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风雨同舟40天 一级响应下的宁波战“疫”纪实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3-04 00:03: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打赢防疫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中国宁波网记者 朱宇 俞永均

(资料图)

  3月2日,浙江省委决定,把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从原来的一级下调为二级。

  此时,距疫情警报在宁波拉响正好40天。

  对宁波来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挑战。宁波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令和指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团结奋战、众志成城,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到3月3日,宁波已连续12天无新增病例报告,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7例,累计出院病例154例。随着最后两个乡镇(街道)当天转为“低风险”,全市“疫情图”全部复绿。

  对宁波来说,这还是一次艰苦卓绝的大考大战。全市上下只争朝夕,通力合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确保“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码头的吊机动了,工厂的生产线转了,地铁公交开了,超市商场亮了……3月3日,全市139个总投资1968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传递出经济全面复苏和投资者信心回归的强烈信号。

  彼时冬寒,雨雪霏霏;今朝春暖,杨柳依依。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虽然疫情警报尚未解除,虽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们已经看到,前方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警报骤响

  时间回溯到2020年春节前夕。

  与全国各地一样,东海之滨的宁波,全城张灯结彩,一派欢乐祥和。

  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新冠肺炎疫情,正随着春运大潮,从900公里外的武汉奔袭而来。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月22日,宁波确诊3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警报骤然拉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当天下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一组长郑栅洁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发出宁波战“疫”总动员。

  “做好人员排查,最大限度减少公众聚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一号指令”随即下发。

  停发湖北班车包车,取消所有新年祈福和旅游节庆活动,体育场馆暂停开放,各类寒假培训全部叫停。

  机场、火车站,以及全市10个渡口码头和30个汽车客运站,全部配上体温检查设备。

  疫情形势日趋严峻,管控措施持续加码!

  1月26日,铁路宁波站对所有进出站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市民乘坐公交地铁被要求全程戴口罩。

  1月27日,宁波发出通告,除保障公共运行、疫情防控、群众生活等三大类必需企业外,其他企业一律不早于2月9日24时前复工。

  1月29日,地铁部分车站暂停运营,高速多个出入口关闭。

  1月30日起,对所有居民排摸清查,落实到“一家、一户、一人”。短短两天时间,全市排查811万人。

  ……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一项项防控举措落地有声、立竿见影,为第一时间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打下坚实基础。

  非常之时非常之策

  3例,5例,6例,13例,17例,20例,41例,46例……从来没有哪个数字,像每天上午市卫健委公布的确诊病例数那样,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只有把防控系统的每一块短板都补齐,才能真正切断疫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链,为这座千万人口城市构筑起坚固的“防火墙”。

  非常之时,需要非常之策!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形势变化,迅即调整防控战术,作出精准决策。

  2月4日,宁波采取最严厉、最果断措施,出台疫情防控“十二条铁律”。

  地铁全线暂停运营;全市零售药店暂停销售退烧、止咳类药品;禁止聚餐聚会、停用中央空调;实行发热病人院前、院中、院后全周期管理……

  阻断传染源,隔离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鄞州区盛世天城小区,一位市民被列为疑似病例。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将其送至定点医院,所有家人也被送往集中隔离点。

  该市民被确诊后,街道和社区召集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临时指挥中心,宣布“封楼”——整幢楼的69户居民,全部居家隔离观察14天。

  所有交通卡口“每车必检、每人必测”,坚决守牢城市“大门”。

  “您好,请配合出示身份证件。”在甬临线鱼山头检测点,53岁的陈国冲和他的同事们一起,每天要重复无数遍,为每一位过往人员登记检测,确保不漏一人。

  乡村、社区“党员上一线,群众户户见”,管住每道“小门”。

  6056户居民、2万余人、65%来自省外……在“超级社区”海创社区,物业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24小时联防联控,“社区太大了,我们一点不敢马虎。”社区党总支书记徐波平说。

