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奉化
花小钱办实事 奉化裘村“撤桶”背后的妙招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8-12 08:16: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6连冠

【专题】宁波“新时尚” 垃圾分类全民参与

  “天歌物业”工作人员在裘村镇街头收运垃圾。(余建文摄)

  记者余建文通讯员李玉姣

  7月30日,市农业农村局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农村环境卫生“四色”榜单。根据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评测结果,奉化区裘村镇表现尤为抢眼:在全市受检测的113个镇乡(街道)的153个建制村中,裘村镇的阎家村、裘四村两个村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综合排名中,分获第一名和第四名。阎家村还位居农村环境卫生榜单第十。

  盛夏时节的裘村,镇区街道整洁、田野阡陌纵横、村舍庭院鲜花点缀。到镇、村走了一遍,笔者发现了一个“怪”现象:从镇区到农村,沿路竟看不到一只垃圾桶。镇党委书记裘尧辉道出原委,今年,镇里全面实施生活垃圾“两收法”,把原本固定的垃圾桶都撤掉了,成为全宁波唯一没有垃圾桶的镇,村镇更美了。

  没有垃圾桶,群众去哪里倒垃圾?生活垃圾又如何分类,怎样清运、处理?笔者走进农村、镇区,破解裘村“撤桶”背后的垃圾分类“密码”。

  石盆村保洁员周吉平挨家挨户收运垃圾。

  “小喇叭”上门收垃圾,实时分类督导

  下午2时多,宁静的石盆村响起悦耳的音乐声,周吉平师傅驾驶着电动小三轮,开始挨家挨户上门收垃圾。

  今年59岁的周吉平是村里的垃圾收运员,负责上石盆区域近300户村民的生活垃圾收集工作。小三轮经过改装,能放4只垃圾桶,3只装一般生活垃圾,1只装厨余垃圾。每户村民的家门口放着两只小桶,老周一路过去,来到每家村民的门前,按照类别,把村民的垃圾倒入车上的大桶里。

  老周每天早晚各一次收集垃圾,跑完一趟要3个来钟头,行程10来公里。夏天的时候,周吉平早上不到6时就开始工作,中午休息一下,下午2时多接着忙第二场,风雨无阻。周吉平说,他同时也是垃圾分类督导员,“倒垃圾时我都要看一眼,看到有分得不对的,当面指出来。大家一个村的,人面熟,也好说话。”

  石盆村有500多户村民,配备两名垃圾收运员。村党支部书记周达军告诉笔者,2018年夏天,镇里实施垃圾分类,村里设了10来个垃圾投放点、50只大垃圾桶,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负责桶边督导。可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难以推进:一是垃圾桶设点难,毕竟气味较大,点位离村民家近不行,可离得太偏又不方便投放;二是督导人手有限,干部不可能24小时在垃圾桶边盯着,“一旦没人守着,混投现象立即增多”。

  思前想后,石盆村大胆革新,在2018年10月把固定的垃圾投放点位全部撤掉,改由人工上门收运,边收运边督导。收来的一般生活垃圾,统一运到镇里的收集点,而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做成肥料,即所谓的“两收法”。“很快,村民接受了新办法,垃圾分类正确率在90%以上,效果很明显。”周达军说,尽管村里为此每年要支付两名收运员6万余元的工资,但综合算下来,这笔投资还是划算的。

  “两收法”覆盖全镇,网格化推进垃圾分类

  今年年初,裘村镇出台新的垃圾分类实施办法,将石盆村的经验在全镇推广,全面开展生活垃圾“两收法”,统一上门收运,分类处理。

  裘村镇行政执法中心副主任吕辉告诉笔者,裘村是个小镇,在册人口2.6万余人,面积89平方公里,有18个建制村,镇上仅有的两个居民小区,住户总共不到300户。“裘村这样的农村乡镇,不可能像城市一样,以社区为单位开展集中式的垃圾分类活动,更没有财力添置智能垃圾分类箱等设施,只能因势利导,另辟蹊径。”

