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咬定目标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携手共赴“小康之约”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6-01 06:32:00报料热线:81850000

  黔西南贞丰、普安、册亨三县脱贫摘帽,剩余两县六村开启挂牌督战倒计时;延边州汪清、安图两县脱贫摘帽,全州对口帮扶迈入新阶段;宁波对两州的年度财政援助资金提前拨付到位;两州158个年度帮扶项目建设快马加鞭;3700名两州贫困人员来东部地区就业……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产业帮扶、智力帮扶、全域帮扶,宁波鼓点重锤,催人奋进。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从1996年开始对口帮扶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在20年帮扶经验积累的基础上,2016年底宁波再担重任,对口帮扶吉林省延边州。

  三年多来,从西南的苗岭侗寨到东北的白山黑水,来自宁波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理念如星星之火开始燎原。东西两地,山海相依,携手共赴“小康之约”。

  “对口帮扶黔西南州和延边州,是宁波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说。三年间,宁波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高质量推动对口帮扶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连续两年,宁波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肯定,并获得第一梯队“好”的成绩。

  精字为先

  帮出一批带不走的富民产业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宁波坚持精字为先,举全市之力推动对口帮扶工作实现高质量。

  两地党政代表团频繁互访,合力破解扶贫协作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在全国成立首个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从脱贫攻坚三年计划到消费扶贫、产业合作等专项政策,一系列超常规政策密集出台,旨在让对口帮扶快车驶入“精”字轨道。

  更多的“精”字文章,无问西东,书写在数千公里外的山山水水中。

  “要把项目、资金等资源精准配置到贫困村、安排到贫困人口身上”“在项目安排上,尽量选择有一定基础、见效快和受益贫困户数量多的”……2018年4月,宁波赴黔西南和延边帮扶工作队进驻后的“当务之急”,就是“精准把脉,谋划好项目”。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根据两州当地产业特点和发展战略,宁波在项目的安排上,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向深度贫困县、乡、村倾斜,注重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帮”出了一批“带不走”的富民产业。

  因地制宜,让当地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变成“摇钱树”。

  延边州汪清县是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到延边州贫困人口的四分之一,脱贫任务最重。作为主导产业,汪清全县近4万人从事黑木耳产业,受益于黑木耳产业的贫困人口占到贫困总人口的81%。

  宁波干部来到汪清后,用了3个月的时间,调研黑木耳产业,改变其“低、小、散”的粗放发展模式。从菌包培育到电商平台搭建再到产业规划制订,宁波全产业链帮扶当地黑木耳产业发展,三年来累计援建实施黑木耳产业项目20个,投入援建资金超亿元。目前,汪清县黑木耳产业实现产值34亿元,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3.2%降至0.32%,实现脱贫摘帽。

  与黑木耳有着相同“成长经历”的,还有黔西南州册亨县的油茶。尽管种植历史悠久,但是册亨当地油茶普遍低产。针对册亨油茶产业发展短板,宁波累计投入2758万元,逐步健全产业链。

  改造油茶低产林、开建油茶加工厂……如今该县的油茶厂每年带动全县1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册亨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今年,宁波又向该产业投入858万元帮扶资金,带动尚存贫困户脱贫。

  近几年,一大批“黑木耳”“油茶”帮扶项目,成为促进当地脱贫摘帽的“致富树”和经济绿色发展的加速器。

  在黔西南州,宁波为望谟胡蜂养殖开“药方”,1个大棚养殖阶段能带动6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保底收入达9000元;发展贞丰县鲁容乡热带精品水果,带动近900人脱贫;在延边州,打造君子兰花卉种植业,带动4个乡镇251户贫困户致富增收;援建和龙桑黄种植基地,首批桑黄即将收获,年产值预计7000多万元,桑黄变成“黄金果”。

  从“白叶一号”“荸荠种杨梅”到“象山大白鹅”“奉化草莓”……一批批来自东部地区的“引进”项目,穿山越水,不仅在两州“服了水土”,更“扎下了根”,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发端于宁波镇海一个不起眼的帮扶项目——长毛兔,13年间,已经成为普安县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长毛兔全产业链。目前全县长毛兔产值达4595万元,共覆盖带动贫困户2005户7452人。在南湖街道,26岁的贫困户蒋加琴在“家门口”一边养兔,一边照顾两个孩子,一年可增收3万元。

  统计显示,三年来,宁波共实施东西部帮扶项目733个,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0.83亿元,其中80%以上资金用于国贫县、产业项目,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惠及贫困群众46.69万人次。

