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4个人的别样“生日会” 致敬最美战疫人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3-06 06:56: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打赢防疫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昨天11时46分,张师傅乘上厦门北至宁波的D3240次列车,他的目的地是宁波杭州湾新区,今天就是他复工的日子。沿途,温暖的阳光撒进车厢,毫无疑问,这是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晚上8时21分,列车准时抵达余姚北站,李晨阳所在的杭州湾新区经发局驻余姚北站服务小组,上前为张师傅等下车旅客测体温、登记……

  集体生日现场。(陈斌荣 黄程 摄)

  车站里突然响起生日歌

  宁波杭州湾新区是省内重要的产业大平台,节后返程人员多为企业员工,余姚北站成为防控外来输入性疫情的最前线。

  1月31日起,杭州湾新区交通运输局牵头,会同该区建设、经发、公安、卫生、庵东镇、公用事业公司,成立余姚高铁站旅客服务小组,每天15人在卡口执勤,上午7时到岗,23时结束任务,每天工作时长达16小时。

  昨晚的余姚北站有些特别,20时45分,执勤卡口突然响起“祝你生日快乐”的生日歌。

  “致敬最美战疫人,生日快乐!”一个大大的蛋糕被推了上来,蛋糕上是帅气的逆行者背影。原来,服务小组的林源、李晨阳、许家炜、胡旭东4人,生日都集中在这个月前后,于是,服务小组策划了这场“生日会”。

  宁波杭州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周嫒儿给现场的每位执勤人员送上鲜花,并让过生日的4人与家人视频连线。她知道,此刻他们最想和家人分享这一刻。

  “我是她的‘超人爸爸’”

  胡旭东的女儿馨馨6岁。1月31日开始,胡旭东就身处一线抗疫,一直没回家,也没见过女儿。“馨馨,想爸爸吗?你要乖啊,等爸爸回去看你。”视频连线中,胡旭东轻柔地对女儿说。

  在卡口执勤的这段时间里,平均一天有四五百名旅客通过服务小组分流出去,说得口干舌燥,下班后胡旭东就不太想说话了。但只要女儿的电话一来,他就立刻精神了。“如果被小机灵发现我嗓门有点低,她就会问‘爸爸你是不是累了’。我不想她担心,我可是她的‘超人爸爸’啊。”胡旭东说。

  林源的妻子范越超在银行工作,因为执勤需要,这对小夫妻已经分开一个多月了。“生日会”现场的视频连线中,林源对着妻子比了一个大大的“剪刀手”,一如平常在家里惹妻子生气后所用的招数。“你放心,我一切都好,你也要保护好自己啊,等我回家。”林源忍不住叮嘱道。

  事实上,林源觉得这一天不会太远了:“只要我们严格核查,把旅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来干什么等问题弄清楚,彻底阻隔病毒传播途径,我们就一定会战胜这场疫情。”

  “冰都化了,爸爸马上可以回家了”

  3月8日,也就是再过2天,是李晨阳38岁的生日。倘若不是昨晚的这场“生日会”,他还真的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一顶简易帐篷,几张略显寂寥的椅子,两台取暖器,这就是李晨阳和同组执勤成员的办公场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防死守,面对返程人员大批量集中输入的严峻形势,把牢余姚北站这一防控关口至关重要。

  “杭州湾新区作为省内重要的产业大平台,节后返程人员多,在分流、劝返、移交、隔离过程中,有一环节处理不到位,都会引发严重后果。”1个月下来,李晨阳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应对紧急情况的“小本本”。每次当他和组员们遇到重点监测人员时,先是细细跟对方讲解政策,倾听对方的需求,并给出应对策略,“换位思考,同心才能同问,这样劝返人员才会理解我们。”

  从执勤的第一天开始,李晨阳就选择和家人“分开”,自己独住。因养老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在养老院工作的妻子也正处于隔离状态,家中4岁的幼子只能由岳父母代为看护。

  夫妻俩靠微信联系日常,岳父母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对儿子的思念,李晨阳只能“摒住”。

  2月9日,宁波降温,当晚李晨阳执完勤已11时30分。他正要发动汽车,却发现车上结冰了。小铲子铲下冰块,放到手里一会儿就化,过后的触感却是暖的。李晨阳默默想着,“儿子你看,冰块融化了,春天来了,爸爸马上可以回家了。”

  “有生日礼物吗?发女朋友那种”

  2月27日是许家炜29岁生日,当天21时20分,忙完一天执勤工作的他独自过了个生日——一个肉包,一碗菜汤。“吃个夜宵,祝我生日快乐!”他特意发了一条朋友圈,并添加了三个加油手势,给自己也给同事们加油打气。

  只是没想到,29岁的生日他过了两次。第二次是一群人,大家抱着鲜花,吃着蛋糕。“说真的,我有点小激动。”简单一句话,许家玮说得磕磕巴巴的。

  许家炜是杭州湾新区公安分局的辅警,2月4日,接到局里通知后,身为党员的他第一时间报名,请战参与余姚北站服务小组的一线防控工作。但转身给父母的电话中却隐去了“主动”两字,身为家中独子的他怕家人担心:“我是党员,这种时候应该到一线去。”

  “你在室外执勤,穿厚一点,把口罩戴好。”

  “戴好了,你们待在家里尽量不要外出,一定做好防护。”

  时常,在入夜时分,许家炜会给父母打个电话,叮嘱几句。“以前,都是他们担心我多一些。这次,我更担心他们,毕竟他们都上了年纪。”

  烛火摇曳,提起生日愿望,现场有人大喊了一声:“疫情早点结束吧!”