  数万名机关干部下沉到农村、社区,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筑起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

  铁律之下,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是,生活必需品货足价稳、水电气基本公共服务正常运转……

  数百万宁波市民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取消了走亲访友、团圆聚餐的安排,推迟了逛街购物、旅游度假的计划,以“宅在家里就是作贡献”的自觉,为战“疫”助力。

  2月12日,全市人民第一次迎来了确诊病例零新增的日子。尽管此后出现了几例确诊病例,但已经挡不住宁波奔向胜利的步伐。

  2月21日起,确诊病例零新增的记录不断刷新。

  最美逆行者

  疫病肆虐,难阻勇士逆行!

  1月25日,大年初一,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宁波13名医护人员启程了,他们是宁波医务人员支援武汉的第一梯队,他们逆行的背影上,是亲人朋友的不舍与牵挂,是全市人民的重托与支持。

  第二批6名医务人员、第三批13名医务人员、第四批268名医务人员……短短一个月时间,我市6批次、307名白衣战士奔赴武汉战“疫”最前线。

  他们在武汉创造了“12小时筹建重症病区”的宁波速度,他们在凌晨2点的公交车上唱起《歌唱祖国》,公交车司机听得热泪盈眶:“他们唱出的不仅仅是对伟大祖国的深深热爱与祝福,更唱出了与我们武汉、与我们武汉人民同在的那份万丈豪情与坚定斗志。”

  有人千里驰援武汉,更多的医护人员扛起保卫宁波的重任。

  穿着厚厚的隔离服连续工作,本身对体力就是一种挑战,为了减少防护物质的消耗,不少医务人员忍饥挨渴,有的干脆穿着尿不湿工作;为了避免针刺伤,给患者打针要带三层手套,这让医务人员几乎只能凭经验跟着感觉走……

  “我出院了!”1月31日下午,走出隔离病房的一刹那,26岁的余姚小伙子小朱激动地来了张自拍,在他身后,是11名医务人员与病魔战斗的11个日日夜夜。

  2月14日,身患多种基础性疾病的96岁陆老太治愈出院,她是我省最高龄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她的“新生”,是宁波、杭州两地专家和医务人员与病魔较量的战果。

  医者仁心!没有硝烟,他们同样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白衣为战袍,他们用血肉之躯铸起护佑生命的长城。

  跑出复工加速度

  疫情来袭,城市被迫按下“暂停键”。形势好转,就要适时按下“快进键”,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研判疫情,按照“复工图”与“疫情图”精准匹配的要求,全面实施“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机制,有序推进分区分级复工。

  企业复工,要解决招工难、交单难、融资难、产业配套难、原材料供应难等一系列问题。我市成立了企业复工工作应急组,6部热线电话,6个工作专班,24小时在线,形成了部门横向联动、市县纵向协同的快速联办机制

  申洲国际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纺织企业,1.7万名员工老家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按正常途径一时难以回厂复工。应急组现场办公,协调700多辆省际包车,启动“点对点”万里大接送。

  针对制造、外贸、民生服务等企业复工的难点、痛点,宁波密集出台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帮扶政策,打出“强心剂”,输送“营养液”。

  帮扶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8条政策,采取降低税费、减免房租、财政贴息等措施,预计可为27万家中小微企业减负60亿元以上;

  外贸版“惠企12条”,为全市2.5万余家外贸企业纾解进出口难题;

  促进服务业发展21条意见,预计可为全市60万户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50亿元以上;

  促进企业复产复工20条意见,包括发放返甬员工包车补贴、延长外来员工居住证有效期等,充分考虑企业复产的需要;

  金融精准滴灌,全国首个专门帮扶小微企业的政策性复工防疫保险落地,市发改委联合国开行宁波分行、中国银行宁波分行累计推出350亿元应急专项贷款;

  启动“十省百城计划”,与四川、贵州、安徽等省份的城市“一对一”对接,开通“复工专列”、省际包车,帮助企业接回外地员工;

