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沈吉太:7年精心编写象山方言“百科全书”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9-16 07:04:35报料热线:81850000

沈老展示书稿。(郑丽敏 沈孙晖 摄)

  历时7年努力,象山82岁老人沈吉太今年终于编写完成《象山方言词语释义》一书。书中共收录象山俗语、词语4303条,且对每一条均作了详细解释,堪称象山方言“百科全书”。

  “我编写该书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就是希望让象山话一代代传承下去。”沈吉太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7年前,沈吉太在象山港论坛看到有人征集象山方言,也兴致勃勃搜索着脑海中“库存”的当地俗语,并一条条写在纸上。“我曾长期从事农业技术工作,走遍了象山各个村庄,为了方便和群众交流,经常使用俗语,如‘六月盖棉被,有谷没米’‘秋天发大浪,讨饭人有谷囥’等。”回忆起自己曾经讲过的俗语,他感觉甚是有趣。

  同时,沈吉太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越来越多象山人对家乡方言日渐“生疏”,长久下去象山方言可能会失传。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花几年时间,把自己知道的以及能够了解到的象山方言收录起来,汇集成一本可供后人查阅的书。

  为了收集资料,沈吉太请家人、亲朋好友一起帮忙回忆,并一一记录整理,不断充实内容。平时外出散步或与人聊天,他时刻注意别人嘴里蹦出的“金句”。

  有一次,沈吉太走路时听到路人在交谈,说丈夫欠债逃跑,连累妻子、儿女,对方随口冒出一句“喝酒连糟怪”。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马上牢记于心,回家后第一时间记录下来。还有一次,沈吉太听到一家公司几名员工在讨论,说公司经济困难,靠借钱维持,管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他们蹦出一句我没收录的俗语‘哮喘人吹喇叭,上气不接下气’。”他听后如获至宝,连忙回家补录。

  沈吉太还特地查看了一堆县志、镇志、村志、农业志等志书,从中“搜刮”象山俗语。“天天埋在书堆里,有时睡觉也梦见自己在看书。”沈吉太还上网搜索象山周边宁海、台州等地区的俗语,进行横向比较,看看彼此有什么区别。

  象山方言词条包括习惯语、歇后语、本土成语和谚语。沈吉太追根溯源,将选录的词条分为四类:本土类、传说类、名句类、互通类。他按照词条字数从少到多进行排列,并逐一作注解。

  注解时,沈吉太颇为用心,采用字词注释、本义说明、引申义、喻义阐发、引发举例等方式,使象山俗语明白易懂,并引导人们做一个善良、积极向上的人。比如他对“上半夜忖忖自家,下半夜忖忖人家”俗语的注解:原意,待人处事不能任凭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多体谅他人的难处。意喻:换位思考。引用举例:处理任何事情,不能一意孤行,尽量要把事情处理得圆满些,上半夜忖忖自家,下半夜忖忖人家。古人云:将心比心,强如佛心。

  编写方言词条时,沈吉太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很多俗语口口相传,但有些字不知道该怎么写。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采取了自创的办法,“借义不借音”或“借音不借义”,再通过注解讲明白。“有三类俗语我弃之不用:过于粗俗、影射政治、污辱女性。”沈吉太道出了自己的收录原则。

  据了解,沈吉太《象山方言词语释义》书中收录的4303条词条,都是象山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以及民风民俗中的用语,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有说理、有警示、有戏谑。这些是半岛人民经过岁月冲刷而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历代象山人的生活状态和愿望,有着独特魅力和传承价值。而沈吉太为抢救象山方言所做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记者沈孙晖 通讯员郑丽敏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沈吉太:7年精心编写象山方言“百科全书”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9-16 07:04:35

沈老展示书稿。(郑丽敏 沈孙晖 摄)

  历时7年努力,象山82岁老人沈吉太今年终于编写完成《象山方言词语释义》一书。书中共收录象山俗语、词语4303条,且对每一条均作了详细解释,堪称象山方言“百科全书”。

  “我编写该书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就是希望让象山话一代代传承下去。”沈吉太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7年前,沈吉太在象山港论坛看到有人征集象山方言,也兴致勃勃搜索着脑海中“库存”的当地俗语,并一条条写在纸上。“我曾长期从事农业技术工作,走遍了象山各个村庄,为了方便和群众交流,经常使用俗语,如‘六月盖棉被,有谷没米’‘秋天发大浪,讨饭人有谷囥’等。”回忆起自己曾经讲过的俗语,他感觉甚是有趣。

  同时,沈吉太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越来越多象山人对家乡方言日渐“生疏”,长久下去象山方言可能会失传。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花几年时间,把自己知道的以及能够了解到的象山方言收录起来,汇集成一本可供后人查阅的书。

  为了收集资料,沈吉太请家人、亲朋好友一起帮忙回忆,并一一记录整理,不断充实内容。平时外出散步或与人聊天,他时刻注意别人嘴里蹦出的“金句”。

  有一次,沈吉太走路时听到路人在交谈,说丈夫欠债逃跑,连累妻子、儿女,对方随口冒出一句“喝酒连糟怪”。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马上牢记于心,回家后第一时间记录下来。还有一次,沈吉太听到一家公司几名员工在讨论,说公司经济困难,靠借钱维持,管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他们蹦出一句我没收录的俗语‘哮喘人吹喇叭,上气不接下气’。”他听后如获至宝,连忙回家补录。

  沈吉太还特地查看了一堆县志、镇志、村志、农业志等志书,从中“搜刮”象山俗语。“天天埋在书堆里,有时睡觉也梦见自己在看书。”沈吉太还上网搜索象山周边宁海、台州等地区的俗语,进行横向比较,看看彼此有什么区别。

  象山方言词条包括习惯语、歇后语、本土成语和谚语。沈吉太追根溯源,将选录的词条分为四类:本土类、传说类、名句类、互通类。他按照词条字数从少到多进行排列,并逐一作注解。

  注解时,沈吉太颇为用心,采用字词注释、本义说明、引申义、喻义阐发、引发举例等方式,使象山俗语明白易懂,并引导人们做一个善良、积极向上的人。比如他对“上半夜忖忖自家,下半夜忖忖人家”俗语的注解:原意,待人处事不能任凭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多体谅他人的难处。意喻:换位思考。引用举例:处理任何事情,不能一意孤行,尽量要把事情处理得圆满些,上半夜忖忖自家,下半夜忖忖人家。古人云:将心比心,强如佛心。

  编写方言词条时,沈吉太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很多俗语口口相传,但有些字不知道该怎么写。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采取了自创的办法,“借义不借音”或“借音不借义”,再通过注解讲明白。“有三类俗语我弃之不用:过于粗俗、影射政治、污辱女性。”沈吉太道出了自己的收录原则。

  据了解,沈吉太《象山方言词语释义》书中收录的4303条词条,都是象山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以及民风民俗中的用语,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有说理、有警示、有戏谑。这些是半岛人民经过岁月冲刷而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历代象山人的生活状态和愿望,有着独特魅力和传承价值。而沈吉太为抢救象山方言所做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记者沈孙晖 通讯员郑丽敏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