  高质量的对口帮扶,离不开结合当地发展战略和资源优势、做精走深的产业合作。三年来,宁波与两州产业合作“全面开花”,涉及装备制造业、服装产业、种植业、海洋产业、智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珲春经俄罗斯扎鲁比诺港至宁波舟山港航线开通以来,已运输货物1822个标箱,货值达5.5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延边杉杉新能源汽车项目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总投资30亿元的贵州安龙万洋众创城产业园项目已有20多家宁波企业入驻;甬黔茶叶交易市场年交易值将突破6000万元……

  三年来,宁波新增落户两州的企业163家,实际到位资金约125.4亿元。

  智志同扶

  留下一支永不撤离的帮扶队伍

  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宁波干部人才尽锐出战,迎难而上。

  目前,我市共有40名党政干部、231名专技人才在前方挂职工作。

  “闭上眼睛睡觉,睁开眼睛干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积极配合下,两支帮扶工作队全身心投入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一线,走乡镇、下村寨、看农户、商项目,掌握第一手情况,获取第一手信息。

  在黔西南州和延边州,宁波的挂职干部被称为“木耳司令”“黄牛大哥”“茶叶县长”“白鹅县长”“村里的保健医生”“田头农技师”……宁波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扎实作风,感动着当地干部群众,换来了他们的高度认可。

  黔西南州委书记刘文新用“三个前所未有”高度评价宁波帮扶工作成效:“帮扶资金投入前所未有,干部人才选派力度前所未有,帮扶队工作推进成效前所未有。”时任吉林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的姜治莹如是评价:“宁波工作队工作非常深入、非常务实,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打开了工作局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宁波帮扶干部千方百计克服交通难题,提前到位,通过提早隔离和核酸检测后,迅速返岗对接两地协作企业,协调解决防疫难题,推动龙头产业项目和相关供应链协同复工复产。

  扶贫协作,要鱼渔并授,利用东部地区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为帮扶地区培育内生动力,让当地百姓从“被动脱贫”变为“主动脱贫”。

  慈溪农技专家数次前往黔西南安龙县手把手向当地农户传授杨梅栽培技术;奉化农技人员为在延边安图安家的12000株草莓苗“操碎了心”;宁波对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实行针对性培训,开展护工、绣娘等专题培训班,获得当地百姓点赞;延边州搭建网络招聘平台,形成跨区域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和日常就业信息互通机制……

  宁波技术人员为两州持续“造血”的同时,也播下了致富“新苗”。统计显示,宁波帮助两州培训当地干部25950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78063人次。

  一批批支教、支医、支农等人才,源源不断涌入延边州和黔西南州,激发当地内生动力。

  奉化教师竺莉萍把吉林珲春一中带上刮版画的国际舞台;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刘俊松在晴隆成功开展首例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目前,宁波128家医院、304所学校与两州医院、学校实现了结对。

  在技术扶贫基础上,宁波持续多方聚力促进就业扶贫。

  两个多月前,从望谟到余姚,经过三十个小时的车程,望谟石屯镇人蒙仕芬在浙江晟祺实业有限公司谋得了一个岗位。“以前在老家,一个月也就几百元钱。现在一个月能拿到6000多元。”除去基本开支,蒙仕芬把剩余工资全部寄回老家,希望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包机、包车、包高铁,疫情防控期间,宁波有组织地通过“劳务协作带动,架通务工链”等方式,让两州贫困劳动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截至目前,已有37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东部就业或返岗复工,其中来甬就业2755人。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对我市劳务协作稳岗工作作出批示:宁波的做法应推广。

  多方携手

  奔向通往新生活的康庄大道

  今年3月,北仑公益组织“红领之家”第四批结对帮扶汪清贫困学生的活动推出仅半个小时,11名认领名额就被广大志愿者认领一空。同样认领一空的,还有鄞州发起的“共享稻田”。两次推出1.4万块延边和龙市的“共享稻田”均被一抢而光,带动了当地77户贫困户127人增收。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扶贫协作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捐资助学、慈善公益,到医疗救助、志愿服务,宁波积极构建东西部社会扶贫协作大格局,甬城爱心汩汩涌入两州,汇聚成对口帮扶的强大合力。

  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捐资1000万元援建延边北耳科技有限公司冷藏库项目;新海科技集团捐赠100万元,用于安龙县4个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小区的贫困家庭和边缘户,受益家庭超过3700户;“宁波爱心超市”遍布延边州8个县(市),受益贫困户1.76万户;宁波在中国扶贫网上开设“宁波频道”,集中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

