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如何规划初中学业? 兴宁名师徐赛儿谈语文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6-30 10:07:00报料热线:81850000

  如何规划初中学业? 兴宁名师徐赛儿谈语文。

  问:初中三年,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答:其实,这个问题因为有个体差异,所以,规划肯定是各不相同的。我分两方面来说,第一是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要阅读36本名著,平均每学期要6本,这是一个很大的阅读量。因此,学会怎样阅读整本的书,非常重要。我曾在学生刚进初中的时候,花了十多节课,带着他们阅读一本《小王子》,通过读、思、说、写、画、演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更让《小王子》和他们之间建立起永远的联结,自此,《小王子》便能陪伴他们一辈子。不同体裁的书,还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传记和小说、散文和诗歌,其阅读方法都是不一样的,这个需要师生平时习得,长期积淀。现在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很少考查那些识记类的内容,一般都是考查学生基于理解基础上的体验、感悟、思考。也就是说,是考查“忘掉了一些没啥价值的东西后剩下的那些有营养的东西”。所以,只要阅读过,只要有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注重自己的阅读体验,那应付名著阅读考查,肯定没问题。当然,阅读名著,不仅是为了应付10来分的名著考查,阅读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生的语文思维、理解力、想象力、阅读力、精神格局等都能在阅读中得到提升。

  在这里,我可以推荐给大家两本有助于提升整本书阅读能力的书。第一本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名著阅读导学导练》,这是一套有理念、有内容、有路径、有检测的名著阅读指导用书,对如何阅读36本名著一一做了详尽有效的阅读指导。第二本是美国的艾德勒和范多伦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也非常值得一看。第二是文体思维的培养。我们的阅读总是分文体的阅读,不同的文体下,有不同的阅读思维,我称之为“文体思维”。

  一般来说,在我的班级里,我会就文体思维的培养做一个三年规划,比如,根据教材体系和学生成长特点,初一侧重培养儿童诗和散文阅读思维;初二侧重培养实用类文本和文言文阅读思维;初三侧重培养小说和现当代诗歌阅读思维。在写作上,也有文体思维,初一侧重培养记叙描写能力,初二侧重培养想象虚构能力,初三侧重培养议论思辨能力。第三是群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群文阅读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多文本阅读,是PISA阅读素养测评中经常可见的形式,群文阅读一定不是为了扩大阅读量而扩大阅读量,它更注重文本的质量以及多文本阅读为学生带来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变化。如今的语文教材,单元整体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群文阅读形式。此外,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根据某个专题自主搜索相关文章资料进行阅读的能力。

  我曾经编写过一本校本教材,就是根据教材文章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我记得浙江教育出版社前两年也推出过一套《语文课外阅读读本》,这套读本紧扣教材,和教材每个单元一起形成一个个大的专题,是学生进行专题阅读、群文阅读的极好材料。

  问:文言文学习听说是初中语文学习的老大难,该怎么破?

  答:文言文是我们老祖宗的书面语,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都流淌着文言的基因,所以,首先孩子们要有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其次,学文言,关键要靠语感。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千万不要急着刷题,刷题是最低级的文言文学习方式,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刷没了,以后一看到“文言文”,想到的便是一道道题目,这会让文言文变得面目可憎。

  我建议六七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整本的经典文言作品来学习文言文,比如《笑林广记》《百喻经》《世说新语》《论语》《浮生六记》等,难度不大,但很有意思,都是值得学生阅读的。读得多了,再去刷题,那个时候,刷题就是对自己阅读能力的检验和提升。

  此外,文言文有其文体特质,所以,我们还要掌握很多有关文言文的核心知识,如文言用词特点、句式特点、音韵知识、文化常识等,这些知识需要老师用专题和随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问:听说从今年开始中考命题没有考纲了,这会不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困扰?

