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实习生 周家瑜 记者 张燕 通讯员 水微娜 文/摄
2月4日上午,轨道交通城隍庙站多了两名“新成员”——一个是为疫情开发的防疫机器人,另一个是多功能机器人“小轨”。防疫机器人有着大脑袋、大肚子,能自动检测乘客的体温和口罩佩戴规范,并识别绿码。“小轨”则能为乘客查询票价、时刻表等,还能带路、唱歌跳舞并辨别一些不文明行为。

(多功能机器人小轨)
今天上午,记者现场与它们“密切接触”。
“小哥哥小姐姐,快来找我玩呀。”活泼的“小轨”在城隍庙站A出口一亮相就吸引了乘客们。记者也进行了试用,在尝试着询问了它当日的天气情况后,机器人“思索”一两秒,不紧不慢回答道:“海曙区今天晴转小雨。最低温度6度,最高温度14度。”在另一个出口,防疫机器人也尽职地测量着每一个路过它面前的乘客的体温,时不时报出“体温正常,请出示绿码。”

(防疫机器人)
“这个防疫机器人可以让我的工作轻松很多。特别在乘客很多的时候,机器人可以包揽测温和查看绿码的工作,我可以专注于安检。”城隍庙站的工作人员感慨。据轨道交通运营负责人介绍,防疫机器人的投入,是为了降低了人员交叉感染风险,减轻地铁工作人员的防疫压力。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它将化身地铁“守护员”,为春运“护航”。

(乘客向“小轨”问询)

(防疫机器人能识别体温及人脸)
“在找不到工作人员的时候,用这个机器人会很方便。”市民蒋女士尝试让“小轨”带她去买票后如此评价,“但是不知道它能不能听懂中老年人的‘灵桥牌普通话’?” 令她欣慰的是,小轨”是可成长型的机器人,通过与乘客的互动,能够更好为乘客服务。
据悉,服务型机器人的投放试用是宁波地铁智能化服务的探索,旨在创新轨道交通与乘客的沟通渠道,提升车站的服务质量。后续,宁波地铁将根据乘客反响,进行优化升级。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