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陈敏 通讯员张林霞 傅婷婷
在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风湿免疫科病房,经过医务人员10天的诊治,郑老伯身体各项指标都趋于正常,昨天终于出院了。想起这几天的经历,郑老伯一家人心有余悸。
今年81岁的郑老伯一年前因为左脚后跟肿胀疼痛,无法行走,到当地医院就诊。一查尿酸高达539umol/L(正常男性血尿酸<420umol/L),医生告诉郑老伯这是“痛风”发作了,于是开了几盒名叫“秋水仙碱”给他。按时按量服药几天以后,郑老伯的疼痛明显好转。于是老人家将剩下的药藏进了药柜,以备不时之需。
一晃一年过去了,10天前,郑老伯因为吃了些酱毛蟹,再次出现左脚后跟疼痛肿胀的情况。有过前一次的经验,郑老伯淡定许多,“这一定是痛风又发了,得赶紧吃药。”郑老伯想起了一年前还没吃完的“秋水仙碱”。
老人拿着药盒,盯着药盒上斑驳的使用说明,“每次5片,一天三次……”看着药盒上画着五个小药片,“没错的!就是这么吃的!”就这样,每餐按时把5片秋水仙碱服下,吃了两天后,郑老伯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闻讯赶来的子女发现老人错把每餐0.5片的药物吃成5片了,立即将老人送往当地医院急诊洗胃,抽血化验后发现老人的肝肾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郑老伯的子女又辗转找到了李惠利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周丽主任医师处接受进一步治疗。
入院检查后发现郑老伯的肝功能、肾功能均有较大的损害,血中肝功能指标比正常人升高了5倍以上,而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则降到了正常人的一半以下,出现了药物性骨髓抑制,还引起肌肉细胞的破坏和心脏的毒副作用,情况不容乐观。
据了解,两天里,郑老伯共服用秋水仙碱30毫克(30片)。“开始我以为是吃坏东西了,都不知道是药吃多了。”郑老伯回忆起来整个人还是有点懵。
经过积极的治疗,郑老伯的肝肾功能逐渐好转,令人担忧的血小板也在起病一周左右逐渐回升。
采访中,周丽医生告诉记者,像郑老伯这样服错药的老人并非极个别。她提醒说,很多家庭都有“囤药”的习惯,其实不建议这样做,特别是家中有慢性疾病的老人,需格外关注他们的服药情况,建议定期清理家中残存药物,监督他们的服药剂量和次数,定要遵照医嘱服用,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如果出现不良反应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