  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队伍。三年间,宁波社会帮扶资金累计达到3.47亿元。

  为了持续增强当地内生动力,宁波积极拓展消费扶贫渠道。

  在宁波全力推动下,两州成功培育了“贞丰一品”“普安红”“新滢工艺”“汪清黑木耳”“延吉味道”“延边大米”等一批品牌,大米、木耳、茶叶、红糖、五色糯米、铁皮石斛等产品行销宁波各地。

  目前宁波开设两州农特产品直销点逾百个,设立全国首个消费扶贫街区,仅去年一年就帮助销售两州农特产品超过9亿元。疫情防控期间,宁波坚持“消费平台带动,畅通销售链”,发挥独有的“山丘市集”消费扶贫综合体集群联动优势,解决对口地区农产品滞销积压问题。今年以来,宁波已销售对口地区农特产品3.08亿元。

  乡乡牵手、镇镇结对、企企帮扶,“携手奔小康行动”为宁波东西部扶贫协作注入新动能。

  余姚三个社会组织与望谟三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在余姚市华莲肉类合作社的牵线搭桥下,去年余姚黄家埠镇100多家企业与黔西南望谟贫困养殖户签订协议,开展“订单式”扶贫,预计可直接带动50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望谟15个乡镇(街道)的93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望“赶着黄牛奔小康”。

  统计显示,目前全市132个经济强镇与两州129个贫困乡镇结对帮扶,257家企业、35个社会组织与两州278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其中208个深度贫困村实现结对全覆盖。

  高质量对口帮扶,宁波坚持守正与出新相结合,既做好规定动作,又力争把自选动作做出彩,进一步提高精准脱贫效率。

  开通航线、组织投资、帮助规划设计……三年多来,宁波与延边州、黔西南州旅游合作已经在多个领域迈出“第一步”。宁波在全国第一个出台组织职工到对口地区疗休养的政策,截至去年底,已有超过8万名宁波职工到黔西南州和延边州疗休养,有效带动了其他省市出台类似政策,受到国家旅游总局的好评。

  一场疫情,让宁波与两州跨越千山万水的情谊变得更加浓厚。

  延边州2万个口罩2000套防护服元宵夜驰援宁波;我市紧急采购4万只口罩帮助两州扶贫企业早日复工复产……

  “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宁波正以决战决胜的姿态、以冲锋冲刺的干劲,全力以赴书写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高分答卷。

  记者冯瑄 通讯员马兵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咬定目标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携手共赴“小康之约”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6-01 06:32:00

  黔西南贞丰、普安、册亨三县脱贫摘帽,剩余两县六村开启挂牌督战倒计时;延边州汪清、安图两县脱贫摘帽,全州对口帮扶迈入新阶段;宁波对两州的年度财政援助资金提前拨付到位;两州158个年度帮扶项目建设快马加鞭;3700名两州贫困人员来东部地区就业……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产业帮扶、智力帮扶、全域帮扶,宁波鼓点重锤,催人奋进。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从1996年开始对口帮扶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在20年帮扶经验积累的基础上,2016年底宁波再担重任,对口帮扶吉林省延边州。

  三年多来,从西南的苗岭侗寨到东北的白山黑水,来自宁波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理念如星星之火开始燎原。东西两地,山海相依,携手共赴“小康之约”。

  “对口帮扶黔西南州和延边州,是宁波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说。三年间,宁波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高质量推动对口帮扶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连续两年,宁波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肯定,并获得第一梯队“好”的成绩。

  精字为先

  帮出一批带不走的富民产业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宁波坚持精字为先,举全市之力推动对口帮扶工作实现高质量。

  两地党政代表团频繁互访,合力破解扶贫协作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在全国成立首个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从脱贫攻坚三年计划到消费扶贫、产业合作等专项政策,一系列超常规政策密集出台,旨在让对口帮扶快车驶入“精”字轨道。

  更多的“精”字文章,无问西东,书写在数千公里外的山山水水中。

  “要把项目、资金等资源精准配置到贫困村、安排到贫困人口身上”“在项目安排上,尽量选择有一定基础、见效快和受益贫困户数量多的”……2018年4月,宁波赴黔西南和延边帮扶工作队进驻后的“当务之急”,就是“精准把脉,谋划好项目”。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根据两州当地产业特点和发展战略,宁波在项目的安排上,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向深度贫困县、乡、村倾斜,注重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帮”出了一批“带不走”的富民产业。

  因地制宜,让当地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变成“摇钱树”。

  延边州汪清县是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到延边州贫困人口的四分之一,脱贫任务最重。作为主导产业,汪清全县近4万人从事黑木耳产业,受益于黑木耳产业的贫困人口占到贫困总人口的81%。

