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份,海曙区横街镇万华村的桃子就可以摘了。正常来说,桃子的成熟期多在6月至9月,万华村的桃子却在11月摘。
像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事儿,村民已经见怪不怪了,梨是红的,柿子却是黑的。但他们却乐于看到。
戴中明是村里的老人,今年62岁了。他用一口宁波话跟记者聊起了天:7年前,多数村民以种水稻或蔺草加工维持生计,生活捉襟见肘。他家以种水稻为主,有6亩8分水稻田,一年下来刨去化肥、农药等支出,年收入满打满算也仅有七八千元。
在他和绝大多数万华村村民的记忆里,2012年后收入更高了。
年少离家
戴中明将这种生活好上加好的变化归咎为两个原因——赶上了乡村振兴的好年月;来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他们建设新农村。
他口中的好书记,是宁波凹凸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剑君,也是土生土长的万华村人。
1976年,由于家庭出身的缘故不能上高中,刚满16岁的朱剑君就做了车床学徒工,后来又去当兵。1986年,他进入海曙的宁波输送机械厂。仅仅一年,他就被厂里领导提拔为车间主任,负责整个车间的生产调度。1992年,他成为宁波输送机械厂的厂长、法人代表。
在绝大多数与他共事过的人眼里,朱剑君无疑是“脑袋灵光”的那个。
事实也是如此。上世纪90年代,宁波输送机械厂主要做拉链门、皮带机、斗提机等没啥技术含量的产品,市场准入门槛低,竞争十分激烈。朱剑君一直在想,能不能做一些技术附加值高、利润相对较大的产品。
在一次客户回访中,他看到很多工厂都在生产车间安装了吊机,就是人们常说的起重机。朱剑君立马在心里算了一笔账:皮带机的价格是1万多元,而起重机通常在10万元以上,“厂子往差异化转型,我们要做起重机!”
差异化这三个字,值得在凹凸重工的发展历程中被拿出来反复诉说。
2007年,凹凸重工在销售过程中发现,宁波和周边地区的化工行业、新能源行业逐渐发展、正在壮大,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防爆起重机的需求快速上升,而省内同行中还没有一家企业有能力生产。于是,凹凸重工投入上百万元资金进行研发。
2008年10月,凹凸重工的防爆起重机成功申报“浙江省新产品计划”,成为浙江省第一家有制造资质生产该类起重机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有技术能力生产防爆起重机的民营企业。目前,凹凸重工防爆起重机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行中名列前茅。
荣归乡土
从最底层的乡村,一路往上突破,在获得声名或财富后回到乡土,是绝大多数人的抉择。但朱剑君的想法有些不一样,他想为村里做些实事。
可做企业和当村支书毕竟是完全迥异的两件事。“脑袋灵光”的朱剑君在两件事中找到了一个共通点——差异化发展。
万华村是由原来的徐王村、象南村、广展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地域面积4.5平方公里,拥有本地居民2500多户,主要靠“水”谋生。
作为较典型的“水乡”,水给村民带来了生计的资本。但由于地势低洼,在没有治理前,水也让村民年年饱受台风洪涝侵袭。如何在现有的“水”上做好文章?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探讨和论证,朱剑君邀请了宁波市农科院和中国台湾、日本的土地专家,对全村耕地进行测试,最终决定在这片土地上种植水生植物。
600亩荷花经济由此起步。
大片荷花在荷叶的簇拥下舒展开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即便是在距离万华村9公里之外的栎社机场起降的飞机里,只要乘客有心向下看,不难发现繁花盛开的美景。
记者是在夏末时节来到万华村的。600亩荷塘,虽然没有了盛夏“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曼妙风姿,也不能“且掬荷香进酒杯”。但举目依然壮观,风送水植特有的清新满鼻,水上莲蓬正举,水下莲藕深藏,还有鸟儿岸边闲步。围绕荷塘而建的回廊也颇具特色,人们可以散步,也可以坐下来放空自己,近距离观赏莲叶田田的美景。
如今的万华村,常被人笑称“万花村”。近500亩绽放的紫薇花,就在距离万华村村委会南侧不远处,紫薇花海与远处的蓝天白云相接——这是宁波面积最大的一片紫薇花田。
摘掉贫困的帽子不容易。青壮年往往外出打工,要想留住人,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必须存在。于是,万华村以花田为载体,从农业入手,实现新的农业产业化,为新农村建设铺路。
朱剑君为万华村选择荷花和紫薇,除了改善生态及带动旅游经济外,莲子和藕还可以创收,一举多得。可以说,以“花经济”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既盘活了土地、扮靓了乡村,又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
戴中明打心眼里感激朱剑君。他告诉记者:“我们的生活改善了很多,现在已经不种水稻了,只留了种菜的地,其他租出去。我自己和家里人在工厂里打工,土地租金加上打工的收入,以及村里的补贴,我们家的年收入翻了几番,已经近4万元了。”
他还指着自家的房子说:“我家以前只有一层30平方米的小矮房,现在盖成了二层的小楼,居住宽敞了很多。”
语言很平实,话的分量却是沉甸甸的。
“新乡贤”
从观感上讲,这个距离市区不远的小村庄,有了点世外桃源的意思。清澈的河水从民居间流过,上百年到数十年的村屋依然保存完好,呈现一种朴素的生活景象。
都市生活节奏快,周末或节假日里,市民到山间田园放松心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让节奏放慢的生活方式。慢生活的理念下,旅游、民宿等产业,在多个乡村给当地人带去效益。
万华村也在静静期待蜕变的那一天。朱剑君想做的还有很多,比如把村内的基础设施好好改建一番,“月月花开、四季果香”的设想也才刚刚实现一半,村里的绝大多数地方能点起农家乐的炊烟……
“在万华村当村支书,我一直信奉的一句话是,不忘良心,攻坚担当,多做少错,不做全错。这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为这里的村民做一些实事,带来实惠,改善生活。”朱剑君告诉记者。
这是出于一名“新乡贤”的自觉。在旧社会,乡贤大多都是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在一个地方的地位很高,大家都很尊重,遇到事情也会找乡贤出出主意。
朱剑君说:“初中毕业的我在这儿一干就是七年,现代社会对‘新乡贤’进行了重新定义,不在乎这个人有多高的学历水平,反而更强调这个人对乡土的情谊是否深刻。”
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新乡贤文化”以来,一批有奉献精神的乡贤,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有的“新乡贤”回到家乡后,用在外面打拼的积蓄投资办厂,把乡村的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同时为村民提供了本地就业的岗位,实现务工收入与照顾家人“两不误”;有的运用自己在外面积累的人脉关系,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很好地解决了农业技术更新迭代缓慢、农产品长期滞销的问题。朱剑君就是后者。
朱剑君清楚,农村很朴实,却又是个非常重人情的地方。因此,他往往会利用自己对农村各种矛盾掐得准脉、找得到根、摸得到门的优势,凭借公道和丰富的社会阅历,积极调解信访问题、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用百姓的法儿平百姓的事儿。
与记者见面的一下午,他的电话就没停过,工作的、村民的、家庭的,他用普通话夹杂着宁波话回应,语气时而平缓,时而急促,采访也是在间隙中断断续续完成的。
采访结束,记者离开万华村的前一刻,朱剑君淡淡地说了一句诗词——树高千尺不忘根。这句话很轻,几乎都要淹没在鄞县大道西段来往的车流声中。东南商报记者王心怡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