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做海鲜生意的鲍大军:他曾以为海边的家乡就是世界的中心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14 07:06:00报料热线:81850000

潘燕君做的炝蟹。

  从舟山嵊山岛泗洲塘客运码头到沈家门,要坐3个多小时船。2009年,60多岁的老鲍曾一次次大清早出发,碾转来到宁波。肩头摇摇晃晃的泡沫箱里,冰着一罐罐辣螺和蟹酱。跑遍了城市角角落落里的海产品销售店后,老鲍失望地回去了。

  “东西我全部送掉了,宁波卖得都比我们便宜,卖相也好。那红膏你一比就知道了,人家一看我们的,就说难卖。”老鲍对儿子鲍大军说。

  那时,鲍大军在嵊山的海味加工厂已经办了3年,辣螺和炝蟹都是主打产品,在嵊山本地和舟山其他地区销售,年收益20万元,当地还给他颁了“创业奖”。但本地市场毕竟有限,他让父亲去宁波探探路,没想到,连生意做了多年的老鲍也没有信心。

  休渔季已经到来,很多人懒洋洋的,身边的店有一搭没一搭地开着,外头看进去一片漆黑。这个中国最东端的住人岛,曾因嵊山百年渔场的辉煌而喧嚣繁华、声名远扬,后来却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变得沉寂落寞、风光不再。鲍大军很焦虑:“光在这儿卖,能卖多久?”

潘燕君做的辣螺酱。

  渔港

  鲍大军出生于1976年的嵊山,小时候粮食紧张,常没饭吃,不年不节的时候只能顿顿海鲜裹腹。“稻谷要长出来才有的吃,鱼啊虾啊随时都有。大海那么大,放了学随便钓两条虎头鱼就能烧一碗。”

  他以为全世界都这样,而海边的家乡,就是世界的中心。

  这里有当时全中国最大的渔场。每年冬汛,三省一市十多万渔民奔赴嵊山日夜奋战。镇上只有一条主路,刮风的时候渔民上岸,街上人山人海。所有原住民都忙起来为渔民服务:修船补网,卖食物、抬木材、打渔绳……

  家家户户都有渔民暂住,连门板都会当床租出去。入夜后,渔船都亮起了灯,整个渔港灯火通明一片璀璨。

  “那时觉得,嵊山比上海还热闹。”鲍大军说。

  他很小就去过上海,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偏僻海岛,家家户户开始做虾干。灶头一个个搭在码头边,到处弥漫着烤虾的香。红彤彤的虾干走向五湖四海,据说最远卖到东北。

  幼时的鲍大军曾跟着爷爷,挑着虾米到上海走街串巷地卖。这个海边长大的乡下小孩一点都不胆怯,爷叔阿姨叫得甜,笑意里带着见过世面的骄傲:“我们吃鲜的,上海人吃干的。”

  那时海产品丰富,赚钱也容易。15岁,初中没毕业的他就去收购海产的冰鲜船上工作,在箱子里铺满碎冰,把鱼从海上运到码头。一年后,他和父母一起凑了3000元开始养梭子蟹。

鲍大军在老家。

  上世纪90年代初,红火了六七年的虾干加工渐渐没落,活梭子蟹暂养成为新兴产业。岛上修起了公路,两侧全是水产养殖的水泥池。根据相关报道,那时嵊山镇水产加工企业陆续开过二三十家,大多都是做活梭子蟹暂养及出口。

  鲍大军的养殖场红火了两年,很快利润就开始缩水,他便抽身上了海鲜运输船,工作是把嵊山的海鲜送到宁波和上海。父亲还在坚持养蟹,但再也没有赚到什么钱。到了上世纪末,多数基础薄弱的养殖场都被淘汰了。

  现在想来,活蟹暂养没落的主要原因,还是海洋资源的衰退,只是当时大家浑然不觉。

  多年后鲍大军看过一期美食节目,大概是为了表现食材的难得,镜头里的人背着氧气潜到海里,一个一个从礁石上采海螺。他片刻恍惚,脑海中浮现童年的画面:深吸一口气,一猛子扎进海里,几十秒的时间,可以从礁石上撸下一大碗来。

  “那时的螺,是真的多啊!”

