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葛家村变形记⑤变在民心:每寸必争的宅基地 他们无偿拿出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2-13 09:22: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人民大学,国内著名高等学府;

  葛家村,宁波下辖宁海县偏远的小山村。

  因为艺术,大学教授和村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奇迹——5个月改变一个村庄。

  村庄变得漂亮了,处处充满了艺术感,小景观、小造形令人目不暇接,游客络绎不绝;

  村民变得文艺范了,个个成了能工巧匠,从图纸设计到施工造景样样精通,被称为“乡建艺术家”;

  村风变得和美了,时时散发向善向上的力量,以美化人,邻里和谐,其乐融融。

  ------

  葛家村悄然之变的故事,经中国宁波网、甬派报道后,迅速引发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浙江日报等全国数十家媒体重点报道。

  葛家村,这个曾被当地人自嘲为无特点、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村庄,因此成为了“网红村”,一个村庄的命运从此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丛志强是葛家村村庄命运改变的“导师”,而村民们则是这场伟大变局的实践者,他们在短短5个月中,找到了一条艺术振兴乡村之路。

  (《村里来了艺术家》MV)

  12月9日起,中国宁波网、甬派推出“以美化人兴乡村——探寻葛家村‘变形’背后的艺术力量”专题系列报道,图文、视频、访谈等多角度、全方位深度解析教授和 村民如何发现美、创造美,以美为善、以美化人,用艺术改变命运,破解“干部干、村民看”“热闹一阵子、回到老样子”等困局,为中国乡村振兴贡献可复制的样 本。

  今天,中国宁波网、甬派推出葛家村变形记第五篇《变在民心:每寸必争的宅基地,他们无偿拿出》——

  记者时晓竹

  葛家村变了。

  去年4月,宁海县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王荣恩到大佳何镇葛家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零7个月时间里,王荣恩见证了这座村庄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的逆袭。

  在王荣恩看来,葛家村的巨变,不只是村貌,更是人心!

  “以前,村里的事村民不太关心。”王荣恩说,丛老师来了后,“现在明显感觉,村子上上下下干劲足了,团结了,村里人的笑容也多了。”

  村内一条道路旁,有个破落的院子,大小不到10平方米,涉及4户人家,“原来这里是自留地,大家你种点菜,我搭个棚,各占一块”。

  因为堆着垃圾,棚屋破败不堪,大煞风景。

  宁海的“艺术振兴乡村”实践,请来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丛志强团队,12天的改造结束后,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业主之一、老党员葛松茂主动向村里提出,“能否把这里也改造下”,还出面做其他村民工作。经过协调,4户人家一致同意拆除棚屋,移走狗棚,宅基地统一交给村委会使用。

  (村民自建的竹亭)

  经过整合提升,这里成了小公园:石子铺成的地面,石头做成的桌椅,一排翠竹掩映其中,再摆上一辆老式自行车……一个设计感十足的共享空间出现在村民眼前。

  欣喜之余,丛志强把它取名为“四君子院”。

  百米开外的玉兰院,同样因为村民的齐心共建,成为佳话。

  玉兰院最早是一个四合院,产权涉及8户人家。时间长了,只剩下一个住户。但是,院落渐渐荒废,杂物乱放,成为卫生死角。

  老屋年久失修,成了危房。“防台工作中,村干部几次上门,希望推掉危房,以免墙被吹倒伤到人,村民都不愿意。”

  丛志强老师来了以后,村干部提议,把它改造成一处景观。经过商量,8户人家全部赞成。

  “我家有很大的木料,拿来建一个门楼。”曾经数次让村干部吃闭门羹的村民葛伟军主动拿出木材,还自己动手设计了门楼。

  推到危墙,建成城楼;清除垃圾,铺上了草坪……破破烂烂一个院落,成了村中一景,还有了一个雅致的名称——玉兰院。

  “这在以前不可想象。”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黄波认为,“宅基地确权以后,土地是乡村最麻烦的事情,有时候因为一棵树占了位置,两家都能打起来。”

  “艺术设计”,让越来越多的隔阂消除,让干群越来越融合,干劲越来越足了。这次“艺术振兴乡村”实践,最初参与村民只有26人,到一期工程增加到46人,二期工程时参加人数达130多人,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10岁,平均年龄60岁左右。

  王荣恩说,以前是“干部看、村民看”,你们干好干坏也没人过问,主动意识很弱。现在村里做什么事,村民会主动参与,越来越配合了。

  从被动到主动,从不配合到配合!这种变化,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宁海将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实践寄望于艺术,正在于“艺术能带来美,能打开了人的心灵之美,让美好的东西呈现出来”。

  “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搞,改造村子,改在自家庭院。”当了15年村支委的葛诗富说,“明显感觉,村里人笑容多了。”

  村里的一位老人感叹说,“这么多人一起做一件事,这么卖力,这么投入,几十年没见过了。”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葛家村变形记⑤变在民心:每寸必争的宅基地 他们无偿拿出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2-13 09:22:00

