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来自宁波隔离病区的一线采访:“扼住病魔的咽喉!”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2-02 21:24: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中国宁波网记者张昊

  与疫情战斗,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所有居民共同的情感。

  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疫情风暴的中心,那就必须穿过重重的隔离防护门,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市第二医院)隔离病区。在这座寂静的病区里,只剩下医护人员厚实的防护鞋套与地面的摩擦声和呼吸机的轻微响动,气氛紧张得让人感觉空气稀薄。

  然而,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的缠斗。日夜奋战于此的22名医生和44名护士,以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向所有市民宣告,即使城市上空陷入疫情的笼罩,但是只要还有爱和勇气,绝望就绝不至于吞噬人心。只要大家挽在一起,就一定能守护好宁波。

(隔离病区走廊)

  “绝少不了我们这一关”

  寒冷的一月,疫病的阴霾逼近了。从事传染病工作近三十年的郑南红主任医师敏锐地意识到,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可以轻视的敌人。这位急性感染科主任,立即要求所有人紧急待命。

  “我愿加入到抗战第一线”“我随时接受派遣,不论生死,只为同胞”……在形势愈加严峻之时,这里的人们选择了逆行。

  “舍我其谁”——1月19日,在赶往隔离病区的路上,王泓权主管护师闪过这样的念头。这一天,隔离病区及时启动演练和运作。“我根本来不及整理行李。第二天就收治了第一例疑似病患,我就再也没能回过家。”

  在离家前夜,陈思翰主治医师对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说:“现在社会上发了一场大病,很多人感染了。爸爸就要上战场了,也有可能被感染。但你不要怕,好好读书,像个男子汉一样。”

  这位小男子汉跑去卫生间偷偷哭泣,他还不知道该如何承受父亲的背影。

  “你的外婆走了。” 王泓权接到了来自舟山小岛的电话,忽然哽咽了。

  但这已是三天前的事情了。是母亲知道他值守一线,多担了三天才告诉他。“我多想能赶回去,但现在只能祈祷她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病痛。”说完,他又走向了病房。

(医护人员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进行交接班)

  “从初一到初七,我终日忙碌着穿梭在病房之间。”护士米航在日记里写道,“不透气的防护服包裹着我,汗水浸透了我的衣衫,已经不知道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了多少遍,护目镜上的水雾遮住了我的视线,多层的手套挡住了我的触感,操作变得更困难。”

  有一天,忽然来了9个病人,这让范玲燕副主任医师疲于奔命。密闭闷热的防护服,她竟穿了6个多小时,使她几尽虚脱。

  而脱下严实的防护服还要用上近十分钟。卸下面屏、防护镜、外科口罩、帽子……每一步之后都要消毒洗手。

  王泓权的手背上渗出密密的红疹。“每天都要洗上百次,皮肤过敏了。”

  少有人知道,急性感染科副护士长张艳每天都戴着腰托。“前一阵做事太急,把自己的腰扭了。”她弯不下腰,给自己解防护鞋套。她还是笑着,“虽然戴着腰托,可他们都说‘你腰好细呀’。”

  他们一刻也不敢松懈,想在疫病魔爪伸向更多人之前及早抢回生命。郑南红说:“我们就是守在抗击疫情最关键的一线。要战胜它,就绝少不了我们这一关。

(王泓权的手背)

  “可哪一次不是这样出战呢?” 疫情是在人们浑然不觉的时候,忽然发动了突袭。

  传播的源头和方式、针对性的诊疗手段……没人能完全掌握敌情,包括医护人员。所有人都必须面对这未知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然而,在隔离病区,当医护人员哪怕最初是被动地站到了战场最前沿,他们已经非常清楚,必须拼尽所有力量来争取主动。

  一边紧张筹备各种设施,一边及时收治病人;连夜腾空病房进行装修,开辟新的隔离病区;不断学习和优化诊疗方案,重新梳理病区周转的各项复杂流程……在迎向未知的考验中,医护人员背负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心理压力。

  “这里容不得任何侥幸,我们很难接受由于自己没有考虑到的细节而出现意外。”这几天,重症医学科兼急诊科主任许兆军的脑海乃至梦境中,都盘桓着诊疗的各种问题。正因为常面对疑难杂症,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疾病的魔爪一定会从最薄弱的环节发起攻击。 

  一切如履薄冰,时刻绷紧神经。“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病人病情的每一个细节。”

