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文娱
《殆犹徐土:东钱湖徐偃王传说考》揭开尘封历史
稿源: 宁波晚报   2020-05-25 07:41:50报料热线:81850000

  隐学寺后方的徐偃王墓(资料图)

  日前,我市文史爱好者水银的新书《殆犹徐土:东钱湖徐偃王传说考》由宁波出版社出版,该书讲述了西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徐偃王在一次战争后,与臣民跨域千里来到宁波东钱湖定居,最终葬在这里的故事。

  记者采访了作者水银,他说,徐偃王一行人的到来,是中原文化的曙光第一次在浙东升起,也是宁波文化继河姆渡之后的又一次启动。

  千里迢迢来到东钱湖

  采访从书名的解析开始。水银表示,书名“殆犹徐土”,最早是上世纪30年代郭沫若先生在《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一书中提出的,“春秋初年之江浙,殆犹徐土”。意思就是:差不多、有可能是徐国人生活的土地。

  关于徐偃王与东钱湖的故事,则要追溯到西周穆王时期。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规模不一的古代国家,其中地处今洛阳附近就有徐国和偃国,分别从夏代、商代保留下来,其国民主要是东夷人。穆王13年,周天子西征,为此对徐国和偃国的税赋要求大大增加,徐、偃两国就联合周边36个夷人小国,组成联盟,推举徐诞为首领,号称“徐偃王”,到东都成周(今洛阳)讨说法。周穆王急急忙忙回来救乱。为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周穆王默认了徐诞的王号,也承认东夷人在中原世居的权利。从次年起,双方实现了20余年的和平相处。到了穆王35年,徐偃王与楚国发生了一场意外的遭遇战,他不忍看到战争带来生灵涂炭,于是率臣民一路避战,就这样来到东钱湖。

  与历史上那些喜欢征伐的君主不同,徐偃王既没有想办法回到自己的国土,也没有纠集军队报仇雪耻,最终“落户”东钱湖,与所率领的大臣、百姓一起在此地定居,死后也葬于此。

  “清代藏书大家、宁波人徐时栋在其所著《徐偃王志》中写道:过会稽之水,投玉几砚焉。遂老于甬东,既薨,是葬于隐学山,群臣谥之,曰‘隐王’。清光绪年间帝师王荣商所著《东钱湖志》中也有相似的内容。基本可以确定,徐偃王当时生活的区域就在如今隐学山一带。‘隐’有隐居的意思,更是徐偃王死后的谥号。而‘学’在先秦时期,兼有教学机构、养老机构的功能。可以想象,在远离政治中心的东钱湖畔,昔日的国君变身成了一位长老,以一种相对平等的组织形式,与臣子、族人、百姓协调生活。如此选择,很可能是徐偃王的一种尝试,也说明隐学作为地名,与这位国君有着密切的关系。”水银说道,“综合史料,周穆王35年应在公元前989年-公元前922年范围内。取用最晚的年份,徐偃王踏上宁波的土地距今也已超过2900年。”

  中原文化的首次输入

  “2900年前的宁波是什么样的?盆地成为陆地不久,这片区域大部分被湖泊与滩涂所覆盖,人口有限。当时地处中原的徐国国君徐偃王率臣民来到宁波,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了宁波。”水银认为,徐偃王的到来,给宁波带来了全新的文化认知。

  据水银考证,《吕氏春秋》中有一段吴王夫差与伍子胥之间的对话提到,宁波所属的越国与中原在语言上并不相同。徐偃王的到来,很可能将当时的“普通话”一同引入,让东钱湖周边的土著有了学习“普通话”的机会。

  在文化传播方面,作为一名“行仁义”的君主,徐偃王在东钱湖畔设立“隐学”,传播周朝制度,教化臣民和当地的百姓。如此一来,宁波乃至浙东就很容易实现与中原地区的无缝接轨,迅速跟上时代潮流。

  “至于交通、贸易、人才等其他多个方面,在徐偃王到宁波后,也有着较快发展。徐偃王的后人还长期往返于浙江和山东沿海。可以说,徐偃王及其后人们在浙东这片热土上,展现和发挥着自己的本领,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水银说。

  东钱湖畔留有遗迹和传说

  如今东钱湖周边,与徐偃王相关的以“隐学”命名的地方仍有不少。其中,环湖南路258号附近坐落着隐学寺。近些年,隐学寺已修葺一新,徐偃王的故事还在寺中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

  徐偃王墓位于隐学寺后方的山坡处。民国时期,当时鄞县政府工作人员就在王墓前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现在的墓碑与老照片中的模样不同,应该是后人进行了修缮。

