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沈莉萍
昨天下午5点,走出隔离病房的一刹那,26岁的余姚小伙子小朱拿起手机来了张自拍,喊出了他蓄积已久的话:“我出院了!”
阳光正暖暖地洒下来。才11天,他已经觉得太久太久。
小朱是宁波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我看不见他们的脸,但我能感受到他们眼神的温暖。”小朱说,他想把这句话送给陪伴了11天的吕建森医生还有余姚人民医院隔离病房的医护团队。
昨天早上查房,看到吕建森医生走进病房,小朱眼中充满了期待。吕医生给他带来一个振奋的消息:他可能下午就可以出院了!三点之后,经过专家会诊,护士正式通知小朱可以出院了。
1月21日,在武汉读大学的小朱放假回家。在火车上,他就感觉到身体浑身不对劲,好像发烧了,武汉的疫情让他十分警觉,他自觉地戴上了口罩。一下火车,他没回家,直接去了余姚人民医院。
因为来自重点地区,又有发热的症状,余姚人民医院立即给小朱做了CT,可疑!医院又马上给他做了核酸测试,并紧急派车将样本送到宁波疾控中心。
小朱就这样被医院“留下”了。1月22日,小朱确诊为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余姚人民医院的战“疫”,也就在这一刻正式打响。
“我们都是临时抽调来的。” 余姚人民医院立即从呼吸科、重症医学、感染科等各个科室抽调了一批业务骨干组成救治队,4名医生7名护士共11名医务人员迅速到位。
带领新科室的吕建森是重症监护科的副主任,2006年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之后,就在余姚人民医院工作,参与过禽流感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战斗,现在已经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
那天,他给父母和妻子打了个电话:“今年过年不能团聚了。”当时武汉的形势越来越严重,提早就被他打过“预防针”的家人感到有点遗憾,但表示理解和支持。
根本没有磨合的时间,新科室就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拧成了一股绳,并根据现有的负压病房和诊疗条件,高效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诊治方案,对小朱开展了有条不紊的救治。
从早上8:00—下午5:00,从下午5:00—次日早上8:00,查房、会商、调整方案、学习最新诊治指南、做好防护措施……吕建森和徐勋、徐世文、徐洪铭等四名医生,开启了日夜倒班的工作节奏。
护士长蔡利玲等人每隔4小时给小朱测一次体温。晚上10点测好,凌晨2点又来测一次。早上6点多,医生和护士又来了,7点前,将各项检测标本送往疾控中心。
隔离病房内,没有家人的陪伴,小朱挺孤独。
安抚病人起起落落的情绪,是医生和护士要做的重要一环。那天,小朱被确诊后,特别难受,很晚一直没有睡觉。
吕建森给他安慰和鼓励:“既然发生了,就要安心治病,你这么年轻,体质好,很快就会恢复”。护士们也常常和小朱聊聊天。
小朱对医护人员有了依赖心理,对治疗和护理一直挺配合。1月25日,26日,他的体温正常了,可是27日又跳了一下,小朱情绪又波动了,吕建森又是一番开导。
11个医护人员的11个日夜,工作和生活,都在隔离病区内展开。
隔离病区的两间宿舍内, 放着几张上下铺。一间住了4名医生,另一间住了7名护士。
口罩要压得严严实实,吕建森的脸上满是痕迹。他原来就戴眼镜,又架上了防护镜,镜片就会起雾。穿着厚厚的隔离服,胸很闷,每天都会捂出一身臭汗,后背湿透。
“上完班就已经非常累了,洗个澡,只想着马上睡觉。”吕建森的生活辛苦而单调。
幸好大家大多是80后、90后,时不时会开个玩笑活跃下气氛。11天下来,原本分在不同科室,不怎么熟悉的同事,已经配合默契,成了“生死与共”的战友。
空下来的时候,吕建森便会想起家里两个可爱的孩子,和他们视频聊上几分钟。
11周岁的儿子已经知道爸爸在干什么了。但是才5周岁的女儿,依然会奶声奶地问:“爸爸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吕建森便回答:“爸爸是在打怪兽”。
两个小孩子有时候会吵吵闹闹的。现在他在电话里说的最多的就是:“要听妈妈的话,妈妈挺累了。”这个时候,孩子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比平时懂事多了:“加油,爸爸快点回来!”
吕建森的妻子在余姚卫生监督所工作,这个春节,她也没有休息,一会儿去高铁站给旅客量体温,一会儿又去足浴等场所监督关店,孩子的事情就交给了外公外婆。老人总是说:”你们安心工作吧,孩子我们会带好”。
什么时候能从隔离病房里出来?
吕建森说,希望疫情早点解除。疫情解除后,他们还需要再隔离两周时间,才可以和家人一起团聚了。那一天,就是新年的开始。
记挂吕建森的人挺多,他基本没空接电话。自从进了隔离病房,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吕建森就是在微信中发一条同样的信息:“一起安好!”
昨天小朱治愈出院时,他爸爸妈妈特意写了一封信,感谢医生和护士们的付出:“我儿子得到了医生的精心照顾,你们待病患如亲人,是白衣天使,医者仁心。”
“我只希望把病人看好,将团队安全地带出去。”还要继续战疫的吕建森说,每个医护人员都明白,这是自己的职责,只希望能被理解、被尊重。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