  但那段时光一去不返了。曾以为大海的馈赠会取之不尽,靠海吃海就会衣食无忧,百年渔场的高光时刻似乎就在昨天,转眼越来越多的乡亲陷入无鱼可捕的困境。

鲍大军的民宿。

  海味

  鲍大军24岁结婚,娶的是小学同学潘燕君。有了女儿后他不跑运输了,和朋友一起开了个活蟹收购门店,2006年创办了大军海味加工厂,因为老婆最擅长“海味加工”。

  在舟山,如果你追问一个厨子,究竟有什么烹饪绝活才配得上大厨的称号。他们想半天也不过憋红了脸说,真的只有这些简单的做法。蒸、煮、炝,工序都不复杂,本地女人没有不会的,但鲍大军一口就能尝出老婆做的那个味。

  生意忙的时候,也没时间做饭。潘燕君早上起来腌只活蟹,晚饭时蟹壳掰开,“咔嚓咔嚓”剁成块。鲍大军最喜欢咪口小酒,夹块有红膏的放嘴里滋滋砸砸地嘬,他常陶醉于那种恰到好处的粘黏和弹性。

  炝蟹唯一技术环节就是配制盐水,食材也要新鲜,如果时间长,或者死蟹,看上去就没那么透亮了。潘燕君拿捏得好,外面的就没有这么软滑的口感。

  辣螺酱也是她拿手的,敲碎了用盐水腌制,黄酒密封,再冷藏。辣螺其实不辣,清水煮煮就很鲜。它学名叫疣荔枝螺,春天最多,当地人更愿意腌起来下饭下酒吃一年,但腌得不好容易发黑。尝试过很多比例后,潘燕君腌的螺酱和她人一样爽脆利落,入口咸与鲜浑然一体,最是下饭。

  “大菜”往往是鳗鲞。每年春节前,潘燕君就在院子里和楼顶上吊满了剖开肚皮的鳗鱼,她盼着西北风,冷、干爽,适合风鱼。

  “风”到了东南沿海,变成了一个动词,海风吹掉水分,留住鲜味。在渔船上风鱼最好,海上的风是活的,晒的时候用稻草捆着,鱼不会变色,也确保原汁原味。但船上挂的鱼毕竟有限,嵊山在外海,西北风过来没有任何遮挡,鱼鲞是最接近船上风干的。

  鲍大军餐桌上的家常,也是加工厂的产品。那些年,出海捕鱼的人比以前少了,他雇了一大批渔民、渔妇,在潘燕君的指挥下,通过传统的手工制作进行海味加工,带动了就业,产品在当地也颇有口碑。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去打工,人来人往的渔镇繁华不再,还能再卖多久呢?

  “为什么不去外面开拓市场?”去宁波的建议最早也是一位收红膏蟹的宁波人提的,“宁波口味和舟山差不多,喜欢辣螺酱、蟹酱下饭。你们东西新鲜,口味也好,怎么会卖不出去?”

  但鲍大军的父亲带着媳妇的产品去探路,却发现宁波人并不买账。“有的说样子土,有的说味道也不如他们的咸!还有贵!”

  “不去试一试我不甘心!”鲍大军动员举棋不定的妻子,“而且女儿也大了,你愿意她和我们一样,天天守在这岛上?”

  2009年,开渔之后,鲍大军带着妻儿来到宁波,在中兴北路租下了一个小小的门面,挂了块“嵊泗海产品销售部”的招牌,主打产品就是辣螺,也有蟹酱、泥螺、鳗鲞等。

  出路

  潘燕君不知道别人家的螺酱蟹酱是怎么做到这么好看的,她腌的红膏蟹总不如别人膏红,哪怕已经最大程度保证了食材的新鲜。

  “噶巨(太贵)!”小店知名度不高,偶尔有人进来转转,一看价格就放下了。潘燕君笑呵呵地解释:“这个螺最新鲜了,你尝过就知道,都是自己做的,没什么利润……哎,哎,别走啊!”最后一咬牙:“我不贱卖的,阿婆,这瓶就送你,吃得好再来!”

