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象山一院医护人员微信群“叫卖”献爱心 帮住院大伯卖玉米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6-24 06:38:24报料热线:81850000

  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分装玉米。(颜莹萍沈孙晖摄)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象山一院医健集团总院的医护人员又通过微信群叫卖,为住院患者朱大伯卖出65公斤玉米。至此,他们已为朱大伯售卖405公斤新鲜玉米,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要是没有医护人员帮忙,我家的玉米恐怕要浪费掉了。”对此,朱大伯的老伴连连道谢。

  据了解,朱大伯今年60岁。6月14日,他因为消化道出血,住进了该院消化内科。“询问病史时,我得知他家有6亩玉米地,其中一批玉米已经成熟,正待出售。”朱大伯的责任护士沈静燕介绍。

  当时,朱大伯担心自己住院耽误销售,玉米会变老卖不出去,恨不得立即出院去卖玉米,以补贴家用。老伴见状,心疼得直摇头。

  “别担心,我们一起想办法。”沈静燕安抚老两口情绪之余,萌生了帮忙卖玉米的想法。同科室的护士周灵琼获悉情况后,两人一拍即合:“我们在微信群‘叫卖’,帮朱大伯卖玉米!”

  此事很快在消化内科传开了,大家纷纷伸出援手,没多久就卖了25公斤。

  为解决销路问题,消化内科护士长王俏莉又牵头郑春芳等护士,在各个工作群“吆喝”,动员内三科、外一科、急诊科等科室一起在微信群接龙下单。她还和同事一起,在各自朋友圈叫卖,引得好友争相下单。短短几个小时,第二批90公斤玉米被抢订一空。

  6月18日,朱大伯家人把几大编织袋玉米送到了消化内科会议室。王俏莉和护士金益利用午休时间送货,第一时间把玉米运到各科室。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得知此事后,纷纷要求购买玉米,献一份爱心。对此,王俏莉叮嘱郑春芳及时和家属对接,确认采摘数量。

  19日一早,第三批225公斤新鲜玉米运到。这一次由于下单数量大,所有玉米合装在大编织袋中,没有按斤分装。王俏莉和科室护士们赶在上班前称重、装袋、运送,忙得满头大汗……

  王俏莉告诉记者,为让朱大伯安心养病,她和家属约定,争取在其出院前再帮忙卖掉一批玉米。(记者沈孙晖通讯员郑勤颜莹萍)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象山一院医护人员微信群“叫卖”献爱心 帮住院大伯卖玉米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6-24 06:38:24

  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分装玉米。(颜莹萍沈孙晖摄)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象山一院医健集团总院的医护人员又通过微信群叫卖,为住院患者朱大伯卖出65公斤玉米。至此,他们已为朱大伯售卖405公斤新鲜玉米,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要是没有医护人员帮忙,我家的玉米恐怕要浪费掉了。”对此,朱大伯的老伴连连道谢。

  据了解,朱大伯今年60岁。6月14日,他因为消化道出血,住进了该院消化内科。“询问病史时,我得知他家有6亩玉米地,其中一批玉米已经成熟,正待出售。”朱大伯的责任护士沈静燕介绍。

  当时,朱大伯担心自己住院耽误销售,玉米会变老卖不出去,恨不得立即出院去卖玉米,以补贴家用。老伴见状,心疼得直摇头。

  “别担心,我们一起想办法。”沈静燕安抚老两口情绪之余,萌生了帮忙卖玉米的想法。同科室的护士周灵琼获悉情况后,两人一拍即合:“我们在微信群‘叫卖’,帮朱大伯卖玉米!”

  此事很快在消化内科传开了,大家纷纷伸出援手,没多久就卖了25公斤。

  为解决销路问题,消化内科护士长王俏莉又牵头郑春芳等护士,在各个工作群“吆喝”,动员内三科、外一科、急诊科等科室一起在微信群接龙下单。她还和同事一起,在各自朋友圈叫卖,引得好友争相下单。短短几个小时,第二批90公斤玉米被抢订一空。

  6月18日,朱大伯家人把几大编织袋玉米送到了消化内科会议室。王俏莉和护士金益利用午休时间送货,第一时间把玉米运到各科室。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得知此事后,纷纷要求购买玉米,献一份爱心。对此,王俏莉叮嘱郑春芳及时和家属对接,确认采摘数量。

  19日一早,第三批225公斤新鲜玉米运到。这一次由于下单数量大,所有玉米合装在大编织袋中,没有按斤分装。王俏莉和科室护士们赶在上班前称重、装袋、运送,忙得满头大汗……

  王俏莉告诉记者,为让朱大伯安心养病,她和家属约定,争取在其出院前再帮忙卖掉一批玉米。(记者沈孙晖通讯员郑勤颜莹萍)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