  ……

  政府有为,市场有效。至2月底,全市综合复工率达到 96.21%,综合产能恢复率达78.27%,全面完成省里“到月底基本实现全面复工,争取产能恢复到75%以上”的目标任务。

  大批企业复工,每天数以万计的外来人员涌入,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防止新一波疫情输入,我市实施“甬行码”分类管控,开展重点人员小周期滚动排查。

  “防控有力,复工有序!”这是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宁波防疫的共同“关键词”。

  一座城市的温暖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尘,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新老市民守望相助,共同演绎着全国文明城市的温暖与善意。

  在宁波大街小巷,无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与基层民警、社区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排查隐患。他们忍受寒天冷雨,不分昼夜值守卡口;他们利用各种渠道、资源,千方百计筹集口罩、防护服等急需物资。

  一线工人紧缺,志愿者和技校学生自告奋勇报名。从2月20日开始,象山三所职技校的566名师生按照“专业对口”原则,赴当地38家企业顶岗实习,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数百万宁波市民、宁波企业家、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能者及力、力所能及,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的宁波“四知”精神。

  金田铜业、奥克斯、博洋等民企,每家捐款1000万元;浙江省网易慈善基金会向奉化区定向捐赠1000万元;均胜科技等企业响应国家号召转产口罩,淘淘羊等跨境电商企业动员一切力量全球采购防疫物资;很多热心市民和学生为战“疫”捐钱捐物……

  一位湖北籍企业主自驾回到宁波,相关部门没有“教条式”地劝返,而是将其送到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宁波是一座有温情的城市,作为新宁波人,我们愿意与宁波共同成长、携手发展!”他感慨万分。

  “中国和宁波对疫情的快速反应让我震撼,中国人民之间兄弟姐妹般的互助情谊太让人感动了。”来自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西班牙语外教玛格丽特,协助公安部门录制了一段“在甬外国人怎么申领‘甬行码’”短视频后,毫不吝啬地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风雨同舟40天 一级响应下的宁波战“疫”纪实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3-04 00:03: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朱宇 俞永均

(资料图)

  3月2日,浙江省委决定,把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从原来的一级下调为二级。

  此时,距疫情警报在宁波拉响正好40天。

  对宁波来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挑战。宁波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令和指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团结奋战、众志成城,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到3月3日,宁波已连续12天无新增病例报告,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7例,累计出院病例154例。随着最后两个乡镇(街道)当天转为“低风险”,全市“疫情图”全部复绿。

  对宁波来说,这还是一次艰苦卓绝的大考大战。全市上下只争朝夕,通力合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确保“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码头的吊机动了,工厂的生产线转了,地铁公交开了,超市商场亮了……3月3日,全市139个总投资1968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传递出经济全面复苏和投资者信心回归的强烈信号。

  彼时冬寒,雨雪霏霏;今朝春暖,杨柳依依。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虽然疫情警报尚未解除,虽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们已经看到,前方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警报骤响

  时间回溯到2020年春节前夕。

  与全国各地一样,东海之滨的宁波,全城张灯结彩,一派欢乐祥和。

  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新冠肺炎疫情,正随着春运大潮,从900公里外的武汉奔袭而来。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月22日,宁波确诊3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警报骤然拉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当天下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一组长郑栅洁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发出宁波战“疫”总动员。

  “做好人员排查,最大限度减少公众聚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一号指令”随即下发。

  停发湖北班车包车,取消所有新年祈福和旅游节庆活动,体育场馆暂停开放,各类寒假培训全部叫停。

  机场、火车站,以及全市10个渡口码头和30个汽车客运站,全部配上体温检查设备。

  疫情形势日趋严峻,管控措施持续加码!