  他们的商品定价和宁波本地比,没什么优势,保质期也不长。最早3000瓶螺酱没卖掉,全扔了。潘燕君心疼地哭了一场。

  夫妇两人一合计,材料要好,所以不能买便宜的原料;还是按原来的方法做,哪怕不好看,也保证口感;售价也不能降,降价是对家乡品牌的不尊重,无人问津也要牢牢扳住价格。

  那么,怎么让更多的人知道呢?只剩下赠送推广这一条路了。

  一瓶瓶送出去,靠着身边客户的口口传播,渐渐有了销量,但一年下来,几乎没什么利润。

  最难的时候,一位嵊泗同乡给了他们支持。

  鲍大军记得,有一天刚开门不久,来了位70多岁的老先生,一进门就问他是嵊泗什么地方的。老先生说,他也是嵊泗人,离家多年,现在跟着子女住在宁波。前天碰到一个邻居,拎了两瓶辣螺给他看:“这是你们那儿的吗?”他一尝,就跟着找来了。

  “就是正宗的,嵊泗的味道!”老人很激动,鲍大军心里也热乎乎的,赶紧泡上茶,取了各色特产装成一盒,要送他作乡亲之礼。老人坚持要按标价付款,争执了好一会儿,各让一步,折价成交。后来老人成了老主顾,并不遗余力地推广家乡的味道。

  转机发生在2012年,为了规范水产品市场的经营,宁波扩大了江北路林市场水产市场干货区的规模,统一安排经营户集体进入市场,鲍士军争取到了两间门面。

  他喜欢这个热闹繁忙的地方,像极了童年的嵊山。从凌晨起,货车进场的鸣笛、工人卸运的呼喊,商贩交易的讨价还价嘈杂交错,每个角落都有商机。

  渐渐的,他的批发和零售业务都逐步上升,并打进了一些知名酒店,也慢慢地摸清了宁波人的口胃脾气:“他们在意价格,但更在意东西,认准了之后,价格反而没那么重要了。他们想法都放肚皮里的,有意见也不会直说的,但下次就不来了。”

  乡愁

  数年拼搏后,鲍士军不但自己赚了钱,还带动乡亲创业致富。

  不惑之年的他干了两件事,一是把女儿送到澳大利亚读书,自己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生意越大越发现自己的局限,希望孩子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二是在镇慈交界的伏龙山脚下买了一栋别墅。去看房的那天,他站在阳台上东南远眺,舟山跨海大桥在碧海中延伸,川流不息的车辆让他当下有驱车回去的冲动:“就这里啦!”

  人大概就是这样,一边向往着更远的地方更大的世界,一边却又念着家。女儿出国时会带一些妈妈做的鱼干,一餐一饭,都是乡愁。

  2015年,一些被称为“绿野仙踪”的照片成为网红。镜头都取自嵊山后头湾,因为久无人住,整个村落都被绿色的藤蔓和爬山虎缠绕着,遗世孤立,美得像个童话。“这不是我小时候玩过的地方吗?再也没人住了吗?”女儿兴奋地发来照片。

  鲍士军却觉得“再也”两个字刺目,心里五味杂陈:“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他当时也没有想到,也许因为“绿野仙踪”的网红效应,也许是因为嵊泗旅游业的开发,也许是因为东极、枸杞、花鸟等小岛随着影视剧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到嵊山来旅游的人多起来了。

  很快,嵊山镇也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目标是要培育建设“尽山”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打造民宿综合体。

  消息一出,鲍大军很兴奋。那里著名的景点东崖绝壁就在他出生的鳗嘴头村。如果用自己家的院子办民宿,那就可以常常回家了。

  他专门请了设计师回岛,把老家重新改造,强调渔村风貌,还设计了一个小酒吧,很快成为当地的打卡地。接着又投资了300多万元,购了相邻的两所老房子,打造另两个精品民宿。

  疫情过后,海岛的旅游业似乎恢复得更快些。上个周末,嵊山鳗嘴头东崖绝壁,又一次站满了等待日出的人们。海平面一点点亮时,有孩子在兴奋地欢呼。鲍大军百感交集:他那么大的时候,以为自己会在岛上当一辈子渔民。从未想过,有一天渔场会没落。好在,他们一边寻找出路,一边积极转型。而渔村,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个热热闹闹的家乡,又回来了。

