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一户家庭的小康幸福路 宁波这位父亲从黄包车车夫到劳模
2021-04-09 07:1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一家三代人的早年合影。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今起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栏目,选取我市个人、家庭、企业、校园、社区、乡村、县域等微观典型进行蹲点式调研采访,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鄞州区首南街道文华社区,走进宓锡多的家,一下子就被贴在墙上的诸多奖状所吸引,这是她外孙女在幼儿园期间获得的各种奖状。而客厅的橱窗里摆放着一张大照片,是她父亲的5枚劳动模范奖章。

  宓锡多出身普通家庭,从当初一家九口挤在21平方米的老房子,到现在住上180平方米的高层住宅,每每说起这些,宓锡多就感慨万千。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宓锡多家的故事,就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从黄包车车夫到劳动模范 能过上现在的生活“很知足”

  宓锡多的父亲宓守林今年已是108岁高龄,住在杭州,身体还算硬朗,宓锡多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去探望。

  “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多活一天,就是赚一天!”回忆往事,宓守林说得最多的就是“感恩”。老人只念了3年书,从黄包车车夫到劳动模范,自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1914年,宓守林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13岁时,在地主家打小工,饱一顿饥一顿是常态。吃了没文化的亏,只能干些体力活。39岁时,上街拉黄包车。

  以前,一家九口挤在21平方米的房子里,铺了3块板直接当床睡。家里只有一张桌子,吃饭还得分批,吃完饭再变成学习桌。

  老房子阴暗潮湿,老鼠特别多。当时居委会有规定,捉到老鼠,一根老鼠尾巴能换一盒火柴。于是,宓守林挖空心思制作捕鼠器,捉老鼠换火柴。1960年,家里总算有了一盏电灯,还是四处借钱买的。

  因为做事勤快,1958年,宓守林进入杭州车辆修理厂,成为一名工人。由于工作努力,连续5年获“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还当上了修理厂工会主席。

  “家里的劳动模范勋章都是他的宝贝。上个月我去杭州,他还拿出来给我看。别人都说工会主席福利多,可我父亲从来不捞好处,都是想方设法给员工谋福利。”宓锡多说,按当时的标准,家庭人均工资在8元以下,可领取困难补助。但即便是在最难的那些年,她父亲都没要过一分钱的补助,硬是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了全家。“他常说,我们勒紧裤腰带,日子还能过,那些补助要留给更需要的人。”

  1997年,宓守林原本居住的棚户区拆迁,便搬进了钱塘江边的公寓楼。老人说,能过上现在的生活,他“很知足”。

  “知识改变命运”是家训 穷苦家庭走出了大学生

  宓锡多今年72岁,精神抖擞。“老父亲一直教导我们,知识改变命运,要想有出路,就要好好读书。”这句家风家训深深烙印在她的心里。

  宓锡多从小勤学苦读,成绩优异。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瘦弱的肩膀早早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小时候,我连一根完整的油条都没吃过,当年3分钱一根的油条,要一段段分好。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有肉吃,吃完就要再等上一年。那时候穿的是布鞋,所以下雨天一般都是光脚走路。”

  每年暑假,宓锡多都会帮别人剥蚕豆,3分钱一斤,她要赚足一学期的学费和书本费。

  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宓锡多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考大学。凌晨两三点去菜市场卖菜的间隙,她会在昏黄的街灯下看书。她比谁都清楚,要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

  1970年,赶上知识青年下乡,宓锡多去了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种了3年的棉花,但心里的梦想从未熄灭。白天干活,晚上抽空学习,经常忙到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被推荐上大学。在百余名考生中,名列榜首,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她是家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录取的消息传来,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

  大学毕业后,她顺利进入电力系统,有了稳定的工作。1980年,宓锡多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是单位分配的。迄今为止,她前后搬了五次家,房子越搬越大,从一开始的40多平方米小房子,到如今的180平方米高层住宅。

    宓锡多翻看老照片。记者薛曹盛摄

  退休后照顾外孙女闲暇时旅游,看祖国河山

  陈珺是宓锡多的女儿,现在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工作。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是个出类拔萃的孩子。刚考入效实中学时,她成绩有些落后,就每天早晨6点到教室学习,最终名列前茅,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后到瑞士留学。

  “孩子要去瑞士学旅游管理,我们当然支持。但我们约定好了,等学成一定要回国。”出国留学的费用不菲,宓锡多支持女儿的决定,想方设法筹钱。毕业后,陈珺放弃了国外薪酬丰厚的工作,毅然回国。当时,她身边有朋友说她傻,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

  “年轻人应该努力工作,不要让他们有后顾之忧。”外孙女出生以后,宓锡多当起了“勤务兵”,每天早晚接送,照顾衣食起居,累并快乐着。

  年轻的时候埋头工作,退休后有了闲暇时间,就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前几年,宓锡多经常和家人出门旅行,去过国内的很多旅游胜地。

  “我父亲常说,穷人的孩子要改变命运就要努力学习。即使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对我们的培养,我们6个兄弟姐妹最起码都是初中以上文凭。”退休后,宓锡多依旧保持着看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家里订了报纸,书桌上放着各类书籍。“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宁波晚报记者薛曹盛 实习生曾紫薇

