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最有意义的九十大寿"宁波阿婆把6000元祝寿红包捐给重患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3-04 08:53: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打赢防疫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笔捐款金额。

  “新冠肺炎非常时期,不方便去看望朱军军,希望他坚定信心,早日战胜病魔回家。记者同志,拜托你了!”3月3日下午,在鄞州区文景街一幢老式居民楼里,90岁高龄的林阿婆委托记者办一件事。

  今年是她九十大寿,孝顺的晚辈们早早送来6000元红包,可她分文未动,只想把这笔钱捐给一个名叫朱军军的重病患者。

  去年本报报道过的一名重病患者

  让林阿婆记挂至今

  36岁的朱军军是鄞州区下应街道蔚蓝水岸小区居民,去年10月15日因突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送医救治,因病情危重,去年11月12日又被转院至南京的东部战区总医院,至今仍在重症监护室。

  当时,医生预计前期医疗费需要50万元,这对家境一般的朱军军而言,实在是一笔天文数字。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得知这一情况后,号召居民捐款,并在中庭景观池前放置捐款箱,一时间大伙纷纷献爱心,3天筹得16000多元。

  同年11月18日,本报刊登了这个故事,林阿婆也从报纸上了解到了相关情况。

  今年将迎来林阿婆九十大寿,孝顺的晚辈们早早送来6000元大红包。大家还寻思着到时候该怎么样给林阿婆热热闹闹祝寿,可她已经想到了更有意义的过生日方式,那就是把这笔钱送给病榻上的朱军军。

  “朱军军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家里非常困难,我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总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帮他。”林阿婆告诉记者,她说服了家人,今年就不操办寿宴了,“把儿孙给的祝寿红包送给更需要的人,就是最有意义的九十大寿。我也不知道怎么把这笔钱给对方,想请记者帮忙完成这个心愿。”

  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

  这名老党员多年来奔波在慈善路上

  记者了解到,林阿婆是一名有着6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这些年她默默帮助过许多不相识的病患家庭和外来务工者。

  她是《宁波晚报》的忠实读者,看了20多年的报纸。晚报的每一篇爱心报道,都让她深受感动,也自发成为其中一名接力者。

  林阿婆的丈夫徐老先生说,以前妻子腿脚利落的时候,只要看到晚报有报道困难或患病家庭,就一定会带着钱物去看望,再后来年纪大了,就让女儿陪着。这些年里,从几百元到上万元,每一笔捐款金额,她只是记在小本子上,但从未计算过共花了多少钱。

  2005年9月,小区附近一家超市有个外来务工者生病,急需住院治疗,她赶到医院塞给对方1000元;2014年8月,云南地震救灾,她捐了1000元;2015年8月,听说有个外来务工者的儿子患了白血病,她送去3000元;2018年2月,本报报道了来自贵州的18岁男孩因事故被截肢的遭遇,她又第一时间拿出2000元;同年8月,一名外来务工者因车祸受伤,急需10万元治疗费,她看到新闻后捐了10000元……

  在林阿婆家里,记者看到,房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但家具都是老式的,几十年没有换过,边角都被磨得发亮,家中唯一好一点的电器——液晶电视,还是女儿前几年给她买的。

  “我是老党员,党员就该帮助困难群众啊。”她始终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正因如此,她再三对记者强调“报道中可千万别透露全名”。

  患者家属说“会记住这份恩情,将来有机会回报社会”

  3月3日下午,记者通过微信将6000元转给朱军军的妻子张女士。

  张女士告诉记者,丈夫转院至南京的东部战区总医院后,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如今朱军军在南京治疗3个多月了,医保虽已报销了大部分,但个人支付也超过了100万元,让这个普通家庭不堪重负。

  东部战区总医院肠漏科主治医生田医生介绍,目前朱军军病情仍然比较严重,下一步的治疗,还要看他自身康复情况,乐观的话,搬离重症监护室还需要两三个月。

  “感谢好心的林阿婆,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采访最后,张女士也想托记者转达谢意,“我们会记住这份恩情,将来有机会回报社会。”记者陈烨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最有意义的九十大寿"宁波阿婆把6000元祝寿红包捐给重患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3-04 08:53:00