  答:没有考纲是好事情。考纲就像是指挥棒一样,它约束了“教”“学”“评”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取消了考纲,可能很多老师会不适应,但我是拍手叫好的。没有了考纲,这就提醒语文老师,不要低着头教书,要抬起头来看外面的世界,要研究课程标准,理解语文课程,了解语文评价趋势,这样,才会教对方向,教对内容,教好语文。如果有语文老师,习惯于按着应试的惯性思维教语文,习惯于各种无效低效作业和低阶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语文学习肯定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对学生的语文创造是毁灭性的。当然,没有了考纲,我们还有课程标准,但2011版的课程标准说实话已经跟不上当下语文课程发展了,好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即将颁布,那时候,我相信,所有的老师不会再把课程标准搁置一边了。但是,要所有的老师转变这一观念,很难。所幸的是我们浙江省教研室编写了一套理念上非常领先的《语文作业本》,已经引领了语文教学和评价好多年了。

  此外,浙江有一套乐支点丛书,里面有一本《中考语文高分冲刺》,是省内十个有丰富的中考命题经验的教研员编写的。我相信,有这些好的教学教辅用书,会让我们浙江的初中语文“教”“学”“评”少走很多弯路。

  问:有一句校园顺口溜叫“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有秘诀吗?

  答:没有秘诀,唯有多读多悟多写,当然,老师的指导也非常重要。首先,不阅读肯定很难写出好文章。阅读多并不代表作文好,从“读”到“写”有一个转化过程。看了不少书,不一定是有效的阅读,很多孩子,只是读个大概情节,知道一点故事,这没啥大用。阅读转换为写作,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积累、迁移、思考、分析、整合、提升……

  其次,真正的写作必然是我手写我心,它不在于无病呻吟,更不在于迎合老师。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从而见世界,见众生,见自己。这样的写作才能言之有物而非陷入套路。仅仅为“应试”而写作文,是永远也体会不到写作的真谛,也很难锻炼出好的语言能力。只有当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才会有写作的兴趣和动力。比如,孩子喜欢玩密室逃脱,你让他写一段话来介绍这个游戏或者说说玩这一游戏的收获,他保证能滔滔不绝。

  所以,我们要转换对写作的态度,不要把虚情假意的虚伪作文看成是写作,而要从真情实感出发,尊重孩子的想象力,赞美他们的创造,激发孩子的原生态的表达欲望,不断提升。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关注一下我的一个公众号“言吾吧”,读一读那些小朋友们写的鲜活的文字,尤其是一篇《原来流水账也可以这么好玩》,也许你就能明白,写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此外,写作能力是可训练的。不过,需要指导老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前段日子看到一位老师,让小学生高仿一篇四五百字的抒情散文,具体做法是,让学生自行替换那篇散文中的一些名词和动词,然后把这篇文章变成自己的文章。如把原文中的“我在阳光下奔跑”变成“我在阳光下舞蹈”。这种模仿,我实在想不出其意义和理据何在。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虚假写作,最后的成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剽窃了别人的,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思考,更没有自己的创造,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诚信人格的养成。我始终认为,教育不是喊喊口号就好,它是需要我们落实在日常的每一个细节里的。像这样的作文训练,只追求功利性,和真正的语文教学和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问:一般来说初中语文成绩好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答:首先,学习踏实扎实,不投机取巧。语文有很多要记忆的内容,如果学习不踏实,往往就会眼高手低,拿不到高分。此外,语文知识体系逻辑性不明显,有些学生就觉得多上一节少上一节没啥区别,总想着投机取巧,这样的学生,是学不好的。

  其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阅读。喜欢阅读的孩子,成绩不一定好;但成绩好的孩子,一定喜欢阅读。喜欢阅读的孩子,他的视野广,语言材料丰富,理解能力强,思想深刻,思维品质也好。

  第三,朗读能力比较强。这里的“朗读能力”主要是指能用声音准确流畅得体地朗读任何文字材料。朗读能力强,语感好,理解能力好,演绎能力也好。所以,想要语文成绩好,大声朗读吧,逮到什么读什么,诗歌、小说、散文、新闻……都可以。

  第四,内心比较成熟和细腻。为什么初中阶段,女生的语文成绩普遍会比男生好?因为,相比较而言,女生总体上思想比男生要成熟些,情感要比男生细腻些,因此,女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上就占有了天然优势。当然,也不是说男生就学不过女生了,这个要因人而异。前几天网传宁波华天小学一个六年级的男生,写出来的文章,逻辑之缜密,思想之深刻,情感之细腻,连成年人都自叹不如。

  问:在语文学习上,家长可以做什么?

