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一笔总额约12.9万元人民币的定向捐款打入鄞州区姜山镇培本小学的账户。这笔捐款是目前定居德国的一对宁波老夫妻的心愿。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这笔特殊的捐款历时9个多月,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笔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捐款,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宁波荣誉市民陈名豪情系桑梓 远在德国的八旬夫妻深受感动
这笔爱心款的捐赠人是姚绍裘和姚维莲夫妇,两人都年过八旬。丈夫姚绍裘祖籍在宁波鄞州,已经在德国生活了60多年。
在培本小学校长陈颖君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封信,这是宁波荣誉市民陈名豪今年6月5日在德国汉堡写的。字里行间,他说到了姚绍裘和姚维莲夫妻俩捐款的缘由。
陈名豪亲笔书信
陈名豪是德国汉堡中华会馆荣誉理事长。他在鄞州区姜山镇定桥村生活到16岁,1958年从宁波去汉堡继承父业。1998年3月,他发起成立旅德宁波同乡会,并担任理事长。
陈名豪对家乡定桥村的感情很深。1989年起,他捐资在定桥村进行环境整治、修建学校,介绍大量村民到德国做海员,帮助一部分父老乡亲先富起来。
去年10月17日,陈名豪参加第二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期间,专门来到定桥村祭祖。在离开家乡前,他还特地看望了培本小学的师生们。这所由他出资重修的学校,曾经有人建议改名,因为“培本”宁波话听起来就是“赔本”。陈名豪却哈哈一笑。他说,教育本来就不该是件赚钱的事,这个“赔本”值得。教育要从小做起,从基础抓起,“培本”这个名字很好,他希望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姚绍裘和姚维莲夫妻是陈名豪的多年好友。去年11月,他们看到了《鄞州日报》有关陈名豪助力家乡发展,捐资在定桥村建设培本小学的事,深受感动,他们想把存在宁波的银行存款捐赠给培本小学,用于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和贫困学生的资助。
夫妻俩给家乡学校捐款12万元 历时9个多月,这个心愿终于达成了
夫妻俩远在德国,看似简单的捐款变得困难重重。他们需要将存款委托给家乡的亲人代取代捐。按照政策规定,委托书和声明书在德国当地经公证人公证后,由高等法院认证,再将它们翻译成中文,交由中国总领事馆认证,一项项手续办下来,已经过去了数个月。
由于取款需要各类证明和重要证件,凭证的传递跨越万里,每个环节都不能疏漏。陈名豪特意给校长陈颖君写了一封信,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还委托在汉堡的同乡在返乡休假时将重要证件带回。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又把时间拉长了。一直到今年5月,等航空班次复航后,一系列信件和凭证终于从德国送到了宁波。
夫妻俩摄于德国汉堡
夫妻俩在宁波的银行存款是几笔外汇,合计11110欧元和6185美元(总计人民币12.9万元),妻子姚维莲将这笔存款委托在宁波的表妹尤文璇代为取款和捐赠。
8月17日,尤文璇约上陈颖君,带着取出来的存款来到鄞州区慈善总会。本想尽快让存款捐到学校,没想到又遭遇了难题:鄞州区慈善总会没有外汇账户,无法接收外币。
按照当前政策,无法一次性兑换这么大额的外币。如果先存入个人账户,也因额度过大不符合规定。两人一家家跑银行咨询政策,一边询问亲朋好友。
不能让做好事的人那么麻烦!在鄞州区侨办和鄞州区慈善总会的多次协助下,兑换完成的人民币终于打入培本小学的账户。
从去年11月到现在,这笔爱心款历时9个多月,总算圆了夫妻俩的一个心愿。
“整个捐款过程,手续相当繁琐,但两个老人一直很坚持,从来没有放弃这个决定。” 陈颖君说,这笔捐款来之不易,他们一定会好好使用这笔款项,帮助有需要的孩子们。宁波晚报记者薛曹盛 通讯员牟佳佳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