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过上百次煤矿事故救援,这次真是奇迹!”18日上午,刚结束救援的宜宾市矿山救护队队长陈华激动地说。
12月18日,救援人员转运安全升井的被困人员。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鞋子上全是泥、眼睛熬得通红,从昨天中午下井救援,到今天早上7时56分帮助最后一名生还者出井,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陈华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特别累,但是觉得非常值得!”
被困地下313米深处80多小时后,13名矿工全部生还——这是应急管理部、省、市三级和各方保障力量联动创造的“生命奇迹”!
快速反应 为救援争取最大生机
“快速反应为救援争取到了最大生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专家组成员侯建明说,事故发生后,抢险排水人员、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医务人员等,各方力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展开救援,不浪费一分一秒。
12月18日,救援人员转运安全升井的被困人员。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在连夜赶赴现场的车上,我们就在不停打电话,紧急调动各方力量。”侯建明说,到达现场后,应急指挥中心快速搭建了前后方指挥平台,同步在后方指挥部设置综合协调、通信保障、宣传报道等3个编组,确保救援有序开展。
“15日凌晨10分,第一车排水设备到达,开始卸装排水,15日上午11时30分开始出水。”四川省煤矿抢险排水站工程师王雄说,提升排水能力是此次救援的最大难题,抢险队伍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在第一次水泵运行后,发现水位上涨,他们又立即投入550立方米每小时的水泵排水,无缝衔接让排水工作时间大大缩短。
记者了解到,此次救援四川省煤矿抢险排水站共运输排水设备7车次,管道2500米、电缆2800米、排沙泵5台。由于大型排水设备重达12吨,四川省交通厅还紧急开通了绿色通道,让救援设备及时顺利运送到现场。
指挥灵活 多套备用方案充分应对
记者看到,现场协调指挥到位,处置灵活高效。广能集团矿山救护大队抢险排水队队长曹阳说,根据现场图纸制定的排水方案,排水工作重点在三个点位进行,这三个点位配置了中大型水泵,另有一些小型水泵在其他点位排水。
12月18日,救援人员转运安全升井的被困人员。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这三个点位排水同时进行,一个是为了降低矿井的整体水位,一个是为了疏通救援队伍进入通道,另一个点位是为了排出被困人员所处位置下方的积水。”曹阳说,现场不断灵活调整方案,例如,对被困人员下方的积水,他们根据现场情况果断使用了泥沙泵,节约了约5个小时。
随着救援紧张进行,来自重庆、西安等地的多股救援力量也在紧急集结,给救援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救援中前方需要大流量抽水设备和大口径水管,这样的设备在市面上不容易找到,接到该需求后,在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指挥调度室的值班人员迅速响应,联络了中石油、安能集团等数十家在事故周边有下设机构的大型企业,顺利调集抽水泵和400米水管赶赴现场救援。
现场一手信息源源不断传入,指挥部像打仗一样,24小时不间断运转,根据最新的现场形势、救援情况、收集数据随时研判、及时调整方案。
矿井周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排水难度大,还要谨防瓦斯泄漏,救援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紧张有序进行,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还全力以赴准备了多套方案。
“最后救援的井下生命通道,指挥部准备了2条,还考虑了井下打钻、地面打钻等多种备用方案,针对可能的情况作了非常充分的应对准备。”侯建明说。
齐心协力 为了生命全力以赴
记者了解到,此次救援成功除了各方齐心协力救援、组织指挥高效到位外,井下被困人员也具备丰富的逃生避险经验,沉着冷静等待救援。
据介绍,被困队长胡勇不仅组织大家积极自救,还不断安慰大家。在被困期间,他组织大家轮流打开安全帽上的矿灯,确保洞内保持光源,还让大家集中待在一起不走散,在漫长的等待中保持信心;同时,被困人员下方有个低洼处且有斜坡,水流漫上去没有冲击力,预留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空间。
“昨天凌晨0点以后下的井,我们边排水边拍管子,向生还人员传递信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芙蓉队直属中队副中队长毛其刚说,在快接近被困人员的地方,看到一张纸条绑缠在一根细长的PVC管道上,顺着水流漂了出来,打开一看上面有字,说明生还人员正在向外传递信息。
“他们还活着!我们救援人员很振奋!立即加速前进!”毛其刚说。
本次事故医疗专家组成员、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部干事魏彪介绍,本次事故解救人员中有3名人员因长时间处于黑暗、潮湿环境造成电解质紊乱,通过营养补充可以有效改善,其他被解救人员目前情况都比较平稳。
18日上午, 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专家组集结完毕,派出华西医院重症医学、心理卫生中心3名专家前往宜宾,参与并指导伤员救治工作;川煤集团和宜宾市政府也已抽调干部职工组成善后工作组,妥善周密地接待安抚遇难者家属,并依法、有序做好善后处置等相关工作。
据悉,此次事故的调查组也已成立,将认真开展事故调查工作,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