  在农村地区,裘村镇按照村庄的大小,基本上每300户配备一名垃圾收运员兼分类督导员,早晚两次收运。而在镇区,四条主干道沿街各店铺、单位的垃圾收集委托给当地的天歌物业公司,每天早、中、晚三次收运,确保垃圾日日清,不留死角。

  “所有收运的垃圾,厨余垃圾就地处置,做成肥料,其他的生活垃圾集中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把可再生的挑拣出来,剩下的进垃圾填埋场,有害垃圾按规定处理。”吕辉说,各村还广泛发动干部和志愿者,配好劝导员、网格员、巡查员“三员”,以网格化方式推进垃圾分类的宣传和督导工作。每名村干部联系五六十户村民,并通过社会组织对接团队资源,“一对一”开展指导。

  据悉,自去年以来,裘村镇先后投入资金近280万元,建成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站3个、18个垃圾中转站和20个分类亭,购置分类垃圾桶150个,实现“以桶换桶”收运,切实抓好前端垃圾分类准确化、中端收集运输规范化、末端处理设施标准化三个关键环节。“目前,全镇44名专职人员负责垃圾收运,共撤掉120余个固定点位上的500多个垃圾桶,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吕辉说,镇里每年支付垃圾收运员工资200多万元,但能实实在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从投入和实际效果看,性价比蛮高的。

  厨余垃圾变“宝贝”,居民门前日日清

  上午10时,“天歌物业”保洁员周全春驾驶小三轮,沿着镇上的振兴路、育才路、下银河路一线,开始当天第二次的垃圾收运。这条线路上共有400余户住户、企业,其中一大半是店铺。“早中晚要倒三次,平均每次下来2小时。”老周说,早上那次量最多,很多是沿街的夜宵店产出的,能装满五六桶,需要及时清理干净。

  今年5月起,“两收法”从农村延伸到镇区,镇上30余个固定点位的120多个大垃圾桶都撤了,共设置了两条线路,配置4名工人上门收运垃圾,贯穿整个镇区。“天歌物业”裘村片负责人庄土国说,3个月下来,镇区厨余垃圾收集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三成,“说明老百姓分类越来越细致,混投比例明显下降”。

  振兴路上“荣儿造型”店主殷小波说,以前垃圾桶放在路口,夏天一出门就闻到臭味,现在改上门收集垃圾,“街道上臭味没有了,蚊虫也少了很多”。

  垃圾分一分,文明大进步。而在裘村,“两收法”还给农户带来大实惠。在千年古村马头村,4名保洁员承担全村700多户人家的垃圾清运、处理工作。村外的厨余垃圾资源处理站里,工人把几大桶厨余垃圾投入机器,一摁电钮,机器轰隆隆地运转起来。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勇告诉笔者,村里平均每天收集900公斤生活垃圾,其中300余公斤是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做成有机肥。“这可是改良土壤、给果树施肥的‘宝贝’,免费分给村民,大伙抢着要呢。”王小勇说,以往春天时,村民将大量笋壳随手扔在田里,现在都及时清运、处理掉了,有力促进了村容村貌改善。

  记者手记

  为花小钱办实事点赞

  “垃圾怎么丢”,反映的不仅是对待资源态度的变化,更是国家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视。

  宁波是全国首批46个推进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在这场垃圾分类的“持久战”中,眼下迫切需要解决从源头分类做起,提高垃圾分类的精准度这一难题,形成长效机制,推动群众习惯养成。

  采访中,裘村镇从实际出发,花小钱办实事的“两收法”策略,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令人印象深刻。全镇撤掉所有500多个固定点位垃圾桶,上门收运、“以桶换桶”,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等做法,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更与某些城市社区智能化设施等“高大上”的创新举措挨不上边,但正是这种“面对面”服务的“笨办法”,充分借力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把垃圾分类“一对一”指导落实到每家每户,取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值得点赞。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需要老老实实、久久为功的精神,把“要我分”变“我要分”。在宁波,很多农村的垃圾分类做得好,垃圾减量明显,其关键原因在于实事求是,把工作推进与民生便利结合起来,桶撤了,蚊虫少了,异味消了,环境美了,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进而增强分类的自觉性,形成长效机制。

