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整治53个水源地、建设无废城市…今年美丽宁波这么建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3-27 20:03: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记者冯瑄 通讯员沈波

  污染防治攻坚战决战之年,我市排定环境质量攻坚、高质量发展服务、基础设施补短板、治污能力提升四大重点工程,为生态文明建设按下“快进键”。这是记者从今天召开的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的消息。

  通过整治15个工业园区废气污染、整治53个“千吨万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全面启动建设“无废城市”等举措,2020年,我市将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气、水、土污染防治是环境质量攻坚工程的重点。今年我市加大工业企业、交通源和扬尘等大气环境治理力度,力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削减20%;完成16个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市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地表水环境功能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建立固体废物专业化收运体系,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达到98%。

  深化环评审批制度和生态体制机制改革是高质量发展服务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按照计划,我市将力争“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向省级以下开发区延伸。实施疫情期间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9月底前,在制造业、畜牧业等领域的17大类44小类行业中拓展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围绕绿色采购引导50家制造业龙头企业带动500家以上的供应链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示范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是生态环境补短板的关键。今年将完成海曙、北仑、奉化、慈溪、宁海等地5座污水处理厂的新(扩)建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4.5万吨/日。培育发展循环经济,力争年底前完成16个制造业类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同步完成30个小微园区建设和提升。

  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重在建立污染治理的联动机制。我市将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制机制,会同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搭建治水、治气、治土、信息和执法五大协同平台,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污体系。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整治53个水源地、建设无废城市…今年美丽宁波这么建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3-27 20:03:00

  中国宁波网记者冯瑄 通讯员沈波

  污染防治攻坚战决战之年,我市排定环境质量攻坚、高质量发展服务、基础设施补短板、治污能力提升四大重点工程,为生态文明建设按下“快进键”。这是记者从今天召开的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的消息。

  通过整治15个工业园区废气污染、整治53个“千吨万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全面启动建设“无废城市”等举措,2020年,我市将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气、水、土污染防治是环境质量攻坚工程的重点。今年我市加大工业企业、交通源和扬尘等大气环境治理力度,力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削减20%;完成16个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市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地表水环境功能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建立固体废物专业化收运体系,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达到98%。

  深化环评审批制度和生态体制机制改革是高质量发展服务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按照计划,我市将力争“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向省级以下开发区延伸。实施疫情期间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9月底前,在制造业、畜牧业等领域的17大类44小类行业中拓展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围绕绿色采购引导50家制造业龙头企业带动500家以上的供应链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示范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是生态环境补短板的关键。今年将完成海曙、北仑、奉化、慈溪、宁海等地5座污水处理厂的新(扩)建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4.5万吨/日。培育发展循环经济,力争年底前完成16个制造业类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同步完成30个小微园区建设和提升。

  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重在建立污染治理的联动机制。我市将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制机制,会同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搭建治水、治气、治土、信息和执法五大协同平台,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污体系。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