  宁波干部来到汪清后,用了3个月的时间,调研黑木耳产业,改变其“低、小、散”的粗放发展模式。从菌包培育到电商平台搭建再到产业规划制订,宁波全产业链帮扶当地黑木耳产业发展,三年来累计援建实施黑木耳产业项目20个,投入援建资金超亿元。目前,汪清县黑木耳产业实现产值34亿元,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3.2%降至0.32%,实现脱贫摘帽。

  与黑木耳有着相同“成长经历”的,还有黔西南州册亨县的油茶。尽管种植历史悠久,但是册亨当地油茶普遍低产。针对册亨油茶产业发展短板,宁波累计投入2758万元,逐步健全产业链。

  改造油茶低产林、开建油茶加工厂……如今该县的油茶厂每年带动全县1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册亨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今年,宁波又向该产业投入858万元帮扶资金,带动尚存贫困户脱贫。

  近几年,一大批“黑木耳”“油茶”帮扶项目,成为促进当地脱贫摘帽的“致富树”和经济绿色发展的加速器。

  在黔西南州,宁波为望谟胡蜂养殖开“药方”,1个大棚养殖阶段能带动6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保底收入达9000元;发展贞丰县鲁容乡热带精品水果,带动近900人脱贫;在延边州,打造君子兰花卉种植业,带动4个乡镇251户贫困户致富增收;援建和龙桑黄种植基地,首批桑黄即将收获,年产值预计7000多万元,桑黄变成“黄金果”。

  从“白叶一号”“荸荠种杨梅”到“象山大白鹅”“奉化草莓”……一批批来自东部地区的“引进”项目,穿山越水,不仅在两州“服了水土”,更“扎下了根”,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发端于宁波镇海一个不起眼的帮扶项目——长毛兔,13年间,已经成为普安县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长毛兔全产业链。目前全县长毛兔产值达4595万元,共覆盖带动贫困户2005户7452人。在南湖街道,26岁的贫困户蒋加琴在“家门口”一边养兔,一边照顾两个孩子,一年可增收3万元。

  统计显示,三年来,宁波共实施东西部帮扶项目733个,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0.83亿元,其中80%以上资金用于国贫县、产业项目,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惠及贫困群众46.69万人次。

  高质量的对口帮扶,离不开结合当地发展战略和资源优势、做精走深的产业合作。三年来,宁波与两州产业合作“全面开花”,涉及装备制造业、服装产业、种植业、海洋产业、智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珲春经俄罗斯扎鲁比诺港至宁波舟山港航线开通以来,已运输货物1822个标箱,货值达5.5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延边杉杉新能源汽车项目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总投资30亿元的贵州安龙万洋众创城产业园项目已有20多家宁波企业入驻;甬黔茶叶交易市场年交易值将突破6000万元……

  三年来,宁波新增落户两州的企业163家,实际到位资金约125.4亿元。

  智志同扶

  留下一支永不撤离的帮扶队伍

  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宁波干部人才尽锐出战,迎难而上。

  目前,我市共有40名党政干部、231名专技人才在前方挂职工作。

  “闭上眼睛睡觉,睁开眼睛干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积极配合下,两支帮扶工作队全身心投入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一线,走乡镇、下村寨、看农户、商项目,掌握第一手情况,获取第一手信息。

  在黔西南州和延边州,宁波的挂职干部被称为“木耳司令”“黄牛大哥”“茶叶县长”“白鹅县长”“村里的保健医生”“田头农技师”……宁波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扎实作风,感动着当地干部群众,换来了他们的高度认可。

  黔西南州委书记刘文新用“三个前所未有”高度评价宁波帮扶工作成效:“帮扶资金投入前所未有,干部人才选派力度前所未有,帮扶队工作推进成效前所未有。”时任吉林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的姜治莹如是评价:“宁波工作队工作非常深入、非常务实,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打开了工作局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宁波帮扶干部千方百计克服交通难题,提前到位,通过提早隔离和核酸检测后,迅速返岗对接两地协作企业,协调解决防疫难题,推动龙头产业项目和相关供应链协同复工复产。

  扶贫协作,要鱼渔并授,利用东部地区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为帮扶地区培育内生动力,让当地百姓从“被动脱贫”变为“主动脱贫”。

  慈溪农技专家数次前往黔西南安龙县手把手向当地农户传授杨梅栽培技术;奉化农技人员为在延边安图安家的12000株草莓苗“操碎了心”;宁波对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实行针对性培训,开展护工、绣娘等专题培训班,获得当地百姓点赞;延边州搭建网络招聘平台,形成跨区域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和日常就业信息互通机制……