  (余建文)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花小钱办实事 奉化裘村“撤桶”背后的妙招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8-12 08:16:00

  “天歌物业”工作人员在裘村镇街头收运垃圾。(余建文摄)

  记者余建文通讯员李玉姣

  7月30日,市农业农村局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农村环境卫生“四色”榜单。根据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评测结果,奉化区裘村镇表现尤为抢眼:在全市受检测的113个镇乡(街道)的153个建制村中,裘村镇的阎家村、裘四村两个村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综合排名中,分获第一名和第四名。阎家村还位居农村环境卫生榜单第十。

  盛夏时节的裘村,镇区街道整洁、田野阡陌纵横、村舍庭院鲜花点缀。到镇、村走了一遍,笔者发现了一个“怪”现象:从镇区到农村,沿路竟看不到一只垃圾桶。镇党委书记裘尧辉道出原委,今年,镇里全面实施生活垃圾“两收法”,把原本固定的垃圾桶都撤掉了,成为全宁波唯一没有垃圾桶的镇,村镇更美了。

  没有垃圾桶,群众去哪里倒垃圾?生活垃圾又如何分类,怎样清运、处理?笔者走进农村、镇区,破解裘村“撤桶”背后的垃圾分类“密码”。

  石盆村保洁员周吉平挨家挨户收运垃圾。

  “小喇叭”上门收垃圾,实时分类督导

  下午2时多,宁静的石盆村响起悦耳的音乐声,周吉平师傅驾驶着电动小三轮,开始挨家挨户上门收垃圾。

  今年59岁的周吉平是村里的垃圾收运员,负责上石盆区域近300户村民的生活垃圾收集工作。小三轮经过改装,能放4只垃圾桶,3只装一般生活垃圾,1只装厨余垃圾。每户村民的家门口放着两只小桶,老周一路过去,来到每家村民的门前,按照类别,把村民的垃圾倒入车上的大桶里。

  老周每天早晚各一次收集垃圾,跑完一趟要3个来钟头,行程10来公里。夏天的时候,周吉平早上不到6时就开始工作,中午休息一下,下午2时多接着忙第二场,风雨无阻。周吉平说,他同时也是垃圾分类督导员,“倒垃圾时我都要看一眼,看到有分得不对的,当面指出来。大家一个村的,人面熟,也好说话。”

  石盆村有500多户村民,配备两名垃圾收运员。村党支部书记周达军告诉笔者,2018年夏天,镇里实施垃圾分类,村里设了10来个垃圾投放点、50只大垃圾桶,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负责桶边督导。可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难以推进:一是垃圾桶设点难,毕竟气味较大,点位离村民家近不行,可离得太偏又不方便投放;二是督导人手有限,干部不可能24小时在垃圾桶边盯着,“一旦没人守着,混投现象立即增多”。

  思前想后,石盆村大胆革新,在2018年10月把固定的垃圾投放点位全部撤掉,改由人工上门收运,边收运边督导。收来的一般生活垃圾,统一运到镇里的收集点,而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做成肥料,即所谓的“两收法”。“很快,村民接受了新办法,垃圾分类正确率在90%以上,效果很明显。”周达军说,尽管村里为此每年要支付两名收运员6万余元的工资,但综合算下来,这笔投资还是划算的。

  “两收法”覆盖全镇,网格化推进垃圾分类

  今年年初,裘村镇出台新的垃圾分类实施办法,将石盆村的经验在全镇推广,全面开展生活垃圾“两收法”,统一上门收运,分类处理。

  裘村镇行政执法中心副主任吕辉告诉笔者,裘村是个小镇,在册人口2.6万余人,面积89平方公里,有18个建制村,镇上仅有的两个居民小区,住户总共不到300户。“裘村这样的农村乡镇,不可能像城市一样,以社区为单位开展集中式的垃圾分类活动,更没有财力添置智能垃圾分类箱等设施,只能因势利导,另辟蹊径。”

