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宁波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裘东耀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市委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决扛起锻造港口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的使命担当,始终保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政治定力,聚焦争先突破、聚力担当作为,深化“六争攻坚”,继续勇攀新高,加快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加快产业竞争力提升、加快数字化改革,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确保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取得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持续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省下达的计划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奋力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慎终如始,平战结合,强化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努力实现“四个确保一个力争”总目标。
深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抓好进口物品全流程闭环式管理,坚决防范疫情输入风险。抓实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医院等防控措施,守牢各类“小门”,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疫情预警监测和医疗救治体系,实施疾病防控机构标准化工程。积极引导市民做好个人防护。
(二)奋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提升创新发展优势
加快壮大创新主体。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0家,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00家。新增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100项以上。实现技术交易额280亿元。
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全域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速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组建运行甬江实验室。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升发展,培育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
加快引育创新人才。新培育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3个,新引进顶尖人才项目5个,新增就业大学生16万人、高技能人才5万人。
加快优化创新生态。构建绩效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新推广应用“三首”产品130个、重点自主创新产品100个。新增科创板上市储备库企业15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3000件。
(三)奋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强现代产业竞争力
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10个,创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10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0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开展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完成改造低效工业区块30个,新建改建小微企业园25个。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50家,争获中国质量奖。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实施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打造“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30个。新建5G基站6000个,加快实现5G信号乡镇(街道)全覆盖。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00家以上、总部企业100家以上。加快补齐港航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短板。
(四)奋力扩内需、畅通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推动老外滩步行街创建全国示范步行街。全面完成农贸市场三年改造提升任务,新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40家、“五化”示范市场35家。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投资,狠抓产业投资,加快推进30个以上百亿重大项目。
加快构筑开放新优势。高起点建设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着力打造油气全产业链、国际供应链特色产业集群。深化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提升中东欧博览会影响力。深入实施外贸双万亿行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服务贸易增长10%。多渠道支持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促进利用外资稳步增长。
构建双向开放通道和物流体系。深入推进“四港”联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实施航空流量提升行动、快递业“两进一出”工程。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企业,积极推动物流降本增效。
(五)奋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推动宁波都市区建设。高水平建设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推进落实杭甬合作框架协议。加快甬舟合作区、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推进甬台一体化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市。深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强化港产城融合和港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大力提升航运金融、保险、海事法律等服务能力。全面开工建设通苏嘉甬铁路、甬舟铁路,加快建设金甬铁路、杭甬高速复线一期等工程。
优化市域发展格局。实施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高标准打造前湾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南湾新区,启动甬江两岸改造提升,推进创智钱湖、东部新城东片区、姚江新城、滨江新城、奉化宁南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基本建成国际会议中心,争取开工建设国际博览中心。编制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方案,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
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建成世纪大道快速路(东明路至永乐路)和新典桥工程,加快西洪大桥和环城南路西延、鄞州大道快速路建设。建成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争取开工6、7、8号线。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城中村改造103个,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00万平方米。全域建设海绵城市。启动六塘河滨水空间绿带建设。实施清水环通工程。
加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提升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实施慈城、鄞江“千年古城”复兴计划,促进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成10个省级和10个市级美丽城镇样板。
(六)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抓实抓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6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30万亩、生猪存栏提高到77万头。深入打造种业强市。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持续抓好“千万工程”,建成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1个、乡村振兴示范带10条、梳理式改造村400个,建设农房改建示范村40个。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新开工海塘安澜工程40公里,新建成“四好农村路”90公里。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90亿元。梯度推动乡村集成改革试点。
(七)奋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推进数字化改革。政务服务办件线上受理率达到85%以上,掌上执法率达到90%以上,部门间非涉密事项100%线上办理,实施100个智能审批事项。基本建成城市大脑一期工程,打造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项目20个。
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深化企业办事“五减”改革,实施新一轮跨境贸易便利化行动。落实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要求,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创新发展。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深化信用宁波建设。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新增民营企业贷款500亿元、普惠小微贷款400亿元,制造业贷款增长10%以上。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工业用地占出让土地总量比例达到35%以上,争创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八)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启动实施碳达峰行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严控高耗能行业产能规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50家。发展清洁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占电力装机比例提高到17.5%。
加强生态治理修复。开展“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深化碧水行动,确保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85%以上。加强土壤污染、塑料污染治理,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全力抓好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新增绿化造林2.8万亩。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深化生态文明创建。
(九)奋力打造文化强市,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全市域常态化高水平创建,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拓展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开工建设天一阁新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加快大运河诗路、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推进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计划。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8%。
(十)奋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积极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全力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帮助对口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标准做好对口支援、对口合作,提升山海协作成效。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低保标准全市统一。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大病保险合规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0%。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居家养老,在现有171个区域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础上,新建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在“爱心车轮”送餐服务乡镇(街道)全覆盖基础上,新建改建标准化老年食堂100个。新增托育机构40家。
着力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确保房地产核心指标保持平稳。全面推进国家住房租赁试点,新改建和盘活租赁住房各2万套。
推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扎实推进幼儿园改造提升、中小学扩容建设,推动初中学校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学校质量提升。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深化健康宁波建设。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加快推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建设。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医学高峰”计划,创建省区域医疗中心。做好亚运会宁波赛区筹备工作。新建改建体育公园12个、百姓健身房和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10个。
深入打造平安宁波。迭代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推进“平安小区”“平安乡村”创建。把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深入开展遏制重大安全事故攻坚战,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比前两年平均数下降20%。加强“依法治网”。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涉网犯罪,最大程度为群众追赃挽损。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