  通讯员张程豪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一户家庭的小康幸福路 宁波这位父亲从黄包车车夫到劳模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4-09 07:15:00

  一家三代人的早年合影。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今起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栏目,选取我市个人、家庭、企业、校园、社区、乡村、县域等微观典型进行蹲点式调研采访,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鄞州区首南街道文华社区,走进宓锡多的家,一下子就被贴在墙上的诸多奖状所吸引,这是她外孙女在幼儿园期间获得的各种奖状。而客厅的橱窗里摆放着一张大照片,是她父亲的5枚劳动模范奖章。

  宓锡多出身普通家庭,从当初一家九口挤在21平方米的老房子,到现在住上180平方米的高层住宅,每每说起这些,宓锡多就感慨万千。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宓锡多家的故事,就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从黄包车车夫到劳动模范 能过上现在的生活“很知足”

  宓锡多的父亲宓守林今年已是108岁高龄,住在杭州,身体还算硬朗,宓锡多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去探望。

  “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多活一天,就是赚一天!”回忆往事,宓守林说得最多的就是“感恩”。老人只念了3年书,从黄包车车夫到劳动模范,自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1914年,宓守林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13岁时,在地主家打小工,饱一顿饥一顿是常态。吃了没文化的亏,只能干些体力活。39岁时,上街拉黄包车。

  以前,一家九口挤在21平方米的房子里,铺了3块板直接当床睡。家里只有一张桌子,吃饭还得分批,吃完饭再变成学习桌。

  老房子阴暗潮湿,老鼠特别多。当时居委会有规定,捉到老鼠,一根老鼠尾巴能换一盒火柴。于是,宓守林挖空心思制作捕鼠器,捉老鼠换火柴。1960年,家里总算有了一盏电灯,还是四处借钱买的。

  因为做事勤快,1958年,宓守林进入杭州车辆修理厂,成为一名工人。由于工作努力,连续5年获“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还当上了修理厂工会主席。

  “家里的劳动模范勋章都是他的宝贝。上个月我去杭州,他还拿出来给我看。别人都说工会主席福利多,可我父亲从来不捞好处,都是想方设法给员工谋福利。”宓锡多说,按当时的标准,家庭人均工资在8元以下,可领取困难补助。但即便是在最难的那些年,她父亲都没要过一分钱的补助,硬是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了全家。“他常说,我们勒紧裤腰带,日子还能过,那些补助要留给更需要的人。”

  1997年,宓守林原本居住的棚户区拆迁,便搬进了钱塘江边的公寓楼。老人说,能过上现在的生活,他“很知足”。

  “知识改变命运”是家训 穷苦家庭走出了大学生

  宓锡多今年72岁,精神抖擞。“老父亲一直教导我们,知识改变命运,要想有出路,就要好好读书。”这句家风家训深深烙印在她的心里。

  宓锡多从小勤学苦读,成绩优异。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瘦弱的肩膀早早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小时候,我连一根完整的油条都没吃过,当年3分钱一根的油条,要一段段分好。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有肉吃,吃完就要再等上一年。那时候穿的是布鞋,所以下雨天一般都是光脚走路。”

  每年暑假,宓锡多都会帮别人剥蚕豆,3分钱一斤,她要赚足一学期的学费和书本费。

  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宓锡多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考大学。凌晨两三点去菜市场卖菜的间隙,她会在昏黄的街灯下看书。她比谁都清楚,要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

  1970年,赶上知识青年下乡,宓锡多去了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种了3年的棉花,但心里的梦想从未熄灭。白天干活,晚上抽空学习,经常忙到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被推荐上大学。在百余名考生中,名列榜首,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她是家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录取的消息传来,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

  大学毕业后,她顺利进入电力系统,有了稳定的工作。1980年,宓锡多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是单位分配的。迄今为止,她前后搬了五次家,房子越搬越大,从一开始的40多平方米小房子,到如今的180平方米高层住宅。

    宓锡多翻看老照片。记者薛曹盛摄

  退休后照顾外孙女闲暇时旅游,看祖国河山

  陈珺是宓锡多的女儿,现在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工作。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是个出类拔萃的孩子。刚考入效实中学时,她成绩有些落后,就每天早晨6点到教室学习,最终名列前茅,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后到瑞士留学。

  “孩子要去瑞士学旅游管理,我们当然支持。但我们约定好了,等学成一定要回国。”出国留学的费用不菲,宓锡多支持女儿的决定,想方设法筹钱。毕业后,陈珺放弃了国外薪酬丰厚的工作,毅然回国。当时,她身边有朋友说她傻,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

  “年轻人应该努力工作,不要让他们有后顾之忧。”外孙女出生以后,宓锡多当起了“勤务兵”,每天早晚接送,照顾衣食起居,累并快乐着。

  年轻的时候埋头工作,退休后有了闲暇时间,就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前几年,宓锡多经常和家人出门旅行,去过国内的很多旅游胜地。

  “我父亲常说,穷人的孩子要改变命运就要努力学习。即使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对我们的培养,我们6个兄弟姐妹最起码都是初中以上文凭。”退休后,宓锡多依旧保持着看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家里订了报纸,书桌上放着各类书籍。“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宁波晚报记者薛曹盛 实习生曾紫薇

  通讯员张程豪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