  答:这个问题,经常有家长来问我。我个人觉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但是,在语文学习上,有几件事是家长可以做的。

  首先,和孩子一起阅读。最好的阅读引领便是亲子阅读。我们想象一个画面:父母和孩子各自手捧一本书,以各自最舒服的姿势,坐在沙发上,大多数时候静静阅读,偶尔相互交流,这是多么温馨美好的一道风景。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他(她)的内心必然是充盈的,欢畅的。

  其次,要多和孩子交流。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这两种能力是可以通过日常交流得以提升的。父母与其期望老师在课堂上多提问孩子,不如多挤出点时间和孩子交流,吃饭时,看电视时,散步时,开车时都可以,就某个事件、人物、问题等进行交流,让孩子尽情言说,在言说过程中,发现孩子表达中的亮点和不足,及时提出并加以引导。比如这次疫情,就是一个鲜活而生动的语文学习大课堂。我们可以就此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责任教育、人性教育,让孩子学会敬畏自然,认识灾难,进行文化反思,拥有家国情怀,学会独立思考……此外,要带孩子去看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已经把做学问的方式说得很明白了。因此,在节假日里,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走出去,不一定要走得多远,小区、菜场、郊外、博物馆、电影院、展览馆、工厂、公司……所有这些,都是孩子“看世界”的窗口。

  如果有条件,还要给孩子制造些社会实践的机会。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不仅要读要看要说,还要做。去社区做义工,调查社区垃圾分类情况;去养老院孤儿院做志愿者,给他们带去快乐和帮助;去工厂参观实践,了解工厂运作机制和生产流程;在家族内调查采访,了解家族发展史,写家族小传……当下有一个概念很火——“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完成某个基于真实情境的具体任务,调动多门学科和多种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探究,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或者产生相关的成果。而我们家长,便可以是孩子项目化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如何规划初中学业? 兴宁名师徐赛儿谈语文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6-30 10:07:00

  如何规划初中学业? 兴宁名师徐赛儿谈语文。

  问:初中三年,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答:其实,这个问题因为有个体差异,所以,规划肯定是各不相同的。我分两方面来说,第一是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要阅读36本名著,平均每学期要6本,这是一个很大的阅读量。因此,学会怎样阅读整本的书,非常重要。我曾在学生刚进初中的时候,花了十多节课,带着他们阅读一本《小王子》,通过读、思、说、写、画、演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更让《小王子》和他们之间建立起永远的联结,自此,《小王子》便能陪伴他们一辈子。不同体裁的书,还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传记和小说、散文和诗歌,其阅读方法都是不一样的,这个需要师生平时习得,长期积淀。现在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很少考查那些识记类的内容,一般都是考查学生基于理解基础上的体验、感悟、思考。也就是说,是考查“忘掉了一些没啥价值的东西后剩下的那些有营养的东西”。所以,只要阅读过,只要有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注重自己的阅读体验,那应付名著阅读考查,肯定没问题。当然,阅读名著,不仅是为了应付10来分的名著考查,阅读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生的语文思维、理解力、想象力、阅读力、精神格局等都能在阅读中得到提升。

  在这里,我可以推荐给大家两本有助于提升整本书阅读能力的书。第一本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名著阅读导学导练》,这是一套有理念、有内容、有路径、有检测的名著阅读指导用书,对如何阅读36本名著一一做了详尽有效的阅读指导。第二本是美国的艾德勒和范多伦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也非常值得一看。第二是文体思维的培养。我们的阅读总是分文体的阅读,不同的文体下,有不同的阅读思维,我称之为“文体思维”。