  细到什么程度?“我们会过问病人今天排了多少尿,喝了多少水。”

  张艳说:“我们和大家一样也会害怕。”但是,也许他们害怕的东西并不一样——“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注意每一个规范操作,要注意保护自己。”

  保护自己,意味着保护身边小伙伴。他们时刻记得的其实是:“如果自己感染了,那么整个团队都会被隔离。这就意味着,还要有新的同事顶替自己。那么再出现感染呢?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知道,必须依靠彼此。每个人都反复说到“我们是团队作战”——许多女护士不约而同地剪短了长发。

  他们的精神状态给人以强烈的印象:22名医生和44名护士,已经是一个人。他们在共同信念下联结为同一个意志。他们紧紧地挽住了彼此的手,以至于像密不透风的铜墙铁壁一样站在一起,把病毒毫无畏惧地挡在了我们的面前。

  这一次,医护人员的确是迎向未知的危险出发的。然而,许兆军用着异乎寻常的镇静回答说:“可我们哪一次不是这样出战呢?”

  他深信的是,我们曾经克服过很多复杂的重症和危险的疫情,这一次同样不会例外。他们将在一片未知的黑夜中去赢得胜利。   

  “去离病人再近一点” 

  “我们感激我们的病人。”马莉副主任医师说,“穿着防护服,我们很难像以往一样自如地操作,病人却理解我们、配合我们。”

  她说,这里的病人承负了太多尖锐的苦痛。“自己被隔离在密闭的病房,身边很多亲朋也被隔离了。”

  内疚感还额外延长了痛楚的煎熬。“不少病人跟我们说,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

  在这片孤岛中,病人成了最孤立无援的人。“还能活下去吗?会有后遗症吗?医护人员是不是也嫌弃我们……”病人不断按动呼叫铃,反复被这些问题折磨,感到末日来临般的沮丧。医护人员细心地体察了所有的无助。

  郑南红告诉病人:“请相信,当你们睡不着觉的时候,我们总有人会陪着你不睡觉,总有人在病房外不间断巡查。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对你们进行治疗。”

  医护人员必须付出更多的心力,来安抚病人心理的创痛。陈思翰说,每当走进隔离病房,我甚至特意走得再近一些,和病人更多身体的接触。

  “有一次看到一位病人很消沉,愁容满布。我走近他,拉着手和他聊天,他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了。邻床的是他的爱人,拍下了我们,说‘医生能加你个微信吗,把照片发你’。结果发来一个红包。”

  他自然没有收下红包,却也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被需要和医者职业的使命感。张艳说:“在病人渴望的眼神中,我从没有像在此时此刻热爱这份工作。”

  “我们都明白,只有病人好起来,我们才能好起来。病人同样在和我们一起与病魔搏斗。他们的痊愈,就会给我们巨大的鼓舞。”

  从病房到病房,从同事的互助到亲人的问候,再到来自全社会患难与共的支持……孤岛上的病人和医护人员,事实上与我们所有人因为休戚与共的命运而连为一体。

  隔着玻璃窗,面向空旷的夜空,王泓权再次想起去年最后一次看望外婆时她拉着他的手说的叮嘱话:“工作要上进,身体要保重……”

  他还看到不善言辞的妻子发了长长的朋友圈:“虽然没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刻骨相思,但十几天没有见,是真的担心他,担心他没有按时吃、按时睡,担心他的身体状况,担心他的换洗衣物不够……

  在视频里,陈思翰看到儿子点燃了蜡烛,“生日快乐,加油爸爸!” 

  张艳翻看着2013年抗击H7N9型禽流感后集体排演的情景剧《春暖花开》。她禁不住想象着,在今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可以和家人团聚在一起。

  正是在这隔绝于外的病区里,医护人员凭借理解、信任和金石可镂的勇气,发出一道光,照亮一切痛苦的深处,并且穿过死亡、焦虑和呼喊的通道。在希望的地平线,第一颗星已经闪烁起来。让病人乃至更多的人涌起信心的时候,疫情的淫威和气焰就开始被压制。

  英雄,就是这样一些人,在决定性的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他们无疑就是英雄—— 是勇者,是破晓者,是大爱者。他们是最可爱的的人。

  (在隔离病区医生的面孔是模糊,只露出一双眼睛。在结束采访后,记者请他们在档案室合影,让大家记住他们坚定的笑容。他们分别是文中提到的范玲燕,马莉和陈思翰。)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来自宁波隔离病区的一线采访:“扼住病魔的咽喉!”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2-02 21:24:00