  1月26日,铁路宁波站对所有进出站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市民乘坐公交地铁被要求全程戴口罩。

  1月27日,宁波发出通告,除保障公共运行、疫情防控、群众生活等三大类必需企业外,其他企业一律不早于2月9日24时前复工。

  1月29日,地铁部分车站暂停运营,高速多个出入口关闭。

  1月30日起,对所有居民排摸清查,落实到“一家、一户、一人”。短短两天时间,全市排查811万人。

  ……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一项项防控举措落地有声、立竿见影,为第一时间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打下坚实基础。

  非常之时非常之策

  3例,5例,6例,13例,17例,20例,41例,46例……从来没有哪个数字,像每天上午市卫健委公布的确诊病例数那样,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只有把防控系统的每一块短板都补齐,才能真正切断疫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链,为这座千万人口城市构筑起坚固的“防火墙”。

  非常之时,需要非常之策!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形势变化,迅即调整防控战术,作出精准决策。

  2月4日,宁波采取最严厉、最果断措施,出台疫情防控“十二条铁律”。

  地铁全线暂停运营;全市零售药店暂停销售退烧、止咳类药品;禁止聚餐聚会、停用中央空调;实行发热病人院前、院中、院后全周期管理……

  阻断传染源,隔离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鄞州区盛世天城小区,一位市民被列为疑似病例。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将其送至定点医院,所有家人也被送往集中隔离点。

  该市民被确诊后,街道和社区召集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临时指挥中心,宣布“封楼”——整幢楼的69户居民,全部居家隔离观察14天。

  所有交通卡口“每车必检、每人必测”,坚决守牢城市“大门”。

  “您好,请配合出示身份证件。”在甬临线鱼山头检测点,53岁的陈国冲和他的同事们一起,每天要重复无数遍,为每一位过往人员登记检测,确保不漏一人。

  乡村、社区“党员上一线,群众户户见”,管住每道“小门”。

  6056户居民、2万余人、65%来自省外……在“超级社区”海创社区,物业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24小时联防联控,“社区太大了,我们一点不敢马虎。”社区党总支书记徐波平说。

  数万名机关干部下沉到农村、社区,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筑起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

  铁律之下,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是,生活必需品货足价稳、水电气基本公共服务正常运转……

  数百万宁波市民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取消了走亲访友、团圆聚餐的安排,推迟了逛街购物、旅游度假的计划,以“宅在家里就是作贡献”的自觉,为战“疫”助力。

  2月12日,全市人民第一次迎来了确诊病例零新增的日子。尽管此后出现了几例确诊病例,但已经挡不住宁波奔向胜利的步伐。

  2月21日起,确诊病例零新增的记录不断刷新。

  最美逆行者

  疫病肆虐,难阻勇士逆行!

  1月25日,大年初一,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宁波13名医护人员启程了,他们是宁波医务人员支援武汉的第一梯队,他们逆行的背影上,是亲人朋友的不舍与牵挂,是全市人民的重托与支持。

  第二批6名医务人员、第三批13名医务人员、第四批268名医务人员……短短一个月时间,我市6批次、307名白衣战士奔赴武汉战“疫”最前线。

  他们在武汉创造了“12小时筹建重症病区”的宁波速度,他们在凌晨2点的公交车上唱起《歌唱祖国》,公交车司机听得热泪盈眶:“他们唱出的不仅仅是对伟大祖国的深深热爱与祝福,更唱出了与我们武汉、与我们武汉人民同在的那份万丈豪情与坚定斗志。”

  有人千里驰援武汉,更多的医护人员扛起保卫宁波的重任。

  穿着厚厚的隔离服连续工作,本身对体力就是一种挑战,为了减少防护物质的消耗,不少医务人员忍饥挨渴,有的干脆穿着尿不湿工作;为了避免针刺伤,给患者打针要带三层手套,这让医务人员几乎只能凭经验跟着感觉走……

  “我出院了!”1月31日下午,走出隔离病房的一刹那,26岁的余姚小伙子小朱激动地来了张自拍,在他身后,是11名医务人员与病魔战斗的11个日日夜夜。

  2月14日,身患多种基础性疾病的96岁陆老太治愈出院,她是我省最高龄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她的“新生”,是宁波、杭州两地专家和医务人员与病魔较量的战果。