  在农村地区,裘村镇按照村庄的大小,基本上每300户配备一名垃圾收运员兼分类督导员,早晚两次收运。而在镇区,四条主干道沿街各店铺、单位的垃圾收集委托给当地的天歌物业公司,每天早、中、晚三次收运,确保垃圾日日清,不留死角。

  “所有收运的垃圾,厨余垃圾就地处置,做成肥料,其他的生活垃圾集中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把可再生的挑拣出来,剩下的进垃圾填埋场,有害垃圾按规定处理。”吕辉说,各村还广泛发动干部和志愿者,配好劝导员、网格员、巡查员“三员”,以网格化方式推进垃圾分类的宣传和督导工作。每名村干部联系五六十户村民,并通过社会组织对接团队资源,“一对一”开展指导。

  据悉,自去年以来,裘村镇先后投入资金近280万元,建成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站3个、18个垃圾中转站和20个分类亭,购置分类垃圾桶150个,实现“以桶换桶”收运,切实抓好前端垃圾分类准确化、中端收集运输规范化、末端处理设施标准化三个关键环节。“目前,全镇44名专职人员负责垃圾收运,共撤掉120余个固定点位上的500多个垃圾桶,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吕辉说,镇里每年支付垃圾收运员工资200多万元,但能实实在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从投入和实际效果看,性价比蛮高的。

  厨余垃圾变“宝贝”,居民门前日日清

  上午10时,“天歌物业”保洁员周全春驾驶小三轮,沿着镇上的振兴路、育才路、下银河路一线,开始当天第二次的垃圾收运。这条线路上共有400余户住户、企业,其中一大半是店铺。“早中晚要倒三次,平均每次下来2小时。”老周说,早上那次量最多,很多是沿街的夜宵店产出的,能装满五六桶,需要及时清理干净。

  今年5月起,“两收法”从农村延伸到镇区,镇上30余个固定点位的120多个大垃圾桶都撤了,共设置了两条线路,配置4名工人上门收运垃圾,贯穿整个镇区。“天歌物业”裘村片负责人庄土国说,3个月下来,镇区厨余垃圾收集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三成,“说明老百姓分类越来越细致,混投比例明显下降”。

  振兴路上“荣儿造型”店主殷小波说,以前垃圾桶放在路口,夏天一出门就闻到臭味,现在改上门收集垃圾,“街道上臭味没有了,蚊虫也少了很多”。

  垃圾分一分,文明大进步。而在裘村,“两收法”还给农户带来大实惠。在千年古村马头村,4名保洁员承担全村700多户人家的垃圾清运、处理工作。村外的厨余垃圾资源处理站里,工人把几大桶厨余垃圾投入机器,一摁电钮,机器轰隆隆地运转起来。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勇告诉笔者,村里平均每天收集900公斤生活垃圾,其中300余公斤是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做成有机肥。“这可是改良土壤、给果树施肥的‘宝贝’,免费分给村民,大伙抢着要呢。”王小勇说,以往春天时,村民将大量笋壳随手扔在田里,现在都及时清运、处理掉了,有力促进了村容村貌改善。

  记者手记

  为花小钱办实事点赞

  “垃圾怎么丢”,反映的不仅是对待资源态度的变化,更是国家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视。

  宁波是全国首批46个推进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在这场垃圾分类的“持久战”中,眼下迫切需要解决从源头分类做起,提高垃圾分类的精准度这一难题,形成长效机制,推动群众习惯养成。

  采访中,裘村镇从实际出发,花小钱办实事的“两收法”策略,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令人印象深刻。全镇撤掉所有500多个固定点位垃圾桶,上门收运、“以桶换桶”,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等做法,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更与某些城市社区智能化设施等“高大上”的创新举措挨不上边,但正是这种“面对面”服务的“笨办法”,充分借力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把垃圾分类“一对一”指导落实到每家每户,取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值得点赞。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需要老老实实、久久为功的精神,把“要我分”变“我要分”。在宁波,很多农村的垃圾分类做得好,垃圾减量明显,其关键原因在于实事求是,把工作推进与民生便利结合起来,桶撤了,蚊虫少了,异味消了,环境美了,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进而增强分类的自觉性,形成长效机制。

  (余建文)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