  中国宁波网记者张昊

  与疫情战斗,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所有居民共同的情感。

  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疫情风暴的中心,那就必须穿过重重的隔离防护门,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市第二医院)隔离病区。在这座寂静的病区里,只剩下医护人员厚实的防护鞋套与地面的摩擦声和呼吸机的轻微响动,气氛紧张得让人感觉空气稀薄。

  然而,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的缠斗。日夜奋战于此的22名医生和44名护士,以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向所有市民宣告,即使城市上空陷入疫情的笼罩,但是只要还有爱和勇气,绝望就绝不至于吞噬人心。只要大家挽在一起,就一定能守护好宁波。

(隔离病区走廊)

  “绝少不了我们这一关”

  寒冷的一月,疫病的阴霾逼近了。从事传染病工作近三十年的郑南红主任医师敏锐地意识到,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可以轻视的敌人。这位急性感染科主任,立即要求所有人紧急待命。

  “我愿加入到抗战第一线”“我随时接受派遣,不论生死,只为同胞”……在形势愈加严峻之时,这里的人们选择了逆行。

  “舍我其谁”——1月19日,在赶往隔离病区的路上,王泓权主管护师闪过这样的念头。这一天,隔离病区及时启动演练和运作。“我根本来不及整理行李。第二天就收治了第一例疑似病患,我就再也没能回过家。”

  在离家前夜,陈思翰主治医师对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说:“现在社会上发了一场大病,很多人感染了。爸爸就要上战场了,也有可能被感染。但你不要怕,好好读书,像个男子汉一样。”

  这位小男子汉跑去卫生间偷偷哭泣,他还不知道该如何承受父亲的背影。

  “你的外婆走了。” 王泓权接到了来自舟山小岛的电话,忽然哽咽了。

  但这已是三天前的事情了。是母亲知道他值守一线,多担了三天才告诉他。“我多想能赶回去,但现在只能祈祷她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病痛。”说完,他又走向了病房。

(医护人员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进行交接班)

  “从初一到初七,我终日忙碌着穿梭在病房之间。”护士米航在日记里写道,“不透气的防护服包裹着我,汗水浸透了我的衣衫,已经不知道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了多少遍,护目镜上的水雾遮住了我的视线,多层的手套挡住了我的触感,操作变得更困难。”

  有一天,忽然来了9个病人,这让范玲燕副主任医师疲于奔命。密闭闷热的防护服,她竟穿了6个多小时,使她几尽虚脱。

  而脱下严实的防护服还要用上近十分钟。卸下面屏、防护镜、外科口罩、帽子……每一步之后都要消毒洗手。

  王泓权的手背上渗出密密的红疹。“每天都要洗上百次,皮肤过敏了。”

  少有人知道,急性感染科副护士长张艳每天都戴着腰托。“前一阵做事太急,把自己的腰扭了。”她弯不下腰,给自己解防护鞋套。她还是笑着,“虽然戴着腰托,可他们都说‘你腰好细呀’。”

  他们一刻也不敢松懈,想在疫病魔爪伸向更多人之前及早抢回生命。郑南红说:“我们就是守在抗击疫情最关键的一线。要战胜它,就绝少不了我们这一关。

(王泓权的手背)

  “可哪一次不是这样出战呢?” 疫情是在人们浑然不觉的时候,忽然发动了突袭。

  传播的源头和方式、针对性的诊疗手段……没人能完全掌握敌情,包括医护人员。所有人都必须面对这未知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然而,在隔离病区,当医护人员哪怕最初是被动地站到了战场最前沿,他们已经非常清楚,必须拼尽所有力量来争取主动。

  一边紧张筹备各种设施,一边及时收治病人;连夜腾空病房进行装修,开辟新的隔离病区;不断学习和优化诊疗方案,重新梳理病区周转的各项复杂流程……在迎向未知的考验中,医护人员背负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心理压力。

  “这里容不得任何侥幸,我们很难接受由于自己没有考虑到的细节而出现意外。”这几天,重症医学科兼急诊科主任许兆军的脑海乃至梦境中,都盘桓着诊疗的各种问题。正因为常面对疑难杂症,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疾病的魔爪一定会从最薄弱的环节发起攻击。 

  一切如履薄冰,时刻绷紧神经。“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病人病情的每一个细节。”