  一般来说,在我的班级里,我会就文体思维的培养做一个三年规划,比如,根据教材体系和学生成长特点,初一侧重培养儿童诗和散文阅读思维;初二侧重培养实用类文本和文言文阅读思维;初三侧重培养小说和现当代诗歌阅读思维。在写作上,也有文体思维,初一侧重培养记叙描写能力,初二侧重培养想象虚构能力,初三侧重培养议论思辨能力。第三是群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群文阅读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多文本阅读,是PISA阅读素养测评中经常可见的形式,群文阅读一定不是为了扩大阅读量而扩大阅读量,它更注重文本的质量以及多文本阅读为学生带来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变化。如今的语文教材,单元整体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群文阅读形式。此外,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根据某个专题自主搜索相关文章资料进行阅读的能力。

  我曾经编写过一本校本教材,就是根据教材文章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我记得浙江教育出版社前两年也推出过一套《语文课外阅读读本》,这套读本紧扣教材,和教材每个单元一起形成一个个大的专题,是学生进行专题阅读、群文阅读的极好材料。

  问:文言文学习听说是初中语文学习的老大难,该怎么破?

  答:文言文是我们老祖宗的书面语,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都流淌着文言的基因,所以,首先孩子们要有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其次,学文言,关键要靠语感。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千万不要急着刷题,刷题是最低级的文言文学习方式,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刷没了,以后一看到“文言文”,想到的便是一道道题目,这会让文言文变得面目可憎。

  我建议六七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整本的经典文言作品来学习文言文,比如《笑林广记》《百喻经》《世说新语》《论语》《浮生六记》等,难度不大,但很有意思,都是值得学生阅读的。读得多了,再去刷题,那个时候,刷题就是对自己阅读能力的检验和提升。

  此外,文言文有其文体特质,所以,我们还要掌握很多有关文言文的核心知识,如文言用词特点、句式特点、音韵知识、文化常识等,这些知识需要老师用专题和随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问:听说从今年开始中考命题没有考纲了,这会不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困扰?

  答:没有考纲是好事情。考纲就像是指挥棒一样,它约束了“教”“学”“评”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取消了考纲,可能很多老师会不适应,但我是拍手叫好的。没有了考纲,这就提醒语文老师,不要低着头教书,要抬起头来看外面的世界,要研究课程标准,理解语文课程,了解语文评价趋势,这样,才会教对方向,教对内容,教好语文。如果有语文老师,习惯于按着应试的惯性思维教语文,习惯于各种无效低效作业和低阶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语文学习肯定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对学生的语文创造是毁灭性的。当然,没有了考纲,我们还有课程标准,但2011版的课程标准说实话已经跟不上当下语文课程发展了,好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即将颁布,那时候,我相信,所有的老师不会再把课程标准搁置一边了。但是,要所有的老师转变这一观念,很难。所幸的是我们浙江省教研室编写了一套理念上非常领先的《语文作业本》,已经引领了语文教学和评价好多年了。

  此外,浙江有一套乐支点丛书,里面有一本《中考语文高分冲刺》,是省内十个有丰富的中考命题经验的教研员编写的。我相信,有这些好的教学教辅用书,会让我们浙江的初中语文“教”“学”“评”少走很多弯路。

  问:有一句校园顺口溜叫“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有秘诀吗?

  答:没有秘诀,唯有多读多悟多写,当然,老师的指导也非常重要。首先,不阅读肯定很难写出好文章。阅读多并不代表作文好,从“读”到“写”有一个转化过程。看了不少书,不一定是有效的阅读,很多孩子,只是读个大概情节,知道一点故事,这没啥大用。阅读转换为写作,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积累、迁移、思考、分析、整合、提升……

  其次,真正的写作必然是我手写我心,它不在于无病呻吟,更不在于迎合老师。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从而见世界,见众生,见自己。这样的写作才能言之有物而非陷入套路。仅仅为“应试”而写作文,是永远也体会不到写作的真谛,也很难锻炼出好的语言能力。只有当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才会有写作的兴趣和动力。比如,孩子喜欢玩密室逃脱,你让他写一段话来介绍这个游戏或者说说玩这一游戏的收获,他保证能滔滔不绝。

