们的手写借条或者是请第三方手写的房产买卖合同等等。

  “这种契约文书,早在西周就有记载,而唐宋朝代确立下来的格式和书写内容,几千年来没发生大变化,民间至今还在沿用。”方印华告诉记者,卢炯的这些藏品涉及买卖契、典契、死契证照等多个类别,且时代不同制式也不同。

  “我们从这些契约里可以看到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比如分家产,契约里将一只碗、一把凳子都写得清清楚楚,还会写明因为某人实力不济,所以多分他一些。”方印华说,民间契约文书是对官方历史的一个补充。“从侧面显示了民风民俗、商贸经济等,连接着过去与现实。”

  气候湿热南方契约难保存

  有价值的契约能卖上万元

  “契约文书的收藏比较偶然。”出生于1981年的卢炯主要做文创作品,但收藏契约文书已经有20多年。

  他告诉记者,他家里是做古旧家具收藏的,幼年时常跟着父亲走街串巷收罗家具,其间有些人家拿来了契约文书、书本画册等。刚开始只是有些好奇,后来发现契约文书包含着许多信息,引起了他的兴趣。

  “我发现无意中收来的契约文书里有很多信息,觉得挺有趣,就开始收集了。”卢炯说,除了契约类外,他还收藏有晚清至民国时期大中小学的各类教科书一万余册,抗战时期画报等一万余份。

  记者了解到,契约文书属于文物古籍收藏,主要根据年代久远程度、保存完整性以及内容重要与否等来判定其价值。

  “便宜的几百元,贵的上万元,关键还是看珍贵程度。”卢炯说,因为南方雨水较多,契约文书相对难保存,自己收藏的比较少,而北方气候干燥,契约文书保存得也比较好。他的这3万份藏品,并不打算卖掉,主要是个人爱好。

  宁波晚报记者王冬晓吴震宁

  通讯员陆燕青徐建华文/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3万份契约文书!慈溪80后小伙收藏的契约样式之多全国罕见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8-22 07:14:19

  卢炯在整理自己的收藏品。

  慈溪80后小伙卢炯收藏了明代以来各类契约文书原件3万多份,出自全国30多个省市,时间跨度五六百年,涉及典当、分家产、买卖、婚书等等,样式之多,门类之全,在全国范围内也属罕见。记者了解到,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慈溪市档案馆9月份将把新中国成立前后这个时间段的百余幅契约文书整理出来,做个“红色契约文书”展。

  1950年辽西省政府颁发的房产执照

  正中间是毛主席头像

  记者在慈溪市档案馆看到了这些契约文书原件,纸张大小不一,时间大多处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印有大大小小的红章。

  记者随机抽取了几张细看,一份是晋冀鲁豫边区行署编印的契纸,写明东河县三区司岗村业户司安山向司效周买地,记录了面积、钱款、税率等。契纸上印明“民间买典田房一律照章投税领取正式契纸以保其田房所有权业经各县遵办在案兹据”。

  另一份是辽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房产执照,正中间是毛主席头像,四周印有厂房、庄稼等图案,颁发时间为1950年5月。

  “这些契约文书反映了当时的税收政策和政治经济环境,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慈溪市地域文化研究专家方印华说。

  几千年流传下来没有大变

  类似格式内容民间仍在流行

  百余幅有“红色印记”的契约文书只是卢炯藏品中的一小部分。记者跟随卢炯去了他的家,看到了更多更早的藏品。卢炯告诉记者,他家珍藏的最早的契约文书是明崇祯十一年二月的一张卖契,一个叫张文轩的人将一处山地变卖了二两五钱。

  现在的房产买卖有户型图,过去的房产地契如何精确表达方位呢?

  “这些契约中没有图示,用文字也能表达得非常清楚,不会混乱。”方印华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卖祖屋,房子以东西院墙为界,或者以“滴水”“瓦片”为界。“下雨屋檐滴下的水,以滴水为界,非常清楚。”方印华说,从这点看古人很有智慧。“另外,买卖房产田地,写契约时除了买卖双方,还会叫来见证人或者周边邻里,签字画押,保证合同效力。”

  记者粗略看了下,这种格式内容的契约文书,在当下的民间依然沿用。类似于我们的手写借条或者是请第三方手写的房产买卖合同等等。

  “这种契约文书,早在西周就有记载,而唐宋朝代确立下来的格式和书写内容,几千年来没发生大变化,民间至今还在沿用。”方印华告诉记者,卢炯的这些藏品涉及买卖契、典契、死契证照等多个类别,且时代不同制式也不同。

  “我们从这些契约里可以看到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比如分家产,契约里将一只碗、一把凳子都写得清清楚楚,还会写明因为某人实力不济,所以多分他一些。”方印华说,民间契约文书是对官方历史的一个补充。“从侧面显示了民风民俗、商贸经济等,连接着过去与现实。”

  气候湿热南方契约难保存

  有价值的契约能卖上万元

  “契约文书的收藏比较偶然。”出生于1981年的卢炯主要做文创作品,但收藏契约文书已经有20多年。

  他告诉记者,他家里是做古旧家具收藏的,幼年时常跟着父亲走街串巷收罗家具,其间有些人家拿来了契约文书、书本画册等。刚开始只是有些好奇,后来发现契约文书包含着许多信息,引起了他的兴趣。

  “我发现无意中收来的契约文书里有很多信息,觉得挺有趣,就开始收集了。”卢炯说,除了契约类外,他还收藏有晚清至民国时期大中小学的各类教科书一万余册,抗战时期画报等一万余份。

  记者了解到,契约文书属于文物古籍收藏,主要根据年代久远程度、保存完整性以及内容重要与否等来判定其价值。

  “便宜的几百元,贵的上万元,关键还是看珍贵程度。”卢炯说,因为南方雨水较多,契约文书相对难保存,自己收藏的比较少,而北方气候干燥,契约文书保存得也比较好。他的这3万份藏品,并不打算卖掉,主要是个人爱好。

  宁波晚报记者王冬晓吴震宁

  通讯员陆燕青徐建华文/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