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新春走基层 丨 红色老区的绿色发展路越走越宽
2021-01-24 20:06: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网编前语

  这个新春注定令人印象深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争创社会之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启动实施之年。

  这个春天,忠诚、奉献、坚守,这些热词将一直温暖你我,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奋斗同样值得点赞。我们的记者将走基层、赴乡村、访企业、下街巷,用笔和镜头聚焦四明大地的变迁,记录暖心感人的故事。

  从今天开始,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陆续推出《新春走基层·开好局迈好步 基层在行动》《新春走基层·一线党旗飘》《新春走基层·这里是宁波》等系列专栏、专题和丰富多彩的融媒体作品。敬请关注。

  中国宁波网记者黄程 通讯员谢敏军

  腊月的周末,天空中飘着细雨。走进浙东红村余姚梁弄横坎头村,扑面而来的不是寒意,而是勃勃的生机和希望。

  记者此前曾多次到访横坎头,时隔几年之后再次前往,首先感受到的是进村的路更便捷了:从高速余姚西出口下,进入余梁线,经过四明湖畔,穿过四明山门,沿着美丽的梁让大溪,几分钟车程便到了横坎头村。

横坎头村(黄程/摄)

  进村的路越来越好、越来越快,红色老区的绿色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越走越远。邱民波是横坎头村党委副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横坎头牛轭丘自然村一个正在建设的乡村旅游项目。

  项目不大,名叫“那时光农舍”,项目主体建设已经基本结束,记者到达时,几名工人正在整理现场。这是一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如今在楼房林立的村子里别具一格。记者在农舍内看到,这里保留了以前的格局,摆放着四处收集来的老物件。

采访村党委副书记邱民波。

  老房子的后院里,却有着声光电技术加持的仿真家禽、家畜,“咯咯哒”的下蛋声,让记者信以为真。“我们做这个项目,一是为了保留乡土特色,给孩子们留下记忆;二是为了增加一个乡村旅游点,把旅游线延伸到自然村,带动更多村民增收。”村里负责该项目的工作人员汪杰峰说。

那时光农舍(黄程/摄)

  做大做强乡村旅游,这正是横坎头村新任党委的“开门一件事”。“主要聚焦让游客多起来,并让他们的脚步慢下来、留下来,力争较短时间内让游客数量和游览时间均得到大幅度增长。”新任党委班子带头人黄科威说,在红村中,他们在包括“那时光农舍”在内的不同点位“藏”了十二生肖,游客拍照集齐就会生成一张抽奖券,抽取优惠券和纪念品,“我们希望通过增加互动性、趣味性提升粘性,留住更多游客。”记者在农舍后院收集了“鸡”和“猪”两个生肖,还在路边拍到了“蛇”和“狗”,但是并没能集齐,留下了一些遗憾,等着下次再来。

采访项目负责人汪杰峰

  农舍不远处,是一处崭新的综合体。记者在门口看到,这里挂着“浙东延安红色文化学院”和“浙江四明山新希望绿领学院”两块牌子。邱民波带着记者一边往里走一边介绍,会务培训产业,是横坎头引流的另一个渠道,这里主要承接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技、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培训项目,同时跟杭州、宁波等多所高校合作,力争让高校每年数十万人次的培训量尽可能多地落地横坎头村。

“浙东延安红色文化学院”“浙江四明山新希望绿领学院”(黄程/摄)

  据酒店工作人员介绍,去年11月中旬,宁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该村乡村旅游综合体挂牌;同月下旬,宁波万里学院的培训项目落地。“仅以一个规模为30人的会务培训来说,一天的旅游产值就有1万元。”黄科威说,眼下,年关将近,加上疫情防控收紧,业务不多,但是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一刻也没有停下,“我们抓住稍微空闲的时间,修练内功、研讨课程、做精服务、提升细节,静待客来。”

培训流程(黄程/摄)

  “等到村里的民宿农家乐产业连片发展起来后,我们会把更多会务培训的客人推送给民宿,把客人的餐饮推送给农家乐。”黄科威说,去年,学院已经给农家乐带去十多万元的餐饮订单,“我们要为群众增利,而不是与群众争利。因为村集体挣来的钱,每一分最终还是要用之于民的。”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新春走基层 丨 红色老区的绿色发展路越走越宽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1-24 20:06:00