  医者仁心!没有硝烟,他们同样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白衣为战袍,他们用血肉之躯铸起护佑生命的长城。

  跑出复工加速度

  疫情来袭,城市被迫按下“暂停键”。形势好转,就要适时按下“快进键”,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研判疫情,按照“复工图”与“疫情图”精准匹配的要求,全面实施“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机制,有序推进分区分级复工。

  企业复工,要解决招工难、交单难、融资难、产业配套难、原材料供应难等一系列问题。我市成立了企业复工工作应急组,6部热线电话,6个工作专班,24小时在线,形成了部门横向联动、市县纵向协同的快速联办机制

  申洲国际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纺织企业,1.7万名员工老家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按正常途径一时难以回厂复工。应急组现场办公,协调700多辆省际包车,启动“点对点”万里大接送。

  针对制造、外贸、民生服务等企业复工的难点、痛点,宁波密集出台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帮扶政策,打出“强心剂”,输送“营养液”。

  帮扶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8条政策,采取降低税费、减免房租、财政贴息等措施,预计可为27万家中小微企业减负60亿元以上;

  外贸版“惠企12条”,为全市2.5万余家外贸企业纾解进出口难题;

  促进服务业发展21条意见,预计可为全市60万户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50亿元以上;

  促进企业复产复工20条意见,包括发放返甬员工包车补贴、延长外来员工居住证有效期等,充分考虑企业复产的需要;

  金融精准滴灌,全国首个专门帮扶小微企业的政策性复工防疫保险落地,市发改委联合国开行宁波分行、中国银行宁波分行累计推出350亿元应急专项贷款;

  启动“十省百城计划”,与四川、贵州、安徽等省份的城市“一对一”对接,开通“复工专列”、省际包车,帮助企业接回外地员工;

  ……

  政府有为,市场有效。至2月底,全市综合复工率达到 96.21%,综合产能恢复率达78.27%,全面完成省里“到月底基本实现全面复工,争取产能恢复到75%以上”的目标任务。

  大批企业复工,每天数以万计的外来人员涌入,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防止新一波疫情输入,我市实施“甬行码”分类管控,开展重点人员小周期滚动排查。

  “防控有力,复工有序!”这是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宁波防疫的共同“关键词”。

  一座城市的温暖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尘,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新老市民守望相助,共同演绎着全国文明城市的温暖与善意。

  在宁波大街小巷,无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与基层民警、社区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排查隐患。他们忍受寒天冷雨,不分昼夜值守卡口;他们利用各种渠道、资源,千方百计筹集口罩、防护服等急需物资。

  一线工人紧缺,志愿者和技校学生自告奋勇报名。从2月20日开始,象山三所职技校的566名师生按照“专业对口”原则,赴当地38家企业顶岗实习,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数百万宁波市民、宁波企业家、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能者及力、力所能及,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的宁波“四知”精神。

  金田铜业、奥克斯、博洋等民企,每家捐款1000万元;浙江省网易慈善基金会向奉化区定向捐赠1000万元;均胜科技等企业响应国家号召转产口罩,淘淘羊等跨境电商企业动员一切力量全球采购防疫物资;很多热心市民和学生为战“疫”捐钱捐物……

  一位湖北籍企业主自驾回到宁波,相关部门没有“教条式”地劝返,而是将其送到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宁波是一座有温情的城市,作为新宁波人,我们愿意与宁波共同成长、携手发展!”他感慨万分。

  “中国和宁波对疫情的快速反应让我震撼,中国人民之间兄弟姐妹般的互助情谊太让人感动了。”来自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西班牙语外教玛格丽特,协助公安部门录制了一段“在甬外国人怎么申领‘甬行码’”短视频后,毫不吝啬地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