  水银在书中记录了南宋史浩诗《东湖游山(庚申居下水)》中的一句:“栖真兰若唯南隅,闻是徐王旧隐居。”栖真兰若就是隐学寺。这说明,至少在南宋初年,东钱湖地区就有了徐偃王的传说。

  记者曾经探访云龙镇前徐村,徐姓是村中大姓。千百年来,村民们代代相传,称自己是徐偃王的后人。村里还有一个祠堂,祭奉徐氏先人。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告诉来访者:“阿拉前徐村实际上是‘徐偃’村,村里徐姓都是徐偃王的后代。”

  隐学岭、甚至以“隐学”命名的居民聚居区——隐学山庄都在附近。水银告诉记者,虽然徐偃王的传说在浙江、乃至江苏地区都有流传,但隐学的地名唯独在东钱湖畔才有,这可以算是一份有力的证据。

  ●新闻多一点

  徐国历史

  延续1600多年

  徐国,夏朝时期就已立国,具体位置在今洛阳、许昌附近,横跨黄河两岸,还管辖淮河、泗水一些地方。历40余位国君,第32任国君即徐偃王徐诞。

  历史上徐国人自周成王时期开始,有过4次迁徙,其中规模较大的是:成王时期徙居北京燕山地区;穆王35年,徐偃王率其中一支来到浙东宁波;穆王37年,周穆王将徐国移到山东曲阜以东复国。

  徐国历史上曾遭遇两次灭国。第一次即周穆王35年,徐偃王被楚国打败,“携家带口”来到东钱湖。此事令周天子震怒,遂多次出兵攻打楚国,两年后扶持徐偃王的儿子继承首领之位,在异地复国。从此,中原地区的徐人基本都迁到了鲁东,然后南下到徐州一带。所以,后人一直以为徐偃王来自鲁南苏北一带,由此产生了不少历史谜团。

  公元前512年冬,已经崛起的吴国派孙武、伍子胥率军攻伐徐国。早已衰落的徐国根本无力抵抗,最终被灭国,徐国遂成历史。徐时栋说:“夏始封徐,迄乎周敬之世,凡四十有余君,享国千六百有余年。”记者 朱立奇

编辑: 李霞君纠错:171964650@qq.com

《殆犹徐土:东钱湖徐偃王传说考》揭开尘封历史

稿源: 宁波晚报 2020-05-25 07:41:50

  隐学寺后方的徐偃王墓(资料图)

  日前,我市文史爱好者水银的新书《殆犹徐土:东钱湖徐偃王传说考》由宁波出版社出版,该书讲述了西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徐偃王在一次战争后,与臣民跨域千里来到宁波东钱湖定居,最终葬在这里的故事。

  记者采访了作者水银,他说,徐偃王一行人的到来,是中原文化的曙光第一次在浙东升起,也是宁波文化继河姆渡之后的又一次启动。

  千里迢迢来到东钱湖

  采访从书名的解析开始。水银表示,书名“殆犹徐土”,最早是上世纪30年代郭沫若先生在《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一书中提出的,“春秋初年之江浙,殆犹徐土”。意思就是:差不多、有可能是徐国人生活的土地。

  关于徐偃王与东钱湖的故事,则要追溯到西周穆王时期。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规模不一的古代国家,其中地处今洛阳附近就有徐国和偃国,分别从夏代、商代保留下来,其国民主要是东夷人。穆王13年,周天子西征,为此对徐国和偃国的税赋要求大大增加,徐、偃两国就联合周边36个夷人小国,组成联盟,推举徐诞为首领,号称“徐偃王”,到东都成周(今洛阳)讨说法。周穆王急急忙忙回来救乱。为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周穆王默认了徐诞的王号,也承认东夷人在中原世居的权利。从次年起,双方实现了20余年的和平相处。到了穆王35年,徐偃王与楚国发生了一场意外的遭遇战,他不忍看到战争带来生灵涂炭,于是率臣民一路避战,就这样来到东钱湖。