  宁波晚报记者樊卓婧 程鑫 (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做海鲜生意的鲍大军:他曾以为海边的家乡就是世界的中心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14 07:06:00

潘燕君做的炝蟹。

  从舟山嵊山岛泗洲塘客运码头到沈家门,要坐3个多小时船。2009年,60多岁的老鲍曾一次次大清早出发,碾转来到宁波。肩头摇摇晃晃的泡沫箱里,冰着一罐罐辣螺和蟹酱。跑遍了城市角角落落里的海产品销售店后,老鲍失望地回去了。

  “东西我全部送掉了,宁波卖得都比我们便宜,卖相也好。那红膏你一比就知道了,人家一看我们的,就说难卖。”老鲍对儿子鲍大军说。

  那时,鲍大军在嵊山的海味加工厂已经办了3年,辣螺和炝蟹都是主打产品,在嵊山本地和舟山其他地区销售,年收益20万元,当地还给他颁了“创业奖”。但本地市场毕竟有限,他让父亲去宁波探探路,没想到,连生意做了多年的老鲍也没有信心。

  休渔季已经到来,很多人懒洋洋的,身边的店有一搭没一搭地开着,外头看进去一片漆黑。这个中国最东端的住人岛,曾因嵊山百年渔场的辉煌而喧嚣繁华、声名远扬,后来却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变得沉寂落寞、风光不再。鲍大军很焦虑:“光在这儿卖,能卖多久?”

潘燕君做的辣螺酱。

  渔港

  鲍大军出生于1976年的嵊山,小时候粮食紧张,常没饭吃,不年不节的时候只能顿顿海鲜裹腹。“稻谷要长出来才有的吃,鱼啊虾啊随时都有。大海那么大,放了学随便钓两条虎头鱼就能烧一碗。”

  他以为全世界都这样,而海边的家乡,就是世界的中心。

  这里有当时全中国最大的渔场。每年冬汛,三省一市十多万渔民奔赴嵊山日夜奋战。镇上只有一条主路,刮风的时候渔民上岸,街上人山人海。所有原住民都忙起来为渔民服务:修船补网,卖食物、抬木材、打渔绳……

  家家户户都有渔民暂住,连门板都会当床租出去。入夜后,渔船都亮起了灯,整个渔港灯火通明一片璀璨。

  “那时觉得,嵊山比上海还热闹。”鲍大军说。

  他很小就去过上海,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偏僻海岛,家家户户开始做虾干。灶头一个个搭在码头边,到处弥漫着烤虾的香。红彤彤的虾干走向五湖四海,据说最远卖到东北。

  幼时的鲍大军曾跟着爷爷,挑着虾米到上海走街串巷地卖。这个海边长大的乡下小孩一点都不胆怯,爷叔阿姨叫得甜,笑意里带着见过世面的骄傲:“我们吃鲜的,上海人吃干的。”

  那时海产品丰富,赚钱也容易。15岁,初中没毕业的他就去收购海产的冰鲜船上工作,在箱子里铺满碎冰,把鱼从海上运到码头。一年后,他和父母一起凑了3000元开始养梭子蟹。

鲍大军在老家。

  上世纪90年代初,红火了六七年的虾干加工渐渐没落,活梭子蟹暂养成为新兴产业。岛上修起了公路,两侧全是水产养殖的水泥池。根据相关报道,那时嵊山镇水产加工企业陆续开过二三十家,大多都是做活梭子蟹暂养及出口。

  鲍大军的养殖场红火了两年,很快利润就开始缩水,他便抽身上了海鲜运输船,工作是把嵊山的海鲜送到宁波和上海。父亲还在坚持养蟹,但再也没有赚到什么钱。到了上世纪末,多数基础薄弱的养殖场都被淘汰了。

  现在想来,活蟹暂养没落的主要原因,还是海洋资源的衰退,只是当时大家浑然不觉。

  多年后鲍大军看过一期美食节目,大概是为了表现食材的难得,镜头里的人背着氧气潜到海里,一个一个从礁石上采海螺。他片刻恍惚,脑海中浮现童年的画面:深吸一口气,一猛子扎进海里,几十秒的时间,可以从礁石上撸下一大碗来。

  “那时的螺,是真的多啊!”