  宁网编前语

  这个新春注定令人印象深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争创社会之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启动实施之年。

  这个春天,忠诚、奉献、坚守,这些热词将一直温暖你我,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奋斗同样值得点赞。我们的记者将走基层、赴乡村、访企业、下街巷,用笔和镜头聚焦四明大地的变迁,记录暖心感人的故事。

  从今天开始,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陆续推出《新春走基层·开好局迈好步 基层在行动》《新春走基层·一线党旗飘》《新春走基层·这里是宁波》等系列专栏、专题和丰富多彩的融媒体作品。敬请关注。

  中国宁波网记者黄程 通讯员谢敏军

  腊月的周末,天空中飘着细雨。走进浙东红村余姚梁弄横坎头村,扑面而来的不是寒意,而是勃勃的生机和希望。

  记者此前曾多次到访横坎头,时隔几年之后再次前往,首先感受到的是进村的路更便捷了:从高速余姚西出口下,进入余梁线,经过四明湖畔,穿过四明山门,沿着美丽的梁让大溪,几分钟车程便到了横坎头村。

横坎头村(黄程/摄)

  进村的路越来越好、越来越快,红色老区的绿色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越走越远。邱民波是横坎头村党委副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横坎头牛轭丘自然村一个正在建设的乡村旅游项目。

  项目不大,名叫“那时光农舍”,项目主体建设已经基本结束,记者到达时,几名工人正在整理现场。这是一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如今在楼房林立的村子里别具一格。记者在农舍内看到,这里保留了以前的格局,摆放着四处收集来的老物件。

采访村党委副书记邱民波。

  老房子的后院里,却有着声光电技术加持的仿真家禽、家畜,“咯咯哒”的下蛋声,让记者信以为真。“我们做这个项目,一是为了保留乡土特色,给孩子们留下记忆;二是为了增加一个乡村旅游点,把旅游线延伸到自然村,带动更多村民增收。”村里负责该项目的工作人员汪杰峰说。

那时光农舍(黄程/摄)

  做大做强乡村旅游,这正是横坎头村新任党委的“开门一件事”。“主要聚焦让游客多起来,并让他们的脚步慢下来、留下来,力争较短时间内让游客数量和游览时间均得到大幅度增长。”新任党委班子带头人黄科威说,在红村中,他们在包括“那时光农舍”在内的不同点位“藏”了十二生肖,游客拍照集齐就会生成一张抽奖券,抽取优惠券和纪念品,“我们希望通过增加互动性、趣味性提升粘性,留住更多游客。”记者在农舍后院收集了“鸡”和“猪”两个生肖,还在路边拍到了“蛇”和“狗”,但是并没能集齐,留下了一些遗憾,等着下次再来。

采访项目负责人汪杰峰

  农舍不远处,是一处崭新的综合体。记者在门口看到,这里挂着“浙东延安红色文化学院”和“浙江四明山新希望绿领学院”两块牌子。邱民波带着记者一边往里走一边介绍,会务培训产业,是横坎头引流的另一个渠道,这里主要承接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技、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培训项目,同时跟杭州、宁波等多所高校合作,力争让高校每年数十万人次的培训量尽可能多地落地横坎头村。

“浙东延安红色文化学院”“浙江四明山新希望绿领学院”(黄程/摄)

  据酒店工作人员介绍,去年11月中旬,宁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该村乡村旅游综合体挂牌;同月下旬,宁波万里学院的培训项目落地。“仅以一个规模为30人的会务培训来说,一天的旅游产值就有1万元。”黄科威说,眼下,年关将近,加上疫情防控收紧,业务不多,但是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一刻也没有停下,“我们抓住稍微空闲的时间,修练内功、研讨课程、做精服务、提升细节,静待客来。”

培训流程(黄程/摄)

  “等到村里的民宿农家乐产业连片发展起来后,我们会把更多会务培训的客人推送给民宿,把客人的餐饮推送给农家乐。”黄科威说,去年,学院已经给农家乐带去十多万元的餐饮订单,“我们要为群众增利,而不是与群众争利。因为村集体挣来的钱,每一分最终还是要用之于民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