  与历史上那些喜欢征伐的君主不同,徐偃王既没有想办法回到自己的国土,也没有纠集军队报仇雪耻,最终“落户”东钱湖,与所率领的大臣、百姓一起在此地定居,死后也葬于此。

  “清代藏书大家、宁波人徐时栋在其所著《徐偃王志》中写道:过会稽之水,投玉几砚焉。遂老于甬东,既薨,是葬于隐学山,群臣谥之,曰‘隐王’。清光绪年间帝师王荣商所著《东钱湖志》中也有相似的内容。基本可以确定,徐偃王当时生活的区域就在如今隐学山一带。‘隐’有隐居的意思,更是徐偃王死后的谥号。而‘学’在先秦时期,兼有教学机构、养老机构的功能。可以想象,在远离政治中心的东钱湖畔,昔日的国君变身成了一位长老,以一种相对平等的组织形式,与臣子、族人、百姓协调生活。如此选择,很可能是徐偃王的一种尝试,也说明隐学作为地名,与这位国君有着密切的关系。”水银说道,“综合史料,周穆王35年应在公元前989年-公元前922年范围内。取用最晚的年份,徐偃王踏上宁波的土地距今也已超过2900年。”

  中原文化的首次输入

  “2900年前的宁波是什么样的?盆地成为陆地不久,这片区域大部分被湖泊与滩涂所覆盖,人口有限。当时地处中原的徐国国君徐偃王率臣民来到宁波,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了宁波。”水银认为,徐偃王的到来,给宁波带来了全新的文化认知。

  据水银考证,《吕氏春秋》中有一段吴王夫差与伍子胥之间的对话提到,宁波所属的越国与中原在语言上并不相同。徐偃王的到来,很可能将当时的“普通话”一同引入,让东钱湖周边的土著有了学习“普通话”的机会。

  在文化传播方面,作为一名“行仁义”的君主,徐偃王在东钱湖畔设立“隐学”,传播周朝制度,教化臣民和当地的百姓。如此一来,宁波乃至浙东就很容易实现与中原地区的无缝接轨,迅速跟上时代潮流。

  “至于交通、贸易、人才等其他多个方面,在徐偃王到宁波后,也有着较快发展。徐偃王的后人还长期往返于浙江和山东沿海。可以说,徐偃王及其后人们在浙东这片热土上,展现和发挥着自己的本领,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水银说。

  东钱湖畔留有遗迹和传说

  如今东钱湖周边,与徐偃王相关的以“隐学”命名的地方仍有不少。其中,环湖南路258号附近坐落着隐学寺。近些年,隐学寺已修葺一新,徐偃王的故事还在寺中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

  徐偃王墓位于隐学寺后方的山坡处。民国时期,当时鄞县政府工作人员就在王墓前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现在的墓碑与老照片中的模样不同,应该是后人进行了修缮。

  水银在书中记录了南宋史浩诗《东湖游山(庚申居下水)》中的一句:“栖真兰若唯南隅,闻是徐王旧隐居。”栖真兰若就是隐学寺。这说明,至少在南宋初年,东钱湖地区就有了徐偃王的传说。

  记者曾经探访云龙镇前徐村,徐姓是村中大姓。千百年来,村民们代代相传,称自己是徐偃王的后人。村里还有一个祠堂,祭奉徐氏先人。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告诉来访者:“阿拉前徐村实际上是‘徐偃’村,村里徐姓都是徐偃王的后代。”

  隐学岭、甚至以“隐学”命名的居民聚居区——隐学山庄都在附近。水银告诉记者,虽然徐偃王的传说在浙江、乃至江苏地区都有流传,但隐学的地名唯独在东钱湖畔才有,这可以算是一份有力的证据。

  ●新闻多一点

  徐国历史

  延续1600多年

  徐国,夏朝时期就已立国,具体位置在今洛阳、许昌附近,横跨黄河两岸,还管辖淮河、泗水一些地方。历40余位国君,第32任国君即徐偃王徐诞。

  历史上徐国人自周成王时期开始,有过4次迁徙,其中规模较大的是:成王时期徙居北京燕山地区;穆王35年,徐偃王率其中一支来到浙东宁波;穆王37年,周穆王将徐国移到山东曲阜以东复国。

  徐国历史上曾遭遇两次灭国。第一次即周穆王35年,徐偃王被楚国打败,“携家带口”来到东钱湖。此事令周天子震怒,遂多次出兵攻打楚国,两年后扶持徐偃王的儿子继承首领之位,在异地复国。从此,中原地区的徐人基本都迁到了鲁东,然后南下到徐州一带。所以,后人一直以为徐偃王来自鲁南苏北一带,由此产生了不少历史谜团。

  公元前512年冬,已经崛起的吴国派孙武、伍子胥率军攻伐徐国。早已衰落的徐国根本无力抵抗,最终被灭国,徐国遂成历史。徐时栋说:“夏始封徐,迄乎周敬之世,凡四十有余君,享国千六百有余年。”记者 朱立奇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李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