  但那段时光一去不返了。曾以为大海的馈赠会取之不尽,靠海吃海就会衣食无忧,百年渔场的高光时刻似乎就在昨天,转眼越来越多的乡亲陷入无鱼可捕的困境。

鲍大军的民宿。

  海味

  鲍大军24岁结婚,娶的是小学同学潘燕君。有了女儿后他不跑运输了,和朋友一起开了个活蟹收购门店,2006年创办了大军海味加工厂,因为老婆最擅长“海味加工”。

  在舟山,如果你追问一个厨子,究竟有什么烹饪绝活才配得上大厨的称号。他们想半天也不过憋红了脸说,真的只有这些简单的做法。蒸、煮、炝,工序都不复杂,本地女人没有不会的,但鲍大军一口就能尝出老婆做的那个味。

  生意忙的时候,也没时间做饭。潘燕君早上起来腌只活蟹,晚饭时蟹壳掰开,“咔嚓咔嚓”剁成块。鲍大军最喜欢咪口小酒,夹块有红膏的放嘴里滋滋砸砸地嘬,他常陶醉于那种恰到好处的粘黏和弹性。

  炝蟹唯一技术环节就是配制盐水,食材也要新鲜,如果时间长,或者死蟹,看上去就没那么透亮了。潘燕君拿捏得好,外面的就没有这么软滑的口感。

  辣螺酱也是她拿手的,敲碎了用盐水腌制,黄酒密封,再冷藏。辣螺其实不辣,清水煮煮就很鲜。它学名叫疣荔枝螺,春天最多,当地人更愿意腌起来下饭下酒吃一年,但腌得不好容易发黑。尝试过很多比例后,潘燕君腌的螺酱和她人一样爽脆利落,入口咸与鲜浑然一体,最是下饭。

  “大菜”往往是鳗鲞。每年春节前,潘燕君就在院子里和楼顶上吊满了剖开肚皮的鳗鱼,她盼着西北风,冷、干爽,适合风鱼。

  “风”到了东南沿海,变成了一个动词,海风吹掉水分,留住鲜味。在渔船上风鱼最好,海上的风是活的,晒的时候用稻草捆着,鱼不会变色,也确保原汁原味。但船上挂的鱼毕竟有限,嵊山在外海,西北风过来没有任何遮挡,鱼鲞是最接近船上风干的。

  鲍大军餐桌上的家常,也是加工厂的产品。那些年,出海捕鱼的人比以前少了,他雇了一大批渔民、渔妇,在潘燕君的指挥下,通过传统的手工制作进行海味加工,带动了就业,产品在当地也颇有口碑。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去打工,人来人往的渔镇繁华不再,还能再卖多久呢?

  “为什么不去外面开拓市场?”去宁波的建议最早也是一位收红膏蟹的宁波人提的,“宁波口味和舟山差不多,喜欢辣螺酱、蟹酱下饭。你们东西新鲜,口味也好,怎么会卖不出去?”

  但鲍大军的父亲带着媳妇的产品去探路,却发现宁波人并不买账。“有的说样子土,有的说味道也不如他们的咸!还有贵!”

  “不去试一试我不甘心!”鲍大军动员举棋不定的妻子,“而且女儿也大了,你愿意她和我们一样,天天守在这岛上?”

  2009年,开渔之后,鲍大军带着妻儿来到宁波,在中兴北路租下了一个小小的门面,挂了块“嵊泗海产品销售部”的招牌,主打产品就是辣螺,也有蟹酱、泥螺、鳗鲞等。

  出路

  潘燕君不知道别人家的螺酱蟹酱是怎么做到这么好看的,她腌的红膏蟹总不如别人膏红,哪怕已经最大程度保证了食材的新鲜。

  “噶巨(太贵)!”小店知名度不高,偶尔有人进来转转,一看价格就放下了。潘燕君笑呵呵地解释:“这个螺最新鲜了,你尝过就知道,都是自己做的,没什么利润……哎,哎,别走啊!”最后一咬牙:“我不贱卖的,阿婆,这瓶就送你,吃得好再来!”