  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笔捐款金额。

  “新冠肺炎非常时期,不方便去看望朱军军,希望他坚定信心,早日战胜病魔回家。记者同志,拜托你了!”3月3日下午,在鄞州区文景街一幢老式居民楼里,90岁高龄的林阿婆委托记者办一件事。

  今年是她九十大寿,孝顺的晚辈们早早送来6000元红包,可她分文未动,只想把这笔钱捐给一个名叫朱军军的重病患者。

  去年本报报道过的一名重病患者

  让林阿婆记挂至今

  36岁的朱军军是鄞州区下应街道蔚蓝水岸小区居民,去年10月15日因突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送医救治,因病情危重,去年11月12日又被转院至南京的东部战区总医院,至今仍在重症监护室。

  当时,医生预计前期医疗费需要50万元,这对家境一般的朱军军而言,实在是一笔天文数字。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得知这一情况后,号召居民捐款,并在中庭景观池前放置捐款箱,一时间大伙纷纷献爱心,3天筹得16000多元。

  同年11月18日,本报刊登了这个故事,林阿婆也从报纸上了解到了相关情况。

  今年将迎来林阿婆九十大寿,孝顺的晚辈们早早送来6000元大红包。大家还寻思着到时候该怎么样给林阿婆热热闹闹祝寿,可她已经想到了更有意义的过生日方式,那就是把这笔钱送给病榻上的朱军军。

  “朱军军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家里非常困难,我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总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帮他。”林阿婆告诉记者,她说服了家人,今年就不操办寿宴了,“把儿孙给的祝寿红包送给更需要的人,就是最有意义的九十大寿。我也不知道怎么把这笔钱给对方,想请记者帮忙完成这个心愿。”

  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

  这名老党员多年来奔波在慈善路上

  记者了解到,林阿婆是一名有着6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这些年她默默帮助过许多不相识的病患家庭和外来务工者。

  她是《宁波晚报》的忠实读者,看了20多年的报纸。晚报的每一篇爱心报道,都让她深受感动,也自发成为其中一名接力者。

  林阿婆的丈夫徐老先生说,以前妻子腿脚利落的时候,只要看到晚报有报道困难或患病家庭,就一定会带着钱物去看望,再后来年纪大了,就让女儿陪着。这些年里,从几百元到上万元,每一笔捐款金额,她只是记在小本子上,但从未计算过共花了多少钱。

  2005年9月,小区附近一家超市有个外来务工者生病,急需住院治疗,她赶到医院塞给对方1000元;2014年8月,云南地震救灾,她捐了1000元;2015年8月,听说有个外来务工者的儿子患了白血病,她送去3000元;2018年2月,本报报道了来自贵州的18岁男孩因事故被截肢的遭遇,她又第一时间拿出2000元;同年8月,一名外来务工者因车祸受伤,急需10万元治疗费,她看到新闻后捐了10000元……

  在林阿婆家里,记者看到,房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但家具都是老式的,几十年没有换过,边角都被磨得发亮,家中唯一好一点的电器——液晶电视,还是女儿前几年给她买的。

  “我是老党员,党员就该帮助困难群众啊。”她始终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正因如此,她再三对记者强调“报道中可千万别透露全名”。

  患者家属说“会记住这份恩情,将来有机会回报社会”

  3月3日下午,记者通过微信将6000元转给朱军军的妻子张女士。

  张女士告诉记者,丈夫转院至南京的东部战区总医院后,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如今朱军军在南京治疗3个多月了,医保虽已报销了大部分,但个人支付也超过了100万元,让这个普通家庭不堪重负。

  东部战区总医院肠漏科主治医生田医生介绍,目前朱军军病情仍然比较严重,下一步的治疗,还要看他自身康复情况,乐观的话,搬离重症监护室还需要两三个月。

  “感谢好心的林阿婆,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采访最后,张女士也想托记者转达谢意,“我们会记住这份恩情,将来有机会回报社会。”记者陈烨文/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