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探索的“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得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史济锡的专门批示,要求全省各地工会学习借鉴。)
中国宁波网记者 周琼 通讯员 陈浩飞 陈标
拖了2年的工钱,在工会“娘家人”的介入下,只用了不到20天就要了回来,器械维修工刘渊彬一口气说了6个“感谢”;尽管企业经营受到疫情影响出现波动,分布在白杜工业园区几十家企业的1700多名工人,却没有一起涉及劳动关系的恶性纠纷及上访……作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的“试验田”,奉化区总工会正通过三道“防线”、六种举措和“调裁诉”闭环机制的一体推进,将大量的劳动争议快速解决在基层。记者了解到,近日,当地探索的“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得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史济锡的专门批示,要求全省各地工会学习借鉴。
“作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就近就地和快速化解劳动关系中出现的争议和纠纷,既关系到职工的合法权益,也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地总工会主要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当地就开始着手推进工会劳动关系预警和调处相关工作,并同步在企业中和职工中开展法律宣传、法律监督、职工心理关爱等一系列配套举措,构建全方位的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体系,从源头上防止劳动纠纷产生。
(拖了2年的工钱,在工会“娘家人”的介入下,只用不到20天就要了回来)
结合企业、行业(区域)、镇(街道)的“小三级”工会组织架构上,当地设立三道防线,引导全区1281家建会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并通过选树示范企业,以点带面,引导企业“自家事自家解”。对于一些行业区域内企业共性矛盾,当地工会则通过组建行业(区域)和镇(街道)级的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室,主动介入,处理“疑难杂症”。今年年初新冠疫情严控期间,大量企业无法正常开工,不少工人担心自己的生活费用。西坞街道老李调处工作室的领衔人李国友主动介入,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分层分类,对接企业负责人,引导企业和员工及时沟通,为员工提供生活费和社保补贴,“这样的前置介入,既消除了可能产生的劳资纠纷,也温暖了不少职工。复工后,大量职工就想尽办法追进度赶生产,也有力助推了企业的复工复产。”当地总工会的负责人说。
(作为一名资深劳动关系调解员,李国友通过各种方式前置化解劳动纠纷)
在做好劳动纠纷源头化解的同时,当地还积极参与试点,探索劳动纠纷化解的全面提速。2019年,在宁波市总工会指导下,当地工会联合仲裁委和法院,共同探索和尝试“调裁诉”一体推进劳动争议联动化解模式。三方各自驻点、互相融通、信息共享,共同参与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前、裁中、诉前、诉中调解及裁判后释法答疑等,一部分原来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相关流程的争议被压缩到十几天甚至几天就得以解决。
(工会、人社和法院的三方联动,大大提升了劳动争议化解速度)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3年间,涉及金额3000余万元的近2600起各类劳动纠纷被化解在基层;“调裁诉”试点落地以来,工会特邀调解员承接的145起劳动纠纷诉前化解,103起得以成功调解结案,结案时效提升一倍以上,大量劳动争议纠纷在当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