  没错,这是每个人的心愿。

  许家炜笑着说:“我是单身,还想加一个愿望。有生日礼物吗?发女朋友那种!”

  同样收到鲜花的他 有点想念家里的“小棉袄”

  虽然这场“生日会”没郑炜的份,37岁的他生日在10月份,但他也同样收到了鲜花,他也有点想家里的“小棉袄”了。

  余姚北站人员流量大,杭州湾新区交通运输局每天有3人负责统筹协调站点全面工作,郑炜就是其中之一。他和其他执勤小组的小伙伴一样,时常会面临无法预料的风险。

  有一次执勤,郑炜遇到一名进站旅客被测出37.3℃的体温,已达临界点。劝返时,旅客不理解拒绝配合,他为此做了8小时的劝说工作。目送这名旅客离开时,他的嗓子已经沙哑了。

  因为担心给家人带来风险,1个多月来,郑炜把办公室当家,几张硬纸板、一条薄棉被铺就了他口中的“豪华套房”,加班饿了来一桶泡面也是常事。他已经想不出家里“小棉袄”柔软的手掌贴在脸颊是什么感觉了。

  郑炜的妻子是一名医生,也一直坚守在一线。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目前由爷爷奶奶照顾。

  2月6日,他接到家里来电,需要他采买生活物资,这是他到一线执勤后第一次回家见到“小棉袄”。

  “离我3米距离,我就这样看看你。”刚进家门,郑炜就向女儿发出“指令”。

  “嗯,好像胖了那么一点点。”他的手指照着女儿的脸划出一个轮廓,父女俩就这样隔着3米对话。一分钟后,他“狠心”地把自己关进了小房间,自我隔离。

  “超级VIP待遇。”当晚,郑炜更新了朋友圈,照片中是他的晚饭。为了避免和家人近距离接触,他让父母把饭菜放到了房间门口的地板上。

  他希望疫情尽快过去,这样他就能回家抱抱“小棉袄”了。

  宁波晚报记者吴丹娜通讯员高博雯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4个人的别样“生日会” 致敬最美战疫人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3-06 06:56:00

  昨天11时46分,张师傅乘上厦门北至宁波的D3240次列车,他的目的地是宁波杭州湾新区,今天就是他复工的日子。沿途,温暖的阳光撒进车厢,毫无疑问,这是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晚上8时21分,列车准时抵达余姚北站,李晨阳所在的杭州湾新区经发局驻余姚北站服务小组,上前为张师傅等下车旅客测体温、登记……

  集体生日现场。(陈斌荣 黄程 摄)

  车站里突然响起生日歌

  宁波杭州湾新区是省内重要的产业大平台,节后返程人员多为企业员工,余姚北站成为防控外来输入性疫情的最前线。

  1月31日起,杭州湾新区交通运输局牵头,会同该区建设、经发、公安、卫生、庵东镇、公用事业公司,成立余姚高铁站旅客服务小组,每天15人在卡口执勤,上午7时到岗,23时结束任务,每天工作时长达16小时。

  昨晚的余姚北站有些特别,20时45分,执勤卡口突然响起“祝你生日快乐”的生日歌。

  “致敬最美战疫人,生日快乐!”一个大大的蛋糕被推了上来,蛋糕上是帅气的逆行者背影。原来,服务小组的林源、李晨阳、许家炜、胡旭东4人,生日都集中在这个月前后,于是,服务小组策划了这场“生日会”。

  宁波杭州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周嫒儿给现场的每位执勤人员送上鲜花,并让过生日的4人与家人视频连线。她知道,此刻他们最想和家人分享这一刻。

  “我是她的‘超人爸爸’”

  胡旭东的女儿馨馨6岁。1月31日开始,胡旭东就身处一线抗疫,一直没回家,也没见过女儿。“馨馨,想爸爸吗?你要乖啊,等爸爸回去看你。”视频连线中,胡旭东轻柔地对女儿说。

  在卡口执勤的这段时间里,平均一天有四五百名旅客通过服务小组分流出去,说得口干舌燥,下班后胡旭东就不太想说话了。但只要女儿的电话一来,他就立刻精神了。“如果被小机灵发现我嗓门有点低,她就会问‘爸爸你是不是累了’。我不想她担心,我可是她的‘超人爸爸’啊。”胡旭东说。

  林源的妻子范越超在银行工作,因为执勤需要,这对小夫妻已经分开一个多月了。“生日会”现场的视频连线中,林源对着妻子比了一个大大的“剪刀手”,一如平常在家里惹妻子生气后所用的招数。“你放心,我一切都好,你也要保护好自己啊,等我回家。”林源忍不住叮嘱道。