  中国人民大学,国内著名高等学府;

  葛家村,宁波下辖宁海县偏远的小山村。

  因为艺术,大学教授和村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奇迹——5个月改变一个村庄。

  村庄变得漂亮了,处处充满了艺术感,小景观、小造形令人目不暇接,游客络绎不绝;

  村民变得文艺范了,个个成了能工巧匠,从图纸设计到施工造景样样精通,被称为“乡建艺术家”;

  村风变得和美了,时时散发向善向上的力量,以美化人,邻里和谐,其乐融融。

  ------

  葛家村悄然之变的故事,经中国宁波网、甬派报道后,迅速引发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浙江日报等全国数十家媒体重点报道。

  葛家村,这个曾被当地人自嘲为无特点、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村庄,因此成为了“网红村”,一个村庄的命运从此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丛志强是葛家村村庄命运改变的“导师”,而村民们则是这场伟大变局的实践者,他们在短短5个月中,找到了一条艺术振兴乡村之路。

  (《村里来了艺术家》MV)

  12月9日起,中国宁波网、甬派推出“以美化人兴乡村——探寻葛家村‘变形’背后的艺术力量”专题系列报道,图文、视频、访谈等多角度、全方位深度解析教授和 村民如何发现美、创造美,以美为善、以美化人,用艺术改变命运,破解“干部干、村民看”“热闹一阵子、回到老样子”等困局,为中国乡村振兴贡献可复制的样 本。

  今天,中国宁波网、甬派推出葛家村变形记第五篇《变在民心:每寸必争的宅基地,他们无偿拿出》——

  记者时晓竹

  葛家村变了。

  去年4月,宁海县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王荣恩到大佳何镇葛家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零7个月时间里,王荣恩见证了这座村庄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的逆袭。

  在王荣恩看来,葛家村的巨变,不只是村貌,更是人心!

  “以前,村里的事村民不太关心。”王荣恩说,丛老师来了后,“现在明显感觉,村子上上下下干劲足了,团结了,村里人的笑容也多了。”

  村内一条道路旁,有个破落的院子,大小不到10平方米,涉及4户人家,“原来这里是自留地,大家你种点菜,我搭个棚,各占一块”。

  因为堆着垃圾,棚屋破败不堪,大煞风景。

  宁海的“艺术振兴乡村”实践,请来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丛志强团队,12天的改造结束后,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业主之一、老党员葛松茂主动向村里提出,“能否把这里也改造下”,还出面做其他村民工作。经过协调,4户人家一致同意拆除棚屋,移走狗棚,宅基地统一交给村委会使用。

  (村民自建的竹亭)

  经过整合提升,这里成了小公园:石子铺成的地面,石头做成的桌椅,一排翠竹掩映其中,再摆上一辆老式自行车……一个设计感十足的共享空间出现在村民眼前。

  欣喜之余,丛志强把它取名为“四君子院”。

  百米开外的玉兰院,同样因为村民的齐心共建,成为佳话。

  玉兰院最早是一个四合院,产权涉及8户人家。时间长了,只剩下一个住户。但是,院落渐渐荒废,杂物乱放,成为卫生死角。

  老屋年久失修,成了危房。“防台工作中,村干部几次上门,希望推掉危房,以免墙被吹倒伤到人,村民都不愿意。”

  丛志强老师来了以后,村干部提议,把它改造成一处景观。经过商量,8户人家全部赞成。

  “我家有很大的木料,拿来建一个门楼。”曾经数次让村干部吃闭门羹的村民葛伟军主动拿出木材,还自己动手设计了门楼。

  推到危墙,建成城楼;清除垃圾,铺上了草坪……破破烂烂一个院落,成了村中一景,还有了一个雅致的名称——玉兰院。

  “这在以前不可想象。”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黄波认为,“宅基地确权以后,土地是乡村最麻烦的事情,有时候因为一棵树占了位置,两家都能打起来。”

  “艺术设计”,让越来越多的隔阂消除,让干群越来越融合,干劲越来越足了。这次“艺术振兴乡村”实践,最初参与村民只有26人,到一期工程增加到46人,二期工程时参加人数达130多人,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10岁,平均年龄60岁左右。

  王荣恩说,以前是“干部看、村民看”,你们干好干坏也没人过问,主动意识很弱。现在村里做什么事,村民会主动参与,越来越配合了。

  从被动到主动,从不配合到配合!这种变化,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宁海将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实践寄望于艺术,正在于“艺术能带来美,能打开了人的心灵之美,让美好的东西呈现出来”。

  “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搞,改造村子,改在自家庭院。”当了15年村支委的葛诗富说,“明显感觉,村里人笑容多了。”

  村里的一位老人感叹说,“这么多人一起做一件事,这么卖力,这么投入,几十年没见过了。”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