  细到什么程度?“我们会过问病人今天排了多少尿,喝了多少水。”

  张艳说:“我们和大家一样也会害怕。”但是,也许他们害怕的东西并不一样——“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注意每一个规范操作,要注意保护自己。”

  保护自己,意味着保护身边小伙伴。他们时刻记得的其实是:“如果自己感染了,那么整个团队都会被隔离。这就意味着,还要有新的同事顶替自己。那么再出现感染呢?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知道,必须依靠彼此。每个人都反复说到“我们是团队作战”——许多女护士不约而同地剪短了长发。

  他们的精神状态给人以强烈的印象:22名医生和44名护士,已经是一个人。他们在共同信念下联结为同一个意志。他们紧紧地挽住了彼此的手,以至于像密不透风的铜墙铁壁一样站在一起,把病毒毫无畏惧地挡在了我们的面前。

  这一次,医护人员的确是迎向未知的危险出发的。然而,许兆军用着异乎寻常的镇静回答说:“可我们哪一次不是这样出战呢?”

  他深信的是,我们曾经克服过很多复杂的重症和危险的疫情,这一次同样不会例外。他们将在一片未知的黑夜中去赢得胜利。   

  “去离病人再近一点” 

  “我们感激我们的病人。”马莉副主任医师说,“穿着防护服,我们很难像以往一样自如地操作,病人却理解我们、配合我们。”

  她说,这里的病人承负了太多尖锐的苦痛。“自己被隔离在密闭的病房,身边很多亲朋也被隔离了。”

  内疚感还额外延长了痛楚的煎熬。“不少病人跟我们说,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

  在这片孤岛中,病人成了最孤立无援的人。“还能活下去吗?会有后遗症吗?医护人员是不是也嫌弃我们……”病人不断按动呼叫铃,反复被这些问题折磨,感到末日来临般的沮丧。医护人员细心地体察了所有的无助。

  郑南红告诉病人:“请相信,当你们睡不着觉的时候,我们总有人会陪着你不睡觉,总有人在病房外不间断巡查。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对你们进行治疗。”

  医护人员必须付出更多的心力,来安抚病人心理的创痛。陈思翰说,每当走进隔离病房,我甚至特意走得再近一些,和病人更多身体的接触。

  “有一次看到一位病人很消沉,愁容满布。我走近他,拉着手和他聊天,他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了。邻床的是他的爱人,拍下了我们,说‘医生能加你个微信吗,把照片发你’。结果发来一个红包。”

  他自然没有收下红包,却也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被需要和医者职业的使命感。张艳说:“在病人渴望的眼神中,我从没有像在此时此刻热爱这份工作。”

  “我们都明白,只有病人好起来,我们才能好起来。病人同样在和我们一起与病魔搏斗。他们的痊愈,就会给我们巨大的鼓舞。”

  从病房到病房,从同事的互助到亲人的问候,再到来自全社会患难与共的支持……孤岛上的病人和医护人员,事实上与我们所有人因为休戚与共的命运而连为一体。

  隔着玻璃窗,面向空旷的夜空,王泓权再次想起去年最后一次看望外婆时她拉着他的手说的叮嘱话:“工作要上进,身体要保重……”

  他还看到不善言辞的妻子发了长长的朋友圈:“虽然没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刻骨相思,但十几天没有见,是真的担心他,担心他没有按时吃、按时睡,担心他的身体状况,担心他的换洗衣物不够……

  在视频里,陈思翰看到儿子点燃了蜡烛,“生日快乐,加油爸爸!” 

  张艳翻看着2013年抗击H7N9型禽流感后集体排演的情景剧《春暖花开》。她禁不住想象着,在今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可以和家人团聚在一起。

  正是在这隔绝于外的病区里,医护人员凭借理解、信任和金石可镂的勇气,发出一道光,照亮一切痛苦的深处,并且穿过死亡、焦虑和呼喊的通道。在希望的地平线,第一颗星已经闪烁起来。让病人乃至更多的人涌起信心的时候,疫情的淫威和气焰就开始被压制。

  英雄,就是这样一些人,在决定性的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他们无疑就是英雄—— 是勇者,是破晓者,是大爱者。他们是最可爱的的人。

  (在隔离病区医生的面孔是模糊,只露出一双眼睛。在结束采访后,记者请他们在档案室合影,让大家记住他们坚定的笑容。他们分别是文中提到的范玲燕,马莉和陈思翰。)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