  所以,我们要转换对写作的态度,不要把虚情假意的虚伪作文看成是写作,而要从真情实感出发,尊重孩子的想象力,赞美他们的创造,激发孩子的原生态的表达欲望,不断提升。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关注一下我的一个公众号“言吾吧”,读一读那些小朋友们写的鲜活的文字,尤其是一篇《原来流水账也可以这么好玩》,也许你就能明白,写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此外,写作能力是可训练的。不过,需要指导老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前段日子看到一位老师,让小学生高仿一篇四五百字的抒情散文,具体做法是,让学生自行替换那篇散文中的一些名词和动词,然后把这篇文章变成自己的文章。如把原文中的“我在阳光下奔跑”变成“我在阳光下舞蹈”。这种模仿,我实在想不出其意义和理据何在。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虚假写作,最后的成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剽窃了别人的,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思考,更没有自己的创造,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诚信人格的养成。我始终认为,教育不是喊喊口号就好,它是需要我们落实在日常的每一个细节里的。像这样的作文训练,只追求功利性,和真正的语文教学和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问:一般来说初中语文成绩好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答:首先,学习踏实扎实,不投机取巧。语文有很多要记忆的内容,如果学习不踏实,往往就会眼高手低,拿不到高分。此外,语文知识体系逻辑性不明显,有些学生就觉得多上一节少上一节没啥区别,总想着投机取巧,这样的学生,是学不好的。

  其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阅读。喜欢阅读的孩子,成绩不一定好;但成绩好的孩子,一定喜欢阅读。喜欢阅读的孩子,他的视野广,语言材料丰富,理解能力强,思想深刻,思维品质也好。

  第三,朗读能力比较强。这里的“朗读能力”主要是指能用声音准确流畅得体地朗读任何文字材料。朗读能力强,语感好,理解能力好,演绎能力也好。所以,想要语文成绩好,大声朗读吧,逮到什么读什么,诗歌、小说、散文、新闻……都可以。

  第四,内心比较成熟和细腻。为什么初中阶段,女生的语文成绩普遍会比男生好?因为,相比较而言,女生总体上思想比男生要成熟些,情感要比男生细腻些,因此,女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上就占有了天然优势。当然,也不是说男生就学不过女生了,这个要因人而异。前几天网传宁波华天小学一个六年级的男生,写出来的文章,逻辑之缜密,思想之深刻,情感之细腻,连成年人都自叹不如。

  问:在语文学习上,家长可以做什么?

  答:这个问题,经常有家长来问我。我个人觉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但是,在语文学习上,有几件事是家长可以做的。

  首先,和孩子一起阅读。最好的阅读引领便是亲子阅读。我们想象一个画面:父母和孩子各自手捧一本书,以各自最舒服的姿势,坐在沙发上,大多数时候静静阅读,偶尔相互交流,这是多么温馨美好的一道风景。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他(她)的内心必然是充盈的,欢畅的。

  其次,要多和孩子交流。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这两种能力是可以通过日常交流得以提升的。父母与其期望老师在课堂上多提问孩子,不如多挤出点时间和孩子交流,吃饭时,看电视时,散步时,开车时都可以,就某个事件、人物、问题等进行交流,让孩子尽情言说,在言说过程中,发现孩子表达中的亮点和不足,及时提出并加以引导。比如这次疫情,就是一个鲜活而生动的语文学习大课堂。我们可以就此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责任教育、人性教育,让孩子学会敬畏自然,认识灾难,进行文化反思,拥有家国情怀,学会独立思考……此外,要带孩子去看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已经把做学问的方式说得很明白了。因此,在节假日里,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走出去,不一定要走得多远,小区、菜场、郊外、博物馆、电影院、展览馆、工厂、公司……所有这些,都是孩子“看世界”的窗口。

  如果有条件,还要给孩子制造些社会实践的机会。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不仅要读要看要说,还要做。去社区做义工,调查社区垃圾分类情况;去养老院孤儿院做志愿者,给他们带去快乐和帮助;去工厂参观实践,了解工厂运作机制和生产流程;在家族内调查采访,了解家族发展史,写家族小传……当下有一个概念很火——“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完成某个基于真实情境的具体任务,调动多门学科和多种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探究,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或者产生相关的成果。而我们家长,便可以是孩子项目化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