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先生来甬授课,言谈间,透露一个信息:在宁波,藏着一位“牛人”,堪称当代“造纸匠”。目前我国主要图书馆、文博类场馆的古籍修复用纸,大部分由他提供,说是“第一人”,也不为过。
这位低调的“牛人”名叫李大东,天一阁退休员工,今年72岁。他与古籍修复之间,藏着什么样的故事?他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了古籍保护与修复界的造纸“大神”?半个月来,记者有幸拜访他宁波家中的“藏书斋”,聆听了他的故事。
视频拍摄剪辑 顾嘉懿
从“修书人”到“造纸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大东就在天一阁从事古籍修复与古籍管理。严格算起来,严春航、洪可尧先生是天一阁第一代修书人,他是第二代。
1989年,国家文化部委托上海图书馆开办全国性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李大东代表天一阁去了上海。这次培训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在这个班上,他结识了上海古籍修复泰斗、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教授赵嘉福。
半年求教,李大东学习了书画修复装裱、刻碑拓片,于古籍一道渐窥门径。有一天,恩师赵嘉福告诉他,若要再进步,可去拜访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的杜伟生老师,集“南北”所长,必有收获。
李大东(后排左二)在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结业典礼上。受访者供图
怀揣一丝兴奋,李大东来到北京。除了向杜先生请教修复技艺,他还有一个心愿,是想向求取一些古籍修复用纸——这类纸张不同于普通宣纸,需要与古纸尽量接近,才可能在修复时做到“修旧如旧”。
上世纪90年代,全国仅有百余位从事古籍修复的技术人员,其“用料”,条件好的可用清末古纸,条件差的只能从从半废弃的残本破页中裁取“天头地脚”,拆东墙补西墙,终归不是长久之道。随着文物等级提高,残纸也不能再随意取用,修复工作的“原材料”面临断档。
李大东造的纸。顾嘉懿/摄
北京之行,李大东收获的问题远比得到的答案多。看着诚恳问道的李大东,杜伟生有心提醒,其实比起修复师,我们国家更急需的是“造纸匠”,且是能造出古纸的匠人。
李大东的优势在于,他本身就是古籍修复师,又有良师相助,有机会接触古纸。他若有心做,比一般人条件好。
这个想法在李大东心里埋下了根。当他再次在天一阁接触古籍时,总会格外留意纸张,牢记什么年代的古籍用的是什么类型的纸。
杜伟生(左二)在李大东(左三)宁波家中。顾嘉懿/摄
寻找原料,四处求索
“现在有个词叫古纸再造,其实并不确切。同样是古纸,唐、宋、明、清代各不相同。一样是明刻本,少说也有几十种不同用纸。”杜伟生在甬期间告诉记者,比如宋籍常用楮皮纸,明清古本多用竹纸。上世纪90年代,杜伟生曾赴英修复整理敦煌遗书,其纸张韧劲不是今天可以想象的。
李大东想造纸,要造哪个时代的纸呢?
2007年,李大东退休。同年5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国家图书馆成立。他有了更多时间和机会去钻研古纸配方,也同国图取得了更紧密的联系。
常规做法是,由国图向其提供明清古纸实物的检测数据,比如一定面积纸张的重量、厚度、定量、紧度、纤维、酸碱度等,李大东自己负责寻找配方、原料,找纸工委托加工试制。造出纸来,再交给国图检测,看各项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一张纸样的检测数据。受访者供图
这些年,李大东比较得意的一件事是成功造出了三桠皮纸。这是一种极为轻薄的皮纸,古籍修复时常用它溜书口或加固后透明显示严重老化脆弱的书页上文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纸张只在日本生产,每平方米的三桠皮纸重量不到4克,售价高达398元人民币,令杜伟生等人印象深刻。
要造三桠皮纸,首先要寻原料。多方打听后,李大东得知,衢州山区有位周师傅还在从事有关加工业务。一路舟车,他终于在衢州深山找到三桠皮,却发现不符合要求。造纸原料要求精细,树皮的头部、根部都不能要,只取其中最“干净”的一段。李大东和周师傅以及近十个帮手一起,加工处理半个月;达到初步要求后,运到纸厂,又请工人们挑拣净化;经泡水、打浆一系列严格复杂的工艺操作,捞出不能用的粗纤维。最后用来造纸的精细浆料,不足原料的5%。
好在,李大东最终试成了。他造的三桠皮纸,比日本造的更轻薄,每平米只有3.5克。“杜伟生老师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后告诉我,说我造的纸可以跟日本媲美了,我才觉得有些满足,感觉为中国古籍修复造纸做了一点贡献。”李大东说。
李大东左手边就是他造出的三桠皮纸。顾嘉懿/摄
为寻找合适的原料,十余年来,李大东的足迹遍布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福建、广东各地。他也愈发感觉到,造纸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攻坚克难的顽强毅力。
李大东和竹工一起选择优质标准的新竹。受访者供图
2018年,李大东在云南傣族非遗纸厂调研。受访者供图
路漫漫其修远兮
如今,李大东已经成功造出百余种古籍修复系列用纸,经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配送,供各省古籍保护中心及有关单位使用。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央第一档案馆、上海档案馆等上百家单位都在使用他提供的纸张。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老师告诉我,全国大概有80%的古籍修复用纸都是从我这边提供的。”言及此,李大东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骄傲。
李大东家里像一个“仓库”。顾嘉懿/摄
不过相关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复原古纸,难题太多。”比如纸张的颜色、配方失传,工艺缺乏记载,有几种古纸,李大东试过几十次都达不到要求;还有帘丝间距,不同纸张要求不同,生产中需要随时调整,抄纸绝不能“一抄到底”,而拥有上乘技艺的抄纸良工并不易得;还有永恒的原料难,唐宋古籍时用麻纸,蔡伦造纸也说有麻,为此李大东曾在大热天去偏远粮仓背来一批废旧破麻袋,用来实验生产……
还有一些难题,是个人能力难以解决的。江西毛泰纸、浙江开化纸,古人怎么造,到现在还是个迷。李大东只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尝试接近古法。
上海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先生曾赠李大东四尺墨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著名古建学家陈丛周先生也曾赠其“岁寒三友”画,这两幅字画一直挂在李大东家里,激励着他在古籍保护与修复道路上不畏艰难,上下求索。
顾廷龙(左)与李大东早年合影。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李大东,1948年出生于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原副研究馆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会员、中国传统雕版印刷协会会员。40余年,他致力于珍贵古籍的抢救、保护与修复。为了更好地复原古籍,他研究古纸再造,并极力推动恢复已近消失的古代雕版印刷技艺,成果累累。
宁波晚报记者顾嘉懿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