  事实上,林源觉得这一天不会太远了:“只要我们严格核查,把旅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来干什么等问题弄清楚,彻底阻隔病毒传播途径,我们就一定会战胜这场疫情。”

  “冰都化了,爸爸马上可以回家了”

  3月8日,也就是再过2天,是李晨阳38岁的生日。倘若不是昨晚的这场“生日会”,他还真的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一顶简易帐篷,几张略显寂寥的椅子,两台取暖器,这就是李晨阳和同组执勤成员的办公场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防死守,面对返程人员大批量集中输入的严峻形势,把牢余姚北站这一防控关口至关重要。

  “杭州湾新区作为省内重要的产业大平台,节后返程人员多,在分流、劝返、移交、隔离过程中,有一环节处理不到位,都会引发严重后果。”1个月下来,李晨阳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应对紧急情况的“小本本”。每次当他和组员们遇到重点监测人员时,先是细细跟对方讲解政策,倾听对方的需求,并给出应对策略,“换位思考,同心才能同问,这样劝返人员才会理解我们。”

  从执勤的第一天开始,李晨阳就选择和家人“分开”,自己独住。因养老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在养老院工作的妻子也正处于隔离状态,家中4岁的幼子只能由岳父母代为看护。

  夫妻俩靠微信联系日常,岳父母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对儿子的思念,李晨阳只能“摒住”。

  2月9日,宁波降温,当晚李晨阳执完勤已11时30分。他正要发动汽车,却发现车上结冰了。小铲子铲下冰块,放到手里一会儿就化,过后的触感却是暖的。李晨阳默默想着,“儿子你看,冰块融化了,春天来了,爸爸马上可以回家了。”

  “有生日礼物吗?发女朋友那种”

  2月27日是许家炜29岁生日,当天21时20分,忙完一天执勤工作的他独自过了个生日——一个肉包,一碗菜汤。“吃个夜宵,祝我生日快乐!”他特意发了一条朋友圈,并添加了三个加油手势,给自己也给同事们加油打气。

  只是没想到,29岁的生日他过了两次。第二次是一群人,大家抱着鲜花,吃着蛋糕。“说真的,我有点小激动。”简单一句话,许家玮说得磕磕巴巴的。

  许家炜是杭州湾新区公安分局的辅警,2月4日,接到局里通知后,身为党员的他第一时间报名,请战参与余姚北站服务小组的一线防控工作。但转身给父母的电话中却隐去了“主动”两字,身为家中独子的他怕家人担心:“我是党员,这种时候应该到一线去。”

  “你在室外执勤,穿厚一点,把口罩戴好。”

  “戴好了,你们待在家里尽量不要外出,一定做好防护。”

  时常,在入夜时分,许家炜会给父母打个电话,叮嘱几句。“以前,都是他们担心我多一些。这次,我更担心他们,毕竟他们都上了年纪。”

  烛火摇曳,提起生日愿望,现场有人大喊了一声:“疫情早点结束吧!”

  没错,这是每个人的心愿。

  许家炜笑着说:“我是单身,还想加一个愿望。有生日礼物吗?发女朋友那种!”

  同样收到鲜花的他 有点想念家里的“小棉袄”

  虽然这场“生日会”没郑炜的份,37岁的他生日在10月份,但他也同样收到了鲜花,他也有点想家里的“小棉袄”了。

  余姚北站人员流量大,杭州湾新区交通运输局每天有3人负责统筹协调站点全面工作,郑炜就是其中之一。他和其他执勤小组的小伙伴一样,时常会面临无法预料的风险。

  有一次执勤,郑炜遇到一名进站旅客被测出37.3℃的体温,已达临界点。劝返时,旅客不理解拒绝配合,他为此做了8小时的劝说工作。目送这名旅客离开时,他的嗓子已经沙哑了。

  因为担心给家人带来风险,1个多月来,郑炜把办公室当家,几张硬纸板、一条薄棉被铺就了他口中的“豪华套房”,加班饿了来一桶泡面也是常事。他已经想不出家里“小棉袄”柔软的手掌贴在脸颊是什么感觉了。

  郑炜的妻子是一名医生,也一直坚守在一线。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目前由爷爷奶奶照顾。

  2月6日,他接到家里来电,需要他采买生活物资,这是他到一线执勤后第一次回家见到“小棉袄”。

  “离我3米距离,我就这样看看你。”刚进家门,郑炜就向女儿发出“指令”。

  “嗯,好像胖了那么一点点。”他的手指照着女儿的脸划出一个轮廓,父女俩就这样隔着3米对话。一分钟后,他“狠心”地把自己关进了小房间,自我隔离。

  “超级VIP待遇。”当晚,郑炜更新了朋友圈,照片中是他的晚饭。为了避免和家人近距离接触,他让父母把饭菜放到了房间门口的地板上。

  他希望疫情尽快过去,这样他就能回家抱抱“小棉袄”了。

  宁波晚报记者吴丹娜通讯员高博雯文/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