  他们的商品定价和宁波本地比,没什么优势,保质期也不长。最早3000瓶螺酱没卖掉,全扔了。潘燕君心疼地哭了一场。

  夫妇两人一合计,材料要好,所以不能买便宜的原料;还是按原来的方法做,哪怕不好看,也保证口感;售价也不能降,降价是对家乡品牌的不尊重,无人问津也要牢牢扳住价格。

  那么,怎么让更多的人知道呢?只剩下赠送推广这一条路了。

  一瓶瓶送出去,靠着身边客户的口口传播,渐渐有了销量,但一年下来,几乎没什么利润。

  最难的时候,一位嵊泗同乡给了他们支持。

  鲍大军记得,有一天刚开门不久,来了位70多岁的老先生,一进门就问他是嵊泗什么地方的。老先生说,他也是嵊泗人,离家多年,现在跟着子女住在宁波。前天碰到一个邻居,拎了两瓶辣螺给他看:“这是你们那儿的吗?”他一尝,就跟着找来了。

  “就是正宗的,嵊泗的味道!”老人很激动,鲍大军心里也热乎乎的,赶紧泡上茶,取了各色特产装成一盒,要送他作乡亲之礼。老人坚持要按标价付款,争执了好一会儿,各让一步,折价成交。后来老人成了老主顾,并不遗余力地推广家乡的味道。

  转机发生在2012年,为了规范水产品市场的经营,宁波扩大了江北路林市场水产市场干货区的规模,统一安排经营户集体进入市场,鲍士军争取到了两间门面。

  他喜欢这个热闹繁忙的地方,像极了童年的嵊山。从凌晨起,货车进场的鸣笛、工人卸运的呼喊,商贩交易的讨价还价嘈杂交错,每个角落都有商机。

  渐渐的,他的批发和零售业务都逐步上升,并打进了一些知名酒店,也慢慢地摸清了宁波人的口胃脾气:“他们在意价格,但更在意东西,认准了之后,价格反而没那么重要了。他们想法都放肚皮里的,有意见也不会直说的,但下次就不来了。”

  乡愁

  数年拼搏后,鲍士军不但自己赚了钱,还带动乡亲创业致富。

  不惑之年的他干了两件事,一是把女儿送到澳大利亚读书,自己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生意越大越发现自己的局限,希望孩子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二是在镇慈交界的伏龙山脚下买了一栋别墅。去看房的那天,他站在阳台上东南远眺,舟山跨海大桥在碧海中延伸,川流不息的车辆让他当下有驱车回去的冲动:“就这里啦!”

  人大概就是这样,一边向往着更远的地方更大的世界,一边却又念着家。女儿出国时会带一些妈妈做的鱼干,一餐一饭,都是乡愁。

  2015年,一些被称为“绿野仙踪”的照片成为网红。镜头都取自嵊山后头湾,因为久无人住,整个村落都被绿色的藤蔓和爬山虎缠绕着,遗世孤立,美得像个童话。“这不是我小时候玩过的地方吗?再也没人住了吗?”女儿兴奋地发来照片。

  鲍士军却觉得“再也”两个字刺目,心里五味杂陈:“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他当时也没有想到,也许因为“绿野仙踪”的网红效应,也许是因为嵊泗旅游业的开发,也许是因为东极、枸杞、花鸟等小岛随着影视剧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到嵊山来旅游的人多起来了。

  很快,嵊山镇也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目标是要培育建设“尽山”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打造民宿综合体。

  消息一出,鲍大军很兴奋。那里著名的景点东崖绝壁就在他出生的鳗嘴头村。如果用自己家的院子办民宿,那就可以常常回家了。

  他专门请了设计师回岛,把老家重新改造,强调渔村风貌,还设计了一个小酒吧,很快成为当地的打卡地。接着又投资了300多万元,购了相邻的两所老房子,打造另两个精品民宿。

  疫情过后,海岛的旅游业似乎恢复得更快些。上个周末,嵊山鳗嘴头东崖绝壁,又一次站满了等待日出的人们。海平面一点点亮时,有孩子在兴奋地欢呼。鲍大军百感交集:他那么大的时候,以为自己会在岛上当一辈子渔民。从未想过,有一天渔场会没落。好在,他们一边寻找出路,一边积极转型。而渔村,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个热热闹闹的家乡,又回来了。

  宁波晚报记者樊卓婧 程鑫 (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