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海区疾控中心对辖区内1500多名中小学生午餐营养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目前午餐能量基本能满足学生需求,但供能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大豆坚果类、鱼虾类、牛奶类等均未达到推荐量。能量供应量、蛋白质、维生素B2、铁和锌的供应量及碳水供能比达到了推荐标准,维生素A、膳食纤维、钙等供应量偏低,脂肪供能比较高等。
学校配餐以学生口味为依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多种形式的营养不良与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仍然存在。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强调了学生营养改善行动,学校学生的营养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为此,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中小学学生午餐现状调查工作,以掌握该区学生午餐的供应现状,摸索出具有地方特点,有效、可推广的学生餐指导建议或学生菜谱,为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调查与评估对象为辖区两所学校1500多名中小学生。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在校学生的营养午餐就餐情况、食堂及供餐单位基本情况等。”镇海区疾控中心卫生监测科科长潘刚雷介绍道。调查评估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学生餐营养指南》等要求进行。
潘刚雷表示,学生餐加工过程中,一些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喜好,油炸的烹饪方式偏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脂肪供给过量,造成健康风险增大。
孩子吃得饱但吃得“不均衡”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每顿午餐摄入能量为977.5千卡,中学生午餐摄入能量为966.7千卡,皆达到适宜水平。
“能量达标,表示孩子能吃饱,但是,吃得‘不均衡’。”潘刚雷说。从一周的午餐监测情况看,无奶及奶制品供给,无水果类、大豆及制品和坚果类,畜禽肉类供应量达59.1g,达到推荐量的3.69倍,植物油达到推荐量的5倍,盐达到推荐量的3倍。
在中学生午餐报告中,从一周的午餐监测情况看,无奶及奶制品和水果供给,大豆类及其制品和坚果只达到推荐量的23%,畜禽肉类供应量偏高,达到71.4 g,是推荐量的3.57倍,调味品中植物油较为合理,而盐达到推荐量的8.1倍。
另外,从多种营养素来看,缺的可不少。小学生方面,维生素A不到推荐量的20%,膳食纤维不到推荐量的10%,维生素B不到推荐量27.3%,维生素C只是推荐量的25.2%。中学生方面,维生素A的供应量不到推荐量的10%,膳食纤维的供应量只达到推荐量15%,维生素C的供应量不到推荐量的26%。
营养均衡食材要多样化
孩子该怎么吃?潘刚雷建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营养教育活动,保证营养教育课时每学期不少于2次。同时还需对健康教育老师、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以“小手牵大手”“大手带小手”的形式形成良好的营养教育氛围,以便更好地感染学生、带动学生。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兼)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明确营养健康管理相关责任。参照《学生餐营养指南》不同年龄段的标准,合理搭配学生午餐,例如减少植物油和盐的使用量;蔬菜应先洗后切,烹调以蒸、炖、烩、炒为主,尽量减少煎、炸。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提供水果和牛奶。
“后期我们还将对有关学校进行营养课堂普及,帮助师生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念,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营养科普宣教在日常生活中尤 为需要,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营养价值观,才能有健康生活。”潘刚雷说。
另外,家长也要做好配合。家长应主动了解学校午餐的供应情况和孩子的实际进餐情况,针对中餐供应情况,家长可在晚餐和早餐时对食物种类和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以满足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食物要做到多样化,比如每天食材种类要12种,每周25种。”潘刚雷说。
宁波晚报记者陆麒雯 通讯员刘春霞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