  宁波技术人员为两州持续“造血”的同时,也播下了致富“新苗”。统计显示,宁波帮助两州培训当地干部25950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78063人次。

  一批批支教、支医、支农等人才,源源不断涌入延边州和黔西南州,激发当地内生动力。

  奉化教师竺莉萍把吉林珲春一中带上刮版画的国际舞台;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刘俊松在晴隆成功开展首例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目前,宁波128家医院、304所学校与两州医院、学校实现了结对。

  在技术扶贫基础上,宁波持续多方聚力促进就业扶贫。

  两个多月前,从望谟到余姚,经过三十个小时的车程,望谟石屯镇人蒙仕芬在浙江晟祺实业有限公司谋得了一个岗位。“以前在老家,一个月也就几百元钱。现在一个月能拿到6000多元。”除去基本开支,蒙仕芬把剩余工资全部寄回老家,希望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包机、包车、包高铁,疫情防控期间,宁波有组织地通过“劳务协作带动,架通务工链”等方式,让两州贫困劳动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截至目前,已有37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东部就业或返岗复工,其中来甬就业2755人。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对我市劳务协作稳岗工作作出批示:宁波的做法应推广。

  多方携手

  奔向通往新生活的康庄大道

  今年3月,北仑公益组织“红领之家”第四批结对帮扶汪清贫困学生的活动推出仅半个小时,11名认领名额就被广大志愿者认领一空。同样认领一空的,还有鄞州发起的“共享稻田”。两次推出1.4万块延边和龙市的“共享稻田”均被一抢而光,带动了当地77户贫困户127人增收。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扶贫协作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捐资助学、慈善公益,到医疗救助、志愿服务,宁波积极构建东西部社会扶贫协作大格局,甬城爱心汩汩涌入两州,汇聚成对口帮扶的强大合力。

  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捐资1000万元援建延边北耳科技有限公司冷藏库项目;新海科技集团捐赠100万元,用于安龙县4个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小区的贫困家庭和边缘户,受益家庭超过3700户;“宁波爱心超市”遍布延边州8个县(市),受益贫困户1.76万户;宁波在中国扶贫网上开设“宁波频道”,集中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

  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队伍。三年间,宁波社会帮扶资金累计达到3.47亿元。

  为了持续增强当地内生动力,宁波积极拓展消费扶贫渠道。

  在宁波全力推动下,两州成功培育了“贞丰一品”“普安红”“新滢工艺”“汪清黑木耳”“延吉味道”“延边大米”等一批品牌,大米、木耳、茶叶、红糖、五色糯米、铁皮石斛等产品行销宁波各地。

  目前宁波开设两州农特产品直销点逾百个,设立全国首个消费扶贫街区,仅去年一年就帮助销售两州农特产品超过9亿元。疫情防控期间,宁波坚持“消费平台带动,畅通销售链”,发挥独有的“山丘市集”消费扶贫综合体集群联动优势,解决对口地区农产品滞销积压问题。今年以来,宁波已销售对口地区农特产品3.08亿元。

  乡乡牵手、镇镇结对、企企帮扶,“携手奔小康行动”为宁波东西部扶贫协作注入新动能。

  余姚三个社会组织与望谟三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在余姚市华莲肉类合作社的牵线搭桥下,去年余姚黄家埠镇100多家企业与黔西南望谟贫困养殖户签订协议,开展“订单式”扶贫,预计可直接带动50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望谟15个乡镇(街道)的93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望“赶着黄牛奔小康”。

  统计显示,目前全市132个经济强镇与两州129个贫困乡镇结对帮扶,257家企业、35个社会组织与两州278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其中208个深度贫困村实现结对全覆盖。

  高质量对口帮扶,宁波坚持守正与出新相结合,既做好规定动作,又力争把自选动作做出彩,进一步提高精准脱贫效率。

  开通航线、组织投资、帮助规划设计……三年多来,宁波与延边州、黔西南州旅游合作已经在多个领域迈出“第一步”。宁波在全国第一个出台组织职工到对口地区疗休养的政策,截至去年底,已有超过8万名宁波职工到黔西南州和延边州疗休养,有效带动了其他省市出台类似政策,受到国家旅游总局的好评。

  一场疫情,让宁波与两州跨越千山万水的情谊变得更加浓厚。

  延边州2万个口罩2000套防护服元宵夜驰援宁波;我市紧急采购4万只口罩帮助两州扶贫企业早日复工复产……

  “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宁波正以决战决胜的姿态、以冲锋冲刺的干劲,全力以赴书写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高分答卷。

  记者冯瑄 通讯员马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