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为何叫好不叫座?大医院40%门诊号下放基层 用掉不足2%
2021-01-12 06:28:52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上大医院挂号不易,想要挂个大医院的专家号,更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市早在2018年就推出一项便民举措——大医院将40%门诊号下放到基层,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的病人享受省市“专家号”专属特权福利。但记者最近采访得知,大医院下放到基层的门诊号中,被用掉的不足2%。大医院门诊号下放基层为何叫好不叫座?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大医院40%门诊号下放基层,被用掉的不足2%

  按宁波市卫健委〔2018〕67号文件,自2018年9月1日起,二级以上医院的普通、专科和专家门诊号源网上开放比例达到80%以上,其中市属三级医院网上号源40%以上优先向所有区县(市)级医院、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放,区县(市)级医院网上号源40%以上优先向辖区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放。按有关规定,所有向下级医疗机构优先开放的门诊号源提前14天放号,3天后剩余的未用号源回收至共享号源池,继续供社会群众和下级医疗机构的医生预约使用。

  但是,这么一项便民举措居然意外遇冷。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谢浩芬告诉记者,他们医院每月下放到基层的门诊号约有9.7万个,但真正通过基层医疗机构挂号的不到2%,也就是说,另外9.5万余个门诊号最终回收至共享号源池。在李惠利医院等其他几家市级大医院,也同样存在这一情况。

  三大原因导致门诊号下放基层受冷遇

  记者采访了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大医院门诊号下放基层后多数被打回的情况,几家基层医疗机构反映确实存在。

  从采访看,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患者只认准几位知名的专家。海曙区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告诉记者,大医院下放到基层的门诊号中,那些知名的专家号仍然一号难求,至于普通的或不知名的医生门诊号,即便基层医生极力推荐,很多患者还是不予认可。因为这一原因,绝大多数非知名专家的门诊号只能被打回。

  其二,很多患者缺乏基层首诊意识。通过基层医疗机构挂号大医院的门诊号,必须先到基层医疗机构首诊,但患者首诊意识的缺失,导致这一挂号渠道形同虚设。造成这一情况,有基层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认为,首先是因为患者不信任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不管大病小病,患者习惯性地往大医院跑;其次,医保报销比例没能拉开差距,据了解,目前,医保患者上医院报销比例分别为三甲医院85%、基层医疗机构90%,其中70岁以上者为95%,报销比例的微小差距使得患者往往首选大医院;此外,基层首诊约束机制的缺失,也使得患者往往绕过基层医疗机构,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宁波同美国、日本等国家一样,规定患者不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大医院不予接诊,那么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其三,基层医疗机构缺乏积极性。对此,鄞州区一乡镇卫生院院长坦言,大医院将40%门诊号下放到基层,看似方便了老百姓,但事实上还牵涉双向转诊,牵涉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双方的利益问题,大医院极少将康复或慢性病患者下转至基层,同样,基层医疗机构也不情愿将患者上转到大医院。加上没有相关的考核机制,基层医疗机构自然缺乏推荐、上转患者到大医院的积极性,这也使得很多患者不能及时掌握信息。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建设县域医共体以来,不少医共体牵头医院对医共体内的基层医疗机构制定了上转患者的具体指标,为了完成这一上转指标,基层医疗机构更多地会首选将患者上转至牵头医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医院门诊号的利用。

  为使这一便民举措真正发挥作用,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加大宣传以外,还应该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一定的考核机制,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患者的积极性,同时要拉大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的差距。

  另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则认为,要推进分级诊疗,促使广大慢性病、常见病患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关键还在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大医院40%的门诊号下放基层,这一做法本身就有待商榷,在他看来,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应该重在开设疑难专家门诊、急诊,着重处理疑难病和大毛病,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应该下放到基层医疗机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三甲医院很多专家每天面对的是一些普通病人,这实在是对专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记者陈敏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为何叫好不叫座?大医院40%门诊号下放基层 用掉不足2%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1-12 06:28:52

  上大医院挂号不易,想要挂个大医院的专家号,更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市早在2018年就推出一项便民举措——大医院将40%门诊号下放到基层,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的病人享受省市“专家号”专属特权福利。但记者最近采访得知,大医院下放到基层的门诊号中,被用掉的不足2%。大医院门诊号下放基层为何叫好不叫座?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大医院40%门诊号下放基层,被用掉的不足2%

  按宁波市卫健委〔2018〕67号文件,自2018年9月1日起,二级以上医院的普通、专科和专家门诊号源网上开放比例达到80%以上,其中市属三级医院网上号源40%以上优先向所有区县(市)级医院、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放,区县(市)级医院网上号源40%以上优先向辖区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放。按有关规定,所有向下级医疗机构优先开放的门诊号源提前14天放号,3天后剩余的未用号源回收至共享号源池,继续供社会群众和下级医疗机构的医生预约使用。

  但是,这么一项便民举措居然意外遇冷。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谢浩芬告诉记者,他们医院每月下放到基层的门诊号约有9.7万个,但真正通过基层医疗机构挂号的不到2%,也就是说,另外9.5万余个门诊号最终回收至共享号源池。在李惠利医院等其他几家市级大医院,也同样存在这一情况。

  三大原因导致门诊号下放基层受冷遇

  记者采访了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大医院门诊号下放基层后多数被打回的情况,几家基层医疗机构反映确实存在。

  从采访看,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患者只认准几位知名的专家。海曙区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告诉记者,大医院下放到基层的门诊号中,那些知名的专家号仍然一号难求,至于普通的或不知名的医生门诊号,即便基层医生极力推荐,很多患者还是不予认可。因为这一原因,绝大多数非知名专家的门诊号只能被打回。

  其二,很多患者缺乏基层首诊意识。通过基层医疗机构挂号大医院的门诊号,必须先到基层医疗机构首诊,但患者首诊意识的缺失,导致这一挂号渠道形同虚设。造成这一情况,有基层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认为,首先是因为患者不信任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不管大病小病,患者习惯性地往大医院跑;其次,医保报销比例没能拉开差距,据了解,目前,医保患者上医院报销比例分别为三甲医院85%、基层医疗机构90%,其中70岁以上者为95%,报销比例的微小差距使得患者往往首选大医院;此外,基层首诊约束机制的缺失,也使得患者往往绕过基层医疗机构,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宁波同美国、日本等国家一样,规定患者不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大医院不予接诊,那么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其三,基层医疗机构缺乏积极性。对此,鄞州区一乡镇卫生院院长坦言,大医院将40%门诊号下放到基层,看似方便了老百姓,但事实上还牵涉双向转诊,牵涉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双方的利益问题,大医院极少将康复或慢性病患者下转至基层,同样,基层医疗机构也不情愿将患者上转到大医院。加上没有相关的考核机制,基层医疗机构自然缺乏推荐、上转患者到大医院的积极性,这也使得很多患者不能及时掌握信息。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建设县域医共体以来,不少医共体牵头医院对医共体内的基层医疗机构制定了上转患者的具体指标,为了完成这一上转指标,基层医疗机构更多地会首选将患者上转至牵头医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医院门诊号的利用。

  为使这一便民举措真正发挥作用,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加大宣传以外,还应该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一定的考核机制,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患者的积极性,同时要拉大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的差距。

  另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则认为,要推进分级诊疗,促使广大慢性病、常见病患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关键还在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大医院40%的门诊号下放基层,这一做法本身就有待商榷,在他看来,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应该重在开设疑难专家门诊、急诊,着重处理疑难病和大毛病,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应该下放到基层医疗机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三甲医院很多专家每天面对的是一些普通病人,这实在是对专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记者陈敏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